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本次的成功,預示着我們也能自制火箭?


3D 打印的出現,除了能發掘出各種具有不同的特性材料之外,還試圖將一些生產極度複雜的東西簡單化。

近日,NASA 用 3D 打印技術製作出一個火箭引擎。這款引擎能夠正常運行,並且能夠產生 20000 磅推力。

根據 Gizmodo 的報道,NASA 之前已經用很長的時間去準備這個 3D 打印引擎製作計劃。在最新的測試中,他們用 3D 打印製造出 75% 的部件,是目前所有測試中 3D 打印零件佔比最高的一次。

測試時,該實驗組的人員在液態氧和氫裝入該引擎,並且點火,然後情況就和上圖見到一樣。

根據現場測得的數據顯示,這款發動機能夠在華氏 6000 度以上的温度下,轉速達到每分鐘 90000 轉,產生 20000 磅甚至更大得動力。這種個峰值狀態持續了 10 秒左右。


測試結束後,NASA 對外表示這款 3D 打印引擎的製作其實不算難,對比傳統制作手法也有優勝的地方。

首先,它會比激光鑄模與手工組裝相結合的傳統制作方式來得更加有效率。以前可能需要用一年的時間去完成的工作,在 3D 打印加入之後能夠縮短到幾個月就能夠完成了。同時,這項工作能夠減少工程師們的組裝數量,這個如果在之前是不可能做到的。


針對這點 The Verge 曾經指出,NASA 如果採用 3D 打印製造零件的話,成本將會比之前降低 70 %。本次實驗的成功,NASA 可能會像之前所説的,將 3D 打印引入零件的大規模生產中,進一步降低製造成本。

NASA 的 Elizabeth Robertson 在後續的新聞稿中表示:

引用“通過本次對泵和噴油器、閥門的測試,我們發現許多的零件都能夠通過 3D 打印去完成。今後,3D 打印這種技術會在航空設備的製造中變得更加普遍。”

儘管這樣製作成本的降低、工序的化簡對於大眾來説沒有太大的作用,現在要達到“全民做火箭”、“全民登月”的程度也並不現實。

不過,NASA 本次的突破將航空設備的製造推到另一個領域,製作成本的降低能夠讓不少的外太空探索企業能夠加入這項活動來,這才是本次試驗最重要的目的。

題圖來自:Wikimedia,插圖來自:CompastroPremierhanding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作者/編輯:樑夢麟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