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Touch Bar 看蘋果與鍵盤的恩怨情仇
蘋果的新品,向來在加法上都很摳,往往是一點一點的細水長流;但每次一減法,都狠得要把用户的爹孃幹掉似的。
iPhone 7 加了個攝像鏡頭後,大家都説拍照還不如三星;但減了個 3.5 寸耳機,拿着一堆高階耳機的用户,眼淚都掉了一地。而這次 MacBook Pro 加了個 Touch Bar,大家還在慒逼怎樣用之前,蘋果把 USB 接口砍掉了,直接連 iPhone 7 都差點被趕絕。
全新的 MacBook Pro,其實也不是第一個在鍵盤來加入觸控屏幕的電腦,2012 年就有一家叫 KeyView 的公司,做出了類似 MacBook Pro 的內置屏幕鍵盤,而華碩在 2010 年,也曾推出一台內置整個觸控屏的 Eee Keyboard (骨子裏其實是台小筆記本)。所以,蘋果在鍵盤上內建屏幕,真心沒有什麼了不起。
但如果説 Touch Bar 相比起他們的前輩有所不同,那絕不在於他們把觸控屏加到進鍵盤,而是把鍵盤上的功能鍵 (Function Keys) 減掉了(上圖)。
蘋果與鍵盤的恩怨情仇
為什麼蘋果又非砍掉功能鍵不可?事實上,蘋果向來對功能鍵一直苦大仇深。如果大家有讀過《喬布斯傳》,應該會記得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其實對功能鍵本來就有莫名的仇恨:
引用他(喬布斯)在蘋果上感到的挫敗感的證據,更體現於他在史丹福商學院對學生的演講。當時有個學生請求他為自己的 Macintosh 鍵盤簽名留念時,要求先把所有在喬布斯離去後才加入的按鍵摳掉,才願意給這台 Macintosh 簽名。
然後,他拿出汽車鑰匙,把那 4 個曾被他砍掉的方向鍵、以及最頂的一排 F1、F2、F3 等功能鍵撬掉。他目無表情的説:“我在一個一個鍵盤地改變世界”,然後他在這殘缺不全的鍵盤上簽字。
事實上,喬布斯向來都十分討厭按鈕,有資料就指出他當年要求在 Macintosh 上去掉功能鍵和方向鍵 (Arrow Keys) (上圖),而在《喬布斯傳》裏亦有提到,他在開發 iPod 時是如何把電源鍵也減掉了,更不要説是後來透過 iPhone 把鍵盤手機完全摧毀的歷史。
為什麼喬布斯這麼討厭按鈕?説白了,他所討厭的就是按鍵的背後所代表的“複雜性”。
鍵盤的發展史
鍵盤的雛形 ── 打字機,早就在 17 世紀就被發明出來,但打字機是一種完全基於槓桿原理的文字輸入工具,也沒有什麼額外功能,所以,打字機其實鍵位並不多(下)。
後來在 1977 年推出,被稱為 “1977 Trinity” 的三台先驅個人電腦:Apple II、Commodore PET 及 TRS-80,由於還僅在個人電腦的早期,功能也相對較少,所以它們只是採用 52 鍵的鍵盤(不連電源鍵),即使帶數字鍵版本,也只是 64 個按鍵而已。
但後來面世的 IBM-PC,除了奠定了 PC 今天的地位之外,另一個重要影響是奠定了今天鍵盤的設計。它的鍵盤不是第一台加入功能鍵的電腦鍵盤,但 IBM-PC 最初採用了功能鍵的 Model F 鍵盤,把按鍵增加至的 84 鍵;然後再加入包括方向鍵在內的一堆新按鈕,變成了今天的 101 鍵的美式鍵盤 (101 Keys US Keyboard)。隨着微軟後來稱霸,鍵盤再加入視窗專用鍵,而變成今天的 104 鍵 Windows 鍵盤(下圖)。
由於個人電腦的發展愈來愈快,功能愈來愈多、愈來愈複雜,因此人機交互的複雜性也愈來愈高,使鍵盤的鍵數在數年之間多了接近一倍。
由此可見,隨着電腦功能愈來愈多,我們需要更復雜的交換方式,因此我們開始需要新的按鈕,我們需要 F1-F12。隨着電腦普及化,成為我們的生產力工具,我們開始需要有更有效率的交換方式,所以我們需要有新的按鈕,我們需要方向鍵、翻頁鍵、甚至 104 鍵盤都不敷使用,需要使用各種組合快速鍵。
鍵盤的逆向發展史
可是,當鍵盤的鍵數隨着電腦功能發展而創出新高之際,它遇上了另一個逆向的潮流,阻止鍵盤鍵數繼續增長。
那個新潮流,就是移動 (Mobile)。
在 1990 年代,筆記本電腦 (Laptop Computer) 開始流行後,廠商才開始發現:鍵數愈多,筆記本電腦愈不便攜。不久,很快地除了少數遊戲筆記本之外,帶數字鍵盤的 104 鍵漸漸在筆記本上絕跡,鍵數大幅縮減至 86 鍵左右(下圖)。
問題是今天電腦的功能之多,已經成為了我們數字生活的中樞;也由於電腦功能之多,也使我們的交換變得更復雜。但當你鍵數少了,可以選擇的人機交互方式也少了,為了強行把功能塞到鍵裏,交互方式變得更復雜。
雖然電腦的鍵盤縮小了、按鍵也少了,但鍵盤背後所承載的任務,卻變得愈來愈多、愈來愈複雜。
舉例説,當我們把筆記本電腦的數字鍵盤、Num Lock 和 Home 鍵拿掉後,我們就需要透過新的 fn 鍵,來打開鍵盤的“全新功能”:
- 按個 U 鍵,會跳出一個小寫的 u;
- 按個 Shift+U,就會變成大寫的 U;
- 在鍵入 Ctrl+U,會變成“復位” (Undo);
- 但當我們按了 Num Lock 再按 U,就會出了個 4。
一個按鍵,承載了 4 個功能;結果無論在按鍵上、還是在我們的記憶裏,滿布一堆新的符號。
Mac 的功能鍵之爭
但是,既然在電腦有圖形界面和滑鼠,拖動鼠標就能控制位置和方向;點開菜單就能打開各種功能。所以,喬布斯才堅持在 Macintosh 上取消方向鍵和功能鍵 ── 既然它們可以被更直觀的鼠標所取代,為什麼還留在鍵盤上礙事?
但最後證明喬布斯是錯的。雖然更直觀的鼠標,可以取代方向鍵和功能鍵,但是鼠標的直觀,取代不了方向鍵和功能鍵的效率。筆記本作為生產力工具,效率第一,其它免談;故此,即使喬布斯迴歸後,蘋果筆記本的功能鍵和方向鍵仍然被保留下來(上面)。
不過,電腦也開始由以往單純的生產力工具,轉變成生產消費者 (Pro-sumer) 的工具。愈來愈多的非專業用户,拿着電腦進行休閒性質的生產活動,例如旅遊修圖和剪片、寫寫博客或微博等等,但這一羣非專業的用户,往往苦於太複雜的交互手段。
而喬布斯迴歸後剛好站在這風口上,他從而推出各種簡單易用的半專業生產工具: iPhoto、iMovie、iDVD 等,因而名聲鵲起。不久,他就把蘋果駛入移動化、消費化浪潮的最高峰 ── 智能手機。
iPhone 成功幹掉鍵盤手機
在智能手機上使用鍵盤,本來就十分不容易;但要這種微型鍵盤上承載強大的功能,成為工業設計師一個巨大的難題。而且,智能手機相比起電腦來説,銷量更大、功能更個人化、更休閒化;也因為如此,大量的非專業用户,需要更簡單直觀的操作,因而為界面設計師帶來更大挑戰。
結果,喬布斯“把功能鍵”撬走的邏輯成功了 ── 這回甚至是把整個手機的鍵盤都撬走了。
不過這次不同的是,喬布斯手機鍵盤撬走的同時,也給 iPhone 一個全新的鍵盤 ── 可變形態的虛擬鍵盤(下圖)。
iPhone 的虛擬鍵盤,與諾基亞和 Windows Mobile 最初的那種固定形態的鍵盤不同,開發者能在應用裏調動不同形態的按鍵組合:當用户需要填寫文字,iPhone 就會跳出 QWERTY 文字鍵盤;當用户需要輸入數字時,iPhone 只會跳出數字鍵盤、甚至只跳出定義的字符,不會每一次都把整個鍵盤裏面那堆夾七雜八的無用按鍵都曬給你看。
雖然,當年鍵盤愛好者或重度電郵使用者,仍然聲稱虛擬鍵盤效率不能與實際鍵盤相比(這是真的);但當 Blackberry 最後也放棄實體手機鍵盤,就知道在智能手機裏,工作效率並不如直觀的交互重要。
iPad:革命尚未成功
然後在 2010 年,蘋果繼續在觸控屏上推進,這回是 iPad,蘋果心目中最理想、最直觀的生產力工具。
雖然 iPad 一開始在消費者市場取得佳績,但蘋果一直野心勃勃,打算在在小白用户和設計師之外,向一個他們未曾染指的新市場進發 ── 企業市場。
可是,蘋果這次卻遇上了一幅巨大的圍牆:鍵盤。
不少觀察者都指出,iPad 在生產力上的最大缺失是沒有鍵盤。儘管蘋果不斷的為 iPad 增加他們認為的生產力元素,但無論是更薄更輕的機身、視網膜屏幕、12 寸的大尺寸、極為靈敏的觸控筆、甚至是台式電腦級的處理器也好;無論 iPad 怎改,也取代不了鍵盤的效率,也無助 iPad 的銷量下滑。
無疑,蘋果輕視了文字輸入在生產力上的需要,但即使蘋果在去年推出的 iPad Pro,加入了 Smart Keyboard,搖身一變,變成不少人眼中前途無限的“混合平板” (Hybrid Tablet),但是仍然沒能好好的挽救 iPad。
鑑其失敗原因,其實就是觸控屏。即使觸控屏的體驗再好,也不可能超越被模擬的事物。虛擬鍵盤的體驗,不可能比實體鍵盤體驗要好;1觸控筆的效率,也不可能比實體筆要好。換言之,在生產力工具上,工作效率比起直觀的交互更重要。
Touch Bar 的生產力?
iPad 沒能成功的擔起生產力工具的重任,無論是 iPhone 式的虛擬鍵盤,或是混合平板的實體鍵盤,都救不了 iPad。不過,如果把 iPhone 式的虛擬鍵盤、與混合平板的實體鍵盤結合又如何?
也許這個就是 Touch Bar 的由來。
蘋果現在把“功能鍵”這種並非常用的按鈕,改為“有需要時才顯示,沒需要就隱藏”;然後把多出來的空間,留給其它更有需要的按鍵。換言之,這其實就是 iPhone 式可變性鍵盤的邏輯:在減少鍵數的同時,又能承載更多的功能,但又能在需要時才顯示適當的交互快速鍵,減低交互的複雜程度;藉此平衡用户以往在便攜、功能和交互上的需要。
然而,Touch Bar 就有生產效率嗎?
如果 Touch Bar 出現在 Windows 上的話,這並不好説。因為實體功能鍵仍然是盲打必備的重點所在,如果微軟把 Windows 的功能鍵砍了,沒有 F5(刷新)、Alt-F4(關閉)等快捷鍵,估計很多人會想想把微軟砍了。
但是,在 Mac 上的情況就很不同:因為多年來 Mac 的功能鍵僅供系統使用,功能鍵與絕大部份的具生產力的快速鍵無關;所以除了 ESC 鍵外,我們日常使用的一大堆組合鍵,包括 cmd+C、cmd+V、cmd+W、cmd+R 等等等,根本不受 Touch Bar 影響。
你想要效率,仍然可以繼續用快速鍵;換了個新應用後,你就不懂用快速鍵?你一樣可以同用 Touch Bar。
當虛擬鍵盤遇上實體鍵盤
Touch Bar 就只是一行小小的觸控屏,它真的能讓蘋果重構鍵盤的交互嗎?不知道。因為 Touch Bar 的便捷性,必須依賴應用開發者支援,如果沒應用支援的話,Touch Bar 再強大也只是一條一般的功能鍵而已。
首先,它好歹不是 iPad,而是一條小小的屏幕,它能收藏的信息和功能也十分有限。而且,你要用那個觸控屏來進行調校,因為沒有實體鍵,體驗一樣也不會好;再加上這是全新的體驗,用户仍然需要時間習慣。
愛範兒相信:很多人根本不知道 Touch Bar 不會砍掉你的快速鍵,但仍然會很多人埋怨 Touch Bar 影響它的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要知微軟剛公佈全新的交互工具 Surface Dial (上圖),儘管它的設計甚具突破性,而且也只賣 99.99 美元,但 Surface Dial 偌大的體積,在 Surface Book 上體驗不會太好;而與它最合拍的 Surface Studio,售價卻高達 2999 美元。
最終,會有多少人買 Surface Studio 和 Surface Dial 來用?應用開發者是否願意支援 Surface Dial?還是個疑問。
同樣地,Touch Bar 本身就是一個視網膜級別的多點觸控屏,成本遠比普通功能鍵要貴上不少。目前帶 Touch Bar 的 MacBook Pro,在規格上只是比不帶 Touch Bar 的 MacBook Pro 略高一點兒,但售價卻高出 300 美元以上。
好歹,我們總不能把整個 Photoshop 的快捷鍵都藏到 Touch Bar 上吧?
有多少消費者,會願意以半台 iPhone 的價錢,來換一個能切換快速鍵的小型觸控屏?這將決定有多少應用願意支援 Touch Bar 的關鍵所在。
實體的虛擬鍵盤會是未來嗎?
誠然,目前我們真的不可能把 Photoshop 的快捷鍵都藏到 Touch Bar 上,但未來就不知道了。
愛範兒認為,Touch Bar 只是蘋果的一個全新的鍵盤交互實驗。據資料指出,蘋果看上了初創公司 Sonder 的電子墨水鍵盤,正計劃要將之收購。
Sonder 研發的電子墨水鍵盤,正好就是像 Touch Bar 一樣,能視乎不同情況,改變鍵上的電子墨水形態,使按鍵能瞬間變成另一個樣子。換言之,以後我們可能根本就不需應用“選單”,只要你在特定應用或環境下,你的鍵盤本身就可能變成了一個圖形界面式的選單(上圖)。
在這時候,iPhone 式的虛擬鍵盤,與 MacBook 式的實際鍵盤才真的的融為一體。實際鍵盤仍然存在,你仍然可以爽歪歪的打字(當然,很多人仍然吐槽 MacBook 式鍵盤太沒手感了),你也仍然能用 Cmd+C 等慣常用的快捷鍵,變成一個能同時兼具虛擬鍵盤的彈性、和直觀的全新交互方式。
Touch Bar 可能只是蘋果改鍵盤交互方式的的第一步,但這會是改變世界的第一步?還是爛大街的第一步?就要看果粉能不能像以往一樣毫無怨言的支持了。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