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不能用來挖礦了,但不少設備正在變成礦機
全世界正有 7.15 億部 iPhone 被人們在使用,如果將這些手機閒置時的算力加起來,將會相當於多少台礦機?
這個如意算盤現在沒法打了。近日蘋果更新了開發者指南,其中明確指出,應用程序不能使用蘋果設備來進行加密貨幣挖礦。
在最新開發者準則頁面的「2.4 硬件兼容性」條目下,蘋果寫道:
引用應用設計需要注意節能問題。應用不能夠快速消耗電量、產生過多熱量、或者給設備資源帶來不必要的損耗。應用程序(包括應用內顯示的任何第三方廣告),不能運行無關的後台程序,比如加密貨幣的挖礦行為。
也就是説,應用程序不能把 iPhone 或者蘋果電腦變成礦機了,原因是挖礦會讓設備耗費較多的電和算力。但如果挖礦的工作,不是在本地執行,而是在雲端,則是被允許的。
▲ Calendar 2 的升級選項,第一個免費但是要安裝挖礦插件,圖片來自:Ars Technica
號稱能夠使用手機閒置算力進行挖礦的應用在 App Store 中並不少見。今年 3 月份,Calendar 2 這款日曆軟件的 Mac 版本公開承認自己有挖礦插件,也成功上架 App Store。
如果用户想要使用 Calendar 2 的付費版本,可以付費購買,如果不想花錢,那就安裝挖礦插件,利用自己電腦的算力作為代價。
Calendar 2 在升級説明中有告知用户,而相比之下,更多應用以及網站則是在用户並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或者被黑客植入惡性代碼,讓用户的設備成為礦機。
早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價格一路高漲,礦機的價格居高不下,黑客就盯上了大家手上的智能手機、PC 電腦,還有網站的服務器。這些挖礦代碼,不僅佔用算力,拖慢原有的運行速度,甚至還會造成信息泄露。
去年 12 月,南方週末(infzm.com)就曾宣佈網站的 OpenX 廣告業務模塊被植入了惡性挖礦腳本。用户在訪問頁面的時候,電腦 CPU 佔用量會出現異常的上升。這種情況並不少見,YouTube、快看漫畫、電信天翼客户端等各種訪問量較大的頁面和應用,也有過被植入挖礦代碼的情況。
像比特幣這些數字加密貨幣的本質是數學運算,並且普遍使用 PoW 共識機制。每一次加密貨幣的交易,都需要通過複雜的數學方程式進行驗證,再添加記錄到分佈式的賬本中。在此時提供算力進行運算的「礦工」,會得到相應的加密貨幣作為回報。
我們常説的「礦機」,其實就是一部運行挖礦軟件的高性能電腦,通過使用電力作為能源,提供算力進行運算。因此,我們常用的電腦,有着 CPU 跟顯卡,也是可以用來挖礦的。
早期比特幣也是可以使用電腦挖到的,但是現在就不行了。但那些耗電量較小、對算力要求還不算大的加密貨幣,使用手機、電腦依然是可以挖到的。
今年 2 月,思科的 Talos 團隊對外公佈了一個黑客利用入侵大量電腦,用來挖門羅幣的案例。門羅幣的運算要求相對較低,一台普通的電腦一天能挖到 0.3 美元左右的門羅幣,有人通過入侵大量的電腦,挖了 18.4 萬美元的門羅幣。
如果將大量蘋果設備的剩餘算力應用起來,完全有可能形成「池化挖礦」的局面,畢竟「眾包」的力量,是非常驚人的。
▲ 天河二號 = 18400 台 PS4,圖片來自:Experts Exchange
曾經有人計算過,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每秒浮點運算的次數,相當於 18400 台 PlayStation 4 的總和。
▲SETI@home 眾包項目
地外生命探索計劃「突破聆聽(Breakthrough Listen)」中的射電望遠鏡,一直在觀測外太空並且在產生大量的數據,由此產生了一個名為 「SETI@home」 眾包項目,地球上能夠聯網的人羣,都可以貢獻自己電腦和智能手機的空閒計算能力去協助處理觀測數據。
美劇《矽谷》第四季中,魔笛手開發了一套分佈式的存儲,將一家保險公司的數據儲存在各種智能設備中,其中就包括智能手機和智能電冰箱。
在路由器、智能手錶、遊戲盒、手機、電腦都能變成礦機的時代,你覺得下一個要變成礦機的智能硬件會是什麼呢?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