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Pro X 評測:這就是我的第二台 Windows 設備


對於一個碼字民工來説,除了文字的自我修養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自我修養就是保護腰椎和頸椎。

在辦公室不光要坐人體工學座椅加靠墊,還要配顯示器輔助坐姿,在外出差呢,就得尋找各種背得舒適的揹包,以及更為輕薄的筆記本電腦。


我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少年,體形也在一點點改變。

曾經我覺得揹着外星人遊戲本出差也沒什麼,就像穿着匡威也敢上球場一樣,如今哪怕是走路我都選緩震好的鞋子,選電腦也是這種心態。

過去兩週,我嘗試讓 Surface Pro X 成為我的「第二台電腦」。

纖纖細腰,盈盈一握

終於,等來了一台光從外觀上就能區分出來的 Surface Pro 產品。


微軟更新了沿用 4 代的模具,讓 Surface Pro X 成為了 Surface 家族中顏值能打、身材最好的一位,可謂是「蘇家有女初長成」。

儘管在尺寸上與同期發佈的 Surface Pro 7 相當,但 Surface Pro X 有着更窄的邊框,在 12 英寸的機身裏塞進了 13 英寸的屏幕。


除了窄邊框,另一個讓人一見傾心的外觀細節,莫過於 Surface Pro X 的腰圍。雖然 774g 的重量與前幾代 Surface Pro 數字系列相差無幾,但 7.3mm 的機身厚度可以説苗條了一大圈。


Surface 家族中從未有過這樣的纖纖細腰,加上 Surface Pro X 更加圓潤的機身邊角,當以平板模式手持時,更有「盈盈一握」的感覺。這一回,它終於是像平板,而非電腦了。


Surface Pro X 之所以能擁有如此苗條的身材,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那塊微軟和高通聯手打造的 Microsoft SQ1 處理器芯片,只有 7W 的熱設計功耗,大大降低了電池和散熱系統的壓力,也簡化了主板。


此外 Surface Pro X 的機身材質也沒有繼續沿用前代的鋁鎂合金,而是採用了和 iPad 、MacBook 類似的陽極氧化鋁,金屬質感更強,耐久性也更好,不過説實話,黑色金屬倒是沒那麼耐灰塵耐汗漬,大家沒事記得擦一下。


Surface Pro X 這樣的體積和厚度, 非常適合可以在日常放在挎包內通勤,經歷過廣州地鐵三號線上下班高峰的朋友,就會知道意味着什麼。


而在我的出差旅途中,比起 1.35 千克的 MacBook Air 13 英寸,Surface Pro X 也能讓我減負不少。尤其當我需要在狹小的經濟艙座位中趕稿時,Surface Pro X 輕薄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

當然,筆記本的輕薄程度是和性能通常是呈正相關的, 為了這樣的極致輕薄,Surface Pro X 付出了什麼代價,我在後文會詳細介紹。

魔鬼在細節中

正如微軟首席產品管 Panos Panay 所説的,「Surface 是品質與細節的堆積」。這不僅體現在迎合設計潮流的窄邊框高屏佔比薄厚度上,也在它的靈魂伴侶配件上。

鍵盤

愛範兒資深 Win Boy 曾説:沒有鍵盤的 Surface Pro 不是一台好平板。鍵盤是「二合一」設備裏不可或缺的二分之一。

Surface Pro X 的鍵盤蓋,採用了和 Pro 數字系列完全不同的全新設計。在鍵盤上方有一個凹槽,用以收納 Surface Slim Pen,併為其無線充電,摺疊起來後可以將手寫筆完全隱藏。


比起過去將手寫筆磁吸在機身側邊,這樣的設計更不容易丟失,也不用再翻遍包裏來找被蹭掉的手寫筆。而且,這也意味着無需依靠電池供電了。

Surface Slim Pen

為了將手寫筆放進凹槽,新款的 Surface Slim Pen 也設計得更加扁平,同樣支持 4096 級壓感。也許有人會還是認為圓柱形的 Surface Pen 手感更好,但靈感來源於木工鉛筆的 Surface Slim Pen,在書寫和繪畫時則多了幾分臨場感。


Surface Slim Pen 的頂部可以直接作為橡皮檫使用,這在我做筆記和給文章做標註時就非常實用了,十分接近傳統鉛筆的體驗。

根據官方數據,Surface Slim Pen 的 Slim Pen 延遲為 2 毫秒,比 Surface Pen 要略勝一籌,在實際的書寫體驗中其實基本已經感受不到延遲。雖然對於我來説,手寫筆在日常使用的頻率並不高,但 Surface Slim Pen 讓我找回了當年在課堂上抄抄寫寫的感覺。


不過要注意的是,新款鍵盤蓋是 Surface Pro X 的專屬設計,其他機型並不適用。而 Surface Slim Pen 則可以在其他 Surface 設備上使用。

接口

評測 Surface Pro 6 時候,我們對這台設備的評價是:「萬事俱備,只欠 Type-C」,這次 Surface Pro X 砍掉了 USB-A 接口,直接配置了兩個 USB-C 接口。雖然我認為現在的筆記本還有得有個 USB-A 接口比較好,但是念在 Surface Pro X 的厚度,這自行車兒我們要不了。


近年來 USB-C 大有一統天下之勢,無論是外接顯示器、高速硬盤、外置顯卡和相機等,還是為其他設備充電,優勢都是顯而易見的。

擁有兩個 USB-C 的 Surface Pro X ,擴展性也得到了顯着提升。這帶來的生產力的飛躍和揹包重量的減負,我的同事文俊在之前一篇文章就介紹過, USB-C 的高可擴展性,既能省去一些配件的負擔,還能組合出「準電腦」級的配置。

所以,買了 Surface Pro X,周邊產品也可以升級一番了。


Surface Pro X 用的還是磁力自吸電源接口,一靠,一吸,那一聲清脆的「啪」,引起極度舒適,這也是如今為數不多仍然保留磁吸充電口的筆記本了。


當然,如果你覺得用設備原配充電器略顯笨重,完全可以帶着支持 65W PD 充電協議的充電器,通過另外兩個 USB-C 接口充電,速度和磁吸接口是一樣的。

如果説砍掉 USB-A 接口是出於輕薄考慮,那麼一個可能讓人不太習慣的細節是,Surface Pro X 也砍掉了 3.5 mm 耳機接口。沒辦法,筆記本電腦也走出了這一步,乖乖買藍牙耳機吧。


多嘴説一句,別看 Surface Pro X 這麼輕薄,揚聲器效果還挺不錯的,清脆洪亮,都説萬元以下聽個響,反正 Surface Pro X 的響在輕薄本里算中上了。

好拆

另外,Surface Pro X 的固態硬盤(SSD)也可以自行拆卸更換,支持從 128GB 擴容到 512GB, SSD 下方就是 SIM 卡的卡槽,這對於一直以「難修復」着稱的 Surface 來説並不常見。


iFixit 破天荒地給 Surface Pro X 打出了 6 分(10 分制)的可修復評分。這是什麼概念?

Surface Pro 系列前面六代的分數加起來,才有 Surface Pro X 這麼高(分數越低表示越難修復),而隔壁的 iPad 全系則是堅挺的 2 -3 分。


這樣的易拆卸體現了 Surface Pro X 的靈活性,而靈活機動,正是這款設備最大的特點。

日常辦公體驗

對於世界現代設計影響深遠的包豪斯風格中,有一條被奉為圭臬的設計原則: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

所有的設計,最終都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因此衡量一款產品好不好用,還是要在日常的使用中找到答案。


由於 Surface Pro X 採用了 ARM 架構的處理器,不支持絕大部分 64 位的桌面應用,主要通過模擬 X86 環境運行 32 位程序或 UWP 應用,軟件的兼容性和運行效率恐怕是很多用户對這台設備最大的顧慮。

而我的日常辦公場景大概是這樣的:

引用在 Chrome 上打開十多個標籤頁尋找選題素材,並在線編輯文章;

打開網易雲音樂作為我的工作背景聲;

通過微信和企業微信與同事進行協作;

用 Zoom 、騰訊會議件進行線上會議和遠程採訪;

用潑辣修圖給文章配圖修改尺寸和添加水印;

時不時需要用到 Office 三件套編輯資料。


從這兩週的體驗來看,上述提到的這些應用,在 Surface Pro X 上同時運行時基本能做到流暢不卡頓,即便是「內存殺手」Chrome 的網頁也不會出現未響應的現象。

對於我這樣以碼字為生的文字工作者來説,打字的體驗是不能將就的。 Surface Pro X 的鍵盤的穩定感和鍵程固然無法和機械鍵盤相提並論,但在旅途中寫稿時 ,掏出這樣一台設備顯然更加輕鬆。


不過跟很多二合一設備一樣,由於重量主要集中在平板部分,導致頭重腳輕, 如果將 Surface Pro X 放在大腿上碼字,感覺還是有點吃力,不如傳統筆記本穩固。


值得一提的是 Surface Pro X 鍵盤套的觸控板,這是我轉向 macOS 後,第一台讓我可以拋棄鼠標的筆記本電腦,這對於經常出差辦公的我來説十分重要。

而 Surface Pro X 支持的的 4G LTE 連接,一開始我覺得是沒有必要的,畢竟連接 WiFi 和熱點已經非常方便。但當我在外辦公臨時接到一個需求時,那種一打開電腦就在線的體驗,我也只能説一聲「真香」。

除了像我一樣需要在外趕稿的媒體人,不少新媒體運營者常常也遇到很多隨機性強的密集輕辦公需求,比如綁定公眾號管理員和開通白名單,但只是為了這些需求帶着筆記本出門,則過於沉重了,因此不少人都需要 Surface Pro X 這樣的「第二台電腦」。


這正是微軟對 Surface Pro X 的定位:「推動外出生產力」。既然是主打移動辦公,續航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官方給出的最長續航是 13.5 小時,我們都知道那是實驗室數據。

在實測中,在屏幕亮度 50%、二檔模式(一檔續航最強,四檔性能最強), 連接 WiFi ,打開微信和企業微信,同時用 Chrome 打開 18 個標籤頁,在線編輯文檔,一小時消耗的電量約為 13%。


也就是説,在網頁瀏覽和文字編輯為主中強度辦公下,可以支持 7-8 小時的使用,基本能夠覆蓋全天候的輕辦公場景。

如果只是用平板看電影,我用 Chrome 打開 Bilibili 播放一部 1080P 的電影,一小時耗電 15% 左右,連續看三四部電影也不成問題。


Surface Pro X 也配備了 65W 的快充,官方數據是 1 小時可以充電 80%,實測基本可以達到這個水平。如果在上述中強度辦公中同時充電,一小時則可以充電 68%。

此外 Windows Hello 人臉識別登錄依舊如絲般順滑,體驗過這樣一氣呵成的順暢登錄,有種使用手機 3D 結構光解鎖手機的感覺。


當我在評測完畢,再次切換回自己的電腦前時,打開需要輸入密碼的登錄界面時呆了幾秒,彷彿那個拿着 Game Boy Color ,卻把它當成觸控屏戳的小女孩。


微軟和高通打造的 ARM 處理器,有多少生產力?

我知道,如果不看跑分數據,對於採用 ARM 處理器的 Surface Pro X,你可能始終會有些疑慮。

畢竟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推出 ARM 處理器的 Surface 設備,而當年推出的 Surface RT 與 Surface 2,無一例外都成了「前車之鑑」。


▲ Surface RT. 圖片來自:Wired

但跟過去兩次不一樣的是,這次 Surface Pro X,運行的不是 Windows RT 這樣的殘缺版系統,而是完整的 Windows 10 系統,這對於基於 ARM 架構的處理器,也是更大的挑戰。

在 GeekBench 4 的跑分測試中, Surface Pro X 在 ARM 環境中單核得分為 3395 ,多核得分為 10305,這個水平大概和搭載 AMD Ryzen 處理器的 15 英寸 Surface Laptop 3 相當。而 Adreno 685 GPU 的性能也超過了 Intel 10 代酷睿。


微軟表示,Surface Pro X 每瓦的性能是 Surface Pro 6 的 3 倍,如果允許 ARM 原始程序, Pro X 的表現其實還有所提升。問題就在於,目前 ARM 應用的生態尚未成熟。

比如在跑分測試中,兼容性問題就暴露得比較明顯。不少跑分軟件都不兼容,可能會在安裝和測試過程中報錯,類似的情況在其他一些應用中也時有出現。


這對於定位為生產力工具的 Surface Pro 系列來説,很多人可能無法接受。不過在我們談論生產力的時候,首先需要定義什麼是生產力。

正如愛範兒在之前的文章指出的,生產力不應該由設備去決定,而是取決於你的需求。換言之,每個人的生產力需求可能都不一樣。

我們經常看到有很多設計師和畫家用平板創作出各種精美的畫像,前兩年一期 《紐約客》封面就是用 iPad 繪製的。


可是,就算給我再好的機器,我也畫不出來,更重要的是,我並不需要。對於我來説,這就是過剩的生產力。

我所需要的,要一台能夠出差時輕薄便攜,而且在網頁瀏覽、文字編輯和在線協作等方面不拖後腿的設備,甚至連 Photoshop 也不需要 ,很多時候美圖秀秀或者潑辣修圖就已經足夠。


性能和輕薄不能兼得,當 Surface Pro X 用低功耗的 ARM 處理來換取日常使用的機動性,它所提供的生產力,就是為了滿足我這樣對移動辦公有需求的用户。

相反,如果你是需要處理大量 4K 視頻素材的視頻剪輯師,是需要精修各種平面圖的攝影師和設計師,那當然需要性能更加強大的設備。

值得買嗎?

對於是否值得購買的問題, 拋開 Windows 和蘋果陣營的站隊,買 Surface 還是 Mac,買傳統筆記本還是二合一設備,永遠是爭論不休,但沒有結果的問題。


如果主要用於移動辦公,目前桌面系統的體驗還是更勝一籌。作為運行完整 Windows 10 的 Surface Pro X,比起 MacBook Air ,優勢也一目瞭然:

  • 史上最薄的 Surface+窄邊框,觀感和手感更加舒適
  • 新的鍵盤設計,觸控筆更不易丟失
  • 支持 4G LTE 連接,開機即在線
  • 可以自行更換升級 SSD
  • Windows Hello 人臉識別帶來的「無摩擦」體驗

但如果放在其他辦公場景, Surface Pro X 劣勢也可能被進一步放大:

  • ARM 處理器對於性能和兼容性的限制,大型 64 位應用基本不可用
  • 砍掉了耳機插孔

作為二合一設備中的代表, Surface 的價格一樣是標杆級別的。 Surface Pro X 國行版起步 8488 元,頂配 13988 元的價格,值不值得買?到底還是看你的使用場景。


像是出差頻繁的商務人士和媒體工作者,以使用 Office、瀏覽器等輕度應用為主,輕薄的 Surface Pro X 不失為腰椎友好之選。

但如果你主要的使用場景還是在辦公室,就要考慮你移動辦公的頻率和強度,是否需要匹配一台這樣價位的設備了。

不可否認,ARM 處理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Surface Pro X 的生產力,但有消息稱微軟將在今年推出 Adobe 等原生支持 ARM 64 的大型生產力應用。在微軟和高通兩位大佬的支持下,這個生態未來也會越來越好。


▲微軟展示 Adobe Fresco 在 Surface Pro X 上的應用.
所以,於我和很多人而言,Surface Pro X 其實很適合做用户的第二款 Windows 設備,尤其是用户已經有了一款 Surface Book 2 或者 Surface Studio 了,那麼 Surface Pro X 的到來,就恰好填補了 Surface Go 和 Surface Laptop 3(Surface Pro 7)之間的空白。

更何況,它真的很像平板,沒事帶個平板出門,不會顯得很社畜吧?

本文配圖由樑夢麟拍攝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Surface Pro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