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自己的 iPhone,自己造?
愛範兒(微信號:ifanr)早前報道過,矽谷一直擔心特朗普 (Donald Trump) 當選總統後,會為矽谷帶來災難。因為特朗普在競選時,揚言為了保護美國本土企業、逼蘋果回美國,將會把對華商品的關税提升到 45%;在特朗普當選以後,愛範兒也報道過,蘋果可能因此真的被逼考慮把部份 iPhone 生產線搬回美國。
由於坊間不少分析指出,如果蘋果真的要把 iPhone 生產線搬回美國,那對蘋果來説將會是個災難性的打擊。也許正因為這樣,特朗普近日態度開始變軟,不再大談提高關税,改為“給予蘋果巨大税務優惠”。
究竟,蘋果應否離開中國,回到美國生產?
蘋果如何走上“Made in the USA”之路?
特朗普背上“向蘋果施壓”的責任,還是有點冤的。至少在他上台之前,蘋果就一直承受着相關的壓力。
根據 New York Times 報道:在 2011 年,美國總統奧巴馬 (Barrack Obama) 在那場馳名的總統矽谷晚宴裏,就曾問當時蘋果的 CEO 喬布斯,為什麼不把 iPhone 的生產線遷回美國?當時喬布斯直截了當地説:
引用那些工作,再也不會回來了。
但到了 2013 年,蘋果剛推出全新的 Mac Pro 時,突然高調錶示這台做工驚豔的工作站級別電腦(見下圖),是在美國生產的(正確來説,是“組裝”) 。不過,這些昂貴而小眾的美國生產版 Mac Pro,只在美國供應。所以分析師都認為,這台高端、昂貴且小眾的“美國製” Mac Pro,並非真的意味着蘋果要把生產線搬回美國,可能僅僅是敷衍美國政府而已。
奧巴馬不是傻子,他總不會以為在晚會閒話幾句,就能把 iPhone 生產線帶回美國吧。事實上,美國政府是否還在繼續從暗地裏向蘋果施壓?愛範兒不得而知。反正,美國政府利用各種手段保護本土製造業,早已不再罕見:在過去三十年裏,美國就因紡織業的衝擊對中國企業進行過多番限制,並引起一連串的貿易戰。
工資只是表面故事
當提到美國政府要讓蘋果把 iPhone 生產線搬回美國時,大家也許會眉頭一皺:人力成本又該上漲了吧。假設特朗普真的放棄用關税而改用税務優惠,能彌補這個差距嗎?事實上,蘋果的加工廠富士康挾着巨大的人力和資金優惠,無論是中國當地政府還是巴西地方政府,也都一向樂於給蘋果各種優惠。所以,特朗普提供的優惠,僅僅屬於“拆了中國的牆,來補美國的牆”而已。
可是,根據 IHS 預算,如果要在美國組裝,iPhone 的成本將會增加 30-40 美元(比原來成本增加約 13%-17%)。如果特朗普不只要組裝,而是要把整個供應鏈都遷到美國去,成本合計將暴增至 60-80 美元(約增加26%-35%),售價也會因而大幅上升(上圖)。
而且愛範兒相信,這數據可能還未包括早前拖垮通用汽車的退休金支出,把退休金算進去,更是沒完沒了。
表面上,蘋果在美國生產 iPhone,成本將大幅上升;但是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卻不是勞動力成本上升,而是零部件(不是製成品)的物流成本增加。(見上圖)
不同於紡織業,蘋果並非勞動力密集型 (Labour-oriented) 產業。經濟學上的所謂四大生產因素,包括:土地、勞動力、資金和企業精神(也有人加入信息作第五要素),勞動力只是其中之一。根據前文引述 MIT 半導體生產專家 Duane Boning 的分析,如果蘋果要把整個供應鏈都搬到美國,設備和廠房成本的增幅將更為驚。勞動力成本與價值幾十億的晶圓廠和設備相比,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產能更是重要問題
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雖然對總體成本的影響沒想像中的大,但仍然不可忽視。
當我們覺得美國矽谷高大上,人員素質特別好,學歷特別高,人都長得特別帥。美國人的生產力,理應都比別人好?至少喬布斯不是這樣想的。
當奧巴馬在 2011 年的晚宴裏(下圖)問喬布斯為什麼不在美國設廠時,喬布斯表示,蘋果在中國招了 3 萬個工程師,去支援廠內 70 萬個工人 ── 如果在美國能找到這種數量級別的工程師,那蘋果也能在美國設工廠。
也就是説:即使蘋果人傻錢多,花大價錢在美國生產 iPhone,也未必能招到足夠的工程師來生產 iPhone。
根據 Business Insider ,儘管奧巴馬在晚宴後的第二年,把製造業培訓作為重點,大幅增加了教育預算。但事實是,即使蘋果願意少賺一點、美國消費者願意多付一點,美國人就能用上美國製的 iPhone 了嗎?即使美國政府真的培養了足夠的工程師,但美國人未必有中國人的拼勁(下圖為富士康當時著名的“iPhone 女孩”)。因此美國人也許只能排隊等着買缺貨嚴重的美國製 iPhone 了。
根據 New York Times 的資料,蘋果在 2007 年研發第一代 iPhone 時,千辛萬苦搞定如何切割強化玻璃後,富士康的主管就在當天深夜喚醒數千名在睡夢中的工人,立即起床組裝 iPhone。三個月後,蘋果賣出了 100 萬台 iPhone。
試想如果在美國,這會是怎樣的一個畫風?
雖然這種高度追求“生產效率”的做法,最終導致惡名昭彰的富士康 13 連跳,也使蘋果後來被勞工團體冠以“血汗工廠”的污名。但暫且讓我們排除法規或道德的考慮,回想知乎裏面各種段子:包括“有在華為工作的男友或老公是怎樣一種體驗”、“晚上 12點去創維半導體設計大廈,數數還有多少層還亮着燈”,明顯可見中國人(即使是中、高層管理人員)的那種拼勁,絕對是每一代 iPhone 剛推出時所不能缺少的。
可是,儘管總是出現各種“過勞死”或“幾連跳”,每次新一代 iPhone 推出時,仍然老是缺貨。假如美國的 iPhone 美國造,蘋果能不能在短期內調動大量人手,大幅提升產能?
美國製造業有多大的益處?
好了,無論奧巴馬也好、特朗普也好,他們搞出那麼多的事,無非就是想讓製造業迴流美國,改善美國的就業情況。但是,強逼蘋果把 iPhone 的生產線搬回美國,是否真的能幫助美國製造業發展?
MIT Review Technology 的分析師指出:即使富士康要把工廠遷到美國,組裝部份需要的勞工,實際上也只佔了蘋果供應鏈裏 160 萬名勞工的很小一部份。除非蘋果把所有包括芯片、屏幕、相機元件在內的、分佈在台灣、韓國和日本全球各地的供應鏈,都一古腦地搬到美國去,否則只搬組裝生產線,也不能給美國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
我們假設蘋果真的把芯片和零部件工序都搬到美國吧,在成本和產能考慮下,蘋果是不可能把“所有” iPhone 生產線都轉移到美國去的。蘋果只能像當年的 Mac Pro 一樣,只有在美國出售的產品,才在美國製造。蘋果最近兩年在北美的營收只佔整體的 36%-43%(上圖),就按 40% 算吧,那也只有不到一半的生產線能迴流美國,只能創造 60 萬左右的就業崗位(美國本年十月的失業人數約為 790 萬)。
這些空缺有多少會成為“真正”的就業機會?也將是個很大的疑問。
蘋果把 Mac Pro 轉移到美國生產後,大量使用機器人生產(上圖)。其中有快要被中國人成功收購的德國 Kuka,也有在中國設廠生產的日本 FANUC。而且,根據消息指出,目前 iPhone 7 生產線上,機器人就已經比人多了。這四年來,富士康的工人數量少了 70%。
無疑,iPhone 的生產程序是不可能完全依賴機器人的。但如果 iPhone 真的要在美國生產,蘋果很可能為了成本和生產效率,而更積極的引入機器人,進一步降低對勞工的需求。搞不好,美國人到時只是快快樂地用着“中國機器人生產、美國本地組裝”的 iPhone 而已。
美國生產,利大於弊?
也許在美國生產 iPhone,對美國就業狀況的改善頗為有限,但至少能多少起點作用。但是,在美國生產 iPhone,不只對蘋果來説會有負面影響,對美國也一樣有副作用。
在當今的智能手機市場上,美國雖然佔了重要地位,但隨着三星和一眾國產手機的快速崛起,美國在智能手機市場上的影響逐漸受到挑戰。曾經屬於美國人的摩托羅拉被中國人買了,Google Pixel 也漸漸撐不住場面,現在在 IDC 銷量榜上,蘋果成了唯一還能在五強裏佔一席位的美國公司(上圖)。
屋漏偏逢連夜雨。愛範兒早前曾報道:今年蘋果剛經歷了近十多年來的首次業績下滑。最近,他們才憑着 iPhone 7 的聲勢,力圖重振雄風。但在這關鍵時刻,如果蘋果因為要在美國生產 iPhone 而導致供不應求、或是因為價格增加而導致銷量大減,屆時美國手機品牌最後一個難攻不破的堡壘,可能就會有危險了。
雖然,蘋果的業績究竟會因為 iPhone 迴流受到多大程度的影響,現在仍不得而知,但中國的環球時報海外版就曾高調回應:如果特朗普真的徵收 45% 關税,中國必然進行反制措施 ── 這也許亦是最後特朗普由“關税”改為“減税”的原因所在。
誠然,“中國製造”對於美國製造業來説可能是個噩夢,但對於美國來説卻並非全是壞事。有研究顯示:中國製造的產品,其中 55% 的利潤其實是由美國人自己賺走的。
蘋果在 2016 財年的收入約 2170 億美元 ,同年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 約 18.562 萬億美元,蘋果在當中只佔了 1.2%。雖然蘋果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並沒有三星佔韓國 GDP 20% 那麼可怕,但“iPhone 經濟”已深入到美國的經濟體系的各個環節中。
根據 WSJ 的資料,2014 年蘋果 iPhone 6 的收入,就佔了美國假期零售業市場增長的 2/3。除此之外,蘋果的股票是包括領航 (Vanguard) 和富達 (Fidelity) 等大型投資基金在內的,是其手上科技投資組合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蘋果因為生產線的變動,導致業績下滑,依附着蘋果生態鏈的企業,不可能完全不受影響。
美國生產,可能只是一種姿態
在很多人眼中,特朗普是個愛胡言亂語的狂人,但很多人忘記了,特朗普也是個成功的商人,是個億萬富翁,是美國著名商業真人秀 The Apprentice 的主持人。
所以,特朗普也許是個狂士,但不可能是傻子。當一眾分析師都指出蘋果把 iPhone 搬到美國生產的各種困難,他不可能不知道箇中的問題所在。事實上,特朗普由最初強硬的“45% 關税”論,到後來軟化成“減税論”,某種程度上能看出他只是做個姿態,敷衍支持他的勞工階層而已。
同樣地,即使蘋果要把 iPhone 生產線搬回來,對美國製造業也不見得有太大幫助。但是,愛範兒估計蘋果最終也可能要做一些妥協:蘋果有可能會把部份高端型號(例如 Jet Black 的 iPhone)的生產線搬到美國,向其他美國製造業“示範”把生產線搬回美國的情形 ── 就如同當年 Mac Pro 的情況一樣。
説到底,政治只是一個妥協的藝術而已。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