Apple Watch一季度僅售出150萬隻,為什麼尷尬的總是智能手錶?
眾所周知,自蘋果發佈Apple Watch之後,由於從未單獨公佈銷量,所以業內對於Apple Watch的銷量一直是霧裏看花。不過近日IDC發佈的可穿戴設備銷售統計顯示,蘋果Apple Watch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出貨量大約為150萬塊。
曾經智能手錶被喻為可穿戴設備中最具發展前途的產品形態,但從業內寄予厚望的Apple Watch的銷量看,不能説失望,但與當初業內的期待也是大相徑庭。
當然,除了蘋果之外,像諸如三星、摩托羅拉等智能手錶儘管同比增長幅度較大,但從絕對出貨量看,也難以讓人看到智能手錶到底有多大的市場和發展空間。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智能手錶市場的不温不火,或者説始終未能找到市場的爆發點?
既然業內當初對於Apple Watch寄予厚望,那麼我們不妨就先從Apple Watch上找找原因。眾所周知,儘管蘋果進入智能手錶市場並不早(至少與其在智能手機市場中的主要對手三星相比),但業內認為憑藉iPhone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助力(例如適配率),Apple Watch理應成為智能手錶市場的引爆器。但事實並非如此。也許近期蘋果自己的調查揭示出了真正的原因。
據蘋果披露,iPhone用户平均每天解鎖設備80次,其中有89%用的都是Touch ID。按照一天12個活動小時計算的話,用户每個小時需要檢查iPhone手機6到7次或是每隔10分鐘檢查1次。另據一項調查顯示,Android手機用户每天解鎖手機的次數也大抵如此,甚至之前更高。而眾所周知的事實是,無論何時解鎖,作為智能手錶重要屬性的計時功能都會被手機替代。在此也許有人會稱,智能手錶除了手錶的計時功能外,主要的賣點是應用。那麼問題來,用户每天頻繁解鎖智能手機(例如iPhone)究竟是為了什麼呢?當然是應用了。這其實再次暴露出智能手錶作為一個獨立的智能設備與智能手機相比在應用上的軟肋。
此外,蘋果聯合創始人之一的沃茲尼亞克近日在悉尼舉行的未來交通峰會上稱,目前的可穿戴設備,包括 Apple Watch 等產品並不能夠激發起消費者的購買興趣,原因是可穿戴產品缺乏運算能力和太過依賴於智能手機連接。由此可見,我們這個軟肋不是指智能手錶與智能手機相比在應用數量上的差距,而是説智能手錶缺乏獨立於手機或者説手機不具備的殺手級應用。也就是説剛需的智能手機讓智能手錶成為了非剛需的產品,甚至是雞肋。
除了智能手機之外,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日前發佈的一份美國和歐盟四國(英國,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可穿戴設備報告顯示:佩戴可穿戴設備的美國消費者中,有75%都是健身手環,智能手錶的比重只有12.2%。而在歐盟四國中,只有6.6%的用户選擇佩戴智能手錶。而作為目前全球可穿戴設備老大(主要產品的智能手環)的Fitbit CEO詹姆斯•帕克(James Park)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從第一天開始,Fitbit就知道自己應該專注於健康和健身,不是其它的東西,相比之下,Apple Watch太複雜,做的事情太多,容易引起消費者困惑。
不知業內看到這些有何感想?我們得出的最重要結論,與同屬於可穿戴設備的智能手環相比,智能手錶的所謂功能又顯得過於宂餘了。即與智能手環類的聚焦某個應用相比,對於市場和用户來説,Apple Watch的應用又呈現出累贅的一面,如果我們聯繫上述智能手錶與智能手機相比在應用上的雞肋,可以説,智能手錶成為了智能手機與智能手環類可穿戴設備中的“三明治”,被夾在中間,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也許正是由於智能手錶的這種“三明治”效應,讓市場和用户更多聚焦了其價格上。確切地説是無形之中,放大了Apple Watch價格太高的軟肋。據商用計算流體軟件公司Fluent的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34%的用户不購買Apple Watch的原因是價格太高。該分析機構的統計並非沒有道理,據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lice Intelligence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蘋果公司針對 Apple Watch的降價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 Apple Watch降價後銷量環比暴增250%。
在此,也許又有人質疑,不是Apple Watch今年第一季度銷量環比暴跌了嗎?要知道Apple Watch的降價恰逢美國市場去年的假日購物季,降價及購物季的雙重因素,導致了Apple Watch去年第四季度銷量的短暫爆炸式增長(據IDC調查顯示出貨量為410萬塊),但今年第一季度銷量的大幅回落再次證明了除了價格之外,與智能手機和智能手環相比,Apple Watch在應用上的“三明治”效應。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以Apple Watch為代表的智能手錶發展到今天,依然未能很好地化解其在應用和價格間因為夾在智能手機和智能手環類可穿戴設備而產生的“三明治”效應,而如何在未來有效化解這種效應才是智能手錶爆發的關鍵。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本文由 孫永傑 授權 虎嗅網 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請於文首標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餘作者身份信息),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48946/1.html
未按照規範轉載者,虎嗅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資料來源:虎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