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MacBook Pro 7000 字超長評測,看完就知道適不適合你了


蘋果的新品,向來在加法上細水長流;但一做減法,就狠得斬釘截鐵。

新 MacBook Pro 就是最好的例證:當 iPhone 上的多點觸控成為“超極本”一個賣點時,MacBook Pro 卻在 iPhone 賣到 9 代後才在鍵盤上方加上了個極窄的多點觸控屏,而你已經習慣了 n 年的 9 針 USB 接口,如今被砍得一個不剩。

這可能是你最糾結的 MacBook Pro。



優酷視頻愛範兒(微信號:ifanr)提前拿到了全系列的新 MacBook Pro,包括 13 寸無 Touch Bar 最低配置;13 寸有 Touch Bar 最高配置;15 寸有 Touch Bar 非定製次旗艦。


我們花了四天時間對三款設備進行了深度體驗,我們希望事無鉅細地呈現它每一個細節以及帶給我們的每一種感受。

於是就有了這篇 7000 字的超長評測。


為了能夠與拿到手的 3 台新 MBP 進行直接對比,我們還找來了一台全新 2015 款旗艦 MacBook Pro,進行直接的對比。

性能:全方位提升,無需擔心


圖片來自 iFixit 

外觀、尺寸、重量


整體上,新 MBP 還是維持了之前的外觀設計風格,當然也包括幾個“小改動”:A 面 Logo 換為不發光的金屬版本;轉軸側面外表改為金屬一體加工設計,同時中間轉軸下沉至 C 面以下,不再突兀;屏幕黑邊上下左右均有變窄。因為黑邊變窄,尺寸也縮小了。


昨天預告中,有讀者希望我們能夠清晰展示實際外殼顏色。目前,2016 款新 MBP 無論 13、15 寸均只有兩個顏色可供選擇:銀色、深空灰。銀色就不多説了,而深空灰很明顯是來自 iPhone 6/6s。

有趣的是,通過與我們手頭的 iPhone 6s 比對,實際顏色觀感相當接近,所以想提前看配色效果你只需要找台深空灰 iPhone 6/6s。


13 寸新 MBP 跟 MacBook Air 對比大小(MacBook Air 在下)


外殼尺寸上也同樣有所變動,13 寸版本厚度僅 14.9 mm,比上一代薄了 18%,長寬也分別縮減了 10mm 和 7mm,最終體積縮小了 23%;15 寸版本厚度略厚一些,為 15.5 mm,比上一代薄了 12%,長寬也分別縮減了 9.6mm 和 7 mm,體積相應減少 20%。

重量上的改變同樣明顯:13 寸版本重量為 1.37kg,比上一代輕了 0.21kg。15 寸版本重量為 1.83kg,比上一代同樣輕了 0.21kg。這也讓 13 寸新 MBP 最終重量與 13 寸 MacBook Air 幾乎相同。換句話説,你現在能在與 MBA 的便攜性下享受到更強性能。

CPU


圖片來自 iFixit 
CPU 此前一直是 MBP 系列的最大“弱點”。即便是去年年中更新的 2015 版 MBP最高配 CPU 依舊是 2014 年上市的 4 代酷睿產品。而就在 2 個月前,Intel 實際已經開始出售 2 款第 7 代酷睿產品。

最終我們在 2016 款 MBR 產品線中迎來了 7 款第 6 代 i5/i7 酷睿處理器,一方面這是因為第 7 代酷睿目前上市的型號性能不足,另外也是因為 6、7 代酷睿之間的差異並不算大。從這個角度來看,蘋果這次在 CPU 上已經做到了“最新”。

根據目前蘋果官網的信息,13 寸共有 3 款 i5、1 款 i7(雙核四線程“偽 i7”)可供選擇;15 寸版本有 3 款 i7 可供選擇。它們的核心參數如下:


雖然看起來很複雜,但仔細對比起來卻十分有規律:7 款均為 Skylake 架構、14nm 製程;13 寸可選處理器均為雙核四線程、同時核顯均設有額外高速顯存,處理器功率和集成顯卡選項各有兩種;15 寸可選處理器的性能和功耗更高。


我們也利用跑分軟件對手頭三台 2016 款新 MacBook Pro 進行了跑分測試,最終結果顯示 13 寸的兩台在 CPU 性能上相近,而裝備了次頂級 CPU 的 15 寸型號基本上在多核中達到了兩倍於 13 寸的成績。

與 2015 款非定製旗艦 MBP 對比,CPU 性能大致提升 10%,前提是上一代 CPU 功耗還高了不少。

對於最終可能因此而糾結的用户,我們只給出兩點意見:

  1. 你只需要關注 CPU 頻率(對比基礎頻率即可),它基本代表了 13 寸和 15 寸各自選項內的 CPU 性能順序。
  2. 13 寸用户在選擇 CPU 時也需要考慮續航問題,TDP 功耗 15W 的兩款 CPU 續航上會有一定優勢。

GPU


作為 MBP 基本屬性——“生產力工具”決定了 GPU 在 MBR 上必須充當“關鍵加速器”角色,將其強大的並行運算能力應用到不同場景中去。這也是 MBP 作為很多視頻剪輯、音頻處理、平面設計專業人士首選的原因。

回到這次更新中來,GPU 方面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13 寸版本集顯升級到了 Intel Iris Graphics 540/550;15 寸版本在本身 HD Graphics 530 集顯的基礎上,還可以在 AMD Radeon Pro 450/455/460 三者中(我們手頭的是 455)選擇一個。

我們也對手頭的 4 台設備用跑分軟件進行了 GPU 通用加速性能測試:

(13 寸不帶 Touch Bar 得分奇高,重複測試也是如此,大家忽略吧)

從測試成績不難看出獨顯繼續佔據上風,與上一代 MacBook Pro 對比,GPU 的絕對性能提升有限,真正意義還是在於功耗的降低。

除了絕對性能之外,獨顯添加還讓 15 寸新 MBP 擁有了特殊的能力:擴展 2 台分辨率 5120�2880 像素、60Hz 顯示器、又或者是擴展出 4 台分辨率 4096�2304 分辨率、60Hz 顯示器。這些多出來的“顯示面積”對於專業級用户來説相當寶貴。


我們甚至還順手裝了個古墓麗影跑了下,在分辨率 2048�1280、特效全開的情況下,基準測試中依舊能夠跑出 40.0 的平均幀率。

SSD、內存


圖片來自 iFixit 

早在 MBP 正式發放之前,網上已經有人公佈了 SSD 的成績:“目前世界最快的 SSD”。但以極限傳輸速度來衡量一款 SSD 並不嚴謹,所以我們利用同一款測試軟件做了擴展性測試。

在整體評估測試成績之後,我們選定了兩個對比數據:4K 隨機讀/寫速度、10MB 連續讀/寫速度。這兩者也代表了一塊 SSD 兩個關鍵性數據:IOPS、極限傳輸速度,前者是 SSD 每秒讀寫文件次數、後者是 SSD 接口技術標準的極限速度。

這也不能不提到蘋果在 2015 款 MBA 上的一個改變:全面用 PCIE 通道取代 2012 款 Retina MBP 之後的 SATA 通道。通過直連 CPU、加大帶寬,最大程度釋放 SSD 性能。


因為 3 台電腦 SSD 容量略有不同,所以成績也有所差異。2016 款新 MBP  SSD 與 950 PRO 不分伯仲,MBP 的極限傳輸速度比三星 950PRO 都好,IOPS 方面相對比較均衡。可以説,2016 款 MBR 的 SSD 絕對是消費級市場旗艦級 SSD 的水平。

緊接着是內存,此次 2016 款 MBP 13、15 寸型號最大容量均為 16GB(13  寸需定製)。參數上只有 13 寸無 Touch Bar 成本是 LDDR3 1866MHz,其餘全部為 LDDR3 2133MHz。但在實際使用中,這個區別很難看出影響。

13 寸不帶 Touch Bar 版本主板    圖片來自 iFixit 

最後是 SSD 與內存板載,從目前專業拆解機構 iFixit 的實物拆解來看:13 寸無 Touch Bar 版本採用了全新更緊湊的可拆卸 SSD,13 寸有 Touch Bar 版本已經將 SSD 直接板載,15 寸暫時尚不清楚,但所有機型都會將內存板載是肯定的了。

如果你有意購買 2016 款 MBP,請先考慮自己未來 1-2 年的需求,並且在那個基礎上進行 SSD 和內存容量選擇。當然我們還是推薦用户優先選擇 16GB 內存版本,存儲的話還可以想辦法通過其他方式解決。

散熱


在我們提前預告中,不止一位朋友對“散熱性能”表示了關心。新 MBP 中 CPU、GPU 製程升級之後功耗大幅下降,但整體尺寸(主要是厚度)一定程度制約了散熱能力。

但從我們實際使用(進行遊戲滿載測試)來看,配備了 Radeon 455 顯卡的 15 寸 MBP 長時間運行沒有出現明顯的性能下降,轉軸旁邊的散熱效果良好,C 面鍵盤中温度最高,但也僅為温熱,Touch Bar 部分沒有明顯温升。

屏幕


2016 款 MBP 在屏幕上也有所改變,雖然 13、15 寸版本的物理分辨率依舊分別為 2560�1600(227ppi)、2880�1880(220ppi),但實際顯示效果仍有所提升。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亮度、對比度、色彩。

當然,消費者最容易感受到的應該還是亮度,67% 亮度提高意味着鏡面屏的 MBP 也能夠放心地在日照充足的情況下進行使用。對比度的變化則體現在“屏幕能更黑”,這會直接影響屏幕的灰度顯示能力。最後是廣色域。這對於視覺設計工作者來説無異於天籟。

在屏幕的硬件提升之外,這次新 MBP 還有一個“隱形改變”:13、15 寸的默認分辨率均有所提升。13 寸從 1280�800 升級到 1440�900,15 寸從 1440�900 升級為 1680�1050。這個改動帶來的直接改變是“屏幕顯示更多內容”。由於 MBP 本身 Retina 屏幕的顯示質量比較好,且放大比例不算太大,“鋸齒感”並不明顯。

鍵盤

蘋果在 2015 年發佈的新 MacBook 上第一次採用蝶式鍵盤,相比傳統剪刀式結構它的好處在於“更輕薄”。但實際情況是:第一代蝶式鍵盤的用户反饋不盡理想;短鍵程、弱反饋,長期輸入時有明顯疲憊感。


一般情況下人類對於“力度”感知不如“位移”,對於用户手指來説,敲擊鍵盤的同樣衝量,在不同的距離長度釋放,產生的作用力是完全不同的,短鍵程會造成鍵盤觸底時對手指關節的衝擊更大,長時間打字也會造成手指的不適。

而 2016 款 MacBook Pro 鍵盤改善正是針對“鍵程”:每個鍵帽鍵盤上方都有略微凸起,在增加鍵程的同時,還進一步避免誤觸。回彈反饋也比之前的第一代蝶式鍵盤快了一些。不過想要完全適應鍵盤反饋,還需要一段時間。


圖片來自 iFixit 

同時因為鍵程較短的原因,鍵盤燈效果也得到了“加成”:鍵帽邊緣不再有空隙,漏光也因此消失,並且蘋果還在每個按鍵下方設置了獨立的低功耗發光 LED。讓鍵盤背光燈效果更加“自然”。

作為一個參考例子,在經過 1 個星期的使用之後,愛範兒編輯、兼重度機械鍵盤粉絲張博文已經開始拋棄自己的 Filco 鍵盤,改為直接使用新款 MacBook Pro 辦公。

Force Touch


作為 2015 款 MBP 中的一個“隱藏亮點”,Force Touch 觸控板實現了“感覺動了但實際沒動的”模擬觸控反饋效果。少數用户在關機狀態下才發現觸控板無法“按下”,剩下的用户甚至至今仍未發現。

而在 2016 款 MBP 中,Force Touch 觸控板也迎來一次“大”升級:面積變大了。15 寸機 Force Touch 觸控板面積增加 100%,13 寸面積也增加了 46%。手勢操作的空間比之前更大,搭配 Force Touch 的壓力反饋,在 MacBook Pro 上幾乎已經沒有任何外接鼠標或者蘋果 Trackpad 的必要。


但在實際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我們也發現了一個小缺陷:誤觸。尤其是觸控板比 2015 款“寬”了許多之後,它實際上已經侵入了掌託區域。雖然還未“波及”主要承受重量的拇指指根,但是雙手大拇指實際上是“跨過”觸控板之後才到達空格鍵上空。如果你長時間打字疲勞之後,大拇指不可避免地無法保持懸空,就會造成誤觸。

揚聲器


揚聲器,應該算是 2016 款 MBP 最令人意想不到並且驚訝的升級,就連蘋果官方也給出了“堪稱設計創舉”這樣的形容詞。

在經過一番試用之後,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其相對於上一代產品的全面提升。借愛範兒(微信號:ifanr)音頻編輯樑夢麟的話來説:“聲音很蘋果,聲場寬了、中高音有提升、但高頻部分仍會出現齒音,低頻下潛不足但考慮到筆記本體積限制,已經很不錯。”

更重要的在於,蘋果這次還將揚聲器直接連接到系統電源之上,峰值功率因此也提升至 3 倍。在通過 Touch Bar 將音量提升至 100% 之後,愛範兒面積約 100 平方出頭的辦公室基本都可以清晰聽到外放音樂。如果你不是非常在意聲音效果,甚至可以省去購買桌面音箱的花銷。

續航


圖片來自 iFixit 

電池容量大幅下降也是 2016 款 MBP 的一個重要特點。13 寸無 Touch Bar、13 寸有 Touch Bar、15 寸對應的電池容量分別為 54.5Wh、49.2Wh、76Wh。

相比之下,2015 款 MBP 13、15 寸的對應數字實際上是 74.9Wh、99.5Wh。換算過來 13 寸容量最高降了 34%,15 寸下降了 23%。

如此“果敢”縮減電池容量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這一代產品中 CPU、GPU 均已更新到最新制程,讓耗電量大幅下降;其次是輕薄壓縮了機身體積。
這也使得 13 寸帶 Touch Bar 版本會比 13 寸不帶 Touch Bar 版本續航明顯弱一些,畢竟 CPU 功耗兩倍於後者,但是電池容量還小了 9%。

由於時間原因,我們也只對 2016 款 MBP 進行了一個粗略續航測試:在連接 WiFi、利用編輯器進行簡單文字處理場景下,不帶 Touch Bar 的 13 寸 MBP 連續工作 2 小時 20 分左右,電量已經從 69% 掉到了 15%。換算成整體續航時間的話大約在 5 小時 45 分左右。如果進行一些高功耗的任務,掉電速度還將更快。

充電速度則相對較快,13 、15 寸本次分別配備了最大輸入功率 61、87W 電源適配器,充電時間均控制在 1 個半小時左右。

對於便攜更需求的用户,我們還是更推薦考慮選購 MacBook Air 以及 New MacBook。

總結:2016 款 MBP 在關鍵性、最貼近用户體驗的硬件上都進行了相應升級,雖然 CPU 和 GPU 的性能提升幅度不大,但是整體散熱、以及使用體驗的確有明顯提升。

TouchBar:非必需品,但特定場景很方便


對,我們終於要開始説 2016 款 MBP 的核心爭議點——Touch Bar 了。

關機狀態下,這條橫置在鍵盤區域之上的“黑條”,完全覆蓋了原來頂部的功能鍵。乍一看,甚至以為是一個裝飾物。但在用對應手指輕觸右側的指紋識別模塊之後,你就會一瞬間“冒出”一排額外“按鍵”。


Touch Bar 實際是一塊 2017 x 60 像素 OLED 觸摸屏,並且在最右開機按鈕上加入了指紋模塊。它會通過環境感應會自動調節亮度,正常情況下,Touch Bar 會亮 60 秒然後慢慢變暗,再過 10 秒自動休眠。實際觸摸點擊感受跟 iPhone 並沒有什麼差別。


由於右側存在開機按鈕指紋模塊,蘋果實際上並沒有將 Touch Bar 的顯示屏延伸到最左端,但是在顯示屏區域以外同樣擁有一定觸控效果。這也是 Touch Bar 目前能夠盲操的唯一位置,對於經常使用過 ESC 鍵的用户來説是個好消息。

但從我們昨天預告回覆情況來看,大家最關心“Touch Bar”的實際使用體驗如何?”思慮再三,還是先分享幾個實際使用片段:


片段一:蘋果發佈會之上就曾演示過自家視頻編輯軟件 Final Cut Pro。開啟之後在 Touch Bar 左側顯示出功能按鍵,中間則是滑動拖拽視頻軸的功能。實際驚喜在於以前很容易忽略的視頻斷點、開頭黑屏在 TouchBar 上有專門顯示出來。


片段二:打開 Safari,可以使用 Touch Bar 調出書籤;在多網頁模式下,中央可以通過點擊進行切換;


最大的亮點在於如果網頁使用了 HTML5 作為播放器底層,你會在 Touch Bar 中央看到進度條,輕鬆滑動就能快進、後退。


片段三: 打開“照片”,你可以使用 Touch Bar 進行圖片的滑動切換。再選擇“編輯照片”,裏面的各種操作都可以通過 Touch Bar 完成:“裁剪”可以使用 Touch Bar 進行旋轉角度調節,“濾鏡”可以快速滑動對比效果,“調整”可以滑動切換“光效(亮度/對比度)”、“顏色”、“黑白(灰度)”,“潤色”及“消除紅眼”也能通過 Touch Bar 進行幅度調節。

片段四:同時打開本地播放器、Safari 中也在播放視頻。先展開 Touch Bar 右側的摺疊菜單,然後選擇音頻,原本中央一條“音量調整”縮短,旁邊出現另外一個音源的 Logo,點擊即可調整新音源的音量。

4 個片段的確有點少,所以我們再來看幾個實際應用場景下 Touch Bar 的截圖:


默認場景下,Touch Bar 只有 ESC 鍵跟右側控制區域


右側控制區域可以點擊展開


 點擊亮度之後可以滑動調整


也可以直接按住 Fn 調出原有的功能鍵


文字輸入界面(候選字、Emoji)

   
系統“照片”編輯界面(“裁剪”、“濾鏡”)

 

Safari(標籤頁切換、視頻進度條控制)


Final Cut Pro(編輯工具及時間軸功能)


文件分享(AirDrop)

一番體驗下來也就形成了我們對 Touch Bar 基礎感受:酷。這是一種與屏幕上直接加“觸摸屏”完全不同的感受。這也讓人不禁想起了蘋果首席設計官 Jonathan Ive 曾經説過的一段話:

引用我們領會了一個關鍵點:在與軟件互動的過程中,觸控顯得至關重要。我們也試圖將其應用到顯示屏上,但發現那個位置不太適合、當你把手懸在空中進行觸控時,你會感到不舒服。在筆記本電腦上進行 Multi-Touch 的最好方式,就是應用觸控板。

但是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定義 Touch Bar 呢?目前來看,“仍在成長的新輸入方式”是最好答案。


雖然有着普通觸摸屏結構,但“顯示”與“觸控”主次不再明顯;使用時除了 Touch Bar 最左側優化過的 ESC 鍵之外,其他“按鍵”基本無法盲操,卻放置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盲操的實體鍵盤之上;目前部分應用非常直觀、省事,但部分也存在操作層級過度複雜的問題;這種新交互方式在不同場景和需求下有着不同的表現,新奇、便利、困惑各種體驗糅合在一起。

支持方面,雖然目前適配 Touch Bar 應用支持最到位的仍是蘋果官方應用。但根據愛範兒(微信號:ifanr)收集到的消息來看,12 月前後就將會有一批重點應用完成適配(包括 1Password、Day One、OminiGraffle、Pixelmator、QQ),但想要達到消費者所希望的“全覆蓋”,尚需時日。

最後是用户在 Touch Bar 中扮演“角色”,蘋果在一開始就加入了用户自己更換 Touch Bar 按鈕選項的“自定義”功能。正如我們上面提到的那樣,Touch Bar 在“不同場景和需求”會呈現出不同的表現。

但與提供了基礎操控能力、要求用户學會組合操控的鍵盤,與提供了模擬能力、要求用户尷尬進行模擬操作的鼠標和觸控板相比,Touch Bar 能夠“更換顯示內容”以及“用户自定義”的確有着從用户自身解決需求的能力。當然,這必然有學習成本。我們也無法斷言用户是否會接受這樣一個新生事物,唯有時間能證明一切。

雖然寫了這麼多,但想要用寥寥數字將 Touch Bar 完全説透實在不可能,敬請期待愛範兒(微信號:ifanr)隨後的 Touch Bar 詳細報道文章。

接口:確實不方便,但情況會好轉


相比能夠“找個東西貼住不用”的 Touch Bar,接口“大換血”遭受的吐槽更多。畢竟 2015 款 13 寸 MBP 都有以下這些接口:

  • MagSate 2 電源接口
  • 2 x Thunderbolt 2 接口(速率 20Gbps、兼備 Mini DisplayPort 輸出功能)
  • 2 x USB 3 接口(速率 5Gbps)
  • HDMI 接口
  • 3.5mm 耳機接口
  • SDXC 卡槽

除了 3.5mm 耳機接口倖免之外,其他接口全部被 Thunderbolt 3(USB Type-C)接口取代。其中 13 寸不帶 Touch Bar 版本只在左側擁有兩個接口,其他則擁有 4 個。


蘋果之如此狠心是因為——Thunderbolt 3 距離人們預想中的“理想傳輸接口”太接近。數據傳輸速度 40Gbps,可以充電,USB Type-C 接口使用便利,最關鍵這還是 Intel 研發和推動的技術。當然,蘋果對新技術的“毫不猶豫”也是重要原因。


這肯定還是會對 MBP 潛在的用户羣體形成一定影響,尤其是追求生產力的用户,外接設備對他們來説依舊很重要。有趣的是,即便蘋果官方目前也僅有 3 款專屬於 Thunderbolt 3 技術的轉換器、線纜:一款 Thunderbolt 3 至 Thunderbolt 2 轉換器,跟兩條第三方 Thunderbolt 3 線材。

而目前商城中唯一一款能夠將 USB Type-C 轉換為“1 個充電 USB Type-C + 1 個 HDMI + 普通 USB 接口”的轉換器標價 388 人民幣。同時它還存在輸出格式上的限制,只能輸出 1080p@60Hz 或 3840�2160@30Hz(蘋果方面核實即便是新 MBP 也只能輸出這個規格)。


相反轉接出來的 Thunderbolt 2 反倒支持 Displayport 1.2 規格,能夠輸出 4096@2160@60Hz 畫面。我們還嘗試着找了下別的解決方案,Dell 及 HP 都曾為自家筆記本推出相應的 Thunderbolt 3 擴展塢,雖然他們拓展接口數量更多,但是由於來不及購買和測試,仍不建議大家現在購買。


最終的結論是,如果你買了 2016 款 MBP,你至少需要再採購一個 388 元的轉換器,如果沒有外接顯示器的需求可以直接採購一款 USB Type-C 轉普通 USB 母口。

採購指南

我們也順手幫你整理了一下這次 2016 款 MBP 的所有價格檔位,包括升級配置所需要增加的投入:


將內存升級至 16 GB 是我們最推薦的升級項,其他大家則根據自己需求進行選擇即可。

上市時間


我們昨天特意到廣州天環廣場詢問了 2016 款 MacBook Pro 的上市以及展出計劃,店員給出的答案也很直接:

引用今天(昨天)我們門店已經可以提貨,明天(今天)MacBook Pro 樣機就會出現在展示區域。

對,如果你對新 MBP 有興趣的話,是時候衝過去離你最近線下蘋果店了,好好把玩一番,再決定究竟要不要購買。

評測未盡事宜,以及更多問題諮詢,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愛範兒微信公眾號,回覆“MBP”加入相應微信討論羣。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