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再無一類產品像智能手機這麼火,包括可穿戴
iPhone 僅僅是變大了就一個季度狂銷 7000 多萬部,而全新品類的 Apple Watch 也漸漸快到了發售的階段。
擺在所有人前面的一個疑問是,絕大部分廠商都在試水的可穿戴設備真的能夠像智能手機這樣,肩負起一次產業潮流的責任,讓幾乎每個人都需要買這類產品,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
如果把可穿戴設備放在和智能手機一起比較的層面來看,結果可能不會太樂觀,而從一個產品的發展來看,未來的前景倒也可以接受。
根據思科的視覺聯網指數(Visual Networking Index)披露,到 2019 年的時候,屆時在使用的可穿戴設備數量將會超過 5 億。需要指出的是,這裏的可穿戴設備不僅僅是包括 Apple Watch、Moto 360 這樣的智能手錶,還包括 GoPro 這樣的能穿戴的運動相機,Fitbit 這樣的運動監測設備等等。
準確來説,思科的預計是,在四年後,人們正在使用中的可穿戴設備數量是 5.78 億。這一數字可以理解為是產品的保有量,而不是單年出貨量,或者累計出貨量。
5.78 億的設備保有量看起來並不小,不過根據這個數字估計年出貨量的話,每年這一大類的產品估計有 1 億多的出貨量。並且,思科還預計,可穿戴設備產生的數據將在這 4 年間增長 18 倍,不過這其中絕大部分還是通過智能手機進行傳輸。
作為比較,到 2019 年的時候,預計智能手機的保有量將有 52 億,相比於現在的 43 億的智能手機保有量增長了大概 9 億多。隨着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數量的增長,人類產生的數據也會急劇增長,去年產生的數據量在 30 exabytes(一個極其巨大的單位),而到 2020 年,這一數字將會變為 292 exabytes。
如果以移動互聯網的歷史來看,iPhone 不是最早的智能手機,但是它的意義在於真正引爆了這個浪潮,在 iPhone 之後蓬勃發展的智能手機潮中,其發展速度可以用爆炸來形容了。2014 年,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達到 13 億,其中 Android 機就超過了 10 億。
如果以 Google 和蘋果兩大巨頭先後入局來算,2014 年算是可穿戴設備的元年,到 2019 年將經過 5 年的時間;相較之下,2007 年 iPhone 發佈 5 年後的 2012 年,當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就已經超過了 7 億。
現在來看,智能手機雖沒有步入 PC 這樣幾乎不再增長的境地,不過在去年 13 億多的出貨量之後,再獲得大幅增長已經希望渺茫,慢慢也將開始進入穩定期,而這穩定期過後,可穿戴設備其實再難扛起大旗。
如果你試圖回顧一下各個機構對於 Apple Watch 購買意願的調查,或者分析師的預計就會看到,對於今年 Apple Watch 的銷量情況,各種估計的方差非常之大,有説 7% 的 iPhone 用户會購入 Apple Watch,也有説這一數字僅有 4.5%,還有説 18% 的 iPhone 6 用户會購入。而在銷量預估上,最樂觀的預測為 2015 年售出 5000 萬,而最悲觀的預計則只有 1000 萬。
這或許是對以 Apple Watch 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未來的不確定性給出的側面印證。
可以預見的未來,再難出現一個產品品類能像智能手機這麼具有普適性,這麼具有爆發力。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作者/編輯:劉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