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推出的新服務,值得所有 iPhone 用户去體驗
如果哪天感到虛無,我會推薦你去挑節 Today at Apple 的課程來上上。
短短半小時,投入具體創作,離開時總能帶走一個新「成就」—— 你的第一小段代碼、第一幅 iPad 寫生畫、第一段混音的歌曲……
還有滿腔(大多不會實現的)熱情 ——「好像也不是很難嘛!」「我回去要多試幾次!」
▲ 咕,咕,咕,我就是快樂的小鴿子
不過這次,我那被激發的熱情,居然有了後續。
最近,我去上了節蘋果新推出的 Today at Apple 隱私課,一下收穫了兩個「哇」。
第一「哇」是滿足。
跟着講課的 Creative Pro 一步步設置好手機裏的隱私偏好,一下子覺得自己「整部 iPhone 都安全了」。
第二「哇」是困惑。
發現自己「哇,對這些可真是太不瞭解了」。
下課後,我開始了自己對「隱私」的探索,意識到原來點下「要求 app 不跟蹤」後,未必意味着你真的不會再和 app 分享數據。
同時,我也發現人們對「數據分享」這事的態度也並非全然否定。
説到底,關鍵還是在於品牌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品質 —— 讓人信任。
假如只給我一分鐘
▲ 圖片來自 《紐約時報》
雖然「隱私」沒有跟「教育」一樣,被稱為是「蘋果公司的 DNA」,但蘋果在隱私方面的工作也已持續多年,滲入了操作系統的各個方面。
展開來看,蘋果已經為隱私保護寫了冊頁數 80+ 的 《個人安全保護使用手冊》。所幸在於,多年迭代後,蘋果也為這些功能增添了一些「聚合型」的設置方式。
因此,如果只給我一分鐘時間,我會建議先調整以下兩個方面:
① 關閉「允許 App 請求跟蹤」。
路徑:設置 → 隱私與安全性 → 跟蹤 → 允許 App 請求跟蹤(關閉)
沒錯,這就是扎克伯格口中那個會讓 Meta 折損上百億美元廣告收入的 ATT(App 跟蹤透明度)功能的「總開關」。
在「跟蹤」關閉選項後,iOS 就會默認你不同意任何 app 提出的「允許 App 請求跟蹤」請求。
不過,關閉這些請求後,並不代表你不會再和第三方 app 分享數據。
只是,這些 app 不可以把自己收集到關於你的數據,和其他應用或者廣告商分享,用來描繪出一個「更完整的你」的畫像。
相比之下,擁有「一家族」應用的巨頭們受到的影響會不那麼大,因為當一個用户使用其旗下的 app 足夠多,數據就夠多樣,就算不和其他公司合作,以會員賬號為線索的畫像也足夠清晰。
② 做一遍「安全檢查」。
路徑:設置 → 隱私與安全性 → 安全檢查 → 管理共享與訪問權限
上一個設置管的是你在第三方 app 上產生的數據的安全性,而這次檢查的則是你的 iOS 原生應用上的數據安全,譬如備忘錄、日曆、健康、照片等。
簡單來説,就是看你想和誰分享這些數據 —— 可以是其他蘋果用户,也可能是第三方 app。
第一步的「與他人共享」讓你一覽你是否有和其他用户共享自己原生應用裏的信息;
第二步「App 訪問權限」可檢查你都曾給各個第三方 app 授權了什麼信息;
以上兩步裏,我很喜歡 iOS 都提供了兩種檢查思路,一種是以分享對象(用户/ app)為檢查維度,另一種則是以分享出去的數據類型(備忘錄/日曆等)為維度,用户可根據喜好來選擇。
▲ 以 app 為檢查維度 vs. 以數據源為檢查維度
第三步「設備」則羅列了你的 Apple ID 登陸了的所有設備,掃一遍看看有沒有曾經在什麼臨時設備上登錄過自己的 Apple ID 後忘了登出;
最後,如果覺得自己的 Apple ID 密碼/指紋/面容信息泄露過,也可以順便重設一次,否則就可直接跳過。
當然,其實以上這一切,在兩大功能沒推出之前,都能在系統裏完成,但過程會繁複一些。
這些聚合的功能,最有意義的地方不只是簡化了操作過程,而是在指引過程中告訴用户 ——「這些方面你應該要留心,如果你想修改的話在這裏改也不麻煩」。
雖然不完美,但從「可以操作」到「更好用的操作」,這是個用户體驗的提升。
然而就在幾年前,隱私設置常常都擠不進「用户體驗」裏。
被忽視的用户體驗
這是不是一下就讓你想起蘋果的「App 跟蹤透明度」?
然而,這句話並不是隨着 ATT 功能而來的,而是喬布斯在二十多年前説的。
▲ 喬布斯在 2010 年的 D8 上討論「隱私」話題
當時,喬布斯就已經強調蘋果是一家非常重視隱私的公司。
他們並不相信所有開發者在收集數據時都會自覺告知和詢問用户 —— 蘋果也中過招。
曾有一家名為 Flurry Analytics 的公司爆料説蘋果內部已經在做新 iPhone 了。
他們怎麼知道的?
原來 Flurry Analytics 讓一些開發者在自己的應用中植入了 Flurry 的軟件,偷偷地收集設備和地理位置等信息。
從那時起,蘋果決定只允許 app 收集特定用於廣告目的的數據,畢竟當時那是大部分 app 的唯一收益來源。
如果説蘋果一直將「隱私」視為「用户體驗」一部分,那很多其他公司則將它做成「不讓用户體驗」部分。
在現在的趨勢到來之前,很多公司對待隱私更像是「需要應付」之事 —— 做到合規即可,然後把能設置的開關藏在最隱秘的邊角,也難怪很多用户不瞭解。
也有部分開發者過度收集數據的習慣,源自一種「懶」—— 無論需不需要先收集了,誰知道我未來會不會用得上呢?以後增加還得另外申請麻煩。
但在立法和用户都更重視數據隱私的今天,風向早已改變。
App 不可強制收集非必要信息;用户不僅擁有「註冊權」,還應擁有「註銷權」…… 這些現在都已經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保護。
甚至有人將「數據刪除權」比喻為數字時代裏消費者的「退貨權」。
如何讓用户在行使這些權益時更愉悦,這是所有產品開發者都應考慮的用户體驗問題。
與此同時,人們對數據分享這件事也非全然否定。
2022 年,波士頓諮詢公司的一份報告指出,在考慮要不要和品牌分享數據時,消費者會關心幾個關鍵信息:「收集的是什麼數據?」「數據的用途是什麼?」「數據的收集方式是怎樣的?我能獲得什麼好處?」
如果數據分享換回來的價值合適,90% 的用户都願意分享自己的數據。
同時,當消費者信任一個品牌時,他們分享自己數據的意願也會更高。
要怎樣和消費者建立信任?
也許我們也能從蘋果身上學到不少。
讓「隱私」成為「賣點」,蘋果是如何建立信任的
作為一個日常努力不讓自己被手機「吸」太多時間的人,iPhone 的隱私功能是一個重要賣點,這意味着我不用花大量時間去研究如何保護自己。
這個印象還要從 2016 年著名的「蘋果對抗 FBI」事件開始。
當時,FBI 要求蘋果協助解鎖槍擊案槍手的 iPhone,但蘋果拒絕了。
同一年,蘋果在 WWDC 上介紹了 「差分隱私」技術 —— 通過在用户的數據中增加數學噪音,實現通過數據分析優化用户體驗之餘,仍然做到保護用户隱私,因為連蘋果自己也都無法從這些數據回溯到特定用户身份。
蘋果前首席隱私官 Jane Horvath 曾在一次採訪中回憶道,2011 年加入蘋果後,她參加的第一場會議就讓她印象深刻:
現在,在日常數據安全管理的基礎上,蘋果還推出了幾個更「小眾」的功能。
「安全檢查」下的「緊急重設」可讓受到威脅的用户快速斷掉原本和他人共享的設置和修改賬號安全性。
「高級數據保護」則是把端對端加密應用到了 iCloud 上 —— 這個情況下,連蘋果都沒有你 iCloud 數據的密鑰。
路徑:設置 → Apple ID → iCloud → 高級數據保護
為了防止用户忘了密碼,而蘋果也不知道密碼,最終導致用户自己也打不數據的困局,用户可設定「恢復聯繫人」。這些「恢復聯繫人」不會知道用户的密碼,但可以提供「恢復密鑰」來幫助用户恢復賬號。
技術之外,蘋果從 2019 年開始還拿出了看家本領 —— 廣告故事大法,用簡短有趣的廣告短片宣傳不那麼有趣的「數據安全」主題。
近兩年來,蘋果在隱私廣告上融入的幽默感,已經到了朋友拿着手機逼我「好好玩你快看!」的程度。
▲ 蘋果在 2021 年隱私廣告中,把追蹤你數據的公司,擬人成一個個「尾隨」你的人
▲ 在 2022 年隱私廣告中,蘋果把「賣用户數據」具象化為一場真正的拍賣
把追蹤你數據的公司,擬人成一個個「尾隨」你的人
在這些「大動作」外,蘋果也擅長以「小交互」來積累信任。
攝像頭一開,屏幕頂端就會亮起綠色小燈;麥克風一開,亮起的就成了橙色圓點;打車或用地圖時,閃動的藍色長條會提醒我應用在讀取我的地理位置。
▲ 開音頻會議時屏幕頂端會彈出提示
有時候也會「惹人煩」的授權申請彈窗,也在形成一種安全感。
這些小提示讓我覺得,我的 iPhone 總會告訴我 app 們都在做什麼。
回到開頭説的 Today at Apple 隱私課,那也是信任的一個加分項。
▲ Today at Apple 隱私課雖然只有半小時,但你總可以讓老師拖堂
因為那意味着我們現在不僅能從蘋果官網去了解這些功能,甚至能報個課,找專人現場為你手把手介紹這些「冷知識」,一對一地追問老師我那些自知不安全的信息存儲方式到底有多大危險。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曾為《紐約時報》撰寫社論,不點名地討論説蘋果讓隱私成為了一種「奢侈品」,只有那些花高額購買蘋果設備的人才能「享受隱私」。
但無法否認的是,蘋果在隱私方面的強硬姿態,也為科技行業帶來了一些好的改變,至少 Google 也更重視系統的隱私保護功能了。
所以説,對於那些錢都已經給出去買了 iPhone 的朋友們,真可以去上個 Today at Apple 隱私課,或者無聊時打開設置裏的「隱私與安全性」探索閲讀下,畢竟這「奢侈品」都在手裏了,不用白不用。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短短半小時,投入具體創作,離開時總能帶走一個新「成就」—— 你的第一小段代碼、第一幅 iPad 寫生畫、第一段混音的歌曲……
還有滿腔(大多不會實現的)熱情 ——「好像也不是很難嘛!」「我回去要多試幾次!」
▲ 咕,咕,咕,我就是快樂的小鴿子
不過這次,我那被激發的熱情,居然有了後續。
最近,我去上了節蘋果新推出的 Today at Apple 隱私課,一下收穫了兩個「哇」。
第一「哇」是滿足。
跟着講課的 Creative Pro 一步步設置好手機裏的隱私偏好,一下子覺得自己「整部 iPhone 都安全了」。
第二「哇」是困惑。
發現自己「哇,對這些可真是太不瞭解了」。
下課後,我開始了自己對「隱私」的探索,意識到原來點下「要求 app 不跟蹤」後,未必意味着你真的不會再和 app 分享數據。
同時,我也發現人們對「數據分享」這事的態度也並非全然否定。
説到底,關鍵還是在於品牌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品質 —— 讓人信任。
假如只給我一分鐘
▲ 圖片來自 《紐約時報》
雖然「隱私」沒有跟「教育」一樣,被稱為是「蘋果公司的 DNA」,但蘋果在隱私方面的工作也已持續多年,滲入了操作系統的各個方面。
展開來看,蘋果已經為隱私保護寫了冊頁數 80+ 的 《個人安全保護使用手冊》。所幸在於,多年迭代後,蘋果也為這些功能增添了一些「聚合型」的設置方式。
因此,如果只給我一分鐘時間,我會建議先調整以下兩個方面:
① 關閉「允許 App 請求跟蹤」。
路徑:設置 → 隱私與安全性 → 跟蹤 → 允許 App 請求跟蹤(關閉)
沒錯,這就是扎克伯格口中那個會讓 Meta 折損上百億美元廣告收入的 ATT(App 跟蹤透明度)功能的「總開關」。
在「跟蹤」關閉選項後,iOS 就會默認你不同意任何 app 提出的「允許 App 請求跟蹤」請求。
不過,關閉這些請求後,並不代表你不會再和第三方 app 分享數據。
只是,這些 app 不可以把自己收集到關於你的數據,和其他應用或者廣告商分享,用來描繪出一個「更完整的你」的畫像。
相比之下,擁有「一家族」應用的巨頭們受到的影響會不那麼大,因為當一個用户使用其旗下的 app 足夠多,數據就夠多樣,就算不和其他公司合作,以會員賬號為線索的畫像也足夠清晰。
② 做一遍「安全檢查」。
路徑:設置 → 隱私與安全性 → 安全檢查 → 管理共享與訪問權限
上一個設置管的是你在第三方 app 上產生的數據的安全性,而這次檢查的則是你的 iOS 原生應用上的數據安全,譬如備忘錄、日曆、健康、照片等。
簡單來説,就是看你想和誰分享這些數據 —— 可以是其他蘋果用户,也可能是第三方 app。
第一步的「與他人共享」讓你一覽你是否有和其他用户共享自己原生應用裏的信息;
第二步「App 訪問權限」可檢查你都曾給各個第三方 app 授權了什麼信息;
以上兩步裏,我很喜歡 iOS 都提供了兩種檢查思路,一種是以分享對象(用户/ app)為檢查維度,另一種則是以分享出去的數據類型(備忘錄/日曆等)為維度,用户可根據喜好來選擇。
▲ 以 app 為檢查維度 vs. 以數據源為檢查維度
第三步「設備」則羅列了你的 Apple ID 登陸了的所有設備,掃一遍看看有沒有曾經在什麼臨時設備上登錄過自己的 Apple ID 後忘了登出;
最後,如果覺得自己的 Apple ID 密碼/指紋/面容信息泄露過,也可以順便重設一次,否則就可直接跳過。
當然,其實以上這一切,在兩大功能沒推出之前,都能在系統裏完成,但過程會繁複一些。
這些聚合的功能,最有意義的地方不只是簡化了操作過程,而是在指引過程中告訴用户 ——「這些方面你應該要留心,如果你想修改的話在這裏改也不麻煩」。
雖然不完美,但從「可以操作」到「更好用的操作」,這是個用户體驗的提升。
然而就在幾年前,隱私設置常常都擠不進「用户體驗」裏。
被忽視的用户體驗
引用如果你需要他們(用户)的數據,那就向他們(用户)請求。每一次都如此。
這是不是一下就讓你想起蘋果的「App 跟蹤透明度」?
然而,這句話並不是隨着 ATT 功能而來的,而是喬布斯在二十多年前説的。
▲ 喬布斯在 2010 年的 D8 上討論「隱私」話題
當時,喬布斯就已經強調蘋果是一家非常重視隱私的公司。
他們並不相信所有開發者在收集數據時都會自覺告知和詢問用户 —— 蘋果也中過招。
曾有一家名為 Flurry Analytics 的公司爆料説蘋果內部已經在做新 iPhone 了。
他們怎麼知道的?
原來 Flurry Analytics 讓一些開發者在自己的應用中植入了 Flurry 的軟件,偷偷地收集設備和地理位置等信息。
從那時起,蘋果決定只允許 app 收集特定用於廣告目的的數據,畢竟當時那是大部分 app 的唯一收益來源。
如果説蘋果一直將「隱私」視為「用户體驗」一部分,那很多其他公司則將它做成「不讓用户體驗」部分。
在現在的趨勢到來之前,很多公司對待隱私更像是「需要應付」之事 —— 做到合規即可,然後把能設置的開關藏在最隱秘的邊角,也難怪很多用户不瞭解。
也有部分開發者過度收集數據的習慣,源自一種「懶」—— 無論需不需要先收集了,誰知道我未來會不會用得上呢?以後增加還得另外申請麻煩。
但在立法和用户都更重視數據隱私的今天,風向早已改變。
App 不可強制收集非必要信息;用户不僅擁有「註冊權」,還應擁有「註銷權」…… 這些現在都已經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保護。
甚至有人將「數據刪除權」比喻為數字時代裏消費者的「退貨權」。
如何讓用户在行使這些權益時更愉悦,這是所有產品開發者都應考慮的用户體驗問題。
與此同時,人們對數據分享這件事也非全然否定。
2022 年,波士頓諮詢公司的一份報告指出,在考慮要不要和品牌分享數據時,消費者會關心幾個關鍵信息:「收集的是什麼數據?」「數據的用途是什麼?」「數據的收集方式是怎樣的?我能獲得什麼好處?」
如果數據分享換回來的價值合適,90% 的用户都願意分享自己的數據。
同時,當消費者信任一個品牌時,他們分享自己數據的意願也會更高。
要怎樣和消費者建立信任?
也許我們也能從蘋果身上學到不少。
讓「隱私」成為「賣點」,蘋果是如何建立信任的
作為一個日常努力不讓自己被手機「吸」太多時間的人,iPhone 的隱私功能是一個重要賣點,這意味着我不用花大量時間去研究如何保護自己。
這個印象還要從 2016 年著名的「蘋果對抗 FBI」事件開始。
當時,FBI 要求蘋果協助解鎖槍擊案槍手的 iPhone,但蘋果拒絕了。
同一年,蘋果在 WWDC 上介紹了 「差分隱私」技術 —— 通過在用户的數據中增加數學噪音,實現通過數據分析優化用户體驗之餘,仍然做到保護用户隱私,因為連蘋果自己也都無法從這些數據回溯到特定用户身份。
蘋果前首席隱私官 Jane Horvath 曾在一次採訪中回憶道,2011 年加入蘋果後,她參加的第一場會議就讓她印象深刻:
引用當我們在辯論工程師理應能從設備上收集什麼數據時,一位同事對我説:「我們也許能把這些數據和我們其他收集到的數據串起來,最終做到辨識出一個特定的人,我們不想能做到這樣。」
現在,在日常數據安全管理的基礎上,蘋果還推出了幾個更「小眾」的功能。
「安全檢查」下的「緊急重設」可讓受到威脅的用户快速斷掉原本和他人共享的設置和修改賬號安全性。
「高級數據保護」則是把端對端加密應用到了 iCloud 上 —— 這個情況下,連蘋果都沒有你 iCloud 數據的密鑰。
路徑:設置 → Apple ID → iCloud → 高級數據保護
為了防止用户忘了密碼,而蘋果也不知道密碼,最終導致用户自己也打不數據的困局,用户可設定「恢復聯繫人」。這些「恢復聯繫人」不會知道用户的密碼,但可以提供「恢復密鑰」來幫助用户恢復賬號。
技術之外,蘋果從 2019 年開始還拿出了看家本領 —— 廣告故事大法,用簡短有趣的廣告短片宣傳不那麼有趣的「數據安全」主題。
近兩年來,蘋果在隱私廣告上融入的幽默感,已經到了朋友拿着手機逼我「好好玩你快看!」的程度。
▲ 蘋果在 2021 年隱私廣告中,把追蹤你數據的公司,擬人成一個個「尾隨」你的人
▲ 在 2022 年隱私廣告中,蘋果把「賣用户數據」具象化為一場真正的拍賣
把追蹤你數據的公司,擬人成一個個「尾隨」你的人
在這些「大動作」外,蘋果也擅長以「小交互」來積累信任。
攝像頭一開,屏幕頂端就會亮起綠色小燈;麥克風一開,亮起的就成了橙色圓點;打車或用地圖時,閃動的藍色長條會提醒我應用在讀取我的地理位置。
▲ 開音頻會議時屏幕頂端會彈出提示
有時候也會「惹人煩」的授權申請彈窗,也在形成一種安全感。
這些小提示讓我覺得,我的 iPhone 總會告訴我 app 們都在做什麼。
回到開頭説的 Today at Apple 隱私課,那也是信任的一個加分項。
▲ Today at Apple 隱私課雖然只有半小時,但你總可以讓老師拖堂
因為那意味着我們現在不僅能從蘋果官網去了解這些功能,甚至能報個課,找專人現場為你手把手介紹這些「冷知識」,一對一地追問老師我那些自知不安全的信息存儲方式到底有多大危險。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曾為《紐約時報》撰寫社論,不點名地討論説蘋果讓隱私成為了一種「奢侈品」,只有那些花高額購買蘋果設備的人才能「享受隱私」。
但無法否認的是,蘋果在隱私方面的強硬姿態,也為科技行業帶來了一些好的改變,至少 Google 也更重視系統的隱私保護功能了。
所以説,對於那些錢都已經給出去買了 iPhone 的朋友們,真可以去上個 Today at Apple 隱私課,或者無聊時打開設置裏的「隱私與安全性」探索閲讀下,畢竟這「奢侈品」都在手裏了,不用白不用。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