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 Mate X2 深度體驗:從能用到好用,摺疊屏總算畢業了
17999 元起,開售秒光,有「黃牛」加價 2 萬…… 華為 Mate X2 生來就被打上了「年度理財產品」的標籤,被調侃為手機界的茅台。
在拿到這台手機後,我並未第一時間去安裝測試軟件,按照以往測評手機的流程,去對待這款註定不是走量的產品。
而是將自己常用的 app,依次安裝到這台手機上。設置好頁面佈局與壁紙,將它作為主力機使用了一段時間。
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探尋摺疊屏之於常見的「直板屏」,作為主力機使用,在體驗感受上有何區別。或者説,「摺疊屏做主力機」,是否依舊是個偽命題。
如果可以,我還希望能夠剝開價格與貨源的外衣,拋去品牌的光環,以平常心探究當前甚至是未來,摺疊屏的意義所在。
從能用,到好用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主力機」可能不是個接地氣的概念。畢竟多數人只有一部正在服役的手機,沒有所謂的備用機。
對於他們來説,通信社交、影音娛樂、拍照攝像等等,均靠一部手機完成。因此這部手機最好可靠、均衡,甚至在自己愛好的領域有一技之長。
按照這樣的評判標準來看,過往的摺疊屏手機好像沒什麼競爭力可言。高昂的售價,卻難換手感、續航、耐用性等方面的心安。
那麼華為 Mate X2 會好一些嗎?我將 iPhone 12 Pro Max 鎖進抽屜,開始了這段「摺疊之旅」。
從外觀上看,華為 Mate X2 絕對是一台質感與設計感兼備的手機。它着實適合那些想要彰顯自己非凡品味與個性的人羣。這是我初上手時的最大感受。
華麗的質感來自高端材料的組合。華為 Mate X2 的機身,主要由亮面玻璃、超強鋼以及碳纖維複合材料構成。做工也的確對得起價錢。每一處開孔、接縫,都十分均勻、緊實、精密。
設計感則來自新穎的造型。華為 Mate X2 的兩扇機身都是楔形設計,厚度並不相同。摺疊時合縫是一條斜線,不過機身整體是等高矩形。
這被華為稱作「雙楔形一體設計」。妙就妙在機身展開後的形態,呈現出一個平滑的斜切面。右手握持的一方相對較厚,懸空的屏幕則是逐漸收窄。
這種形態帶來了舒適的握持感。重心落於手掌,單手托起時不會覺得失衡。不過對於「左撇子」而言,這種設計就難以稱讚了。
配合上附贈的手機殼,華為 Mate X2 在展開立於桌面時,相對較厚的機身處在下方,重心也會更穩。在這種狀態下滑動或點擊屏幕,手機都能保持穩定,不會出現晃動。
仔細觀看機身,可以發現邊角處均做了圓潤過渡處理。對於較重的機身而言,這一設計對提升握持手感有着莫大的幫助,至少不會硌手。
提到機身重量,華為 Mate X2 儘管採用了大面積碳纖維複合材料來壓縮自重,但成品依舊達到了 295 克,戴上官方殼後約為 320 克。
對於已經習慣了 226 克的 iPhone 12 Pro Max 的我來説,單手把玩華為 Mate X2 還是沒那麼輕鬆。為了避免腱鞘炎,我一般都是雙手握持,或者藉助手機殼將它立在桌面上使用。
而裝在褲兜裏時,雖然凸起的程度可以接受,但我得時不時向上提一下褲腰。所以在體驗的這幾天裏,我出門時要麼把它緊握手中,要麼把它裝進斜挎包裏。
比起重量,其實手機續航能力,對於我日常的使用體驗影響更大。
隨着快充技術的發展,手機的續航能力已經不單單是電池能使用多久的問題,還包括充電的效率。
華為 Mate X2 的電池容量為 4500mAh(典型值),支持 55W 快速充電(手機盒附帶了一顆 66W 的充電頭)。
老實説,在我的刻板印象裏,摺疊屏手機耗電都比較快。畢竟展開後的屏幕面積,幾乎是普通手機的兩倍了,續航表現不佳似乎也情有可原。
但華為 Mate X2 卻讓我對摺疊屏有所改觀。在體驗過程中,我記錄了比較典型的一天,中重度使用的情況,續航表現並未讓我覺得它與普通手機有什麼區別:
週日早上 9 點醒來之後,手機在夜間已經充至 100%。斷續刷微博、看視頻約一個小時,聊微信、刷朋友圈約半小時,之後息屏放音樂約半小時。臨近中午 12 點,電量剩餘約 82%。
趁着洗漱、穿衣的間隙,將手機接入電源充至 100%。然後出門拍照、喝下午茶、逛街,一直到晚上 8 點回家,電量剩餘 26%。
這個過程中,手機亮屏約 4.5 小時,摺疊與展開的時長比例大約是 7:3。主要使用的 app 有微博、微信、相機、導航,其中微信還是常駐後台應用。
電量消耗的速度在可控範圍。即便像我這樣內外屏同時開啓 90Hz 刷新率,中重度使用,電量依舊足夠支撐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而它採用的雙電芯電池,雖然充電功率只有 55W,但充電效率要比 66W 單電芯的 Mate40 Pro 更快。15 分鐘可以從 0 充至 50%,30 分鐘可以充至 83%,47 分鐘即可完全充滿。
實際上,吃頓飯或者喝杯咖啡,手機電量就可以快速「回血」了,充電過程基本無感。這一點是我認為華為 Mate X2 可以作為主力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部手機,除了外觀、手感和續航,性能與耐用性也是極為重要的。
性能這方面沒有必要贅述。華為 Mate X2 採用的麒麟 9000 芯片,此前在 Mate40 Pro 系列上的表現已經有目共睹。5nm 製程工藝,旗艦級的性能水平,無論是日常刷抖音微博,還是遊戲開黑都可以輕鬆應對。
有一點感受比較明顯。華為 Mate X2 由於機身面積較大,這為散熱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體驗的這幾天,無論是摺疊還是展開狀態,除了充電時都未感受到明顯的發熱。
當我們談到摺疊屏的耐用性時,一般指的是鉸鏈與屏幕的壽命如何。
華為 Mate X2 在耐用性上做了許多工作。比如超強鋼材料的使用,加強鉸鏈堅固性;雙旋水滴鉸鏈設計,讓屏幕彎折痕跡最小化的同時,也消滅了摺疊後機身間的縫隙,避免異物進入劃傷屏幕。
但由於體驗時間不長,我暫時還不能就使用壽命給出負責任的答覆。
就這幾天的使用情況來看,鉸鏈比剛拿到手的時候稍輕滑了一些。屏幕的摺痕也從剛上手的幾乎不可見,稍稍加重了些,但目前來看尚不影響觀感。
▲使用近一週之後,摺痕加深了些
這些物理層面上的變化,應該很難避免。屏幕的摺痕會不會繼續加重,鉸鏈是否會越用越松,都還有待觀察。
開合之間,絕不只是耍酷
雖然性能、續航都是旗艦機的水準。但我們有必要為了摺疊——看起來更炫酷的外觀,而擔負比普通手機多出近 100 克的重量嗎?從另一角度説,這錢花的值嗎?
這就要探討摺疊形態,對於用户的意義所在了。
從實體鍵到屏幕觸控,從小屏機到全面屏。可以發現,手機形態的變化,背後不僅僅是顏值驅動。本質上,人們對創新形態的接受,源自信息攝取,以及交互效率的提升。
那麼摺疊屏能做到嗎?就我這幾天的感受來看,的確可以。
華為 Mate X2 相比其他品牌的內折手機,一大特點就是外屏參數十分接近普通的手機。6.45 英寸,2710*1160 分辨率,90Hz 刷新率,21:9 顯示比例,讓外屏的可用性非常高。
刷個微博,回個微信,外屏完全夠用。鍵盤尺寸與普通手機相近,不會覺得擁擠以至於不適應。
不過只用外屏,似乎有些「暴殄天物」。只有將它展開,才能享受到信息獲取和交互效率提升帶來的快感。
華為 Mate X2 內屏的尺寸為 8 英寸,顯示面積約是外屏的兩倍。屏幕面積增大,讓信息顯示變得豐富了許多。
以同花順 app 為例,摺疊狀態下,外屏顯示的內容與普通手機基本無異。但展開後,在同一界面可以觀察到更多的信息,佈局更加從容。
▲ 摺疊與展開的信息呈現對比
更大的屏幕,也帶來了更震撼的觀影體驗。我已經習慣了看視頻時將屏幕展開,無論是地鐵還是飯桌上,它已經成為我最喜歡的觀影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 Mate X2 採用碳纖維球頂的雙揚聲器效果非常棒。層次感明顯,低音有下潛也有質感,聽音樂或看視頻體驗都相當優秀。
我在上文並未提到華為 Mate X2 的拍照素質。這是因為它的主攝、長焦與潛望式長焦鏡頭,規格參數與 Mate40 Pro+ 基本一致。所以成像素質沒什麼好擔心的,一個「穩」字足以概括。
華為 Mate X2 對攝影愛好者來説,可謂「修圖神器」。手機展開後,沒有挖孔的 P3 色域屏幕看起來格外舒服,更大的顯示面積、交互效率的提升,為修圖工作帶來不少便利。
▲ 所修圖片由華為 Mate X2 的潛望式長焦鏡頭拍攝
另外華為 Mate X2 由於摺疊設計,後置四攝可作為前置使用。拿着拍 Vlog,或者做視頻直播,都非常合適。展開後的大屏幕也更方便視頻剪輯。
除了看視頻、修圖,我將手機展開的動力還在於更高效的分屏操作,以及更好的輸入體驗。
比如我經常一邊打開石墨文檔,一邊瀏覽網頁,蒐集和準備每天早會的話題。
再比如一邊微信聊天,一邊刷微博。只要我回覆信息夠快,對方就不知道我沒在專心聊天。還可以同時打開兩個電商 app,在購物前「貨比三家」。
華為 Mate X2 還支持拖拽分享。圖片也好,文件也罷,都可以直接從一側拖動到微信等應用的聊天框中,高效且方便。
有時,即便我沒有分屏操作的需求,也會將手機展開,以提高文字輸入的效率。鍵盤的位置與大小還可以隨意調整,簡直是文字工作者的利器。
如此種種交互效率的提升,靠的就是大屏帶來的便利。可能會有人會想,這些操作換做平板電腦也能做到,甚至能做得更好。
但摺疊屏的優勢就在於將平板電腦小型化、便攜化,與手機一體化。出門我不需要背一個專門放置平板電腦的包,也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平板電腦般的體驗。
這就像如今的手機攝影能力越來越強,攝影愛好者出門時可以少帶一台相機,同樣能夠記錄下閃亮的瞬間。消費電子一體化、精密化,一定是科技發展的方向。
摺疊屏,會是手機的未來嗎?
上文囉嗦了不少摺疊屏給我帶來的正面體驗,但不代表華為 Mate X2 是一台完美的手機。
儘管軟件大屏化的適配方面,華為 Mate X2 已經領先同行。發佈會上,華為表示對 Top1000 應用已經實現 95% 的大屏適配。但在細節體驗上,依舊有許多可優化的方向。比如美團等 app 依舊是等比例放大,微信等 app 還不支持自動旋轉方向。
在適配方面,目前系統版本暫不支持與屏幕懸停相關的操作,這一點也期望後續通過 OTA 升級實現。
另外,無論是 256GB 還是 512GB 版本,RAM 的容量都是 8GB。有時會遇到「殺後台」的情況出現。比如我在打開「懂車帝」app 後,又陸續打開了美團、微信、企業微信、WPS、網易雲音樂等 13 個 app,這時最先打開的 app 就在後台被「殺掉了」。
此外,華為 Mate X2 的內屏採用了磁控納米光學膜,雖然對炫光的控制非常出色,但缺點是容易沾指紋,這在息屏的情況下尤為明顯。
系統方面,華為 Mate X2 目前使用的是基於 Android 10 的 EMUI 11。根據發佈會上的信息來看,今年 4 月份,華為 Mate X2 即可優先升級體驗鴻蒙操作系統。
以前在體驗摺疊屏手機時,我總是會去思考什麼場景適合摺疊屏。而這次華為 Mate X2 給我的感受則頗不一樣。我不再去主動地尋找場景,而是在一些場景下,我會不經意地切換摺疊與展開的形態,整個過程自然而又輕鬆。
在使用華為 Mate X2 的這段時間裏,我一直在想:摺疊屏手機會是手機的未來嗎?
我曾見過摺疊屏擁躉們力捧摺疊屏,認為它是手機未來的發展方向。不過更多的聲音則在批評摺疊屏「華而不實」。
無論是摺疊屏,還是目前仍在概念階段的「卷軸屏」,本質上都是通過增大屏幕尺寸,來提供更高效的交互效率。
不過在追求交互效率的賽道上,摺疊屏只能算是最新科技與工藝的產物。不必過高追捧,也不必刻意貶低。
而通信工具的下一種形態,或許還有很多想象的空間。正如「取代馬車的,從來不是跑得更快的馬車,而是汽車」。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