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整理術 2] 你在瞎用手機,這不是幻覺 |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我在電腦玩物這一系列年終整理術的總論中提到:「斷舍離的核心不是清理,而是建立一條最直覺舒適、最大回饋價值(整合)的流程。」
引用斷舍離的整理目的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做最有意義的事」。
所以來到第二篇:手機的整理、手機的斷舍離計劃,我要談的也不是一般討論裏所謂的斷絕與手機的來往、讓自己一個禮拜不使用手機這種事情。
相反的,我要談的是如何在手機內部適度的斷舍離後,我們可以發揮移動科技、雲端網絡最大的價值,甚至能因此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讓我們在成長路上加速前進。
而這也就像我最常説的,工具性的清理、優化雖然可以加快我們幾秒鐘的時間,但是如果我們達成的是一整天「工作流程」的精簡與整理,那麼加快的可能是好幾個小時、好幾天的時間。
0. 手機年終整理,我的三大原則
我的手機年終整理、移動工作流程的精簡,有三個主要精神:
- 新的一年裏,「選擇」、「決定」我在移動裝置上想要採取的「最有意義移動」是什麼?
- 從「簡單能把握」、「現在用得到」重新出發,不用害怕「現在」刪掉 App,因為「未來」隨時可以雲端安裝回來。
- 反思過去這一年,我在手機上曾經感受過的干擾是什麼,嘗試「去掉這些阻礙」。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接下來的一年中,我們一定還會接觸到許多新的工具、感興趣的服務、新遭遇的問題、增加的需求,也就是我們的移動裝置一定又會開始慢慢的愈裝愈多 App,開始不斷修改工作方法。
也正因為如此,在 2015 年終,我們更應該:
引用先根據這一年來的經驗,用手機斷舍離計劃,精簡到最核心需求,找到並確定這一年來學會的最佳工作方法,然後以輕鬆且保留空間的姿態,迎接下一年的各種新鮮事物的載入。
這是我對年終整理的想象。
1. 聚焦第一主動需要:選擇自己使用手機最想要的核心價值
下面,就讓我來分享自己做「手機年終整理」時實際的步驟、想法與結果,我用我自己的具體案例做分享,這就表示你不需要套用「我的結果」,因為每個人對移動工作的定義和需求不同,但是或許我們可以交流「斷舍離的想法」、「年終整理的方法」,然後你就能找到屬於你獨一無二的結果。
在實踐上,前兩週我開始做手機年終整理時,我首先想到的不是要刪掉哪些 App,而是我先去確定一件事情:
引用過去這一年來,智能手機對我來説最有價值的地方是什麼?
「價值」是比有用、有趣更重要的一層思考,表示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會帶給我實質的回饋,也會同時帶給我精神上的滿足。
那麼手機上進行的哪一件事情對我來説最有價值呢?相信電腦玩物的讀者一定也都可以幫我回答,那就是在手機上「做筆記、查筆記」這件事情了。
「做筆記」是我的「第一主動需要」,也就是我所選擇與決定要去做的最有意義的移動,所以接下來所有的整理與精簡,都應該要以能夠更好的做筆記為目標。
實踐上,我刪除了所有 Widget,只保留唯一一個 Evernote 桌面筆記小工具,讓我可以快速打開最近使用的筆記。
另外我讓桌面沒有其他 App,只有 Evernote 裏目前最重要的幾則筆記超鏈接,讓我一打開手機就能快速開始做最重要的筆記,這樣就把手機用途精簡併聚焦在對我最有價值的事情上。
2. 突顯第二主動需要:反省每日時間安排,建立我一定要的核心流程
在選擇手機上「最有價值」的事時只能選一件事嗎?對我來説,最好只選一件事,要不然怎麼能稱為最有價值?而如果一個人有 100 分的力量,那麼是把 100 分的力量都花在最有價值的事情上好?還是各花 50 分到兩件有價值的事情上好?或許沒有標準答案,但我選擇前者。
不過現實中,我們當然還會有其他有用的事情要在手機上做,我稱為這是第二主動需要。
所以第二步我會回想自己每一日的安排,找出日常生活、工作裏真的對我有用的環節,而且是我「之前真的已經這樣去做」的環節(這一點很重要),他們包含了:
- (人生的學習)利用零碎時間閲讀整理資訊:Flipboard(在移動中閲讀精選後的資訊)、Google Now(主動的重要資訊通知)、Chrome(即時搜尋與研究)
- (人生的計劃)時間安排、當日計畫:Google Inbox、Google 日曆
- (人生的留念)拍照與行程記錄:相機、Gogole 相簿、Google 地圖
我反思自己過去這一年來實際已經在執行的各種手機移動裏,對我很有用的三件事情就是:利用零碎時間閲讀資訊、安排時間管理計劃與記錄生活。
尋找「第二主動需要」的時候也不要貪多,而是應該從「真的已經在做的事情」裏挑出「真的有用的事情」,所以我把上面三個移動的主要 App 擺放到手機桌面下方的 Dock,讓自己隨時可以移動。
唯一增加的是我平常用來跟老婆一起家庭記帳的「Google Sheets 雲端記帳」捷徑。
3. 保留被動需要:但只有百分百需要才是有用
前面特別説到「主動需要」,那就表示還有「被動需要」,但是主動應該要優先,因為主動需要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也就是我們對自己生活的主導!
所以可以從前面的圖片中發現,在手機斷舍離整理後,我的手機桌面「一定只剩下主動需要」的內容,這樣我們的生活就不會被額外的東西干擾,並且還能在桌面上一直提醒自己什麼是最有意義的移動。
而什麼是被動需要呢?通常那是一些我不選擇但我也一定要用到的功能,例如翻譯軟件、計算機、即時通,或是像我工作上要用到的手機屏幕投影等 App,這些 App 我把他們放到 Android 手機的程序集中,如果是 iPhone 的朋友可以收到資料夾裏。
因為被動需要不用一直看到,反正有需要時一定會記得去打開,而且他們可能不是一直需要,所以放到第二層選單,隔離干擾。在我的實踐中,他們像是:
- 功能性需求:公車時間,Google 鬧鐘、Google 翻譯、計算機
- 強被動(可以幫工作做得更好):EAS 快捷操作、屏幕錄影 App、手機投影電腦 App
- 弱被動(不得不用):LINE、Telegram、Google 雲端硬盤、.keepass2droid 密碼管理等等。
保留或刪除被動需求 App 時,我的一個核心準則是:
引用那些不確定是不是要用,但是我可以選擇不要用的東西是什麼?如果這個被動需要有用,但我有選擇不要使用他的空間,那我就會把他刪除。
例如我介紹過的很多修圖 App,在這一次整理中我就將他們全部刪除,因為這些被動需要雖然有用,但如果我選擇不要用也不會怎麼樣,甚至可能讓我少花一點時間,更專注在拍照分享體驗上。
而這樣整理後,我發現自己安裝的 App 數量減少,不僅進入 App 程序集更容易找到重要 App ,手機的空間與速度也自然就清理出來了,甚至有加速效果。
4. 刪除可以整合功能與用途的 App
在進行手機斷舍離的整理中,先建立起我真正想要的手機工作流程後,當然就是開始刪除 App 的動作,基本上除了前面三個步驟建立起來的 App 清單外,都是可以刪除的。
而為了讓刪除進行得更徹底,我還會去思考這些 App 的用途與功能可不可以整合,如果可以整合,我就會整合到某一個最適合的 App 中,然後先把其他 App 都刪除。
反正之後真的有需要還可以隨時安裝回來:
引用但當我們從最精簡的方法開始,我們可以先體驗到是不是最精簡就能滿足需求,而常常事實就是這樣,只是我們沒有發現。
例如可以記錄時間安排、待辦清單的工具很多,但既然現在 Google 日曆可以做出很出色的待辦清單,所以我決定把待辦清單的功能也交給 Google 日曆 App 做,這樣我就暫時先不用安裝其他時間管理工具,一個 Google 日曆就能搞定。
5. 刪掉刻意使用的 App,刪掉會干擾的 App,刪掉今年還沒養成習慣的 App,刪掉因為付費才想保留的 App
還有其他的可能性會讓我們在手機斷舍離整理時「捨不得刪掉某些 App」,但是這些 App 其實都應該刪除,等到未來真的有需要,再思考到底要不要安裝:
引用刪掉刻意使用的 App :有些 App 功能看起來很棒,我也把他們安裝到手機中,但是經過實際反省發現我根本不會打開來用,真的打開來用的時候也是「刻意去用」 ,不是順其自然的,例如很棒的掃描 App Office Lens 。
刪掉會干擾操作的 App:有些 App 功能強大,但對我的工作流程實際上干擾多於幫助,例如 Whoscall 雖然好用,但我的習慣是根本很少接起電話,而 Whoscall 許多的通知對我反而是額外干擾。
刪掉今年還沒養成習慣的 App:我之前安裝了番茄土豆 App 想要增加一個新的時間管理習慣,但時間久了慢慢發現有一搭沒一搭的操作,既然這樣,不如先刪掉,不要保留那些「只是想要做,但根本沒有做」的 App。
刪掉因為付費才想保留的 App:當然,既然我都付費了,即使現在漸漸不用還是想保留,但這一次我下定決心,把他們全部刪掉。
你要刪掉的東西一定跟我不一樣,但是方法是一樣的,那就是先移除那些「只是我想用的」 App,覺得自己想用、希望自己去用,這些是很好的計劃,但年終的整理需要的不一定是更多的計劃,而是「把今年已經做到的做得更好」。
6. 只保留一個遊戲 App
很多朋友喜歡我在電腦玩物介紹的各種遊戲 App,其中很多我也捨不得刪掉,總覺得放着有時間一定會玩,但實際上根本沒時間。
當然好遊戲是很棒的休閒放鬆,所以讓我們在手機上只保留一個你現在最想玩的遊戲 App,因為你的零碎時間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要做,真的可以玩遊戲的次數其實不多。
而且,其他好遊戲就讓他們留在你的清單中,留在電腦玩物的介紹裏,等到我們完成一個遊戲,再繼續進行下一個遊戲就好了。
7. 試試看如果不要這樣,那會如何?
我覺得還可以試試看這樣的嘗試:我在這次年終整理裏把之前常常推薦的 action launcher 刪除了。為什麼?不是他不好用了,我其實還是每天都用他設計的各種桌面巧思,但是,我想告訴自己:如果打破一直這樣做的方法,嘗試一個更原始精簡的方法,會不會比較好呢?
如果沒有真的嘗試一段時間,我們不會知道,而當我們習慣被各種額外功能所制約時,我們説不定會忘記其實原始的方法就很好,有沒有可能我們只是在「多做工」呢?
我也一樣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我決定在這次手機斷舍離整理中,嘗試拋下大多數功能,嘗試看看如果不要這樣,回到原始方法,説不定意想不到的也很好用。
8. 區分電腦與手機的不同使用情境
另外一個手機斷舍離整理的思考點是:哪些是給電腦做比較好的?哪些是交給手機做比較好的?
例如我在手機上刪除的 Feedly App,不是因為我不用 Feedly 看新聞了,而是我決定要回到電腦上才要用 Feedly 看新聞,在大量的 RSS 資訊中,電腦比較有利於我整理,我何必捨棄舒適的環境,而要在不方便的環境裏花更多時間與精神去做同樣的事情?
更何況手機上有更適合的 Flipboard 可以解決零碎時間接收關鍵資訊的需求了。
所以像是 Office App 雖然超級好用,但我也從手機上移除,因為我要告訴自己,在手機上想去編輯文件怎麼樣都不方便,不要讓自己被手機制約,給自己工作與生活一些適當的分配安排。
9. 關閉額外的提醒與提示
最後,我現在使用 Chrome 來取代 Facebook、臉書即時通等 App,一個原因是前面説的整合斷舍離,另外一個原因是隔絕干擾提示。
我反思自己這一年手機的使用,覺得太多幹擾提示,阻礙了我在手機上進行主動需要活動的流程,常常一個即時通干擾就讓我從生活上分心。
所以在這次手機斷舍離整理中,我甚至很極端的把 LINE 與郵件的通知都完全關閉,因為我告訴自己,就讓我每隔幾個小時去看一下有沒有新通知即可,但不要讓這些 App 反過來通知我,變成我的主宰。
以上,就是我在這一系列年終整理中的第二篇心得,提供大家討論,這是我的整理結果,我也想聽聽看大家如果這樣整理後,有沒有不同的結果與想法。
引用聲明:「領客專欄」所有文章均由原作者授權 AppSolution 發佈/轉載,任何個人/組織未經授權不得使用。本文轉載自「電腦玩物」,原文鏈接:[年終整理術 2] 我的手機斷捨離計畫,找回生活九步驟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作者/編輯:Esor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