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做 Pixel Fold 後,摺疊屏市場又熱鬧起來了?
未來的手機普遍被認為是無孔的一體化設備,而現在的設備也處於這個趨勢之中。
於是,我們看到了「全面屏」的崛起。於是,我們看到了手機接口、按鍵在不斷地精簡。
▲Galaxy Z Fold 2 與 iPhone 11 Pro Max.
同時,也有的人認為未來設備不應該有屏幕尺寸的限制,應該有更豐富的適用場景。於是,「摺疊」手機的概念就是突破屏幕限制的一個嘗試。
它就好似古時流行的「竹簡」一般,展開可以查看、閲讀,而捲起來之後,方便攜帶與移動。
但後來,「竹簡」並沒有成為我們記錄的載體,蔡倫所改良「造紙術」而能夠大規模使用的紙張才是。
▲ 三星 Galaxy Z Flip.
這就好似取代馬車的並非是更快的馬車,而是汽車,但期間的過程並不可少。換言之,在向着未來演化的過程中,摺疊屏的形態是一個不可少的過程。
摺疊屏的優勢
簡單的説,摺疊屏這種形態其實是一個簡單的「2 in 1」設備,它可以是智能手機,也可以是一個大屏幕的「小平板」。
對於用户來説,「摺疊屏」的意義就是能夠讓智能手機能更好的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對於廠商而言,「摺疊屏」這種大屏、小屏一體的設備,無疑是對系統切換邏輯以及硬件製造工藝的一種驗證和考量,為後續不同形態設備的發展打下基礎。
現在摺疊屏大概有豎向摺疊、橫向摺疊這兩種形態,無論哪一種,在理想狀態下,摺疊之後,只有一部智能手機的大小,或者只有一半體積,能夠更方便的攜帶。
而豎向摺疊展開後,會有一塊接近於 8 英寸的屏幕,無論是娛樂還是簡單的處理工作流,相對於普通手機來説,效率會高一些。
至於橫向摺疊,展開後還是一部傳統的智能手機狀態,相對來説,它的優勢更多的是體積縮小,更為方便。
智能手機屏幕從 3.5 英寸開始,每往前走一步,屏幕的面積就會大一英寸,「屏佔比」、「全面屏」這些概念漸漸浮出水面。倘若智能手機繼續作為我們的智能中心的話,在沒有出現技術革新的狀態下,「摺疊屏」或許是一個發展方向。
摺疊屏的劣勢
摺疊屏的優勢幾乎都可以放在硬件之上,不同的屏幕會有不同的作用和場景適配。而從目前來説,摺疊屏的劣勢則不僅僅存在於硬件之上。
▲ 小米 MIX FOLD 用的就是 CPI 薄膜材料.
傳統的智能手機的屏幕材質用上柔性 OLED 並不稀奇,但阻礙它隨意變彎的其實是表面的「剛性玻璃」。想要「摺疊」,便是要在柔性 OLED 材質基礎之上,表面的保護玻璃(材料)換成可彎折的柔性材料。
目前,這層可彎折柔性材料,有 CPI 薄膜(無色聚酰亞胺),三星初代 Galaxy Z Fold 和小米 MIX FOLD 用的就是這種材料,延展性好,但相對傳統的玻璃,CPI 的硬度不夠,容易留下劃痕和使用痕跡。
最著名毀機 YouTuber JerryRigEverything 測試 Galaxy Z Fold 內屏的莫氏硬度大概是 2 級,作為對比,用上大猩猩鋼化玻璃的外屏則是 6 級。其實更為貼地氣一點,CPI 薄膜面對稍微用力的指甲刮擦,也毫無招架之力。
而到了 Galaxy Z Filp 上,三星將屏幕的保護層由 CPI 薄膜升級為 UTG(超薄玻璃),為得就是改善 CPI 的不耐磨的問題。至於療效,同樣引用 JerryRigEverything 的結果來作為對比,內屏的莫氏硬度依然是 2 級,但從效果來看,還是要比 CPI 好一點。
▲ 用上 UTG 的 Galaxy Z Filp 防刮性能提升有限. 圖片來自:JerryRigEverything
即使解決了屏幕保護層的問題,可彎折的屏幕和「機械鉸鏈」都存在着壽命問題。在彎折到一定程度後,屏幕的彎折部分會出現亮度和對比度下降的情況,而鉸鏈每次彎折都會有一定的磨損,假以時日,機械性能同樣會下降。
不過,無論是三星還是小米,上市之前,鉸鏈的機械壽命是可以維持 2~3 年,也就是一個智能手機的換新週期,因此屏幕和鉸鏈並非是一個很大的劣勢。
目前,不論是愛範兒讀者,還是我們編輯部內部,都認為「摺疊屏」缺少殺手級應用,也就是在軟件系統層面上的創新不足。在體驗小米 MIX FOLD 時,總有一種翻開屏幕舉手無措的感覺,即使擁有 PC 模式和分屏,仍然不會帶來與眾不同的體驗,最終還是淪為「愛奇藝」了。
摺疊屏的現狀
目前,摺疊屏的核心還是在屏幕上,由此來看,三星是第一梯隊,也算是憑藉一己之力將摺疊屏帶入了消費行業,縱使初代的 Galaxy Fold 歷經波折,但不可否認,它存在的意義。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三星的屏幕保護層升級為 UTG 超薄玻璃,顯示屏的產量和良率都在提升。且整體的 Fold 形態也逐步成熟。
而除了三星,後續的屏幕廠商,像是 BOE、維信諾、天馬等等,也在加大柔性屏的投入,供應鏈豐富之後,市面上的摺疊屏產品也逐步多了起來。
最近的例子就是小米 MIX FOLD,縱使它採用的還是初代 Galaxy Fold 的部分技術,但沒能阻止 MIX FOLD 成為「摺疊屏」上市以來,首發價低於萬元的產品。摺疊屏的一些技術不僅在成熟,成本、良率都在提升。
根據 DSCC 的預測,三星摺疊屏幕的成本大概在 180 美元左右,且預計在 2022 年把成本將至 100 美元以下,要比現在 iPhone 的屏幕還要低。
除了屏幕,摺疊屏產品上的許多零部件都要定製,且鉸鏈等部件還需要額外的進行衰老測試,這些成本最終還是要轉接到產品的定價中。這些也是目前摺疊屏產品價格穩定在萬元左右的原因了。
再説説軟件,不論是第一梯隊的三星,還是國內系統之光的 MIUI,它們對於 Android 系統的影響力比較有限,也就是説,摺疊屏的系統劣勢,可能還是要 Google 來下手,去從底層思考一下如何在可變形態的 2 in 1 設備上提供更好、更有效率的體驗。
摺疊屏的未來?
可能是三星在此前吃螃蟹的緣故,也可能相關產業鏈逐漸成熟。據 SamMobile 報道,Google 在今年秋季可能會試手摺疊屏產品,它可能會與 Pixel 6、Pixel 6 Pro 一同發佈,命名為 Pixel Fold,屏幕供應商就是三星。
今年,三星與 Google 的聯繫越發緊密,在上個月的 Google I/O 大會上,Google 就宣佈與三星一同打造全新的可穿戴平台,硬件依託於三星,而軟件也可能與三星一同研發。
把這個趨勢放在可能出現的 Pixel Fold 上或許也更符合實際情況。Google 更接近一家軟件公司,在 Android 誕生之初,就找到了 HTC 一同打造 Nexus 手機,後來,Google 也與 LG、三星、華為等合作推出 Nexus 系列產品。
如今,Google 找三星合作,又有些像多年前製造 Nexus 系列的味道了。其實,Google 與三星在秋季這個節點上推出 Pixel Fold,硬件上可能會基於 Galaxy Fold 2,依然會是柔性 OLED 屏幕和 UTG 超薄玻璃,形態上變化不大。
但軟件系統會是 Google 操刀,而且這也是 Google 推出摺疊屏的一大目的,想通過實踐帶來更符合將來 2 in 1 設備的 Android 原生系統,可能在大小屏的切換邏輯,大屏如何提升效率這些系統拖後腿的方面去着重加強。
▲ Pixel Fold 搭載的原生 Android 12 才是重點.
同時,Pixel 系列的摺疊屏無疑也會是很適合「開發者」們開發專用 App 的測試設備。相對於第三方廠商來説,Google 至少還有一些影響力。
另外,SamMobile 還表示除了 Google,三星在 10 月份,也可能開始為 vivo、小米等國產廠商提供可摺疊 OLED 屏幕。如此來説,今年秋季的新機潮可能是由「摺疊屏」來引領了。
▲ 微軟 Surface Duo.
在手機市場上,摺疊屏仍然是個很小眾選擇,不論是三星的 Fold 系列還是三星的 Flip,亦或是微軟試水的 Surface Duo,在上市後價格都有着相當大幅度的跳水。比如説,現在 Galaxy Fold 2 在亞馬遜上也就 7600 元左右,而 Surface Duo 只要 4500 元,小米 MIX Fold 在一些渠道也降了 1000 元。
▲ 小米 MIX FOLD、三星 Galaxy Z Fold2、華為 Mate X2. 圖片來自:XDA
這情形就好像初代的 5G 智能手機一般,技術在不斷地更迭,隨着供應鏈產量、良率不斷地提升,產品也會愈發成熟,價格自然也就合理。倘若 SamMobile 的消息準確,秋季各家摺疊屏紛紛上市後,或許會成為一個消費新潮流了。
摺疊屏最終的命運可能像「竹簡」一樣,雖然最終被紙張取代,但廠商們在這種 2 in 1 形態上積累的技術並不會隨之流失,它或許會出現在未來形態的產品上。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