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Studio 非唯一重點,微軟開了一場關於“創造者”的發佈會
關於昨晚微軟發佈會,所有你需要了解的都在這裏。昨晚的微軟 2016 發佈會雖然稱不上完美,但的確做到了“意料之外”。
作為本週兩場重磅發佈會的開篇,微軟在發佈會開始之前並未獲得太多期待。但就從昨晚觀看了直播的網友反應來看,此次發佈會還是收穫了不少好評。最多人關注的新產品,莫過於最新發布的 Surface Studio 一體機。
事實上,發佈會上的要點遠比你所留意到的多。
Surface Studio:市面唯一能夠單挑 iMac 的一體機
在發佈會之前,人們最大的期待值莫過於全新 Surface 系列硬件,當時的消息中就已經包括了可能出現的一體機。但可以肯定,沒有人想過它會如此驚豔。
Surface Studio 基本可以被視為 3 部分:下部的“主機”、中間的鏈接杆、以及上部的屏幕。Surface Studio 此次採用了一塊全新的 3:2 比例的 28 寸顯示屏,實際厚度只有 11.4 毫米。
而下部的“主機”則容納了所有的硬件,但它的體積並不大,長寬高只有 25 x 22 x 3.2 釐米。對比 Mac mini,只在長寬方向上略微超出,甚至還要更薄。
中間的鏈接杆通過兩個轉軸,分別鏈接主機和屏幕。從現場的效果來看,阻尼控制非常出色,單手可拉動,並且在鬆手之後沒有明顯抖動。根據發佈會現場的展示,我們基本確定 Studio 有以下幾種“工作狀態”:
- 屏幕平放:可以直接當成帶有投影儀的桌面,進行多個用户間的集體使用;
- 屏幕一邊碰觸桌面,這種模式下,屏幕能形成一個大致與桌面 45 度的角度,對於喜歡創作的人來説很舒服;
- 屏幕垂直:這個位置下具體功用跟普通屏幕差不多。
接下來是關鍵參數:
顯示器
- 屏幕:28 寸 PixelSense 顯示屏;
- 屏幕像素:4500 x 3000 ,192 PPI;
- 屏幕顏色設定:Adobe sRGB,DCI-P3,Vivid Color 檔案,經過單色校準;
- 觸控支持點數:10 點。
硬件
- 處理器:Intel 酷睿 6 代 i5 / i7 四核處理器(線程數有所不同,且型號暫不清楚);
- 顯卡:NVIDIA GTX 980M 4GB / 965M 2GB;
- 硬盤:M.2 接口固態硬盤 1TB / 2TB;
- 內存容量:8 /16 / 32GB;
- 網絡:自帶 802.11ac Wifi、藍牙 4.0。
我們首先來看 Surface Studio 的“臉面”——屏幕。蘋果在這一領域中佔有長期優勢,早在 2014 年底,27 寸 iMac 就用上了“驚為天人”的 5K 屏幕。
此次 Surface Studio 裝備的則是除了 iMac(採用同一款液晶屏的還有 Dell 2715K)之外的第二款“超 4K”液晶屏。
在 PPI(每英寸像素密度)這一關建性參數上 Studio 達到了 192,直追 27 寸 iMac 的 217。雖然在數值上遠不及現在旗艦手機屏幕的三四百,但由於日常使用距離遠一些,實際效果同屬“視網膜級別”。究竟 Studio 和 iMac 之間顯示效果差距幾何,還需通過後續的實際對比才可確定。
關於全新的屏幕,也有一點非常值得“糾結”——為什麼微軟會採用 3:2 這樣一個“奇怪”的比率?這一比率主要出現在攝影中,但對於 Studio 來説更重要的是保證自身在“平板模式”下的不同方向操控面積,同時也是為了能夠進一步擴大用於觸控的面積(屏幕尺寸為對角線,同寸屏幕中正方形面積最大)。
除了分辨率和比例,這塊屏幕的色彩也經過了特殊的調教,這一點基本是為了設計愛好者量身定製。官方雖然提到了 Adobe sRGB,DCI-P3 等標準,但是沒有詳細説明效果參數。
另外一個“值得稱道”的是,此次 Surface Studio 從頭到尾都用上了目前最新、同等級體積中最強性能的硬件配置。並且,這一堆硬件全部塞進了一個比 Mac mini 大不了多少的空間裏。
這也是得益於 Studio 中那塊高速大容量 SSD,不僅提供了更加快速的存儲性能,同時也節省出了額外的空間給散熱以及供電單元。
在發佈會現場,微軟並未過多展示“主機”內部的結構,但微軟設備副總裁 Panos Panay 還是通過語言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主機內有三個散熱風扇。這也是硬件性能強勁所帶來的副作用。
最後“無足輕重”的一點是,Studio 整機只有一根外接電源線,並且在官網產品打包信息中並未出現常見的“小尾巴”電源適配器。如果你只使用原裝或者無線外設,你將擁有整個桌面沒有線的良好工作環境。
目前 Surface Studio 已經可以預定,並且根據配置分成 3 檔:
- 2999 美元(摺合人民幣 20305 元):i5 處理器 / 1TB SSD / 8GB 內存 / 2GB 顯存(GTX 965M);
- 3499 美元(摺合人民幣 23690 元 ):i7 處理器 / 1TB SSD / 16GB 內存 / 4GB 顯存(GTX 980M);
- 4199 美元(摺合人民幣 28429 元 ):i7 處理器 / 2TB SSD / 32GB 內存 / 4GB 顯存(GTX 980M)。
小總結:Surface Studio 性能、設計、功能樣樣驚豔,唯一缺點是價(mei)格(qian)。
Surface Dial:“最搶鏡”沒有之一
搶鏡這事多少都見過,但是被一個旋鈕搶鏡那真的是“一臉懵”。此次發佈會上發佈的 Surface Dial 就是這樣一個“小玩意”。
直徑 59 毫米,高 34 毫米,能夠旋轉、按壓,Surface Dial 看起來並不值得期待什麼。但在發佈現場,Panos Panay 通過宣傳片給我們演示了 Dial 的另外一個用途:直接放在 Studio 屏幕上。
在放下的那個瞬間,Studio 就直接識別除了 Dial,並且在其周圍顯示除了圓環狀的功能,比如色輪、模式選擇等等。這時用户就能夠通過旋轉 Dial 來獲取自己想要選擇的內容。
看起來是個“不錯的玩具”,但在使用了一整塊觸摸屏之後為啥還要反過來使用這樣一個圓圓的小旋鈕呢?
在我個人看來,這實際上是微軟的一次大膽創新,目的是:“釋放左手,並且嘗試開啟左右同時操作模式”。
細想一下,我們日常對於屏幕中“東西”的操作基本上都是左右手分時進行的,就比如打字,你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又或者像 PS,鍵盤和鼠標的操作極少同時進行。當然,遊戲在這裏是個例外。
但是對於不同職位的“創造者”來説,這個小旋鈕就顯得相當關鍵的:你可以在畫出線條的同時用左手控制色彩,既一氣呵成,又能擁有顏色的變化;你還可以當色環用;你還可以用它直接調整畫布的方向等等。
這並不僅僅是個簡單的“增強操縱”步驟,而是切切實實釋放了原來“無所事事”的左手,這也更貼近於“創造者”在現實中左右手並用的工作狀態。
不過 Dial 暢快的使用體驗也與軟件支持直接相關,在微軟官網上,就專門列出了一個長長的支持列表。如果你不是這些軟件的深度用户,你就算買了 Dial 也無法像宣傳片中那樣使用,頂多是一個用來滑動網頁的快捷鍵。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目前購買 Suface Studio 就會免費獲得一個 Dial。但是後者並未包括在其產品包裝內,單獨銷售的價格為 99.99 美元(摺合人民幣 676 元)。
小總結:小旋鈕威力大,雙手釋放工作效率。
Surface Book i7:這個增肥我給滿分
雖然沒有出現預測中的 Surface Pro 升級版,但在這次發佈會上微軟卻再次“令人意外”地對自己另外一款產品 Surface Book 進行了“升級”。
在看到任何升級細節之前,我的確無法想象微軟究竟還能“做點什麼”。畢竟去年年底才發佈的 Surface Book 在我這個“硬件狂人”看來已經接近“完美”:其他 2 in 1 產品只是充當鍵盤的底座被塞進了一顆 NVIDIA 940M ,以及能夠為整機提供更多續航時長的額外電池容量。
這種結構才算是真正實現了“便攜”與“足夠性能”兩者之間的相互妥協。從這個角度來看,實際上 Surface Book 想要在原有框架下做修改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提升空間。簡單的換個 CPU、GPU 自然稱不上新升級。
於是乎,微軟順手給 Surface Book 增了個肥……
原先 Surface Book 的底座部分整體厚度基本一致,但在微軟“催肥”之後,底座的側視圖變成了一個躺倒的梯形,越靠近轉軸位置越高。同時,原先底座設置於轉軸的出風口也被轉移到了上方,整體散熱條件大大加強。
但是微軟並未將 Surface Book 的左右兩個端面加高,而是在鍵盤區域的邊緣採用了圓滑過渡處理,看上去有一種“膨脹感”。因為加厚的原因,Surface Book 的鍵盤也與水平面產生了一定的角度,起到了“鍵盤升高支架”的作用,對於提升長時間打字體驗有一定積極作用。
有意思的是,這次鉸鏈和上部的平板部分其實都沒什麼改變,正因為之前的 Surface Book 採用了彎折式的多層鉸鏈,讓 Surface Book 關上之後還會在中間留下空間。而微軟這次恰恰利用了這個被浪費的空間。
不過既然是“增肥”,增加的自然不可能只有尺寸。根據微軟官網的數據對比,Surface Book i7 與 Surface Book 的尺寸基本相同。但在體重上,前者比後者重了 70-130 克,最終整體重量來到 1647 克,整體便攜性影響不大。
既然肥了一圈,那麼有“失”必有“得”。通過“粗暴”的增肥。Surface Book 除了將 i5 從自己的備選列表中剔除,同時還塞進了更加強大的顯卡——NVIDIA GTX965M,以及更加大容量的電池。
Panos 在現場表示,這款電腦的續航能力能夠達到 16 個小時(部分設置調節滿足後的時間)。實際的續航時長還是需要通過實際的測試來獲知。
最後是價格,目前可以預定的型號一共三款:
- 2399 美元(摺合人民幣 16242 元):i7 處理器 / 256GB SSD / 8GB 內存
- 2799 美元(摺合人民幣 18950 元):i7 處理器 / 512GB SSD / 16GB 內存
- 3299 美元(摺合人民幣 22336 元):i7 處理器 / 1TB SSD / 16GB 內存
其中第一款較上一代對應型號價格上升 300 美元,其餘兩個“只”漲價了 100 美元。
小總結:Surface 胖了,性能強了,續航長了,價格只貴一點。這就算是傻子也應該會選吧。
Windows 10 系統升級:為創造者打造
作為本次發佈會的“主題”,微軟甚至將 2017 年年初的這次升級都命名為“Creators Update”。本次的更新主要包括以下 3 個大點:
- VR、AR、全息圖像等 3D 功能將讓每一個用户用上,每個人能夠創造並且分享;
- 玩家會體驗到最好的 4K 遊戲體驗,同時還能夠同步遊戲直播;
- 人們能夠跟他們最重要的人更方便、更快的聯繫。
VR/AR/MR 一直是每個互聯網巨頭都躲不過的話題,而目前在 AR/MR 領域頗有造詣的微軟自然也不例外。在這次發佈會上,這也成為了微軟主要解釋和應用的一個大方向。
首先是之前預測時就已經提過的“畫圖”,這次引入了一大批功能:可以在畫板中直接加入 3D 和 2D 的照片,並且在虛擬空間結合之後再次輸出為圖片;引入 Minecraft、Sketchup 中的 3D 內容信息;“畫圖”還將自帶用户社區,提供用户間共享的渠道。
除了畫圖之外,就連微軟自家的 Office 中的 PPT 也提供了 3D 元素的引入功能。用户能夠在 PPT 放映之後反覆拖動 3D 元素看細節。
另外一個是微軟開始推銷 VR 頭盔,雖然自己已經擁有 AR/MR 最成熟的 Hololens,但是微軟還是組織了幾個小夥伴,惠普、戴爾、聯想、華碩、宏碁一起來賣頭顯,並且將入門價格定在了 299 美元。不過這些頭顯的空間定位功能會通過 MEMS 感應器實現,具體效果不如目前 HTC/Oculus 的解決方案。
剩下的邊角料,以及被所有人“遺忘”的 Windows Phone、Band
除了以上説到的所有一切,微軟在還公佈了自己 Xbox 系統方面的新進展:Win10 能夠通過系統內置的 Beam 軟件進行直播。又或者是通過 Tournament(錦標賽)功能,和朋友來一場遠距離的比賽。
Xbox 部分展示者 Jenn Maccoy 還提了下 Xbox 接下來的另外一個重要功能:用户可以使用 Xbox 玩遊戲,從而實現全平台一次購買皆可使用,以及跨平台的存檔同步。
另外一個比較值得關注的改進是 Win10 自帶的社交網絡功能。你能夠直接在任務欄上放上自己的常用聯繫人,並且可以通過這個入口直接發送文件和聊天(現場展示使用的是 Skype)。界面上語音和視頻聊天的功能也有顯示。
當然我也知道你平常都不用 Skype。在現場演示的過程中,有一個載體切換的演示,現場包括聯繫方式(待定,可能是通過電話卡)、郵件、Skype、Xbox,能否進一步引入更多軟件絕對是其使用率的決定性因素。當然,對於國內來説最重要的還是“QQ + 微信”。
看了這麼多亮點,是不是覺得少了點什麼?沒錯,所有人似乎都把 Windows Phone、Band 給“忘”了。
在去年的微軟發佈會上,與 Hololens 一同登場的有 Band 和 Lumia 950/950 XL。但在昨天的發佈會上,Windows Phone 僅在一開始演示對於物體的即時“3D 建模+貼圖”過程中露了下臉,Band 更是蹤影全無。
結合更早之前的相關消息,Band 的團隊解散、WP 市場繼續萎縮,這些再加上此次微軟默認性質的操作,Band 和 WP “凶多吉少”也基本“迴天無力”。
微軟,這次變了麼?
從整體上來看,微軟這次的發佈會上的硬件部分可圈可點。Surface Studio 產品本身雖然做的不錯,但是由於其定價以及目標人羣的關係,不太可能大賣。但對於資金充足並且樂於創造的人來説的確有吸引力。
但是 WP 的“缺席”帶來的衝擊力還是比我們預想的大得多。在發佈會結束後,微軟的股價就下降了 2 個點。
相比之下,反倒是“將各種 3D 元素引入到 Win10 當中”比較令人驚訝。畢竟我們原來期待的只是一個能用但不好用的“畫圖”。在微軟“大刀闊斧”下,卻又把 PowerPoint、Minecraft、Sketchup 拉下了水。
除了為自己 Hololens、接下來友商的 VR 設備提供內容庫之外,微軟似乎有意要賭下一個“數字內容升級窗口”:立體化。
但僅憑發佈會上面這幾個例子,還是給人一種“遠遠不夠”的感覺,如何進一步簡化操作、拓展應用、讓儘可能多的用户使用立體內容依舊是擺在微軟面前的難題。
另外一個則是社交網絡的“嘗試”,系統內置聊天工具可以嘗試,但是目前來説除了更加美觀之外並沒有達成其他什麼成就,同時還要佔用寶貴的任務欄空間。考慮到之前微軟花巨資收購了 LinkedIn,能否由此搭建出一套建立在 Win10 上接近完美的社交入口仍需繼續觀望。
總結
雖然此次發佈會上微軟祭出了數款搶眼的硬件,的確也為整個發佈會加分不少。但實質上擺在微軟面前的問題依舊存在——PC 市場的份額還在繼續萎縮。
在因為各種原因錯失移動時代之後,微軟目前仍未能走出 PC 市場的泥潭。從內置 Cortana、內置應用商店、信息列表、再到這次的聯繫人,這些近似於手機功能的上線,是微軟持續尋找突破口的嘗試。
包括之前花巨資購入 LinkedIn,同樣也是這個目的。至少,在這次發佈會上,我們還沒有看到微軟要成功轉變的跡象。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