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造型千奇百怪,背後有着一個世紀的演化史

不久前,索尼推出了新款真無線耳機 LinkBuds,獨特的造型着實讓人眼前一亮,有人説它像甜甜圈,有人説像薄荷糖,總之與我們認知當中主流的真無線耳機的慣常設計有着很大的區別。


我不禁開始思考:耳機到底經歷了什麼,造型竟能如此多樣,設計師為了讓耳機牢靠地嵌在耳內,都經歷了什麼?

最早的耳機掛頭上

古早階段,人們口中的耳機,指的就是頭戴式耳機。19 世紀 90 年代,耳機鼻祖誕生了。

當時一家位於英國的公司 Electrophone,叩開了耳機品類的大門。為了服務那些對歌劇極度痴迷的客户,他們專設一條直通倫敦劇院和歌劇院的線路,客户握住這根由長杆連接的巨大耳機,放置於兩耳之間,便能聽到此時歌劇院裏的現場演出。


延遲多少取決於他們與劇院的距離遠近。

那時期,耳機還是用於娛樂的設備,但步入 20 世紀,很快戰爭打響,耳機的形態決定其擁有一定私密性,契合軍用需求,於是作為戰時通訊設備得到快速發展。

不過那時候的耳機,依舊多為耳罩形態。1910 年,工程師 Nathan Baldwin 在自家廚房鼓搗出第一副現代耳機,後來這一產品形態被美國海軍看中,經過幾番改良終於量產。


Baldwin 後來也建立了自己的無線電公司,一度成長為擁有 150 名員工的企業,雖説後來公司在歲月長河中慢慢沉寂,然而 Baldwin 創造的頭戴耳機形態,被一直沿用至今。

德國拜亞動力於 1937 年推出全球首款動圈耳機 DT-48,後經無數迭代,直至 2013 年最終停產;1959 年奧地利音頻廠商 AKG 發明的第一款貼耳開放式耳機 K50;1979 年索尼推出 Walkman 隨身聽,流行於大街小巷,人們得以在公共空間獨享專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 最早的拜亞動力 DT-48,圖片來源:Hifi Legenden.at

不得不説,Walkman 的誕生塑造着一代人的時尚記憶,隨之一起推出的 MDR-3L2 耳機也在無意間為耳機的進化打開了另一扇門:

引用耳機不只有音質這一條進化方向可走,還應變得更輕巧、更私密。

▲ 索尼 Walkman 隨身聽

而後十幾年,耳機在人類頭部不斷「搬家」,從「頭掛式」到「頸掛式」,最後到了「耳掛式」。尤其是一種俗稱「平頭塞」的耳機。

小一點,再小一點

十年前,智能手機逐漸成為主流,廠商們會在手機包裝中附贈耳機,而那時候送的大多數耳機,還是平頭設計的塞子。

▲ 森海塞爾 MX500,圖片來源:數碼多

顧名思義,這種耳機的入耳端多為圓形平面,耳機外殼通常會再裹上一層海綿套,為了增加摩擦力,使其更不易掉落。這種耳機佩戴舒適,內部腔體空間較大,意味着能夠塞入尺寸更大的聲音單元,所以一般情況,平頭塞的音質下限較高。

森海塞爾 MX500、AKG K314P 都是當年紅極一時的塞子,當然還少不了伴隨 iPod 一同推出的初代 EarPods。

▲ 生於 21 世紀初的蘋果耳機

同時期,戰場還有另一種耳機設計,也就是如今大家常見的入耳式設計。平頭式和入耳式,兩者孰優孰劣,曾是音頻論壇的長青話題,但隨着技術發展,時間給出了答案,步入本世紀 20 年代,放眼望去早已是入耳造型的天下。

之所以平頭設計在 TWS 時代被拋棄,其中主要原因是它那天生較差的隔音性能,註定在無線化道路上走不長遠,一旦品牌想要做降噪耳機,就只能繞開平頭設計了。

平頭塞式微之時,另一種設計思路漸漸成為主流。

最初的 EarPods 採用了平頭設計,對於耳廓稍窄的用户而言,戴一段時間後,會產生明顯的異物感。因為它本身就是依靠耳廓卡住整個耳機殼體來固定,就像是我們在乘坐地鐵時,被其他乘客緊緊擠擁着,久而久之不疼也麻,加之耳廓皮下有許多毛細血管和神經,痛感相應地會加劇。

於是 2012 年,Apple 將 EarPods 設計成了半入耳式設計。最開始人們對這陌生的造型有所顧慮,擔心着是否會佩戴不牢。


在產品正式上市後,一切疑惑都拋諸腦後,它比平頭塞擁有更加圓潤的線條,減少了對耳廓的壓迫感,久戴不累,恰到好處地「掛」在佩戴者耳廓上,這一設計至今仍被廣泛應用,甚至在第三代 AirPods 上都能找到當年 EarPods 的些許印記。


不過在真無線降噪耳機陣營裏,入耳式設計一統天下,新的問題隨之而來:戴不牢。

這類耳機前部有導管設計,減少與耳膜之間的距離,導管外套着一圈硅膠耳帽,如同一把在耳道里撐開了的傘,以此作為支撐固定的方式。


理論上只要套上合適尺寸的耳帽,入耳式耳機就能做到既保證有良好的隔音品質,也能佩戴舒適。

可惜「同人不同命」,有些人不巧是油性耳朵,耳道會分泌油脂,減少耳帽的附着力。

此外,入耳式耳機也不太適合在運動場景下佩戴使用,汗液同樣會起到降低摩擦力的作用。

擁有無限腦洞的工程師再一次充當救世主,從鯊魚身上獲得靈感,為耳機加上了耳鰭,Bose 為此設計申請了鯊魚鰭專利,豎起的耳鰭恰如其分地抵在外耳廓處,固定得很牢靠。


使用這一設計 Bose SoundSport Free,曾陪伴着我夜跑一千多公里,直至右耳電池再也充不進電。

▲ 索尼 LinkBuds 也利用了類似設計

即便祭出了耳鰭這般「大殺器」,一副耳機也沒辦法適配地球上所有人的耳朵。那不妨轉變一下思路:既然耳機沒辦法適配所有人,那就讓一副耳機只認一個主人吧。

想要極致體驗,定製是個選擇

定製耳機,自誕生起就註定小眾。早期是作為音樂人的貼身工具而存在,後來隨着科技進步,人們對高品質音樂的熱情愈發高漲,創意類工作的門檻也有所降低,讓定製耳機這一業務有了更多受眾。

不過即便到了今天,定製一副耳機依舊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這裏所説的「代價」,既有時間成本,也有價格成本。

國產音頻品牌 NF Audio 寧梵聲學早期就是做定製耳機起家,創始人老羊 2016 年在知乎上曾回答過定製耳機相關的問題,其中詳細講述了定製耳機的製作難點。


簡單地講,為了讓耳機儘量貼合佩戴者的耳道,定製廠需要獲得用户耳道的模型,也就是耳模,一般要去助聽器店或醫院,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先在耳道里放入棉障,再往耳道里注入耳模膏,待固化後取出,這裏頭有許多門道,但只要聽從操作指令,就不會出太大問題。

接下來就到了最關鍵的步驟:修耳模。老羊在知乎上這樣寫道:

引用在取得了良好耳模的情況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步驟,就是對耳模進行修整。畢竟取出來的耳模,形狀和最終的定製耳機並不一樣,這裏面就涉及到修模這個部分,而這部分嚴重影響耳機的佩戴感受。舉最簡單的例子,耳道留多長,修掉多少,修多了,漏音,修少了,脹痛。

正因為這道工序對佩戴感、音質、隔音效果起到決定性作用,這對工程師的手藝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也意味着需要花費不菲的成本去換取。

也因為一副耳模得來不易,部分定製耳機大廠會保留所有用户的耳模。

一來方便用户進行後續調整,二來這一個個耳模,累積下來就是龐大的人類耳形數據庫,在開發量產耳機產品線時可以作為調研數據,供設計師參考繼而設計出更具普適性的耳機。

小小耳機,深究起來頭頭是道,這一切都歸功於,人類對更佳音質和更好體感有着不倦的追求。


我相信耳機的形態演化之路,並不會就此結束。或許索尼 LinkBuds 的出現,正標誌着一個新的起點。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