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寸 MacBook:蘋果式的極致與妥協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Mac 的銷量增長率一直領先於 PC,再加上近年來受移動終端衝擊,PC 行業的疲軟已成定局,Mac 的優勢愈加明顯。兩個平台的體量雖不在一個等級之上,可這一漲一跌的局勢反差免不了被一陣揶揄。3 月 9 日的發佈會上,Tim Cook 講到,在業界數據變得有些難看時, 2014 年 Mac 銷量上漲 21%。新款 12 寸 MacBook 便是在這樣一種幾成慣例的攻訐之中揭開了它的面紗。
更加輕薄的外觀,重新設計的鍵盤,Force Touch 觸控板,Retina 視網膜屏幕,無風扇設計,USB-C,這就是全新的 12 寸 MacBook。它既沒有被併入 Air 之列,也沒有被劃分至 Pro 產品線,而是以 MacBook 命名。
輕薄是永恆的話題
蘋果的產品向來以精緻聞名,具體到筆記本產品上,體現精緻的兩大重要指標便是產品的重量和產品的厚度。12 寸 MacBook 最厚處 13.1 毫米,比 11 英寸 MacBook Air 還要薄 24%,整機尺寸和 11 寸 MacBook Air 相當;重量則降到了 1 千克以下,僅為 920 克。為了維持機身的纖薄,蘋果為 12 寸 MacBook 帶來了重新設計的全尺寸鍵盤,用蝶式結構鍵盤取代傳統的剪刀式結構,按鍵薄了 40%,同時每個按鍵的表面積擴大 17%。
12 寸 MacBook Air 配備 2K 屏幕在此前的傳聞中就已經提及,蘋果這次帶來了 2304×1440 分辨率的屏幕,提供了更高清視覺體驗。與此同時,蘋果將屏幕的厚度控制在了 0.88 毫米,儘可能縮減顯示屏組件之間的空隙。據蘋果稱,這是 Mac 上最為輕薄的一塊屏幕。
此外,蘋果採用了新的階梯式電池,以期在更緊湊的機身內塞進大容量電池,保證足夠的續航。
Force Touch:將觸控板變成手寫板的節奏
比之於 PC,Mac 的觸控板總能給人一種愉悦的操作體驗,全新的 Force Touch 似乎進一步拉大了兩者的差距。Force Touch 的魅力主要體現在交互方式的創新上。根據蘋果官方的描述,Force Touch 可以實現用力長按、加速控制和壓力感應繪圖三種功能。觸控板配備了力度感應器,能檢測到用户在其觸控板表面上用了多大力,能感知從輕輕的點按到用力長按之間的區別,甚至還能“分辨你是在使用拇指還是其他手指進行點按,並自動調節靈敏度”。這為 MacBook 觸控板的使用體驗增加了全新的維度。於是,有人評論蘋果遲早要把觸控板變成手寫板。
USB-C:一個接口搞定一切
12 寸 MacBook 在機身左側配備了一個 USB-C,這也是除了右側耳機接孔之外的唯一一個接口,可以實現數據、視頻、電源的傳輸,這種超前的配置讓人想起了多年前蘋果拋棄軟驅,拋棄可有可無的光驅,再到後來拋棄笨重的機械硬盤時的那份決絕和自信。蘋果向來對所鍾情的技術有一種賭徒式的偏執。這一情節再次發生在 12 寸 MacBook 上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當然了,蘋果為了機身的整體設計做了很多功能上的精簡。但正如前文前文所講, USB-C 的功能足夠強大,可以完成音視頻等數據的傳輸,並可通過相應的轉接口輸出到不同的外接設備,甚至電流也可以實現雙向傳輸,既可以通過電源適配器為 MacBook 本身進行供電,也可以向外輸出電流到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通過此前對 USB-C 的分析,很多人已預示到了這種設計在技術上的可行性,但看到蘋果真正作出這麼一款設備的時候,我們心底的驚訝有增無減。
Core M 成就 MacBook 無風扇設計
蘋果對於無風扇設計的追求由來已久,在 2000 年發佈的 Power Mac G4 Cube 上就有過一次嘗試。囿於當時技術的不成熟,即便蘋果自身並未為機器安裝散熱風扇,它仍舊預留了風扇安裝位。此後發佈的“垃圾桶”造型的 Mac Pro 也可以看作是蘋果在朝着無風扇化上所作的努力——減少風扇數量,充分利用機體結構散熱。
得益於英特爾 14nm Core M 處理器,最高功率僅 5W,12 寸 MacBook 最終實現了無風扇化的設計。雖然此前發佈搭載 Core M 處理器的 Windows PC 在性能上似乎並不理想,但蘋果在軟件優化上的功力有目共睹,相信它不會讓人失望。
新款 12 寸 MacBook 有着頗具誠意的設計:全新設計的鍵盤,Retina 視網膜屏幕,更輕薄機身,等等,這都讓它成了發佈會上除 Apple Watch Edition 的售價之外最讓人意外的事情。就在 12 寸 MacBook 發佈後,立即有人在朋友圈裏掛出了舊款 MacBook Air 出售的消息,足見這款產品的吸引力和蘋果的品牌號召力。
誠如上面的分析,12 寸 MacBook 依舊是蘋果式的作風:偏執,追求極致,甚至會為了它預期中的未來筆記本形態作出一些功能上的妥協。
題圖和插圖來自 ArsTechnica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作者/編輯:郝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