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和機器人談戀愛,但不能……
引用Theodore:你跟其他人也在談戀愛?
Samantha:是的。
Theodore:幾個?
Samantha:548個。
上面的對話出自電影《她》。當 Theodore 聽到自己不是 Samantha 唯一的戀愛對象時,整個人有種被帶綠帽的失落感。機器人與人類產生感情,是科幻電影中的常用橋段。
對機器人的愛戀,從情感到慾望
2008 年的電影《我的機器人女友》中次郎和機器人的戀愛還停留在柏拉圖式的情感中。到了 2013 年的《她》,就出現了女主角用語言幫男主自慰,甚至找來人類替身與男主角發生性關係的場景。而在 2015 年上映的《機器姬》裏,機器人愛娃和 Kyoko 都具備了性愛功能。
內森在慫恿男主凱勒布與機器人愛娃發生性關係時,對凱勒布説,愛娃體內有一個用於性行為的“開口”,“密集地裝了很多傳感器”。他還承認,愛娃的容貌是根據凱勒布在網上看過的色情電影設計的。
就在銀幕中的機器人一步步接近真實人類時,現實中的機器人技術也已發展到令人咋舌的境地。為滿足人類慾望,不久前,一家叫做 True Companion 的公司發佈了“世界上第一個性愛機器人”——Roxxxy。這個有着充氣娃娃外形的機器人,不僅可以滿足人類性需求,還具有自我升級和自主學習能力。產品尚未發佈,這款售價高達 7000 美元的機器人預定量已達數千個。
倫理學家:人類不該與機器人發生性關係
過去一段時間,無論學術界還是產業界都對“性愛機器人”的研發越來越感興趣。這種熱情也引發了倫理學家們的擔憂。機器人倫理學家 Kathleen Richardson 和 Erik Billing 日前發起了一項“反性愛機器人”運動,呼籲人們關注“性愛機器人”會給社會帶來的副作用,並勸説科學家和機器人專家拒絕參與性愛機器人的研發。
與早前出現的“反武器型機器人”組織一樣,Kathleen Richardson 和 Erik Billing 也建立了一個名為 Campaign Against Sex Robots 的網站,供人們在上面討論。倫理學家們認為,研製“性愛機器人”有物化女性和兒童的嫌疑,同時這種做法還會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 Kathleen Richardson 和 Erik Billing 看來,由於“性愛機器人”基本上都是被動的接受者,因而有可能助長人類的性虐待行為,長此以往甚至會讓人變得失去同理心。
另有該運動的支持者表示,“性愛機器人”事實上等同於性交易,如果不加以規範,任其自由發展的話,這種性交易行為會逐漸變得氾濫。他們認為:
引用將性交易擴展到機器人上,既有違倫理,又不安全。
“性愛機器人”的“性愛”只是一小部分
面對機器人倫理學家們的指責,True Companion 公司創始人 Douglas Hines 在接受 BBC 採訪時解釋稱,他們發明 Roxxxy (“性愛機器人”)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讓她能成為生活孤獨者和性格內向者的交談對象,為他們帶來快樂和滿足感。
引用我們不是要讓性愛機器人取代妻子或女朋友,而是想為那些處於空窗期或喪偶人士提供一種解決方案。
Douglas Hines 説,他希望人們不要把 Roxxxy 單單當作性愛工具,而應該多關注她的交互功能。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讓人與機器的關係變得越來越複雜,到底該賦予機器多少能力也是目前科學家們爭議較多的話題。畢竟,誰也不想看到《機器姬》中機器人利用人類的感情最終將人類困住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重演。
題圖來自 電影《機器姬》
注:人工智能相關影視作品推薦:《機器姬》、《人工智能》、《我的機器人女友》、《她》、《Humans》……歡迎補充。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作者/編輯:高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