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焦慮症」在蔓延,我最怕的不是被 AI 取代
ChatGPT 氣勢洶洶地發展到現在,你應該已經看過不少 AI 將人類取而代之的新聞。
當國內的畫手、寫手、淘寶模特都受了衝擊,國外對失業的憂慮也不遑多讓。
全球同此涼熱,一種新的恐懼正在蔓延:人工智能焦慮症。
和工作一起被取代的,是成就感
紐約時報最近報道了使用 AI 的 35 個真實案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你應該能夠直觀地感覺到,AI,而不僅是 ChatGPT,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的工作、生活和娛樂裏。
在歷史上,我們還從未遭遇過白領首當其衝的自動化浪潮。這場前所未有的 AI 革命,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與工作的關係。
幾年前有一項有趣的研究,説的是白領和藍領看重工作的不同方面。
白領更重視工作是否有趣、工作的成就感如何,以及工作成果是否被欣賞。相比之下,藍領更重視工資、工作條件和同事關係。
研究結果可能略有偏頗,但「被認為是有用的」,對於打工人來説,確實是一項重要的自我評價指標。它帶來的不只是經濟方面的滿足,也往往意味着社會的地位和他人的尊重。
然而現在榮譽屬於 AI。它能夠作畫、寫作、編程,完成人類口中的創造性、技術性工作。
AI 還不夠完美,也依然會胡説八道,但很多時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它在完成任務上很高效,這一點讓我們被深深地打擊到。
那麼被 AI 捲起的焦慮也很好理解了。除了直接搶飯碗,AI 對我們的自尊心和價值感都產生了負面影響,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的「用處」。
與焦慮相伴相隨的,還有一種對未知的恐懼。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但我們不知道 AI 的終點在哪裏。
AI 本身就是個前沿研究也無法參透的黑箱。當大型語言模型接受更多計算能力和數據的訓練,可能表現出其創建者未編程的意外能力或行為,這類現象被稱為「湧現」(Emergent),就像 GPT-4 已經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
瞭解到焦慮的來源,我們有可能緩解它嗎?
BBC 的一則報道提到,人工智能焦慮症正在蔓延,但事實也可能被誇大了一部分。
一方面,我們要意識到人的獨特價值,就像有些工作需要與生俱來的人類素質,例如建立關係、創造力和情商。
另一方面,我們要向前看,與其焦慮,不如花更多時間瞭解 AI,讓它在職場起作用,而不被自己的想象嚇到。
工業革命時期,我們就掉進過技術陷阱
自 ChatGPT 誕生以來,我們越發喜歡在歷史上找答案,希望被曾經的技術變革驅散迷茫。
貝內迪克特的《技術陷阱》或許能夠解惑。本書提出的一個主要觀點是,技術進步的本質是創造性毀滅。
也就是説,長期來看,新技術會讓所有人受益,最貧困的家庭也能夠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但是短期之內,部分勞動者將被時代拋下,失業或收入減少,陷入「技術陷阱」之中。
歷史的沙落在人的身上便是一座山,所謂的短期,可能就是人的一生。
另外,書裏還有一個有趣的觀點,它將省力技術分為兩種:使能技術和取代技術。
其中,「使能技術」幫助人們更高效地完成已有的任務,或創造全新的工作機會,「取代技術」則讓工作和技能變得多餘。
這兩種技術並非涇渭分明,可能相互轉化或重合。
舉例來説,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生產利潤突飛猛漲,工人工資卻停滯不前,社會中的收入差距急劇擴大,陷入了「恩格斯式停頓」。
但在 1843 年到 1887 年,也就是工業革命幾十年之後,勞動者們的總收入翻了一番。
貝內迪克特認為,這是因為機械化初期的機器都比較簡單,由手工勞動轉為操作機器的工人,工資並不會上漲,甚至更廉價的童工也被招來取代成年工人,導致工人的整體收入被拉低。
但在機械化後期,工廠出現了更復雜的機器,工人也需要懂更多的技術,技術變革從取代性變成使能性,技術工人的議價能力因此提高了,勞動者的整體收入也提高了。
樂觀地説,剛剛開啓的 AI 革命,整體可能更偏向於「使能技術」,而不是「取代技術」。
因為 AI 還不夠完美,它暫時也不需要完美,只是為某些工作流程節省時間,門檻依然存在,並不是傻瓜式操作就可以達到理想效果。
就像讓 AI 幫忙寫稿,它可能無法直接生成驚才絕豔的稿件,但它可以幫我們完善大綱和草稿,也可以做我們的第一個讀者給出反饋意見。
但「使能技術」也足以讓一部分人被替代了。先別急着灰心,焦慮的可不只是我們。
奇績創壇創始人兼 CEO 陸奇最近也在演講中説,自己跟不上大模型的發展速度了,「just too much」。事實上,他是國內對 AI 最有發言權的人之一,曾任職於 IBM、雅虎、微軟、百度,與 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是忘年交。
但他也思考出了未來可能的方向。陸奇指出,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模型的組合,如果我們的模型能力大模型都有,或者被大模型逐步學會,未來唯一有價值的是我們有多大見解。下一時代典型的職業,應該是創業者和科學家。
陸奇還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基本假設,碼農成本會降低,但對碼農的需求會大量增加,碼農不必太擔心,因為我們需要軟件,軟件永遠可以解決更多問題,當軟件便宜了,買的人也就多了。
這和工業革命的一個節點重合了。《技術陷阱》裏也舉了一個例子,若以 1890 年的技術生產 1929 年的鋼鐵量,所需工人是 125 萬而非 40 萬。但是,因為鋼鐵需求量穩步上升,看似多餘的 80 萬工人,也很少因為鋼鐵行業機械化而失業。
總之,每個行業都會有結構性影響、系統性重組,但仍會留下機會。我們能夠做的是學習如何與技術共處,將 AI 視為一種資源而不是威脅。
在工作裏找到新的價值感
當有人因為 AI 愁雲慘淡,也有人堅信着「長板理論」:
當大多數工作都可以被 AI 取代,我們的成就感從何而來?這時候,或許需要一次「校準」。
4 月中旬,Smalltalk 開發者、著名程序員 Kent Beck 在 Twitter 感嘆:
評論區大部分都在問 10% 是什麼。
以 Kent Beck 的經驗,軟件開發需要很多技能,從解決問題和批判性思維,到編程和調試。
而 AI 讓這些技能的價值排序改變了,完成代碼、修復 bug 等都可以讓 ChatGPT 代勞或者加快,這意味着他 90% 的技能已經貶值。
一開始這種認識讓 Kent Beck 十分沮喪。在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調整技能,好好開發剩下的 10%。
現在,藉助 ChatGPT 等 AI 工具,Kent Beck 可以自動執行日常任務,並將精力集中在更需要專業知識和創造力的領域。
首先,ChatGPT 很適合在頭腦風暴的時候給出備選方案、分析和理解複雜的代碼庫等等。
其次,Kent Beck 自認為也有 ChatGPT 無法替代的部分:創造力、專業知識和批判性思維。在他看來,最成功的軟件開發項目,應該是由人類創造力和專業知識相結合,並使用 ChatGPT 等工具驅動的項目。
從 Kent Beck 的個例裏,我們大概也可以得到一些啓發。
這也是陸奇對創業者的一個建議:認清現實、果斷行動。如果這次變革對我們所在的產業帶來結構性影響,那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馬斯克也説過類似的話,「熵並不在你這邊」。
幾年前,AI 席捲了圍棋,打敗了最優秀的人類棋手。人類一生也無法窮盡的遊戲,卻被 AI 精確計算,挑戰了人類的尊嚴和智慧的榮光。
當時輸給 AlphaGo 的歐洲圍棋冠軍樊麾,後來選擇加入 DeepMind,擔任了 AlphaGo 一段時間的「教練」,既然下不過 AI,那就讓 AI 下得更好。
2022 年,人機大戰五年後,柯潔也説這幾年改變了他很多,「當時,我是以一個挑戰者的心態去面對 AI。我現在也在跟 AI 下棋,但是以一個學習者的姿態」。
我們無需打敗 AI,但仍然可以找到屬於我們的那個位置。
不過,麥克盧漢有言,「用後視鏡看現在,倒退着走向未來」,我們永遠都在用「過去」的標準認識「現在」。且行且看,面對不可名狀之物,至少不要因為焦慮而原地踏步。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當國內的畫手、寫手、淘寶模特都受了衝擊,國外對失業的憂慮也不遑多讓。
全球同此涼熱,一種新的恐懼正在蔓延:人工智能焦慮症。
和工作一起被取代的,是成就感
紐約時報最近報道了使用 AI 的 35 個真實案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 生活類(10):速成聲明、代寫婚禮致辭、生成電子郵件、排序歷史圖片、整理電腦桌面、安排花園種植方案、制定社畜鍛鍊計劃、規劃無麩質食譜、將就診過程記錄為臨牀筆記、按照喜好設置音樂軟件的播放列表;
- 職業類(14):學習中文、糾正語法、找同義詞、模擬辯論、制定大綱、解答家庭作業、玩押韻等文字遊戲、從學生角度為測試給出反饋、從讀者角度為小説給出反饋、針對某項運動做出教案、查找和總結論文、快速閲讀數十篇學術文章、為軟件工程師修復 bug、識別植物疾病;
- 創意類(11):編寫 Excel 公式、編寫雞尾酒手冊、設計宇宙飛船的零件、製作每分鐘寫一首詩的 AI 時鐘、讓編碼小白做出 Python 程序、在 1 分鐘內做小遊戲、設計更復雜的 3D 遊戲、創造類似數獨的益智遊戲、構建新的蛋白質、模仿某種畫風、為遊戲設置宏大世界觀;
你應該能夠直觀地感覺到,AI,而不僅是 ChatGPT,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的工作、生活和娛樂裏。
在歷史上,我們還從未遭遇過白領首當其衝的自動化浪潮。這場前所未有的 AI 革命,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與工作的關係。
幾年前有一項有趣的研究,説的是白領和藍領看重工作的不同方面。
白領更重視工作是否有趣、工作的成就感如何,以及工作成果是否被欣賞。相比之下,藍領更重視工資、工作條件和同事關係。
研究結果可能略有偏頗,但「被認為是有用的」,對於打工人來説,確實是一項重要的自我評價指標。它帶來的不只是經濟方面的滿足,也往往意味着社會的地位和他人的尊重。
然而現在榮譽屬於 AI。它能夠作畫、寫作、編程,完成人類口中的創造性、技術性工作。
AI 還不夠完美,也依然會胡説八道,但很多時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它在完成任務上很高效,這一點讓我們被深深地打擊到。
那麼被 AI 捲起的焦慮也很好理解了。除了直接搶飯碗,AI 對我們的自尊心和價值感都產生了負面影響,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的「用處」。
與焦慮相伴相隨的,還有一種對未知的恐懼。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但我們不知道 AI 的終點在哪裏。
AI 本身就是個前沿研究也無法參透的黑箱。當大型語言模型接受更多計算能力和數據的訓練,可能表現出其創建者未編程的意外能力或行為,這類現象被稱為「湧現」(Emergent),就像 GPT-4 已經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
瞭解到焦慮的來源,我們有可能緩解它嗎?
BBC 的一則報道提到,人工智能焦慮症正在蔓延,但事實也可能被誇大了一部分。
一方面,我們要意識到人的獨特價值,就像有些工作需要與生俱來的人類素質,例如建立關係、創造力和情商。
另一方面,我們要向前看,與其焦慮,不如花更多時間瞭解 AI,讓它在職場起作用,而不被自己的想象嚇到。
工業革命時期,我們就掉進過技術陷阱
自 ChatGPT 誕生以來,我們越發喜歡在歷史上找答案,希望被曾經的技術變革驅散迷茫。
貝內迪克特的《技術陷阱》或許能夠解惑。本書提出的一個主要觀點是,技術進步的本質是創造性毀滅。
也就是説,長期來看,新技術會讓所有人受益,最貧困的家庭也能夠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但是短期之內,部分勞動者將被時代拋下,失業或收入減少,陷入「技術陷阱」之中。
歷史的沙落在人的身上便是一座山,所謂的短期,可能就是人的一生。
另外,書裏還有一個有趣的觀點,它將省力技術分為兩種:使能技術和取代技術。
其中,「使能技術」幫助人們更高效地完成已有的任務,或創造全新的工作機會,「取代技術」則讓工作和技能變得多餘。
這兩種技術並非涇渭分明,可能相互轉化或重合。
舉例來説,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生產利潤突飛猛漲,工人工資卻停滯不前,社會中的收入差距急劇擴大,陷入了「恩格斯式停頓」。
但在 1843 年到 1887 年,也就是工業革命幾十年之後,勞動者們的總收入翻了一番。
貝內迪克特認為,這是因為機械化初期的機器都比較簡單,由手工勞動轉為操作機器的工人,工資並不會上漲,甚至更廉價的童工也被招來取代成年工人,導致工人的整體收入被拉低。
但在機械化後期,工廠出現了更復雜的機器,工人也需要懂更多的技術,技術變革從取代性變成使能性,技術工人的議價能力因此提高了,勞動者的整體收入也提高了。
樂觀地説,剛剛開啓的 AI 革命,整體可能更偏向於「使能技術」,而不是「取代技術」。
因為 AI 還不夠完美,它暫時也不需要完美,只是為某些工作流程節省時間,門檻依然存在,並不是傻瓜式操作就可以達到理想效果。
就像讓 AI 幫忙寫稿,它可能無法直接生成驚才絕豔的稿件,但它可以幫我們完善大綱和草稿,也可以做我們的第一個讀者給出反饋意見。
但「使能技術」也足以讓一部分人被替代了。先別急着灰心,焦慮的可不只是我們。
奇績創壇創始人兼 CEO 陸奇最近也在演講中説,自己跟不上大模型的發展速度了,「just too much」。事實上,他是國內對 AI 最有發言權的人之一,曾任職於 IBM、雅虎、微軟、百度,與 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是忘年交。
但他也思考出了未來可能的方向。陸奇指出,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模型的組合,如果我們的模型能力大模型都有,或者被大模型逐步學會,未來唯一有價值的是我們有多大見解。下一時代典型的職業,應該是創業者和科學家。
陸奇還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基本假設,碼農成本會降低,但對碼農的需求會大量增加,碼農不必太擔心,因為我們需要軟件,軟件永遠可以解決更多問題,當軟件便宜了,買的人也就多了。
這和工業革命的一個節點重合了。《技術陷阱》裏也舉了一個例子,若以 1890 年的技術生產 1929 年的鋼鐵量,所需工人是 125 萬而非 40 萬。但是,因為鋼鐵需求量穩步上升,看似多餘的 80 萬工人,也很少因為鋼鐵行業機械化而失業。
總之,每個行業都會有結構性影響、系統性重組,但仍會留下機會。我們能夠做的是學習如何與技術共處,將 AI 視為一種資源而不是威脅。
在工作裏找到新的價值感
當有人因為 AI 愁雲慘淡,也有人堅信着「長板理論」:
引用AI 不會取代你,而是擴展你所能提供的最有價值的東西。
當大多數工作都可以被 AI 取代,我們的成就感從何而來?這時候,或許需要一次「校準」。
4 月中旬,Smalltalk 開發者、著名程序員 Kent Beck 在 Twitter 感嘆:
引用我一直不願意嘗試 ChatGPT,今天我克服了這種不情願,我明白我為什麼不情願了。我 90% 的技能的價值剛剛下降到 0 美元。剩餘 10% 的槓桿增加了 1000 倍。我需要重新校準。
評論區大部分都在問 10% 是什麼。
以 Kent Beck 的經驗,軟件開發需要很多技能,從解決問題和批判性思維,到編程和調試。
而 AI 讓這些技能的價值排序改變了,完成代碼、修復 bug 等都可以讓 ChatGPT 代勞或者加快,這意味着他 90% 的技能已經貶值。
一開始這種認識讓 Kent Beck 十分沮喪。在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調整技能,好好開發剩下的 10%。
現在,藉助 ChatGPT 等 AI 工具,Kent Beck 可以自動執行日常任務,並將精力集中在更需要專業知識和創造力的領域。
首先,ChatGPT 很適合在頭腦風暴的時候給出備選方案、分析和理解複雜的代碼庫等等。
其次,Kent Beck 自認為也有 ChatGPT 無法替代的部分:創造力、專業知識和批判性思維。在他看來,最成功的軟件開發項目,應該是由人類創造力和專業知識相結合,並使用 ChatGPT 等工具驅動的項目。
從 Kent Beck 的個例裏,我們大概也可以得到一些啓發。
這也是陸奇對創業者的一個建議:認清現實、果斷行動。如果這次變革對我們所在的產業帶來結構性影響,那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馬斯克也説過類似的話,「熵並不在你這邊」。
幾年前,AI 席捲了圍棋,打敗了最優秀的人類棋手。人類一生也無法窮盡的遊戲,卻被 AI 精確計算,挑戰了人類的尊嚴和智慧的榮光。
當時輸給 AlphaGo 的歐洲圍棋冠軍樊麾,後來選擇加入 DeepMind,擔任了 AlphaGo 一段時間的「教練」,既然下不過 AI,那就讓 AI 下得更好。
2022 年,人機大戰五年後,柯潔也説這幾年改變了他很多,「當時,我是以一個挑戰者的心態去面對 AI。我現在也在跟 AI 下棋,但是以一個學習者的姿態」。
我們無需打敗 AI,但仍然可以找到屬於我們的那個位置。
不過,麥克盧漢有言,「用後視鏡看現在,倒退着走向未來」,我們永遠都在用「過去」的標準認識「現在」。且行且看,面對不可名狀之物,至少不要因為焦慮而原地踏步。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