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Google、微軟罕見合作,要讓你的瀏覽器更好用

前段時間微軟宣佈放棄支持 IE 瀏覽器的新聞,喚醒了包括我在內不少朋友的記憶,得益於它的幫助我第一次從不那麼清晰的屏幕中看見了精彩的互聯網世界。

但隨着智能手機普及,App 們佔據了越來越多的用户時間,瀏覽器打開率也因此不斷降低,哪怕 IE 瀏覽器作為第一次瀏覽器大戰的最終勝利者,也到了説再見的時候。


面對強勢的 App 們,如今佔據瀏覽器市場份額最大的公司們,蘋果、微軟、Google、Mozilla Firefox 想改變這一現狀,通過統一瀏覽器擴展,提升瀏覽體驗與競爭力。

瀏覽器擴展聯盟來了

正如我們熟悉的一樣,蘋果旗下的 Safari、Google 推出的 Chrome、微軟的 Edge 以及 Mozilla Firefox 四家已經是市面上瀏覽器份額最高的幾家,但此前各家的瀏覽器擴展插件生態仍然是「參差百態」,有的好有的一般。

在萬維網聯盟 W3C 的幫助下,這幾家大公司聯合起來宣佈了一項新的聯合策略,建設統一的瀏覽器擴展聯盟,並以論壇為基礎,為擴展插件的開發者或機構們提供相關信息,加速瀏覽器插件體系的統一與完善。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説最熟悉的插件可能大多來自 Chrome,擁有最大瀏覽器市場份額的它建設了一個瀏覽器插件商店 Chrome Store,人們可以通過在商店下載或直接使用插件包安裝。

瀏覽器統一聯盟制定相應的標準能加速其他瀏覽器支持同一標準的擴展插件,也能儘快讓使用 Safari、Edge、Mozilla Firefox 的用户享受到和 Chrome 相等層級數量、豐富度的插件。


尤其是微軟和蘋果這兩家,在瀏覽器插件方面這兩位本身就屬於後起者,雖然兩者都曾宣稱支持 Chrome 內核的插件,但實際使用起來並不能完全達到 Chrome 同等水平。

以 Safari 而言,Mac 去年就支持從 App Store 下載插件,但直到現在 App Store 中的瀏覽器插件數量仍然不算太多,應用陳列和分發效率離 Chrome 還有一段距離,在 Mac App Store 中需要到相應的類別中尋找插件或是搜索尋找,入口比較深。

▲知名瀏覽器插件 Tampermonkey 油猴 Safari 版已經上線 Mac App Store

一方面是不少需要等蘋果審核,另一方面是生態建設相比 Chrome 確實慢了一些,統一聯盟制定統一的開發標準能讓開發者們更好、更快地適配,加速 Safari 內的插件數量和類型豐富度。

同時對於插件開發者們來説,瀏覽器統一聯盟也是在另一層面上把蛋糕做大了,Chrome 的市場份額是很高,但它能影響到的用户始終是有限的,通過統一瀏覽器拓展,開發者們可獲取的用户量池獲得了極大增長。


這也會推動更多開發者進入這一生態製作軟件,並以此獲利形成正向循環,畢竟基於 Chrome 插件商店的增值商業模式已經跑通,除了直接通過付費獲取收益的軟件,通過獲取大量用户而間接受益的軟件也有不少。

例如知名的網頁廣告屏蔽插件 Adblock Plus,它號稱擁有 1 億用户,只要廠商能夠按照標準制作相應廣告,就可以通過付費的方式進入 Adblock Plus 的白名單,依靠這一商業模式 Adblock Plus 才能持續運營到現在。


對於滴答清單等帶有訂閲制付費的軟件來説,支持瀏覽器插件也是它們獲取用户乃至轉化為付費用户的重要方式。

此外,我們日常談到的瀏覽器插件大多都是基於桌面級的電腦產品,而最近的 WWDC 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宣佈將把插件帶到 iOS 端和 iPadOS 端,也就是説你以後可以在 iPhone 、iPad 上的 Safari 中使用 Adblock Plus。

當然了,目前的體驗還比較粗糙,在 iOS 15 測試版系統發佈後的第一時間我也體驗了一下,發現插件數量仍然比較少,而且關於屏蔽廣告這部分軟件評論區有不少用户表示實際上是無效的。


這就只能期待開發者後續進一步優化適配了,不過蘋果的生態號召力一直都算不錯,再加上 iOS 端用户的付費意向已經被市場普遍認可,開發者們很可能會做支持,甚至於還可能進一步反哺桌面端,提升插件數量和豐富度,正如 Mac 運行 iOS 軟件一樣。

在各家廠商整合旗下產品,強調產品跨平台體驗的同時,瀏覽器作為最常用的軟件之一,在擴展統一聯盟的影響下,未來體驗也會越來越統一。

網頁體驗本來可以更好

當然了,計劃才剛剛宣佈不久,具體還是要看實際實施情況,畢竟自萬維網創立以來,幾十年間網頁體驗並沒有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甚至在某些方面還開了倒車。


最常見的就是內容屏蔽,一方面是大公司之間的商業選擇,像現在通過搜索引擎百度基本上搜索不到淘寶商品,對於淘寶來説這是不希望自己成為搜索引擎的流量為他人做嫁衣。

這還是商業選擇的話,那麼現在常見的網頁內容展示不全、強制跳轉 App 就有些惱人了,包括今日頭條、知乎等在網頁端都無法完全閲讀,需要跳轉到 App,雖説是為了吸引用户下載 App,但實際體驗已經和「彈窗廣告」一樣不好了。

早前百度還曾發佈新規定,要求在百度 App 內通過搜索分發的頁面,主體內容在完全展示前不允許摺疊,也就是要禁止「跳轉 App 觀看」,但實際效果一般,連百度自己推出的資訊服務百家號內容仍然有明顯的引導用户下載 App。

▲ 閲讀百家號內容仍然會彈出跳轉 App 觀看通知

跳轉 App 觀看是資訊軟件們留住用户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這一趨勢愈演愈熱,隨着智能手機和 App 的普及,互聯網內容在各家 App 流轉分割,成為一個又一個孤島,這也讓每日在不同 App 間切換成了我們的日常。

既然都想引導到 App 內,那麼網頁能否支持起一個 App 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創造 App Store 的蘋果原來正是這一模式的支持者。

讓我們先把時間撥回 2007 年,蘋果公司推出 iPhone 後,原本喬布斯是希望以基於 HTM5 的網絡應用程序作為 iPhone 的標準應用程序,不需要軟件開發工具包,應用程序將依靠 Safari 瀏覽器集成到設備中。


後來的事情大家可能都比較熟悉了,最終蘋果沒有選擇這一模式而改成了 App Store,各種各樣的 App 們爆發,蘋果也憑藉 App Store 的抽傭分成獲取了大量商業收益。

但網頁應用並沒有就此停止,2015 年,設計師 Frances Berriman 和 Chrome 工程師 Alex Russell 創造了術語 PWA(漸進式網絡應用程序),即新一代技術下的網絡應用程序。

網頁也能實現如 App 一般的響應交互,直接在系統桌面顯示,更重要的是它不用下載安裝即用,同時它對於不同尺寸的屏幕要求更靈活,能更好地擴展,開發更容易。


這也讓不少公司加入對它的支持,Google 正是其中最大的支持者之一,不僅僅大力發展相關技術,還在 Google Play 中提供分發,此外還有微軟、三星等都加入了軟件商店分發支持。

雖然説 PWA 並不需要要藉助應用商店分發,但作為用户集中地的它們擁有龐大的流量,幫助 PWA 應用獲取用户。

YouTube、星巴克、Uber、Trivago 等公司都發布相應的應用,星巴克更是在發佈 PWA 後,網頁流量提升了一倍。

▲ Windows 端已經支持使用 YouTube 的 PWA 版 . 圖片來自:Windows central

遺憾的是蘋果並不支持在 App Store 中分發 PWA 應用,原本 App Store 作為受掌控的渠道已經為它帶來了大量利潤,何必去選擇更開放但不受掌控的 PWA 應用呢。

無論是強制跳轉 App 觀看,還是不支持 PWA 應用,都是商業模式驅動下的選擇,雖然它們在某些層面確實造成了不好的體驗。

作為互聯網最初的承載者,網頁和瀏覽器原本是能帶來最全面的互聯網內容體驗的,讓人們可以在一個地方自由地訪問所有內容,希望未來如瀏覽器聯盟這樣的合作能越來越多。

題圖來自 CNET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瀏覽器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