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A7M3 輕體驗,這個“全幅新基準”到底有什麼用丨驗貨
在媒體圈混跡多年的我,在 2018 年生日到來之前,藉着“給自己買一份生日禮物”這個不成理由的理由給自己買了一台Sony A7M3。
説起這台相機的來歷,可以説是相當曲折了
評測開始前,我先和大家分享下這台相機我是怎麼買到的。
雖説我平時只會在拍產品圖賞或者是跑發佈會時才會用到相機,而且公司也給大家配了一台 A7M2 和佳能 6D 工作使用。怎麼講,平時對着電腦顯示器寫稿比對着女朋友還多的我是完全沒必要專門買一台相機去工作的。
但,正所謂“行走江湖,總要有寶劍傍身”,想要在各大媒體溝通會、發佈會上拍出更好照片,設備也必須要到位才行。恰逢Sony邀請了我參加 4.12 在成都舉行的 Expo 2018(Sony魅力賞),因此,在各種理由的驅使下,我決定要自佩寶刀準備向成都出發。
突然感覺奧斯卡欠我一個最會給自己找理由的“最佳戲精”獎。
那麼理由有了,該怎麼買啊?A7M3 可是出了名的沒貨呀…
雖然Sony是在今年 2 月 27 日向全球同步發佈了 A7M3 這款全畫幅微單,但這款相機仍未在全渠道鋪貨,想要原價買入只能看運氣。當我在 3 月 30 日決定入手時,我立馬登錄到了Sony中國和Sony香港查詢存庫,但均得知該機尚無存庫,需等候通知;而在Sony廣州 Sony Store 直營店現場諮詢後,銷售員向我告知即使是 A7M3 的機身(非套機),最快仍需要到 4 月 10 日才能提貨。
至於京東和淘寶,這兩個電商平台我都找過,但前者顯示“缺貨”,後者幾乎沒可能原價入手。
不過,劇情轉折來了!
就在我東找西找沒結果,即將想要放棄的時候。次日上午,我的朋友突然跟我説京東新上架了 10 台 A7M3。那我當然馬上爬起床翻開電腦,在京東選上“28-70mm 標準套機”付款。其實,當我點進頁面支付時,存庫只剩下 5 台了。
那麼最後,在我經歷過多次思想鬥爭、多次打開計算器計算“我應該要努力幹多少個月才能還完信用卡?”和多次查找哪裏有貨之後,我最終還是成功地在 4 月 2 日生日到來之前買到了這份“生日禮物”。回過頭來看,這次生日的經歷還真是夠讓人深刻的。
好了,該鋪墊的鋪完了,下面來説説產品。
Sony把它定義為“入門級”全畫幅微單。是的沒錯,儘管它的售價高達 15000 元(起),但在Sony的”新基準“下,A7M3 相比 A7RM3 和定位更高的 A9,它確實是一款Sony為初次接觸全畫幅微單用户而設的產品。
誰讓“微單”這個名字讓Sony説了算呢。
先從這個新機身説起…
對比前代的 A7M2,這次 A7M3 的尺寸和重量都要比前輩大上一碼。
雖然兩台相機在參數上的區別只是在垂直深度和重量兩方面,但由於尺寸變化主要是在手柄上,所以當我把 A7M2 放下再拿起 A7M3 後,能夠明顯感覺到握持感上的變化,後者能更好地對我的手掌進行填充。
而至於機身重量(帶電池,單機身),其實將兩台相機拿在手上就能很直觀感受到區別。顯然,A7M3 並非是一台適合居家旅行的相機,如果只是用來在旅遊時拍拍照、對實際成片沒有太高要求,其實比 A7M3 便宜一半以上、便攜許多的 A6000 就已經能夠滿足了。
不過更大更重的機身還是能帶來好處的,最直觀的還是從握持感説起。
A7M3 用的其實就是 A9 的機身了,這個其實可以從 A9 發佈時的小細節就能看到。當時,Sony發佈 A9 時就推出了新款電池手柄 VG-C3EM,這裏就隱藏了 “Sony α7 iii 將會用上 α9 的機身和電池” 的信息。
按照之前的命名規律,手柄 VG-C“X”EM 中的 X 是對應以哪一代 α7。Sony在 α9 上用 VG-C3EM,那意味着這個機身不是獨立設計,肯定還是為後續產品準備的。由此可見,Sony α7 III 也將會兼容上 NP-FZ100 電池以及官方 “一拖四” 假電池套件 NPA-MQZ1K。
手柄是一致的,機身的變化也不太大。A7M3 機身上方取消了 A9 上有的左側轉盤,其他地方的按鍵配置幾乎保持一致,這一點和Sony另一款旗艦級機身 A7R3 是一樣的。
豐富之後的按鍵,A7M3 操控變得再方便一點。
加入了撥杆控制之後,拍照時可以直接用撥杆選擇對焦點,這樣在觀看 EVF 電子取景器的時候也能夠快速更換對焦點,確實比以前方便一些。
同時,A7M3 也搭載了觸屏,用户也可以在用觸控屏拍攝時也可以點按觸控屏來切換對焦點,對於一般用户來説,這也是相對方便的操控方法。
對比 A7M2,A7M3 的自定義按鍵會分配得更加仔細。
C3 和 C4 自定義按鍵移動到右手食指的操控區域上,雖然就沒有像 A 卡口系統大機身把 ISO、白平衡、曝光補償和連拍模式四個按鍵橫擺在那裏,但有這兩個自定義按鍵就已經足夠了。因為曝光補償可以通過轉盤直接調整,連拍模式可以通過轉盤按鍵上的導航鍵呼出,如果用這兩個自定義按鍵來調整白平衡和 ISO 或對焦設置的話,基本上就可以滿足要求了。
具體調整還是要看個人使用習慣,畢竟 A7M3 已經沒有了 A7M2 上出現的 EVF 過於靈敏的問題,這裏不需要再多設置一個按鍵來鎖死顯示屏和取景器的切換了。或者放在左側的 C3 用來調 APS-C 和全畫幅的切換,底部整合了刪除功能的自定義鍵則用來呼出 Wi-Fi,這套基本上大部分的拍攝都滿足。
除了操控上的優化,這個新機身也為 A7 系列帶來了一些新改變,這些改變都是體現Sony相機“工作文化”的點。
和 A9 一樣,A7M3 也用上了雙 SD 卡槽設計,用户可以在機身內設置拍的時候是導入哪個卡槽。A7M3 的二號卡槽支持 UHS-II SD 卡,比起上一代產品支持更高速度的寫入。只要不超過緩存寫入速度的話,寫入確實比之前快。
Sony這次也在機身上加入了寫入提示,儲存資料的時候不僅機身燈會亮,屏幕左上方也會有相應的提醒。
A7M3 的左側主要還是用來放主要接口,包括收音和監聽用的 3.5mm 音頻接口,供電和數據傳輸 USB Type-C 和 micro USB 接口以及一個 mini HDMI 接口,蓋子也有卡口固定。和之前不同的是,A7M3 的收音口和監聽口是分別放在兩個不同的分格。
好用一點,再好用一點
A7M3 的外觀變更就是這麼多,你會發現,這整套操控設計語言其實是從 A9 那邊繼承下來的。
按鍵的分佈會比之前更加方便和合理,電池增大之後帶來了續航提升,帶高速標準的雙卡槽加入也提升了工作效率……這些都是得益於採用 A9 機身後帶來的改變。如果要很簡單地概括的話,那就只有這兩個字:
引用舒服和方便
舒適度的提升已經在寫外觀的時候提過了,手柄和後手拇指託的位置剛好能夠做到機身支撐,手柄加厚了之後有利於舒緩手指的壓力,手持的感覺也會比 1 2 代機身要好不少。
C1 和 C2 的位置也很順手,礙於之前用 A 卡口大機身的習慣,用 A7M3 的時候將這兩個按鍵換成了白平衡調節和 APS-C 模式切換,左側的 C3 按鍵則調整連拍模式。對於我這個經常要畫幅模式切換的人來説,現在能夠單按鍵切換的話實在是太方便了。
除了這一點,絕大部分的操作都和之前的 A7 系列很類似,沒有太大的變化。更重要的是,A7M3 全面提升了響應速度,接入 2470Z 這類原生卡口的鏡頭的響應會比之前的兩代機身要快很多,從對焦到拍攝有明顯的效率。
接上 LA-EA4 轉接的鏡頭,單次對焦響應提升不會有原生鏡頭這麼明顯。或者,用 LA-EA3 去轉接帶 SSM 馬達的鏡頭,可能效果會好一點。畢竟,對焦模式不再是 LA-EA4 上面那經典的螺絲刀對焦。
對於用慣了 A7 和 A7M2 兩代機身的人來説,要快手上手 A7M3 絕對不是難事。大部分按鍵的佈局其實都合理,可以提升效率。但移動到取景器旁邊的視頻按鈕,會讓操作變得稍稍有點尷尬。
Sony在三代機身上,把視頻按鈕移動到取景器旁邊,為了誤觸還特意做深了鍵程。在鍵位和鍵程雙重保證下,誤觸的情況確實低了不少。但是礙於鍵程太深的關係,喚醒就變得不那麼方便,這是取捨後的結果。雖然在視頻拍攝模式下啟動拍攝也很方便,但要是想在拍照模式中快速啟動視頻錄製的話,這個有時候會帶來些麻煩。
不過除了這一點,A7M3 整套視頻操控設計其實也是很方便的。
轉到視頻拍攝模式之後,自定義按鍵會切換到另一套配置。用户在設置快捷鍵的時候可以按照視頻模式和拍照模式獨立設置,菜單中也會分成“拍照模式”和“視頻模式”兩種模式。這樣,設置快捷鍵的時候不會出現互相干擾的狀況,而且對用户來説也可以進一步利用快捷鍵。
與此同時,專門用來拍攝慢動作的 S/Q 視頻模式也在模式轉盤上獨立出來了。轉動到這個模式的時候,菜單以及部分功能快捷鍵也會有變化,例如文件質量、尺寸調整的部分就會變成視頻幀率和拍攝規格,用户的快捷鍵設置也變成了視頻設置。相比要靠按鍵呼出的方式,這個方法會更加直觀。
A7M3 新加入了 HLG 模式,能夠解決解決大光比下曝光不均勻的問題。這個模式的後期調色的壓力沒有 S-Log 要高,這對於不習慣拍攝 Log 的視頻用户來説是一個不錯的功能提升。
第二點就是,A7M3 在拍攝 100fps 慢動作視頻的時候也支持自動跟焦,這裏也降低了拍攝門檻。當然,專業的視頻製作用户選擇的肯定是手動對焦,這樣能夠減少機身系統帶來的誤差和避免“拉風箱”問題。但對於還不習慣用手動對焦的一般用户,這裏還是方便了不少。
當然,除了這兩點,還有就是防抖系統的提升,搭配握持舒適度也提升的機身能夠讓畫面變得更穩;電池續航能力增強之後,A7M3 還支持 USB Type-C 充電並可實現“邊充邊拍”,即便在不買官方那個“一拖四”假電池組合的情況依然能有效提升續航能力。
這些對於初代和二代機身的用户來説,相信也是最希望見到的。
畫質的話,A7M3 這次搭載的是 2420 萬像素 Exmor R CMOS 背照式影像傳感器。之前在 A7 M3 發佈時,有攝影師就提到這塊傳感器很可能是開發 A9 上搭載的那塊傳感器的分支。和 A9 相比,A7 在刷新率、連拍性能方面沒有這麼大的壓力,
站在為畫質考慮更多的角度上,A7M3 這次用的這一塊傳感器改用了背照式而非堆棧式,也取消了 DRAM 層,Sony再做進一步的高感、寬容度等方面的優化,就推出了 A7M3 上使用的這款傳感器。
如果只看官方公佈的參數以及各類跑分結果,A7M3 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機身動態範圍提升到 15 檔,已經超越了上一代畫質機身 A7R2 的水平。高感在 12800 這檔也可用,也能和 A9 表現持平,甚至更好。這些都是官方和跑分提供的數據。
但當上手之後就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引用我其實,根本用不到。
對於一個平時只在日光充足或者有閃光燈的情況下拍產品(靜物),平時簡單掃掃街道,應付的發佈會拍攝也不是什麼嚴苛環境,輸出的時候還要把圖壓縮 1200 寬的用户來説,其實上一代機身的畫質已經很夠用了。
在參數上看,A7M3 確實有很大的提升,但你在此體驗不到差異,這其實不是機器的問題,而是你沒有體驗到這個改變。
總括而言,A7M3 的拍攝體驗確實是很不錯。不管是視頻還是拍照,在用上 A9 那套操控優化之後,都能夠帶出很舒服、很快速的體驗。不管是一般用户還是專業用户,其實都能夠明確體驗到性能方面的提升,這個是目前體驗下來最值得稱讚的地方之一。
當然,畫質和新視頻模式的加入對於 A7M3 來説也同樣重要。只是當用户沒有觸及到那個程度的話,確實很難去説明。你要一個平時把圖壓縮到 1200 寬、200k 大小的人來談 14-bit RAW 的更新意義,感覺上也是對牛彈琴,或者是有點強人所難。有些時候看到這一點,或者也覺得自己有點“暴殄天物”。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
最後的最後,來談談“買不買”這個問題。
或者大家都覺得Sony擺出了“全幅新基準”的時候,大家都明白 A7M3 應該是有它強勢的一面。即便定位在入門機身,但貼近 A9 的配置以及 A7RM3 的性能水平,讓這台機看起來顯得確實有點誇張。而本身不到 1 萬 5 的售價,也讓不少影像從業者驚喜。
換一個“中二”一點的比喻,今天的 A7M3 就好像小畑健那部圍棋作品,《棋魂》裏面後期覺醒的主角進藤光一樣,進藤光之所以被稱為“最強初段”,正正就是因為他原本不屬於這個段位,只是因為規則而必須規限在這裏而已。今天被定義為“入門級”的 A7M3,看似也有種這樣的味道。
但事實上,也不完全是這樣。
近年來把 E 卡口推向專業化的Sony,也開始重整相機的定位和形象。在跟着“工作機文化”來打造的機器,即便是入門級也和其他相機有不同的説法。
對此,A7M3 這個“入門級”其實是有前綴的,它不僅僅是一台“全畫幅入門機身”,更多的是一款“工作機級別的全畫幅入門機身”。這一點相信從配置和使用體驗上來説,也不難理解。
而我們要説明一點的就是,這一個大幅度的更新其實更多的是針對專業人士。一般人當然也可以體驗到畫質和響應、續航等性能方面的提升,但機器內能用到的功能其實也不多。像我們這種體驗或者是日常使用,其實也超不過機身性能的 10%-20%。
所以,當你是停了在手持 A7M2 的狀態,也希望自己有一台工作方面性能更強的機身,那能繼承你整套 E 卡口系統的 A7M3 絕對是不二之選。只要對高像素和極致的高速度體育拍攝沒需求,這個配置都很夠用了。
但如果只是想提升下續航,或者在握持感上增添一點手感,可能加一個帶雙電的豎排手柄 VG-C2EM 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二代機身加上手柄之後,續航也就跟三代機身差不多了。
當然,在一步到位的思想下,A7M3 確實也很有購買的吸引力。這個配置,其實也只能説:
引用買吧,不貴。
本文由文俊和樑夢麟合力完成。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