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藏」在畫裏的祕密被 AI「挖」了出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HyperAI 超神經」(ID:HyperAI),作者神經小刀,原標題《畢加索把它們「藏」起,AI 又給「挖」了出來》,愛範兒經授權發佈。

許多藝術作品中,在真實的表象之下,會隱藏一些難以察覺的祕密 。比如在畢加索的一些繪畫裏,就有被新畫覆蓋掉的作品。而在 X 光檢測和神經風格遷移等技術下,被「藏」起來的作品得以重現。

畢加索的畫像中隱藏了多少祕密,普通人或許難以察覺,但依靠先進的技術,可以讓我們撥開迷雲重見真相,這其中 AI 也在發揮更大的作用。

許多著名的藝術家,都出現過新畫覆蓋舊作的做法。具體的原因不得而知,但被顏料覆蓋掉的作品,則遺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在畢加索早期的「藍色時期」裏,多幅經典作品都存在這樣的問題。為了揭露繪畫背後的真相,人們嘗試了多種不同的方法。而前段時間的一項研究,就是借用了 AI 模型,將隱藏的畫像從原畫中「剝離」了出來。

畢加索藍色時期隱藏的祕密

聞名天下的大師畢加索,曾經在一生中經歷過幾次風格的變化,其中早期的一個階段就是經典的「藍色時期」。

二十世紀初期,畢加索因為摯友卡洛斯·卡薩吉馬斯的離世,開始嘗試用陰鬱的藍色或藍綠色做畫,色調大都略顯苦澀,聚焦於一些陰沉的題材,被稱為「藍色時期」。


▲《老吉他手》現存於芝加哥藝術學院

創作於 1903-1904 年的「老吉他手」,是這個時期最著名的一幅油畫,它描繪了一位年老虛弱的音樂家,穿着破爛的衣服,在街道上彎腰彈着吉他。

2012 年,一位策展人在對畫作進行 X 光檢查時發現,「老吉他手」裏面居然還有其他人的形象!

經後續鑑定(包括紅外檢測等手段)發現,這幅畫作下面,存在着至少兩幅不同的作品,隱藏的形象有:彎下腰的老婦人,一個年輕母親和一個跪在旁邊的小孩,甚至還有一頭牛。


▲ 局部細節放大可看到一個女人的圖像

X 射線讓它們「露出馬腳」

藝術史上,一些經典的作品也會存在此類「畫中畫」的情形。或是因為畫家不滿意,或是為了節省畫布(這兩條梵高最常見),或是對有非議的內容進行修改,舊作就被會新作塗抹掉。

而這些帶着時間痕跡的操作,在 X 射線的檢測下,能夠被「照」出原形。


▲ 工作人員對畫作進行 X 光掃描檢測

X 射線分析是畫作檢查和修復中的一項重要方法。利用不同材料對 X 射線吸收程度不同的原理,可表現出畫作中的隱藏細節,比如上色的時間,所用的原料等等。

隨着相關技術的進步,更多的細節能夠被揭露,於是隱藏畫作也就浮現了出來。


▲《老吉他手》中不同參數下的 X 射線圖樣

雖然 X 光檢測能讓它們顯出輪廓,對於觀眾們來説,這些被藏起來的圖案,卻被外面的顏料牢牢地蓋住,人眼難以進行辨認,更不用説色彩細節等內容。

如何去復現被塗抹掉的精品,讓大師們的心血得以重見天日?一些人開始藉助 AI 的力量。

在論文 Raiders of the Lost Art中,研究團隊提出將 X 射線拍攝和 AI 相結合,重塑了《老吉他手》中隱藏繪畫的可能原貌。

風格遷移讓我們得見真相

這項工作裏,倫敦大學的研究者,結合了神經風格遷移技術(NST)和 X 射線攝像技術,將隱藏藝術品的 X 光片,覆蓋上該時期作家的風格,以此還原出它們本來的面目。

其中關鍵技術 NST(Neural style transfer),是一種用於處理數字圖像和視頻的算法,目的是讓模型輸出的結果,採用參考圖像的視覺樣式。

模型在經過訓練之後,能夠識別各種風格畫中的特點,將其用於藝術作品中,無論是達芬奇、梵高,還是畢加索,AI 都能掌握其精髓,就是對其他照片,像加濾鏡一樣加上特定風格。


▲ 圖像風格遷移示意圖,將實拍圖片生成梵高特色的作品

在重塑《老吉他手》隱藏繪畫的過程中,先對模型提供「風格參考」的圖像,讓它學會畢加索同時期的風格,然後將畫作中隱藏作品的 X 光片,經過處理後進行風格遷移。

具體而言,研究小組先在《老吉他手》中,勾勒出淡淡的女性的 X 射線輪廓,手動編輯掉不太可能出現在原始繪畫中的特徵。

然後,將畢加索的同時期畫作《La Vie》作為風格參考,完成了隱藏畫作的上色過程。於是,就得到被畢加索掩蓋起來的女子畫像。

▲ 最終得到的結果:左邊分別為原圖,X 光片,重建稿,參考圖

AI 讓我們跨越歷史

在這篇論文中,除了還原出《老吉他手》裏面的一位女子畫像,還用同樣的方式,對《蜷縮的乞丐》進行過了處理,最後生成了一幅風景圖。


通過這種方式,讓我們重見了隱藏的繪畫,幫助我們了解到更多名畫背後的故事,而其中的方法,還可用於來創作類似風格的漫畫,甚至是電影。

我們都不知道畢加索隱藏作品背後的想法,但 AI 則給了我們一種最有可能的解釋。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