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在家辦公真的好嗎?老闆們的顧慮也很多
5 月 21 日,Mark Zuckerberg重磅宣佈 Facebook 在未來 5-10 年將會有 50% 的員工會實現永久遠程辦公。Facebook 全球總共約有員工 4 萬 5 千人,在灣區約有 2 萬 2 千人。這是繼 Twitter,Squre, Shopify 和 Coinbase 宣佈可以永久在家辦公後,第一個體量如此龐大的科技巨頭公司宣佈這樣的決定。
小探計算了下 Facebook, Google這兩大巨頭,和已經官宣的 Twitter 等公司在矽谷的員工數,發現矽谷已經有大約 6 萬人可以永久在家遠程辦公了,這還不包括其他的科技巨頭以及矽谷的大量初創公司。
回想 2015 年時,Facebook 為了讓更多的員工搬到它在 Menlon Park 總部 10 英里以內的地方,Facebook 不惜為搬來的每位員工獎勵 1 萬美元。而 5 年後的現在,經歷過疫情之後,Facebook 卻又宣佈將讓滿足條件的員工永久遠程辦公。
當然,出於種種顧慮,Facebook 並沒有表示可以讓全體員工在家辦公。根據 Facebook 的通知,滿足條件主要為高級工程師、有良好工作表現的員工。而剛畢業的或是新招入的工齡短的員工則不滿足條件。
▲ Facebook Menlo Park 辦公室,圖片來自 Glassdoor
並且,也不是所有的科技巨頭都熱烈擁抱遠程辦公。Google 和 Microsoft 就明確表示了目前沒有計劃讓員工在未來可以一直遠程辦公。
Google CEO 皮柴在 5 月 22 日接受採訪時提到,Google 不會和 Facebook 一樣可以完全遠程辦公。他認為,目前員工之所以還能高效工作,是基於員以前都認識的基礎。但是,如果需要疫情前不太常一起工作的團隊進行頭腦風暴來創新時,遠程辦公還能有多高效就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數據去調研了。他同時還表示,目前 Google 在山景城新建 18.6 英畝的 Charleston East campus 辦公區和翻新紐約市辦公室的進程都不會停下來。
Microsoft CEO 納德拉對永久在家辦公持高度懷疑的態度。他表示,在家辦公後,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和社羣的建立都是未知的,很難衡量的,並且他認為現階段在家辦公可能正在消耗之前大家積累的能高效社交的聯繫。
▲ Google 山景城新修建的辦公區,圖片來自互聯網
什麼樣的員工適合「永久遠程辦公」?
那麼,在家辦公到底是不是能夠帶來效率提升?是否適合所有工種呢?
IBM 曾經做過調研,發現在家工作的員工比在辦公室工作的員工工作效率更高,參與度更強。其評判參與度的標準是額外的自願付出,即為了完成能夠幫助公司提升的任務而額外付出努力的意願。IBM 還發現不管是在家辦公的管理層還是獨立工作的人的滿意度都比在辦公室的高 10% 左右。
▲ 在家工作和遠程辦公滿意度對比,圖片來自 IBM
作為遠程辦公的先行者,IBM 在 1983 年時就允許 2000 名員工遠程辦公。到了 2009 年,IBM 全球 173 個國家接近 39 萬員工裏有 40% 都是遠程辦公,IBM 聲稱這為自己減少了 5 千 8 百萬平方英尺的辦公場所,省下了 20 億美元的成本。
但是,在面臨了連續 20 個季度收入下滑後 IBM 選擇了在 2017 年召回了所有員工。IBM 在做了一系列研究證明遠程辦公更好以後,最後卻還是以召回員工的結局慘痛結束了改革,那麼除了 IBM 為了推動遠程工作的改革以及讓別的公司買其遠程工作的方案,而故意選取一些指標來誇大在家辦公的好處,背後還有什麼原因導致 IBM 改革失敗了呢?
▲ 圖片來自互聯網
首先是交流的頻率問題。MIT 的教授研究了一系列工程師和科學家的交流模式後發現,人們的桌子相隔越遠,其交流的可能就會越小;當超過 30 米遠以後,日常交流就會接近 0。
隨着科技進步,很多人認為線上交流工具可以打破這個規則,但是 MIT 的另一位教授卻發現並非和預期的一樣,這些便捷的交流工具只會被那些線下就經常見面的人頻繁使用,而線下不熟的人線上交流也會很少。IBM 和其一位軟件工程師的共同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當有問題發生時,同辦公室的同事線上平均交流次數為 38,而與不同地點的同事平均交流次數為 8 次。
此外,還有交流的效率問題,UC 系大學的教授對波音 737 飛行員的協作進行研究後發現,當有一個飛行員發現飛機漏油後,他用手指指一下儀表盤上的油表,然後看指針有沒有卡住以及後續的一系列操作都可以通過手勢傳遞給別的飛行員,整個過程只需要 24 秒,而通過郵件,可能需要發幾十條才能表達清楚。
所以遠程辦公可能導致了 IBM 員工交流效率低而導致工作效率低。而遠程辦公對於新員工較多的團隊來説,就更有可能存在這些交流障礙了。
因此,Facebook 規定可以永久遠程辦公的員工都是高級別、且工作時間很久的人。這個政策背後的邏輯也很簡單,工作年限長且能升到高級別,就相當於是自主能動性和自控力強的一個驗證和證明了,所以 Facebook 相信這些人在家有足夠的動力和控制力去高效產出。
對於初級員工來説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初級員工剛入職場,非常需要經驗豐富的導師的指導,這種高頻指導在線下可以隨時找到導師進行,但是線上不間斷地呼叫可能會讓導師產生比線下更強的厭煩心理,並且新入職場的人自控力也會相對較弱,更需要監督式的工作環境。
對於硬件工程師來説,做實驗的儀器設備更是不可能搬回家的,尤其是一些機密項目,更是必須在公司高度保密的環境下進行。同樣的,對於很多項目經理來説,很多時候需要去客户公司見客户,進行大量面對面的溝通,完全在家辦公也顯得不那麼現實。
哪種公司更適合部署遠程辦公?
不同公司的組織結構也不同,信息的傳遞渠道也就不同,那麼從組織結構上來看,哪些公司更適合遠程辦公呢?
Facebook 和 Google 雖然組織結構都是矩陣型,即按照功能來劃分團隊,並按照產品和地點來劃分部門,但是真正的公司管理模式更像下圖所描述的,Facebook 和 Google 兩個公司不同部門之間都有很多聯繫,現階段員工之間的聯繫都很緊密,但是未來隨着無數新員工的加入,在這樣有紛繁交錯管理關係下,要和眾多不熟悉的部門溝通交流,信息傳遞就會很受影響。
而像 Amazon, Apple, Oracle, Microsoft 這些不同團隊信息交叉更少的公司,即使未來有很多新員工加入,遠程管理也相對更容易。
▲ 科技公司組織結構,圖片來自互聯網
矽谷人才市場、未來發展將有何種變局?
那麼,大規模的員工被允許遠程辦公,必然帶來矽谷格局的變化。首先,科技行業人才擴散到全國各地,資本也可能隨着這些人才外流,拉動矽谷之外區域的科技行業發展。
同時,隨着更多的人搬離矽谷,那麼矽谷價格居高不下的房子的需求也會降低,所謂的「學區房」、「交通房」等的房價因此也有可能下降。
但是,小探認為,矽谷的人才市場短期會因為這些公司的變革而鉅變的可能性其實並不大。
目前看來,總部在矽谷的科技公司依然還會把總部留在矽谷,也就是技術密集地依然還在矽谷,而天使投資人、投資機構也會留在矽谷。
相應地,中小型創業公司也應該會留在矽谷來尋求資本支持,因為要在密歇根州、印第安納州這些州拿到融資的難度依然會很大。科技巨頭的核心部門和中小型創業公司是矽谷創新背後的龐大力量,所以小探樂觀的預計,疫情後的矽谷,儘管會有遠程辦公帶來的人才流動的影響,然而矽谷依然不會「散場」。
▲ 1995 年-2018 年 VC 投資的錢流向的地區,圖片來自 Bloomberg
此外,遠程辦公也會給新技術的應用帶來新的機會。正如很多分析提到的,短期內遠程辦公對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可能都會有影響,但是從非常長遠的角度來看,新興技術的介入可能會一定程度解決這些問題,而人們對遠程辦公的適應也會緩解其負面影響。
例如,AR/VR 的出現可以幫助人們提高在家工作的效率,NLP 技術的發展也會讓情感機器人來幫助員工解決在家辦公帶來的心理問題。此前,FacebookAR/VR 的老大 Andrew Bosworth 發佈了一段 8 秒的視頻,即通過 Facebook 的 Passthrough 技術可以實現懸浮的顯示屏和鍵盤,並且通過手指就可以拖拽、縮放顯示屏、敲擊鍵盤,也不再用擔心桌子、屏幕太小的問題。
▲ Facebook Oculus VR 實現的懸浮屏,圖片來自 Twitter
疫情的到來,不僅給工作形態發生變化,人才格局也可能迎來變革。目前,變化已經在發生,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公司跳進改革的潮流。但是這些變化到底是好是壞、能維持多久都需要時間的驗證。
參考資料:
https://www.fastcompany.com/40423083/ibms-remote-work-reversal-is-a-losing-battle-against-the-new-normal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7/11/when-working-from-home-doesnt-work/540660/
https://www.cnbc.com/2020/05/19/how-silicon-valley-work-from-home-forever-will-hit-every-worker.html
https://hbr.org/2019/11/the-truth-about-open-offices
本文作者:Chelsea Yang;編輯:SV Insight
本文授權轉載公眾號矽谷洞察(ID:guigudiyixian),矽谷資源的第一入口,更多文章請點擊網站:www.svinsight.com。如需轉載此文,請聯繫原作者。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