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需要一台遊戲手機嗎?


當下智能手機種類遍地開花,過去我們常見的是專門內置 HiFi 芯片的「音樂手機」、專門為拍照而加入大鏡頭的「拍照手機」。隨着近年手遊業發達,強調性能和遊戲性的「遊戲手機」也應市登場。


如果説功能、性能全面手的旗艦手機是一個本科生,那麼像音樂、拍照、遊戲手機就是更專注於某一方向發展的專科生。雖説旗艦手機的配置也同屬頂呱呱,但遊戲手機更專注針對遊戲的硬件優化和軟件功能兩方面的發展,使之遊戲體驗更上一層樓。


簡而言之,旗艦手機和遊戲手機的關係,我們可以理解為:旗艦手機負責好用,遊戲手機則負責好玩。

不過,在如今智能手機多向發展的大局下,站在普通消費者的角度看,我們真需要一台專門為「玩遊戲」而設的手機嗎?回顧過去和實際對比,或許我們能找到答案。

遊戲手機的過去與今天

針對「遊戲」而開發的手機產品其實由來已久。

2003 年,諾基亞發佈了一款設計和定位都相當大膽的手機,這款手機就是被後人稱為「遊戲手機鼻祖」的諾基亞 N-Gage。


▲ 諾基亞 N-Gage. 圖片來自:The Drum

結合手機和遊戲機的設計理念,N-Gage(NG)罕見地在豎屏手機上採用了橫版機身設計。除了擁有專門為而設的四向方向鍵以外,諾基亞還聯合當時在手遊界躍躍欲試的 EA、Gameloft、育碧等遊戲廠商推出 NG 專屬的卡帶遊戲,就像過去的 NDS 和如今的 Switch 一樣在遊戲前需要插卡。只不過當時 NG 卡帶所用的是 MMC,設計有點像今天的 SD 內存卡。


▲ 用諾基亞 N-Gage 玩《使命召喚》. 圖片來自:Youtube

不過 NG 的遊戲理念雖好,可它的本質依然還是手機。儘管諾基亞的理念相當超前,但受限於當時的設計,NG 的遊戲體驗並不如理想中完美:硬板的按鍵手感、捨棄配置攝像頭、繁瑣的卡帶更換方式(需關機拆後蓋更換),都讓玩家體驗大打折扣。


▲ 諾基亞 N-Gage QD. 圖片來自:Youtube

但以上都不是扼殺 NG 前途的主要原因,最致命的是內容和售價,雖説諾基亞拿到了 EA 和 Gameloft 的企業合作,但這並不代表 NG 擁有光明前景。

有曾入手 NG 的玩家表示這款手機的遊戲就像是「手遊加強版」,且主要集中在 EA 和 Gameloft,數量雖多但佳作甚少。加之,破解工作在當時興起,破解手遊在網絡氾濫,更多用户寧願選擇免費的遊戲也不願去選為遊戲定製的手機。


▲ 圖片來自:Segiempat

所以即便諾基亞在後期推出全新設計和 N-Gage 2.0 在線遊戲平台理念的 NG QD,最終也無法拯救諾基亞破碎的遊戲手機夢。

2003 年,諾基亞 NG 的售價高達 300 美元,是同期競爭對手任天堂 GBA-SP 的兩倍(GBA-SP 售價為 149.95 美元)。

不過儘管諾基亞的嘗試最後是以失敗告終,但「遊戲手機」理念並沒有因為諾基亞的失敗而被判死刑。邁入軟件資源更豐富的 iOS 和 Android 時代,2011 年,野心勃勃的Sony推出了遊戲手機 Xperia Play Z1i(也稱為:Xperia Play)。


作為「遊戲世家」的Sony,相當大膽地將自家 PSP 遊戲機設計融入到這款 Android 智能手機當中,通過雙層的設計去將屏幕和控制區區分出來,以解決顯示和操控問題。

咋一看,它就像是一台可以打電話的 PSP Go。


▲ 圖片來自:Pocket-lint

在 Xperia Z1i 這款手機上,Sony通過觸摸式搖桿和側面的獨立 L/R 鍵去模擬手柄的操控體驗,這些都能給遊戲帶來更多元的操控體驗。而為了適配這套硬件生態,Sony還推出了 PlayStation Mobile(PSM)體系去填補這款手機在 PlayStation 特色遊戲資源上的空缺。

然而即便有着 99% 遊戲機的設計和 PSM 加持,但最終這些本被大家看好的亮點都沒有給 Xperia Z1i 帶來太大的市場競爭力。


▲ 圖片來自:Pocket-lint

當時的 Android 手遊似乎都不能將 Xperia Z1i 的遊戲鍵盤優勢完全體現出來,人們不會為單純的「玩遊戲操作方便」而去為遊戲手機買單。加上當時Sony PlayStation 掌遊初現疲軟,更成為了壓倒 Z1i 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之後有人説這款手機「生不逢時」,也不是完全沒道理。

2015 年,Sony正式宣佈 PSM 於同年 7 月停止服務。而一同被結束的,還有Sony製造「遊戲手機」的野心。


PC 製造商跨界手機業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之事。作為在遊戲 PC 領域擁有響噹噹名號的雷蛇和華碩 ROG 也躍躍欲試,於近年推出專門為遊戲而生的 智能手機。


▲ 華碩 ROG Phone

相比起過去的遊戲手機,他們不但有着業內數一數二的硬件配置和遊戲優化(如:雷蛇與騰訊推出最高 120fps 的《王者榮耀》海外版高幀率模式、ROG 手機內置獨立散熱系統等),而且還有能發光發亮的信仰燈。

這還沒完,他們還為手機推出專用的擴展塢,讓手機接入顯示屏後秒變遊戲主機。


▲ 黑鯊 Helo

而隨着手遊行業在過去幾年裏井噴發展,為提升操作體驗的外置手柄也成為了當下最火的手機配件之一。這一趨勢同樣也被傳統手機廠商所察覺:

由小米投資的黑鯊手機就配備了遊戲手柄;另一邊的努比亞紅魔也在新機上加入了和 Xperia Z1i 相似的獨立 L/R 鍵。只是現在觸控技術成熟了,物理按鍵被觸控所替代,機身厚度也被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當然,少不了的還有遊戲手機標誌性的七彩燈設計。


▲ 紅魔 Mars 觸控側按鍵
這麼看來,遊戲手機到了 2018 年似乎有着一片光明的前途。不過我們回過頭看,如今的遊戲手機和高性能旗艦手機有什麼區別?

遊戲手機可能沒有你我想象中美好

遊戲手機來到 2018 年已經能用「脱胎換骨」來形容。

相比起設計超前的諾基亞和Sony,在直板為主流的設計大局下,目前遊戲手機廠商主要是圍繞造型、性能、散熱和遊戲功能四方面作為區分其他高性能手機的支點。

但即便如此,他們也似乎沒有我們想象中美好。

  • 設計

如果説性能是遊戲手機的靈魂,那麼外觀就是遊戲手機區別於其他手機的肉體。正如 PC 中的遊戲電腦一樣,遊戲手機的造型往往都是「酷」為首要指標,通過深色機身和大量稜線營造出「蓄勢待發」的視覺效果。


與此同時,類似遊戲鍵盤的 RGB 七彩燈也成了遊戲手機的標準配置,而且在更新一代的遊戲手機上,玩家甚至可以自定義燈光的顯示邏輯。此外,這些遊戲手機也將普通手機的「靜音」撥鍵改良成為「遊戲模式」的專屬開關,除了方便用户在兩個模式下快速切換,也帶來一種遊戲前的儀式感。


▲ 黑鯊 Helo 機側燈帶

不過這種發展到極致的設計,雖然能給愛玩的用户帶來更沉浸的遊戲體驗,但在場景化使用下仍然會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這些設計不能迎合到各種用户羣的口味;審美疲勞也讓消費者開始免疫這種單純只有「酷」的設計。

引用
遊戲手機的設計逐漸落入了「喜歡的會喜歡,不喜歡的也不會喜歡」的小眾、尷尬境地。——編輯部同事評論道

  • 優化

和外觀一樣,遊戲手機的酷炫元素同樣也被融入到軟件系統當中。同時,為了方便玩家歸類遊戲,最近推出的黑鯊 Helo 和紅魔 Mars 也配備了專門用於切換日常模式和遊戲模式的撥鍵。


遊戲模式簡單來説其實是一個與系統相獨立的遊戲庫,在這個模式裏,玩家可以下載遊戲、設置「潛水」防干擾、微調性能等等。

但實際上目前這些遊戲模式的內置功能還是比較單一,換個角度看,其實它就是個長得好看點、帶功能開關的文件夾。不過有總比沒有強,有一個能隨開隨玩的功能,也是比普通手機要有優勢的地方。

  • 性能

有人説廠商在遊戲手機上的博弈,其實就是變形的硬件競爭。

硬件性能是手機廠商秀肌肉的關鍵環節之一,除了全員標配最新最強的處理器,不少廠商甚至還在遊戲手機裏用上了 10GB 的運存空間。


在另一方面,一些遊戲手機廠商也開始在硬件優化方面入手,來提升運行性能。以 ROG Phone 為例,這款手機所配的雖然與其他旗艦手機一樣同為驍龍 845,但這款手機定製驍龍 845 主頻為 2.96GHz,比高通官宣的 2.8GHz 還要高。

這也使得 ROG Phone 成為了 Android 陣營中配置最強的驍龍 845 處理器的智能手機,正所謂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我當時看到這款手機也流口水了。


▲ ROG Phone 安兔兔跑分:相當高的 30 萬分成績

無可否認的是,部分遊戲手機的性能確實要比旗艦手機要強。可儘管如此,性能上的突出只能給我們帶來參數上的愉悦,參數優勢並沒有將遊戲手機和普通旗艦拉開距離。

因此在目前看來,在同樣也是以「性能」為主的旗艦手機面前,兩者的差距只能通過參數和跑分成績才能將差距體現出來;而上到實際體驗,兩者之間的性能差甚至能用細微來形容。

再放大看,遊戲手機並不如遊戲 PC 那麼幸運,歸根到底手機運行的始終都只是人有我有的 Android。原本是遊戲手機長處的硬件性能,缺少了大作的支持,最終只能打打幾款手機網遊的「暢快牌」和「散熱牌」了。

沒有大型遊戲支撐的遊戲手機,讓人感覺有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覺。

  • 擴展性

説到遊戲手機,不免也要説説廠商們宣稱的另一個亮點——可擴展性。無論是黑鯊、雷蛇還是 ROG Phone 上,我們都能看到與主機配置的擴展塢或遊戲手柄。


▲ 雷蛇 Razer Phone 2

的確,遊戲手柄能為玩家帶來比觸屏控制更有打擊感的操作體驗,然而這也並非是遊戲手機能與普通旗艦拉開距離的地方。實際上,儘管遊戲手機有一套看上去很美好的外設,但廠商們仍需要面臨兩個問題:

  1. 外設和遊戲的兼容性。

  1. 外設不是遊戲手機的「專利」。


▲ 華為 Mate 20 X 支持外置手柄
隨着電競手遊熱潮在國內升温,不少第三方廠商都紛紛推出手機遊戲手柄,這些手柄不但能支持 Android 陣營的手機,甚至連 iPhone 家族都能兼容。

再加上,更多手機廠商也開始讓新機往遊戲體驗方面靠攏,這就讓原本被遊戲手機獨佔的拓展性優勢大大縮減。坦率講,普通消費者不會為了能接手柄而為遊戲手機買單,它更像是個可有可無的輔助裝置,如果連普通手機都有官方手柄配置,那遊戲手機的擴展優勢就變得相當微小了。

有一定優勢,但並非必須裝備

總體而言,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在軟硬件的支持下,遊戲手機已經成為了一件發展成熟的產品。它的誕生並非偶然,而是像滑蓋手機「復活」一樣的必然趨勢,在市場推動下,遊戲手機是順應遊戲市場和手遊玩家需求的產品。

這裏我不否認的是,畢竟是順流而生的產品,遊戲手機在體驗上肯定會比普通手機有一定優勢。


但在體驗優勢的同時,我也看到的是,遊戲手機在今天的手機發展大局裏的定位仍然十分模糊。儘管每款遊戲手機都包含着每個廠商對遊戲優化的見解,外形很酷、功能也很炫,但究其根本,以網絡遊戲為主的遊戲優化主要還是為了大眾的觸控體驗而進行,並非遊戲手機的特色專屬。

這就使得在遊戲內容並非專為「遊戲手機」而設、只是手機為遊戲而「優化」的客觀因素下,以「遊戲」為主打功能的手機很難從普通高性能手機的範疇中獨立出來。因此這便讓遊戲手機依然只能給人一種單純「耍酷」和噱頭的感覺,而不是擁有獨佔的遊戲體驗的競爭力。

借用同事評遊戲手機的一句評價:

遊戲手機在今天,噱頭性質其實仍大於廠商所宣傳的遊戲性。這也是為何推出遊戲手機的廠商不多的原因,大部分消費者並不會因為玩遊戲而去放棄旗艦選擇遊戲手機。


換言之,遊戲手機能玩到的,普通手機也能玩到,區別只是在於遊戲手機看上去更酷、遊戲操作更方便一些而已。它並不像專門為某系功能而優化的拍照手機、HiFi 手機那樣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只是讓你在玩遊戲時比普通手機稍更舒暢,僅此而已。

遊戲功能的增加是否能幫你扭轉戰局,關鍵其實還是要看你的技術,除非這是內置「神奇金手指」的遊戲手機,否則它並不會起到扭轉局面的效果。


綜上,回到「有沒有必要專門去買一台遊戲手機」這個主命題上,我認為專門為了玩遊戲而單獨購買遊戲手機,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必要性。

在遊戲並非針對某一種類設備的優化前提下,操作的根本依然還是要靠觸控,因此對於普通用户來説,如果你有一台高性能手機,它其實已經能辦到遊戲手機 80% 甚至 90% 的活。與其為了遊戲而去增設一台手機,倒不如用一台性能不錯的手機和專業掌機搭配更實際一些。

當然,如果你是一名狂熱的手遊愛好者,那麼電競遊戲手機針對「玩」這一方面的優化,還是能帶給你比普通手機更暢快的體驗印象。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