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秤出現之前,人們不需要稱體重
想象人類可觀察到的整個宇宙中有多少星星,你大概會覺得不計其數。但是,我們居住的這顆藍色星星上的數據字節總數,到今天為止已經是「不計其數」的 40 倍。2018 年的統計顯示,世界上 90% 的數據都在之前的兩年內產生。大數據,仍在變得越來越大,而且至今仍舊沒有任何一點減緩的勢頭。
人們的慾望、情感、隱私,也在數據時代發生着天翻地覆的轉變。但這鉅變是隱祕而難以察覺的。面對洪水猛獸,人們彷彿仍舊無動於衷、一無所知。
科技和數字正在從我們身上拿走什麼?或許可以從每天源源不斷獲取人體數據的可穿戴設備略窺一斑。
▲ 可穿戴設備能告訴我們什麼?丨 pixabay
體重秤出現之前,人們並不需要稱體重
在可穿戴設備出現並幫我們監控身體數據之前,早就有另一種大家已經習以為常的工具在做類似的事,那就是體重秤。
不時站在體重秤上測量自己的體重,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精確測量體重」的需求是從何時開始的、這種需求又因為什麼而出現,則很少有人解答。
從小就測量體重的我們可能無法想象,直到 19 世紀末,才有一些醫生開始記錄病人的體重。從那之後,體重秤慢慢地從診所進入到公共街道、廣場,直至最後進入家庭。但「稱體重」這個行為變成個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其實是 20 世紀初才開始的事。
▲ 19 世紀 80 年代晚期出現在巴黎街頭的公共投幣體重秤丨參考資料 [1]
1885 年,公共的投幣體重秤 (penny scale) 在德國首次出現。人們站上秤台稱重時好像忘了,投幣體重秤出現在公共場所的主要原因,只是商家為了尋求更大的市場以榨取更多利潤。提供給人們數據,只是賺錢的手段。但人們對「精確測量身體數據「的需求,卻在一次次無意識的投幣/稱重之後被悄然構建,與此同時,許多生活習慣和日常規則也因之而迅速改變。
到了 20 世紀 20 年代,不同類型的家用秤率先出現在美國市場。伴隨着體重秤普及而來的,是對男女兩性差異越來越大的雙重標準,以及女性越來越嚴重的體重焦慮。這些家用秤的廣告上時常印着擺出挑逗姿態、穿着睡衣的女性形象,讓社會對女性的身材要求變得越來越嚴格。
▲「只有體重秤才能告訴你關於身體的真相」丨參考資料 [1]
但在此之前,20 世紀最初幾年,與體重相關的營銷主要針對男性的身體。那時銷量最好的飲食指南主要為男性介紹紅肉和酒精飲料等與「男性氣質」有關的食物。美國大學 (American University) 美國曆史研究教授凱瑟琳娜·韋斯特 (Katharina Vester) 分析當時報紙和雜誌後發現,直到 20 年代體重秤進入家庭之前,整個文化氛圍並沒有宣傳任何「女性應該節食」的想法,外界鼓勵她們以健康美麗的豐滿形象展示自己。
廣告在教人「如何慾望」
1925 年,家用體重秤變得更加流行,它的主要賣點是:它比公共體重秤更精確。廣告中的年輕女孩穿着內衣站在家用秤上,廣告標語赫然寫道:「她不用猜——她清楚!」家用秤廣告承諾給顧客一種「更科學的減肥途徑」,而這種方法就是「你必須對你的體重更了解,偶爾在不可靠的公共秤上稱體重解決不了問題」。
▲「購買家用秤,更科學地減肥」丨參考資料 [1]
一個世紀以後,同樣的廣告套路出現在了另一種測量人體的產品——可穿戴設備上。現如今的科技公司以人的「主觀感受」為對比來顯示可穿戴設備作為機器的「客觀、精確」。他們的説法是,這些設備能把本「隱藏在身體內部」的模糊感覺「外化」,精準直白地讓人了解。「跟蹤你的睡眠、行動、休息,讓你全面了解更精確的信息」,聽起來,可穿戴設備就像一直守在身邊的私人醫生。
19 世紀巴黎街頭的公共秤上開始有這樣的説明:「常稱體重,了解自己,過得更好」。而至今這仍舊是很多科技公司的核心營銷策略:更精確的監控能讓我們更好地管理自己,從而實現自己理想的形象,過上理想的生活。
▲「它比我更了解我自己」丨參考資料 [1]
商業廣告會把一個簡單的監控數據行為、一個機械的測量設備,直接與「更好的自我認知」聯繫起來,然後再遞進到最終導向一種「更值得憧憬的生活方式」。魅力四射的年輕姑娘、身材雄健充滿能量的運動男孩、濃情蜜意的情侶、穿着得體高級西裝擁有更高社會地位的精英式人物,一律佩戴着他們的手錶和手環。「它比我自己更了解我」、「戴上它我變得更好」之類的用語也難以置信地一致出現在大多數廣告當中。彷彿只要點擊支付,就可以掌控身體、變得健康。
然而,數據並沒有如此強大的功效,事實上,連「數據是否真的足夠準確」這個基礎的大前提都是不確定的。
數字在逐漸取代感受
可穿戴設備的監控到底是否真的可靠?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教授麗莎·卡穆斯-伯特倫 (Lisa Cadmus-Bertram) 指出,對步數的計算可能由於手臂不相關的動作而額外增加,對運動時心率的計算也會因為汗液的干擾而變得不準確。而在計算卡路里消耗時,與計算靜息能量消耗極其相關的肌肉脂肪比,則基本要靠算法去猜。
更值得懷疑的是,睡眠質量這樣抽象和主觀的東西,究竟能否用心率、夜間活動等參數去簡單地下結論。科學家給出的答案是,這種計算方法並不準確,最好的方法仍舊是測量腦電波,或者記錄夜間眼球運動、呼吸方式以及血氧水平,但是這些都不是可穿戴設備能做到的。
▲ 可穿戴的監控時常不夠準確丨參考資料 [2]
在一個大多數人都確信「科技和數字比人的籠統感受更客觀準確」的語境下,人的自主權和判斷力在使用設備的過程中被機器束縛,甚至剝奪。許多人在使用可穿戴設備之後不僅睡眠沒有改善,甚至患上了睡眠焦慮。
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一覺睡醒之後,立刻去看手機上睡眠質量的數據來判斷自己睡得好不好;機器説好,就精神百倍,機器説差,就無精打采。其實這跟許多人站上體重秤前後的感受並無二致。一位進食障礙者在被問到「如果不稱體重會有什麼感覺」時,她這樣回答:「上秤之前,我基本沒有什麼感覺,我怎麼感覺完全取決於秤上寫的數是多少!」。在當下,這可能不僅僅是一個進食障礙者的個例,而是所有人的共同經驗。
▲ 人們的主觀感受被屏幕上的數字取代丨參考資料 [2]
如果想要改善睡眠,科學家仍舊建議我們相信自己的身體,而不是一個設備,這正是破除廣告製造的假象的有力例證:數據只是數據,它不一定更客觀準確,更不一定能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我。反之,在一些時刻,我們會受制於數字,最終成為它的奴隸。
隱私無聲息中被他人掌握
在體重秤的案例中,人們購買體重秤,以換取關於自己體重的數據。購買可穿戴設備的消費者,同樣獲得了身體數據,但實際上,售出設備的科技公司不僅獲得利潤,還獲得了訪問用户數據的權力。可穿戴設備的數據交換,不像原始的體重秤一樣是單向的,在交換的過程中,用户得到的與大公司相比少得多。
可穿戴設備可以 24 小時監控用户全身的各項數據,如果把一位用户一個指標積年累月的數據比作一條直線,那麼他所有數據的總和就是一個平面,而科技公司則擁有所有用户長時間所有數據的整個空間。可是,這個龐大的空間對用户個人來説卻是完全不可見的,而科技公司和其他第三方可以對這個看不見的空間進行各種不同類型的研究調查,獲得關於整個人羣分類、分層劃分的各種重要信息。在個體沒有決定權的情況下,這些信息很可能反過來危及大眾的私人利益。
▲ 科技公司不僅掙得了利潤,也獲取了用户數據的整個空間丨 Unsplash
微軟研究所的凱特·克勞福德 (Kate Crawford) 寫道,「人們從他們真實經歷的生活中,分離出第二條完全獨立的敍事——他們的各項數據」,而在當下,後者經常會被認為比生活更真實。就像 20 世紀體重秤的出現定義了什麼是「理想體重」一樣,可穿戴設備也可能構建一種新的關於「什麼是標準」、「什麼是正常」的社會秩序。美國大型健康保險公司信諾 (Cigna) 就曾發放可穿戴設備給他們的客户公司,分析完公司員工的身體健康數據之後,再升高不健康員工的保險費用。
▲ 可穿戴設備面臨巨大的數據隱私問題丨 mhealthspot.com
精準設計的廣告敍事塑造的圖景正在一步步「教導」人們如何產生特定的需求,桌上、指尖、手腕上一塊塊大小不一的亮屏上顯示的冰冷數字,慢慢代替了人的感受。那些原來無法量化的行為,在今天全部變成數字,被我們身外觸不可及的機構時刻監控掌握着。
這些小小的腕帶,究竟是像他們説的那樣,是一個私人教練加私人醫生,還是一座巨大環形敞視監獄的電子腳鐐?在當下這個大數據時代,只能説,可能都是。
參考文獻
[1]Crawford, K. et al. (2015) Our metrics, ourselves: A hundred years of self-tracking from the weight scale to the wrist wearable device.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Online] 18 (4-5), 479–496.
[2]https://www.digitaltrends.com/wearables/how-accurate-are-fitness-trackers/
[3]https://www.huffingtonpost.com.au/entry/do-sleep-trackers-work-app_l_5d2e7c5be4b085eda5a38aa9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果殼」(ID:Guokr42),作者 Carcosa,編輯 odette,愛範兒經授權發佈。)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