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最高機密的實驗室裏到底藏着什麼?
引用本文全文譯自 Medium Backchannel 欄目,原文標題 What I Saw Inside Apple’s Top-Secret Input Lab,作者 Steven Levy,他以外來參觀者的視角描繪了蘋果絕密實驗室,揭祕了蘋果產品背後精密的測試流程。愛範兒積木、黃美菁翻譯出品。
內部人員把它叫做 Vallco Parkway。從蘋果在庫比蒂諾(Cupertino)的 Infinite Loop 總部出發,在 280 公路快速地拐下來,就能到達這座不起眼的建築。對於每個使用 Macintosh 的用户來説,它像是連接手指的神經中心。這是輸入設備設計實驗室。蘋果在這裏設計和測試新鍵盤、觸控板和鼠標的原型機。它塞滿了如寶藏一般的精密儀器,足以讓極客們興奮不已。
此前,還沒有一位記者或者媒體攝影師跨過這個實驗室的門檻。但是為了昭示最新 iMac 的誕生——或許這個曾經封閉的公司想要展現一種更加透明的態度——蘋果向 Backchannel 打開了它的大門(好吧,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談論了它的新 iMac 和總體策略。下面就是我所看到的。
在一個用户測試實驗室,蘋果讓調查對象坐在鍵盤前,把他們與傳感器連接起來,測試使用設備打字對身體的影響。“我們找來了各界人士,做內部用户研究”,生態系統產品和技術部門副總裁 Kate Bergeron 説。(總的來説,她是蘋果輸入設備的決策者。)“我們在所有鍵盤上做關於肌肉疲勞度和記憶、聲響、準確性和其他一些測試。”
“輸入準確性是我們使用的一個度量標準,還有,用户需要多長時間適應新鍵盤,”Bergeron 説。她聲稱這些新測試顯示“用户更快地適應了它,並且能夠更準確地找到按鍵的中心位置。”
我們進入了一個嚴密防守的地方。Bergeron 説,這是許多“特色實驗室”中的一間。它放滿了新奇的機器,大多數是蘋果定製的,用來測試他們的設備。多數情況下,它們像機器人一樣有條理地點擊、敲打和移動鼠標,以測量設備的性能和持久性。測試結果由複雜的軟件來分析。“每一個新產品需要屬於自己的測試,”她説。“我們必須設計固定裝置,才能測試這些產品。團隊做了大量的工作,儘可能快地確定不同設計的特色。”
上圖的機器上有個錐子——它看起來有點像修理眼鏡的小螺絲刀——它多次點擊每個鍵帽,“今天,我們運送的每個鍵盤都進行了五點測試,包括四個角和中心,”Bergeron 説。
另一個機器人打字員是用來測試持續性的。在蘋果的測試中,鍵盤被敲打到 500 萬次。(這些演示,部分是特意展現給我們看的,但是,某些測試設備來自中國裝配線。)除了測試它們的原型機,蘋果還會檢查正式生產的版本是否合格。這讓輸入設備實驗室整年都保持着非常忙碌的狀態。
一個設計實驗室怎麼會沒有一台 3D 打印機呢?蘋果用它的 MakerBot 來打印各種玩意,比如特製的支架,使設備在測試時保持最佳的支撐角度。
蘋果在不同的表面上測試它的鼠標和觸控板——玻璃、金屬、三聚氰胺樹脂、木頭、鋼筋混凝土。“我們搞清了什麼幾何形狀在什麼材質的桌子是行得通的,”Bergeron 説。這時,機器人手臂正在一個木製平台上推拉着觸控板進行測試。
“我們重複多次,以獲得最好的點擊感受,” Mac、iPad 、生態系統和音響工程部副總裁 John Ternus 説,“為用户找到魔術般的體驗。”
對於蘋果來説,每個鍵盤代表着一個不同的挑戰。它需要為特定設備定製按鍵下的機械裝置。為了解方案是否可行,蘋果製作的原型機要遠遠大於實際的按鍵,幾乎就像湯姆漢克斯在電影《長大》上跳舞時踩過的鋼琴鍵。如果你仔細觀察上圖中左邊的長桌子。在靠近椅子的地方,你能夠看到蘋果為測試新鍵盤而製造的原型。
在音響屋,蘋果測試其產品製造的聲音。“要得到正確的觸感,你需要正確的聲音,” Ternus 説。這個屋子的主要部分是一個巨大的隔音室。在蘋果創造的測試聲音微定位的系統中,它屬於核心部分。在測試新的 Magic Keyboard 時,蘋果深度利用了它。 “原型機與銷售品之間存在結構上的不同,因此,這個特別的鍵盤需要嚴格的監督和關注,以做出非常好的機械裝置,” Bergeron 説,“在某次測試中,機械裝置產生了一種我們不喜歡的聲音。於是,我們去深入了解,最後改變了機械裝置的材料,才獲得消費者樂意聽到的聲音。”
在測試新的 Magic Trackpad 2 時,蘋果同樣需要對聲音進行精密校準。“按下去”和“彈上來”時的聲音都需要是合適的。當然聲音測試機器及其捕獲的各種聲波是無法分出高下的,最終所謂正確的聲音還是必須由人類來決定。“我們坐在屋子裏,那些真的會唱歌的人——不是我——在找聲音對應的音準。 ” Ternus 説,“這個聲調太高了,需要降下來一點。其實最終的決定還是來自於,我們究竟覺得這個聲音怎麼樣?“ 畢竟,我們的感覺才是終極的輸入設備實驗室。”
題圖和插圖來自:Medium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作者/編輯:黃 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