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家水上 Apple Store 來了,可能是最美的蘋果門店


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 Apple store 會開在海面上?
是的,就在昨天,全球首家水上 Apple Store 正式開業了

這家 Apple store 名為 Apple Marina Bay Sands ,位於新加坡濱海灣,遠遠看上去,它就像一個未來派劇院或球形的太空飛船。


無論從外觀設計還是內部巧思來看,在蘋果已經建立的 512 家 Apple store 之中,説它是「全球最美 Apple store」並不為過。

蘋果還表示,這家 Apple store 將成為其「最具雄心的零售項目」。

接下來,就一起走進這家 Apple store 看看吧。

走進首家水上 Apple Store

它是新加坡第三家 Apple store。

當地第一家 Apple store 於 2017 年在烏節路沿 Knightsbridge 大樓開設,第二家位於 Jewel Changi 機場,去年 7 月開業,但只有這家最為特別。

▲圖片來自:Trendsmap

它不僅建在新加坡最繁華地段之一,濱海灣花園、魚尾獅公園、濱海藝術中心等新加坡地標都圍繞在此,而且還是唯一一家在海面熠熠閃光的 Apple store。

「熠熠閃光」不是故作姿態的形容,這家 Apple store 由首個完全自支撐的全玻璃穹頂結構建造。白天,它周身的玻璃面板將反射新加坡高聳的天空和盪漾的水流,晚上,球體則會變成一盞「燈籠」閃爍不停,和新加坡熱鬧的夜生活相得益彰。


整體設計出自蘋果團隊和建築師 Foster + Partners 之手。

如果你對 Foster + Partners 熟悉的話,他們曾設計過一系列特別的 Apple store,還和蘋果前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合作建造過大名鼎鼎的 Apple Park。

這次新的 Apple store 店面有 17000 平方英尺,總共由 114 塊彎曲玻璃組成,高 17 米,直徑 30 米,僅僅只被 10 條狹窄的豎框相連,可以在此 360 度欣賞城市景觀。


有兩種方式可以走進這個「玻璃球」。一種是水面上的高架浮橋,一種是隔壁商場的水下通道。

不過疫情期間,暫時只開放了水下通道,通道連接的是濱海灣金沙繁華的購物中心。

昨天上午十點店面正式開業,第一位熱情的顧客 6 點前就已經在此排隊了,因為疫情影響,遊客幾乎都是本地人,現場看起來並不算太擁擠。

▲學生 Ervin Liyu 是第一位消費者. 圖片來自:Today Online

10 點倒計時開始,Apple store 獨特的鑲板玻璃門緩緩滑開,消失在圓潤的弧形石牆上,整點一到,裏面的員工歡快地鼓掌慶賀,遊客們陸續入場。

▲ 圖片來自:Mun Kwong LOKE 拍攝

首先引入眼簾的,就是熟悉的長木桌和牆面,這裏是 Apple store 的配件區,從錶帶到手機殼等產品整齊地陳列其中。

工作人員開始引領着遊客入場,並依次進行介紹。


走過配件區,就可以看到一條長長的閃着炫目光澤的自動扶梯。

沒有記錯的話,這是蘋果第一家建造了自動扶梯的 Apple store,也是第一次出現在水中下降的 Apple Store。


而且它還特別、特別、特別長,從地下到露出水面看到天空,就花到了將近 50 秒。

從鏡面反射的金屬光澤中穿過,恍惚間會給人一種穿越時空的科幻感。

▲ 圖片來自:9to5Mac/David Rainey

走出這條長長的扶梯,就到了水面的核心區域——「水晶球」之中了。

球裏的 Apple store 有什麼特色?

就像科幻劇《西部世界》裏的智能基地那樣,內部第一眼給人的感覺就是前衞、開闊、敞亮。

▲ 圖片來自:9to5Mac

這裏的設計靈感來自於羅馬萬神殿。

它的內部沒有任何樑柱,只有巨大的透明穹頂,抬頭就能看到穹頂縮小為一個通透的孔,孔中的陽光直射灑落進來,溢滿了整個空間。


玻璃內部還裝有定製的擋板,每個擋板的形狀都具有獨特的角度,可以抵消陽光的直射,同時,它們還能夠吸收太陽能,這些能量將被用來提供夜間照明。

▲ 圖片來自:9to5Mac/Ervin @_vrei_

空間內部遍佈着樹木,依次生長在建築的內部邊緣,在木質的長桌和行走的遊客中,樹葉垂下了柔和的陰影。

就像每家 Apple store 都會不同程度地結合當地文化特色,這也是新加坡作為一個綠色花園城市的象徵。


產品展區裏,有着近 150 名員工。前陣子北京三里屯的新 Apple store 有 185 名職員,加起來會超過 10 種語言,而這家 Apple store 裏員工語言數量再次升級,會説 23 種語言,也是很 international 了。

和其他 Apple Store 一樣,Apple Marina Bay Sands 也有着專門舉辦活動、開展「Today at Apple」課程的空間。

這個大型球體裏,也有一塊獨立區域放置了蘋果新一代薄型無邊框 LED 視頻牆,為新加坡的藝術家、音樂家、創意人士舉辦活動而設立。

另外,這家 Apple store 還有一個隱祕的部分,就是蘋果首個用於商務會議、培訓和私人活動的水下董事會室。


在這個空間裏,蘋果將能為企業家和開發商提供培訓和個人諮詢服務。

週末一到,人們就能齊聚在此,學習交流。這一直以來都是 Apple Store 體驗的重要部分。

關於它背後的原因,蘋果零售業務負責人 Deirdre O‘Brien 曾表示

引用藝術節目並不是為了促進銷售,它能讓用户和加深與蘋果產品的關係。

繫緊人和蘋果公司的紐帶,讓蘋果產品和企業文化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才是 Apple store 最終的目的。


門店是城市生活的新語言

新加坡和蘋果的「交情」已經很久了。

蘋果在新加坡的第一家辦事處公司位於 Ang Mo Kio,距今已經有 40 多年的「悠久歷史」。

當時在新加坡建起的團隊,主要負責為全球 Apple II 電腦生產大部分電路板,蘋果也隨後擴大公司及其零售業務。

隨着新加坡三家 Apple store 建立起來,蘋果在此的「基地」也不再是生產與展示本身了,而是用獨特的設計風格和空間佈局、無處不在的企業文化和人文活動,讓消費者來此感受一種獨特的城市生活。


蘋果和消費者的「交流」,才是讓 Apple store 有活力和延續性的內核。

蘋果門店最早的「生活化」走向,可以追溯到 1997 年

那時候喬布斯計劃建立一個咖啡館,名為「Apple Cafe」,他找到前迪士尼幻想工程及地標娛樂集團創始人為此設計,希望人們可以在這個地方一邊用餐一邊體驗蘋果產品。

其中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connecting with customers)。

▲ Apple Cafe 概念圖,圖片來自:macrumors

當時蘋果已經為這個咖啡館準備好了網站並計劃在洛杉磯開設第一家旗艦店,結果喬布斯後來又有了一個新計劃,讓 Apple Cafe 留在了概念階段,這個新計劃,就是 Apple Store。

2001 年全球第一家 Apple Store 開設時,其實還不是現在的「城市廣場」的模樣。

當時首家直營店裏幾乎都是黑色長桌,佈局非常密集,看起來就像隨時會響起黑膠音樂的音像店。

▲ 第一家 Apple Store,圖片來自:Macg

直到 2016 年,蘋果才正式全面改造,找到了最初「生活化」的模樣。

Apple Store 開始擁有更開闊的店面設計,用巨型屏幕展示產品,「大玻璃牆+長木桌+磨砂不鏽鋼」成了 Apple Store 的標配,還有了可以進行休閒活動的區域,每隔幾個週末就會舉辦論壇、課程、現場音樂會。

蘋果希望讓所有零售店都不再只是賣貨和處理售後的地方,而是像星巴克那樣,成為新的社區中心和社交場所

▲ 圖片來自:Mobile Ultimate

全球的 Apple Store 選址也越來越講究,遍佈在城市核心地段,以及一些歷史悠久的地方,比如在柏林 19 世紀一座當地知名的劇院:


在法國巴黎 Opéra 廣場一家擁有 134 年曆史的銀行:


結合當地人文色彩的同時,世界各地的門店也開始創造出來自己的特色,用現代化的設計和最新的技術進行創造,從杭州由單面造價超百萬的 14.5 米高的玻璃組成的巨型玻璃幕牆:

▲ 圖片來自:Foster + Partners

到伊斯坦布爾形同一個放大版 Mac mini 的下沉式 Apple Store:


設計+產品+體驗+互動,讓 Apple Store 變成了一個「充電站」,蘋果與消費者能夠在各方面即時互需,聯繫也從此越來越深。

人們不時進入其中體驗,正如美國社會學家 Ray Oldenburg 提出第三空間的概念一般,在第一空間「家庭居住環境」、第二空間「職場」之外,城市的酒吧、咖啡店、博物館、圖書館、公園等公共空間成為了第三空間。


身處第三空間,人們將在寬鬆、便利的環境中自由地釋放自我。

在體驗感和互動性上打出差異化的 Apple store,也就越來越能在城市的「第三空間」中脱穎而出。

▲ 圖片來自:kqed-Kristian Contreras / YK La Familia

這裏正成為蘋果公司一個不經意的縮影。

而每個進入的人,都在此用一種新的方式與產品對話、與城市對話、與人文對話、與自己對話。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