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MIX FOLD 體驗:摺疊屏、澎湃 C1、液態鏡頭,夠 MIX 麼?
MIX 真正的含義是什麼?雷軍給出的答案是「MI + X,小米探索黑科技」。
「探索」可以説是官方給 MIX 系列貼上的標籤,為了「探索」,讓 MIX 變得很「酷」,也去用現在的手段去詮釋明日產品的一些理念。
▲ 驚豔眾人的小米初代 MIX.
2016 年的初代小米 MIX 就是當時最酷的產品,也呈現了當時的「全面屏」理念。而後續的 MIX 2、MIX 2S 則是不斷的在修補、完善,但依然可以稱得上當時的「酷產品」。
但後續的 MIX 沒有中和好「量產」和「探索」,MIX 3 選用了較為「普通」的滑蓋機械全面屏方案,屏幕全面了,但體驗打了折扣,更重要的是少了點「探索」的意味。
▲ 小米 MIX 2 陶瓷版.
而環繞屏方案的 MIX Alpha 則更像是一台「概念機」,最終也未能量產上市,至此 MIX 系列暫時「擱淺」,似乎小米在重新思考接下來該如何用產品來定義 MIX。
▲ MIX FOLD.
兩年之後,MIX 系列被重新激活,形態上也用了較為穩妥的「摺疊屏」方案,取之名為 MIX FOLD,意為向文件夾一樣可以開合。同時,MIX FOLD 也維持了小米一貫的「親民」定價,這 9999 元的起售價雖然是小米最貴的手機,但它還是行業內起售價最便宜的「摺疊屏」產品。
產品上,除了傳統的內翻折方案,MIX FOLD 也在「軟」、「硬」上做了幾點「探索」,似在迴歸「探索」之初心。探索零:略微保守的摺疊屏形態
之所以用「零」為開始,其實有兩層含義,一是「摺疊」方案其實已不算新鮮,對於小米、對於 MIX 來説,在外觀形態上可能並沒有初代 MIX 那般「激進」。
二是,MIX FOLD 作為 MIX 系列重新迴歸的產品,推翻了 MIX 系列此前的產品形態,是為從零開始。
▲ MIX FOLD 的摺痕處理的「中規中矩」.
迴歸到產品 MIX FOLD 來。它採用了摺疊屏形態,是行業比較成熟的「內翻折」方案,形態上並不新鮮了。在行業上,不少品牌都有了類似的產品,甚至一些頭部品牌在「內翻折」方案上,已經推出了兩代的產品。
而對於消費者,經過兩年的「教育」,摺疊屏的形態不再「酷炫」,但由於價格偏高,依然還是個面向小眾的產品。
▲ 90Hz 刷新率的外屏,比例大約是 27:9,比例很像遙控器.
MIX FOLD 有着兩塊屏幕,外屏的擁有 6.52 英寸,2520×840 分辨率(2K),支持 90Hz 刷新率,最大亮度為 700nit。內屏則是 8.01 英寸,2480×1860 分辨率(2K),只有 60Hz 刷新率,最大亮度為 600nit。
在顯示效果上,內屏和外屏都支持杜比視界和 HDR 10+,DCI-P3 廣色域,實際來説,內屏外屏在圖片、視頻以及日常使用狀態下,幾乎沒有差異,體驗較為統一。
▲ 3:2 的內屏比較適合娛樂,且配備了哈曼卡頓調教的四揚聲器,外放品質很高.
但,內外屏的刷新率不一致,如同它們的尺寸比例一般,會有着很不相同的體驗。尤其是當你從外屏切換到內屏,在滑動的一瞬間,會有較為明顯的落差,這點主要主要體現在 UI 的滑動、縮放等系統層面,在聊天、視頻等 App 內的體驗則要稍好一些,一是因為聊天滑動較少,停留較多,二是視頻 App 60 幀的片源就已算是「高配」了。
從參數上來説,MIX FOLD 的外屏與一般普通智能手機屏幕尺寸相當,而內屏活脱脱就是一台平板。理想狀態下,外屏可以用來刷信息流類 App、聊天社交等等,而內屏在「娛樂」、「生產力」上有一定的優勢。
這幾天使用 MIX FOLD 下來,我發現內外屏的選擇並非是通過 App 種類,而更多的是依靠場景,簡言之,移動的時候用外屏,靜止的時候用內屏。
MIX FOLD 展開後,正常握持下,重心其實是在中指、無名指處,單手使用並不太穩,而且 8.01 英寸的面積也不容易單手操控,最後往往變成了雙手「捧着」使用。因而不太適合走路、坐車等移動時,更適合吃飯、上班、喝咖啡這類靜止的場景。
摺疊後,MIX FOLD 瘦長,外屏的比例來到 27:9,優勢是在信息流、社交 App 上會顯示更多的信息(數量上),但由於屏幕較窄,文字會小一些。劣勢就是橫屏了,尤其是橫向拍照時,顯示的比例會小上不少。
MIX FOLD 在形態上,或者説可以擴展到「摺疊屏」實則是一種功能上的「二合一」,fold 這個單詞可以很好的詮釋出「二合一」,文件夾內藏着更多的信息和內容,反應到摺疊屏手機上,就是普通的智能手機內藏着更大的屏幕。畢竟對於現在的智能手機來説,屏幕就是信息的呈現載體。
但由於受現在技術所限,摺疊屏手機們還有着較為明顯的優勢和劣勢,優勢就是一台設備有了兩種(手機+平板)的體驗,而劣勢就是,無論在摺疊還是展開,體驗上都與單一設備有一定的體驗差距。單從摺疊形態來説,MIX FOLD 也有着類似的強弱點。
探索一:MIUI + PC 模式,看到了小米平板的影子
本文關於系統的體驗基於 MIUI 12.0.10 穩定版,這也是截稿前,MIX FOLD 支持到最新的 MIUI 穩定版。
小米的手機,高配低價並非是其靈魂,MIUI 才是。同時,MIUI 也可以説是小米產品的「護城河」。
▲ MIUI 的平行窗口.
MIX FOLD 由於配備了內外雙屏,外屏算是個常規尺寸,直接把普通手機上的移植過來就行。而 8 英寸的 3:2 比例的內屏,就不是簡單的移植就可以充分利用的。
為此,MIX FOLD 上的 MIUI,或者説 MIUI 針對 8 英寸以上的大屏做了一系列優化解決方案。這個方案主要分為兩種,一個是基於 MIUI 系統界面本身,小窗+分屏+平行窗口。另一個則是一個全新的 PC 模式,把 Android 界面模擬成一個類似於 PC 桌面的界面,可以多窗口並行運行。
▲ 除了屏幕小,PC 模式下的 MIX FOLD 有了那麼點「生產力」的味道了.
無論是 MIUI 分屏、平行窗口,還是 PC 模式下的運行狀態,雖然是 MIX FOLD 率先搭載,但其實這些優化都是為 8 英寸甚至更大的屏幕所做的準備,不出意外,這兩項大屏功能應該就是 MIUI for Pad 的冰山一角了。
MIX FOLD 上的「小窗」功能其實與普通小米手機差不多,區別更多的還是屏幕的大小。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開啓一個小窗之後,分屏功能就無法使用,換句話説,在 MIX FOLD 的 MIUI 界面下最多支持兩個 App 一同顯示,要麼小窗+其他 App,要麼兩個 App 分屏顯示。
▲ MIUI 分屏功能,體驗過程中最常用的功能,沒有之一.
在我使用 MIX FOLD 這段日子,最常用的實則還是分屏功能,微信 + 微博(Share),聊天加吃瓜,或者 Chrome + 石墨,查資料順便整理到文章裏。如此使用的情況下,就好似一手「捧了」兩個手機,能夠更高效的完成所需。
而相對來説,MIX FOLD 上的 PC 模式使用的頻率就沒有「分屏」那麼高,對於一塊 8 英寸的屏幕來説,移動起來,雙開 App 算是一個極限了。
更多 App 平行處理的場景,對於 MIX FOLD 來説,比較適合用來緊急處理一些 Email、文檔之類。倘若讓 MIX FOLD 通過藍牙連接鍵鼠,主要來處理更復雜的工作,對於這塊 8 英寸尺寸的屏幕來説,可能就有些要求過高了。
而這些複雜、多任務、多工序的「生產力」狀態,似乎交給屏幕更大的小米平板更為合適。
MIX FOLD 內置的 MIUI 帶來的兩方面優化,其實更像是一個「二合一」的概念,把手機和 PC 模式融合在一起,通過不同的場景和需求,讓用户自己選擇,是個不錯的思路,而且在使用過程中也能夠承擔一些臨時的工作需求,如此,更加期待大屏的小米平板,以及功能更為齊備的 MIUI for Pad 了。
▲ 這塊大屏最終還是淪為了娛樂專屬.
不過,以現階段 MIX FOLD 上的系統來説,還是有一些小 bug 存在,App 分屏切換的時候偶爾會無響應,分屏時左右 App 還無法互換位置,以及有些 App(如高德地圖)暫時不支持分屏等等。
目前來説,阻礙 MIUI 這些大屏想法的其實還是 Android 的生態們,想要系統級分屏和平行窗口好用,還是需要 App 去支持(支持平行窗口的有 23 款 App,基本能覆蓋常用的一些),需要小米去號召和統籌。這件事並非是一蹴而就,而需要細水長流。
同時,眼光縮小到 MIX FOLD 上來説,在系統層面,既需要「一蹴而就」也需要細水長流的去優化,畢竟首部破萬的小米手機,仍然沒吃上 MIUI 12.5,總有一種被遺忘的感覺。
探索二:獨立 ISP 澎湃 C1,和液態長焦鏡頭
MIX FOLD 的影像系統擁有三枚鏡頭,主攝是 1 億像素 HM2 傳感器,超廣角 1300 萬像素,而長焦則是 800 萬像素,且由於配備了液態鏡頭,從而兼顧了微距功能。
▲ 從左到右分別是超廣鏡頭、一億像素 HM2 主攝以及長焦(液態鏡頭).
除此之外,MIX FOLD 還為影像系統配備了一枚自研獨立 ISP 處理器,澎湃 C1,以便對採集到的原始數據進行更好的 3A 處理,也就是在對焦(AF)、白平衡算法(AWB)和曝光策略(AE)這三大方面求得更好的效果。
記得在小米發佈會結束後,我問智健,MIX FOLD 的相機用下來有何不同,「並沒什麼不同」。彼時我內心在想,這或許是對新技術最好的迴應。
真正到手,以及使用了幾天 MIX FOLD 之後,在最終的成像上,我得出了幾乎一致的結論,它與其他小米手機沒什麼不同。
▲ MIX FOLD 拍攝樣張的狀態.
但 MIX FOLD 的液態鏡頭技術的運用,讓三枚攝像頭獲得了四種功用。以及在澎湃 C1 這枚獨立 ISP 的加持下,MIX FOLD 整套影像系統反應十分迅速,有着即拍即預覽的體驗。這些拍攝體驗的提升是與別的手機所不同的地方。
關於「液態鏡頭」和獨立 ISP 澎湃 C1 的討論,可以翻看我們之前的深入分析的文章,在此就不再去展開,直接看療效。
▲ 主攝.
▲ 弱光夕陽(主攝).
具體來説,澎湃 C1 的 3A 處理,即是對焦、白平衡、曝光策略三項上,MIX FOLD 突出的體驗是快,切換不同的場景後,幾乎看不到調整的過程,隨拍就可以還原出當時的色彩和明暗。即使切換到 1 億像素輸出的狀態下,依然有着相同的快體驗。
▲ 左邊均為主攝,右邊則是 3 倍長焦,在白平衡上還有一定的優化空間.
不過在不同鏡頭下,對於同一場景的還原,白平衡和色彩表達上,還是有些許的不同,尤其是對三原色的紅色和藍色。主攝往往會呈現出較為濃郁厚重的風格,而長焦相對來説,風格有略顯清新了。
▲ 這組中,主攝和長焦有着相近的調教風格,而且都把金色的夕陽給還原了出來.
MIX FOLD 長焦鏡頭默認是 3 倍,最高可以數碼裁切到 30 倍,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只發社交網站的話,10 倍其實是可用的,但問題還是色彩風格上,以及對光線要求稍高。等太陽西落,MIX FOLD 會主動的運用主攝的高像素來裁切,以來彌補長焦暗光的不足。
▲ 分別是 3x、5x、10x、30x,從小圖來看,光線充足的情況下,10x 還是可以髮圈的.
長焦鏡頭之所以默認為 3 倍,我想主要還是為了「超級微距」的運用,通過馬達驅動改變鏡頭內流體的形態,從而改變焦點的位置。從 3 倍長焦切換到「微距」後,視角並無變化,只是對焦距離變得更近,有些類似傳統相機上「微距鏡頭」切換對焦範圍的感覺了。
▲ 長焦微距.
這個切換的過程與普通手機切換鏡頭無異,甚至還要更快一些,且由於是同一枚鏡頭,在成像風格上是相同的。另外,可能是 3 倍長焦本來視角較窄,加上最近對焦距離也足夠近,很多場景下僅用長焦鏡頭也能夠完成,微距鏡頭調用的反而沒有想象中那麼頻繁。
相對來説,MIX FOLD 長焦上的液態鏡頭技術可能只是「小試牛刀」,後續把液態鏡頭、潛望結構以及計算攝影結合起來,讓一枚鏡頭覆蓋更多的場景,配合提升響應速度的獨立 ISP,這或許才是「探索」路上的終局吧。
迴歸「MI + X」的 MIX FOLD
在很多粉絲心中,小米的 MIX 系列才是真正的高端旗艦。
這幾年 MIX 系列的高開低走,「探索」的意味也越來越少,整體變得乏味,也很難撐得起「高端」的標籤,也難以成為小米的門面。
重新出發的 MIX 系列,可以説是推倒重來,從零開始,並沒有揪着「全面屏」不放,而是瞄向了摺疊屏這種新潮的形態。雖然從現在來看,摺疊屏的形態沒有那麼超前,但在 MIX FOLD 上,小米探索的是 MIUI 的大屏解決方案,以及在影像系統上帶來的新思路。
▲ 摺疊後的厚度大概是兩部手機那麼厚.
縱使 MIX FOLD 的摺疊屏在使用上有着不少的「取捨」,用 317g(陶瓷版是 332g)的重量換回了兩塊面向不同場景的屏幕,用不算超前的攝像頭組合,換回了液態鏡頭和澎湃 C1 獨立 ISP。但這些結果,其實可以配得上 MIX 系列原本的「探索」之意。
探索了在大屏狀態下 MIUI 如何解決「高效」使用的問題,探索了獨立 ISP 對成像體驗的改變,探索了液態鏡頭技術的用法。從此來看,MIX FOLD 開始漸漸迴歸「MI + X」,而非只是個系列名號。
如初代 MIX,MIX FOLD 並不成熟,內外屏的體驗不一,現行 MIUI(MIUI 12)在大屏上還會有一些 bug,以及影像系統仍然有一定的進步空間等等。但從整體來説,MIX FOLD 要比此前的 MIX 更能稱得上 MIX 的名號。
除了技術上的探索,MIX FOLD 摺疊屏手機對小米品牌的高端化也有裨益。「摺疊屏」形態雖然已不太新鮮,但能最終量產並上市的產品並不多。在不熟悉消費電子的大眾眼裏,小米擁有摺疊屏產品,無形的提升了品牌形象。更別説,MIX FOLD 的廣告已大範圍出現在國內各大機場,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大眾對小米品牌的認知。
迴歸 MI + X 理念的 MIX FOLD,在形態上沒有激進,而是把重點放在 MIUI 和影像系統上,相對來説,這兩項更具普適性,前者可以擴展到即將登場的小米平板,而影像新技術則可以下放到傳統形態的手機上,它已然成為小米「黑科技」的試驗田。
如此,我已開始期待下一部 MIX 了。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探索」可以説是官方給 MIX 系列貼上的標籤,為了「探索」,讓 MIX 變得很「酷」,也去用現在的手段去詮釋明日產品的一些理念。
▲ 驚豔眾人的小米初代 MIX.
2016 年的初代小米 MIX 就是當時最酷的產品,也呈現了當時的「全面屏」理念。而後續的 MIX 2、MIX 2S 則是不斷的在修補、完善,但依然可以稱得上當時的「酷產品」。
但後續的 MIX 沒有中和好「量產」和「探索」,MIX 3 選用了較為「普通」的滑蓋機械全面屏方案,屏幕全面了,但體驗打了折扣,更重要的是少了點「探索」的意味。
▲ 小米 MIX 2 陶瓷版.
而環繞屏方案的 MIX Alpha 則更像是一台「概念機」,最終也未能量產上市,至此 MIX 系列暫時「擱淺」,似乎小米在重新思考接下來該如何用產品來定義 MIX。
▲ MIX FOLD.
兩年之後,MIX 系列被重新激活,形態上也用了較為穩妥的「摺疊屏」方案,取之名為 MIX FOLD,意為向文件夾一樣可以開合。同時,MIX FOLD 也維持了小米一貫的「親民」定價,這 9999 元的起售價雖然是小米最貴的手機,但它還是行業內起售價最便宜的「摺疊屏」產品。
產品上,除了傳統的內翻折方案,MIX FOLD 也在「軟」、「硬」上做了幾點「探索」,似在迴歸「探索」之初心。探索零:略微保守的摺疊屏形態
之所以用「零」為開始,其實有兩層含義,一是「摺疊」方案其實已不算新鮮,對於小米、對於 MIX 來説,在外觀形態上可能並沒有初代 MIX 那般「激進」。
二是,MIX FOLD 作為 MIX 系列重新迴歸的產品,推翻了 MIX 系列此前的產品形態,是為從零開始。
▲ MIX FOLD 的摺痕處理的「中規中矩」.
迴歸到產品 MIX FOLD 來。它採用了摺疊屏形態,是行業比較成熟的「內翻折」方案,形態上並不新鮮了。在行業上,不少品牌都有了類似的產品,甚至一些頭部品牌在「內翻折」方案上,已經推出了兩代的產品。
而對於消費者,經過兩年的「教育」,摺疊屏的形態不再「酷炫」,但由於價格偏高,依然還是個面向小眾的產品。
▲ 90Hz 刷新率的外屏,比例大約是 27:9,比例很像遙控器.
MIX FOLD 有着兩塊屏幕,外屏的擁有 6.52 英寸,2520×840 分辨率(2K),支持 90Hz 刷新率,最大亮度為 700nit。內屏則是 8.01 英寸,2480×1860 分辨率(2K),只有 60Hz 刷新率,最大亮度為 600nit。
在顯示效果上,內屏和外屏都支持杜比視界和 HDR 10+,DCI-P3 廣色域,實際來説,內屏外屏在圖片、視頻以及日常使用狀態下,幾乎沒有差異,體驗較為統一。
▲ 3:2 的內屏比較適合娛樂,且配備了哈曼卡頓調教的四揚聲器,外放品質很高.
但,內外屏的刷新率不一致,如同它們的尺寸比例一般,會有着很不相同的體驗。尤其是當你從外屏切換到內屏,在滑動的一瞬間,會有較為明顯的落差,這點主要主要體現在 UI 的滑動、縮放等系統層面,在聊天、視頻等 App 內的體驗則要稍好一些,一是因為聊天滑動較少,停留較多,二是視頻 App 60 幀的片源就已算是「高配」了。
從參數上來説,MIX FOLD 的外屏與一般普通智能手機屏幕尺寸相當,而內屏活脱脱就是一台平板。理想狀態下,外屏可以用來刷信息流類 App、聊天社交等等,而內屏在「娛樂」、「生產力」上有一定的優勢。
這幾天使用 MIX FOLD 下來,我發現內外屏的選擇並非是通過 App 種類,而更多的是依靠場景,簡言之,移動的時候用外屏,靜止的時候用內屏。
MIX FOLD 展開後,正常握持下,重心其實是在中指、無名指處,單手使用並不太穩,而且 8.01 英寸的面積也不容易單手操控,最後往往變成了雙手「捧着」使用。因而不太適合走路、坐車等移動時,更適合吃飯、上班、喝咖啡這類靜止的場景。
摺疊後,MIX FOLD 瘦長,外屏的比例來到 27:9,優勢是在信息流、社交 App 上會顯示更多的信息(數量上),但由於屏幕較窄,文字會小一些。劣勢就是橫屏了,尤其是橫向拍照時,顯示的比例會小上不少。
MIX FOLD 在形態上,或者説可以擴展到「摺疊屏」實則是一種功能上的「二合一」,fold 這個單詞可以很好的詮釋出「二合一」,文件夾內藏着更多的信息和內容,反應到摺疊屏手機上,就是普通的智能手機內藏着更大的屏幕。畢竟對於現在的智能手機來説,屏幕就是信息的呈現載體。
但由於受現在技術所限,摺疊屏手機們還有着較為明顯的優勢和劣勢,優勢就是一台設備有了兩種(手機+平板)的體驗,而劣勢就是,無論在摺疊還是展開,體驗上都與單一設備有一定的體驗差距。單從摺疊形態來説,MIX FOLD 也有着類似的強弱點。
探索一:MIUI + PC 模式,看到了小米平板的影子
本文關於系統的體驗基於 MIUI 12.0.10 穩定版,這也是截稿前,MIX FOLD 支持到最新的 MIUI 穩定版。
小米的手機,高配低價並非是其靈魂,MIUI 才是。同時,MIUI 也可以説是小米產品的「護城河」。
▲ MIUI 的平行窗口.
MIX FOLD 由於配備了內外雙屏,外屏算是個常規尺寸,直接把普通手機上的移植過來就行。而 8 英寸的 3:2 比例的內屏,就不是簡單的移植就可以充分利用的。
為此,MIX FOLD 上的 MIUI,或者説 MIUI 針對 8 英寸以上的大屏做了一系列優化解決方案。這個方案主要分為兩種,一個是基於 MIUI 系統界面本身,小窗+分屏+平行窗口。另一個則是一個全新的 PC 模式,把 Android 界面模擬成一個類似於 PC 桌面的界面,可以多窗口並行運行。
▲ 除了屏幕小,PC 模式下的 MIX FOLD 有了那麼點「生產力」的味道了.
無論是 MIUI 分屏、平行窗口,還是 PC 模式下的運行狀態,雖然是 MIX FOLD 率先搭載,但其實這些優化都是為 8 英寸甚至更大的屏幕所做的準備,不出意外,這兩項大屏功能應該就是 MIUI for Pad 的冰山一角了。
MIX FOLD 上的「小窗」功能其實與普通小米手機差不多,區別更多的還是屏幕的大小。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開啓一個小窗之後,分屏功能就無法使用,換句話説,在 MIX FOLD 的 MIUI 界面下最多支持兩個 App 一同顯示,要麼小窗+其他 App,要麼兩個 App 分屏顯示。
▲ MIUI 分屏功能,體驗過程中最常用的功能,沒有之一.
在我使用 MIX FOLD 這段日子,最常用的實則還是分屏功能,微信 + 微博(Share),聊天加吃瓜,或者 Chrome + 石墨,查資料順便整理到文章裏。如此使用的情況下,就好似一手「捧了」兩個手機,能夠更高效的完成所需。
而相對來説,MIX FOLD 上的 PC 模式使用的頻率就沒有「分屏」那麼高,對於一塊 8 英寸的屏幕來説,移動起來,雙開 App 算是一個極限了。
更多 App 平行處理的場景,對於 MIX FOLD 來説,比較適合用來緊急處理一些 Email、文檔之類。倘若讓 MIX FOLD 通過藍牙連接鍵鼠,主要來處理更復雜的工作,對於這塊 8 英寸尺寸的屏幕來説,可能就有些要求過高了。
而這些複雜、多任務、多工序的「生產力」狀態,似乎交給屏幕更大的小米平板更為合適。
MIX FOLD 內置的 MIUI 帶來的兩方面優化,其實更像是一個「二合一」的概念,把手機和 PC 模式融合在一起,通過不同的場景和需求,讓用户自己選擇,是個不錯的思路,而且在使用過程中也能夠承擔一些臨時的工作需求,如此,更加期待大屏的小米平板,以及功能更為齊備的 MIUI for Pad 了。
▲ 這塊大屏最終還是淪為了娛樂專屬.
不過,以現階段 MIX FOLD 上的系統來説,還是有一些小 bug 存在,App 分屏切換的時候偶爾會無響應,分屏時左右 App 還無法互換位置,以及有些 App(如高德地圖)暫時不支持分屏等等。
目前來説,阻礙 MIUI 這些大屏想法的其實還是 Android 的生態們,想要系統級分屏和平行窗口好用,還是需要 App 去支持(支持平行窗口的有 23 款 App,基本能覆蓋常用的一些),需要小米去號召和統籌。這件事並非是一蹴而就,而需要細水長流。
同時,眼光縮小到 MIX FOLD 上來説,在系統層面,既需要「一蹴而就」也需要細水長流的去優化,畢竟首部破萬的小米手機,仍然沒吃上 MIUI 12.5,總有一種被遺忘的感覺。
探索二:獨立 ISP 澎湃 C1,和液態長焦鏡頭
MIX FOLD 的影像系統擁有三枚鏡頭,主攝是 1 億像素 HM2 傳感器,超廣角 1300 萬像素,而長焦則是 800 萬像素,且由於配備了液態鏡頭,從而兼顧了微距功能。
▲ 從左到右分別是超廣鏡頭、一億像素 HM2 主攝以及長焦(液態鏡頭).
除此之外,MIX FOLD 還為影像系統配備了一枚自研獨立 ISP 處理器,澎湃 C1,以便對採集到的原始數據進行更好的 3A 處理,也就是在對焦(AF)、白平衡算法(AWB)和曝光策略(AE)這三大方面求得更好的效果。
記得在小米發佈會結束後,我問智健,MIX FOLD 的相機用下來有何不同,「並沒什麼不同」。彼時我內心在想,這或許是對新技術最好的迴應。
真正到手,以及使用了幾天 MIX FOLD 之後,在最終的成像上,我得出了幾乎一致的結論,它與其他小米手機沒什麼不同。
▲ MIX FOLD 拍攝樣張的狀態.
但 MIX FOLD 的液態鏡頭技術的運用,讓三枚攝像頭獲得了四種功用。以及在澎湃 C1 這枚獨立 ISP 的加持下,MIX FOLD 整套影像系統反應十分迅速,有着即拍即預覽的體驗。這些拍攝體驗的提升是與別的手機所不同的地方。
關於「液態鏡頭」和獨立 ISP 澎湃 C1 的討論,可以翻看我們之前的深入分析的文章,在此就不再去展開,直接看療效。
▲ 主攝.
▲ 弱光夕陽(主攝).
具體來説,澎湃 C1 的 3A 處理,即是對焦、白平衡、曝光策略三項上,MIX FOLD 突出的體驗是快,切換不同的場景後,幾乎看不到調整的過程,隨拍就可以還原出當時的色彩和明暗。即使切換到 1 億像素輸出的狀態下,依然有着相同的快體驗。
▲ 左邊均為主攝,右邊則是 3 倍長焦,在白平衡上還有一定的優化空間.
不過在不同鏡頭下,對於同一場景的還原,白平衡和色彩表達上,還是有些許的不同,尤其是對三原色的紅色和藍色。主攝往往會呈現出較為濃郁厚重的風格,而長焦相對來説,風格有略顯清新了。
▲ 這組中,主攝和長焦有着相近的調教風格,而且都把金色的夕陽給還原了出來.
MIX FOLD 長焦鏡頭默認是 3 倍,最高可以數碼裁切到 30 倍,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只發社交網站的話,10 倍其實是可用的,但問題還是色彩風格上,以及對光線要求稍高。等太陽西落,MIX FOLD 會主動的運用主攝的高像素來裁切,以來彌補長焦暗光的不足。
▲ 分別是 3x、5x、10x、30x,從小圖來看,光線充足的情況下,10x 還是可以髮圈的.
長焦鏡頭之所以默認為 3 倍,我想主要還是為了「超級微距」的運用,通過馬達驅動改變鏡頭內流體的形態,從而改變焦點的位置。從 3 倍長焦切換到「微距」後,視角並無變化,只是對焦距離變得更近,有些類似傳統相機上「微距鏡頭」切換對焦範圍的感覺了。
▲ 長焦微距.
這個切換的過程與普通手機切換鏡頭無異,甚至還要更快一些,且由於是同一枚鏡頭,在成像風格上是相同的。另外,可能是 3 倍長焦本來視角較窄,加上最近對焦距離也足夠近,很多場景下僅用長焦鏡頭也能夠完成,微距鏡頭調用的反而沒有想象中那麼頻繁。
相對來説,MIX FOLD 長焦上的液態鏡頭技術可能只是「小試牛刀」,後續把液態鏡頭、潛望結構以及計算攝影結合起來,讓一枚鏡頭覆蓋更多的場景,配合提升響應速度的獨立 ISP,這或許才是「探索」路上的終局吧。
迴歸「MI + X」的 MIX FOLD
在很多粉絲心中,小米的 MIX 系列才是真正的高端旗艦。
這幾年 MIX 系列的高開低走,「探索」的意味也越來越少,整體變得乏味,也很難撐得起「高端」的標籤,也難以成為小米的門面。
重新出發的 MIX 系列,可以説是推倒重來,從零開始,並沒有揪着「全面屏」不放,而是瞄向了摺疊屏這種新潮的形態。雖然從現在來看,摺疊屏的形態沒有那麼超前,但在 MIX FOLD 上,小米探索的是 MIUI 的大屏解決方案,以及在影像系統上帶來的新思路。
▲ 摺疊後的厚度大概是兩部手機那麼厚.
縱使 MIX FOLD 的摺疊屏在使用上有着不少的「取捨」,用 317g(陶瓷版是 332g)的重量換回了兩塊面向不同場景的屏幕,用不算超前的攝像頭組合,換回了液態鏡頭和澎湃 C1 獨立 ISP。但這些結果,其實可以配得上 MIX 系列原本的「探索」之意。
探索了在大屏狀態下 MIUI 如何解決「高效」使用的問題,探索了獨立 ISP 對成像體驗的改變,探索了液態鏡頭技術的用法。從此來看,MIX FOLD 開始漸漸迴歸「MI + X」,而非只是個系列名號。
如初代 MIX,MIX FOLD 並不成熟,內外屏的體驗不一,現行 MIUI(MIUI 12)在大屏上還會有一些 bug,以及影像系統仍然有一定的進步空間等等。但從整體來説,MIX FOLD 要比此前的 MIX 更能稱得上 MIX 的名號。
除了技術上的探索,MIX FOLD 摺疊屏手機對小米品牌的高端化也有裨益。「摺疊屏」形態雖然已不太新鮮,但能最終量產並上市的產品並不多。在不熟悉消費電子的大眾眼裏,小米擁有摺疊屏產品,無形的提升了品牌形象。更別説,MIX FOLD 的廣告已大範圍出現在國內各大機場,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大眾對小米品牌的認知。
迴歸 MI + X 理念的 MIX FOLD,在形態上沒有激進,而是把重點放在 MIUI 和影像系統上,相對來説,這兩項更具普適性,前者可以擴展到即將登場的小米平板,而影像新技術則可以下放到傳統形態的手機上,它已然成為小米「黑科技」的試驗田。
如此,我已開始期待下一部 MIX 了。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