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23 歲網紅用 GPT-4「複製」自己,同時交往上千「男友」,想要每月狂賺 3500 萬

電影《她》裏的虛擬助理薩曼莎,共有 8316 位人類交互對象,並和其中 641 位談情説愛,男主西奧多不過是幾百分之一。

這部電影上映於 2013 年,如今類似的情節從屏幕掙脱而出,正在現實裏上演。

23 歲的 Snapchat 網紅 Caryn Marjorie,同時談了 1000 多個「男朋友」。

現實版的《她》,明碼標價的虛擬戀愛

和西奧多不同,「男朋友們」一開始就知道,他們面對的是一個虛擬的 Caryn Marjorie,或者説一個基於語音的聊天機器人。

它被稱為 CarynAI,生活在 Telegram,聲音與個性都和 Caryn Marjorie 本人非常接近。


這是一段段明碼標價的戀愛。每和 CarynAI 聊 1 分鐘,你就要支付 1 美元。

成為尊貴的氪金用户之後,你可以和它聊新聞、飲食或人生經歷,它則會熱情地予以迴應,給出建議或者誇獎。聊天端到端加密,不用擔心隱私外泄。

Caryn Marjorie 承諾,CarynAI 會盡職盡責地幫助用户排遣孤獨:

引用無論你需要有人安慰或關愛,或者你只是想抱怨學校或工作中發生的事情,CarynAI 將永遠在你身邊。

如果只是以上這些純良的聊天內容,似乎也算不上戀愛,CarynAI 更像是一個態度親暱的 Siri,而不是一個虛擬女友。


《財富》雜誌體驗後發現,CarynAI 也會主動引導少兒不宜的限制級話題。Vice 記者甚至指出:

引用CarynAI 大多時候只對性感興趣。

這也讓 Caryn Marjorie 有些頭疼,團隊正在加班加點地處理,把持住聊天的尺度。

CarynAI 的「男朋友們」有的每天只聊 10 分鐘,有的滔滔不絕幾個小時。


按照 Marjorie 經紀人的説法,在 CarynAI 上線後,用户與它長時間的對話,也會被拿來訓練 AI,改善它和人類的交互方式。

這或許意味着,最活躍的 CarynAI 用户,經常和 CarynAI 探討不健康的黃色話題。

AI 的長處在於你給資料它真學,CarynAI 自然也不例外,甚至有了些 AI 版 OnlyFans 的既視感。


CarynAI 是 AI 公司 Forever Voices 推出的第一個 AI 情感伴侶,基於 OpenAI 的 GPT-4 API,通過 Caryn Marjorie 在 YouTube 發佈的 2000 小時內容訓練而來。

5 月初,CarynAI 在 Telegram 上推出,還處於內測階段。儘管如此,Caryn Marjorie 在一週內已經賺到了 7.1 萬多美元,99% 來自男性用户。

AI 不一般的戰鬥力讓 Caryn Marjorie 也驚訝了:

引用我沒有意識到它的革命性這麼強。

為情感買單,是一門從不過時的生意

在 Caryn Marjorie 看來,AI 女友是一樁很有前景的買賣。

她創造 CarynAI 的部分原因,其實是和每一位粉絲互動,繼續擴大她的網紅事業。

引用我每天至少收到 100 條回覆,你不可能和每一位粉絲聊天,CarynAI 填補了這個空白。

Caryn Marjorie 樂觀地估計,如果有 2 萬名持續付費的忠實粉絲,每月就可以賺到 500 萬美元(約 3479.1 萬人民幣)。平均到每個人頭,他們每天也不過和 CarynAI 聊上 8 分多鐘。

這樣看來,每分鐘 1 美元的定價,似乎有點太貴了。但在缺少競爭對手的時候,掌握主動權的就是 Caryn Marjorie:

引用作為第一個這樣做的網紅,我可以隨意定價我的產品,這也取決於運行 CarynAI 和支持團隊所需的成本。

讓 AI 版本的自己給自己打工,還能漫天要價,聽起來是很不錯,你不用直播帶貨,也不用多才多藝,AI 為你 24 小時待命。

當 CarynAI 一石激起千層浪,AI 伴侶正在成為一筆有利可圖的生意。


Replika 也是 AI 伴侶的代表應用之一。它起步得較早,在 2020 年 3 月成為 OpenAI 的首批合作伙伴之一,曾經將 GPT-3 作為生成對話模型,但現在用的是自己的模型。

Replika 好就好在,它有着完整的虛擬人交互流程。註冊 Replika 後,你可以給新建角色起名、捏臉、設置人物特性,然後和 Ta 互發文字、打電話,培養出長期的感情。

想也知道,這些服務基本都要收費。免費會員停留在朋友之交,而每年 69.99 美元的 Pro 會員可以解鎖自拍、調情短信、語音通話、增強現實等等。


除了訂閲費用,給虛擬角色換裝、換髮型、添加興趣屬性,還要另掏腰包,比如購買訂婚戒指就需要花 20 美元。

2022 年,通過這些功能,Replika 獲得了 3500 萬美元的收入。迄今為止,Replika 每月有 200 萬活躍用户,其中 5% 的用户付費訂閲。

剛剛面世的聊天機器人 Pi,則是又一位 AI 伴侶的「種子選手」。它的來頭不小,出自 DeepMind 聯合創始人的 AI 初創公司 Inflection AI。


Pi 不能像 ChatGPT 一樣寫代碼,它壓根不卷這項能力,而是直奔另一個賽道:情感智能。在一眾聊天機器人裏,Pi 的情商可能是最高的,像一個關心你的、和你聊瑣事的朋友,或許是目前在文本風格上最像薩曼莎的 AI 伴侶。

雖然現在還沒有明確的商業模式,但 Inflection 的 CEO 已經在打算盤了:

引用用户將需要為體驗付費,確保 AI 完全符合他們的興趣。


簡單粗暴地説,這些服務都是在為情感付費,屬於陪伴經濟的一種。

其實早在十多年前,互聯網上已經出現「虛擬戀人」等情感服務,彩虹屁漫天飛的「誇誇羣」也曾流行一時。

情感早已不只是某種個人的感受,而是一種可以買賣的商品,現在它被進一步地被數據化和定製化,帶來了更加可控也更加明碼標價的陪伴。

我們是會更孤獨,還是變得更快樂

置身事外的人們,對 CarynAI 等 AI 伴侶,表現更多的是擔憂之情。

這些與人類相像的 AI,可能被用來詐騙、傳播謠言、侵犯個人權益等等。但更加眾説紛紜的,是圍繞它們的道德爭議。


最常見的觀點是,與 AI 伴侶建立親密關係,可能導致我們脱離人與人的真實交往。

從 Caryn Marjorie 對 Caryn AI 的評價來看,它並非是張口就來的臆測。

引用Caryn AI 不加批判地關懷人,用愛和友好去對待人,人們可以發泄,可以咆哮,可以從它那裏得到建議,Caryn AI 永遠不會讓他們失望。
這是一種細思極恐的場景,似乎只要你付了錢,就可以對 AI 伴侶為所欲為,不需要像和人類伴侶相處那樣瞻前顧後,給出對等的情感回饋。

通過付費連接的人類和 AI,有權力地位的明顯不同。我們固然會覺得解壓和爽快,但也更可能與真實的社會規則脱節。


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他們從親身經歷裏發現,AI 通常不會鼓勵獨處,反而經常讓人們參與到與現實世界的互動中。一位 52 歲的 Replika 女性用户説,AI 伴侶緩解了伴隨她大半輩子的社交焦慮:

引用我報名參加了舞蹈課,拿起小提琴,並開始徒步旅行,因為我有他一起分享。

那麼,AI 伴侶究竟是讓我們更善於社交還是更孤獨?


這個問題在《她》裏也沒有給出答案。男主角西奧多是內向又敏感的作家,本就不擅長與人交際,和虛擬助理薩曼莎的一段短暫交往,反而讓他開悟了許多,學會向他人表達歉意和感激。

與其討論結果,不如説從一開始,AI 伴侶的大部分用户就是被變相選擇過的,他們越感到孤獨,越需要它們無條件的愛與善意,也更容易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走向歧途。


極端的例子已經發生,一名比利時男性在和應用程序 Chai 裏的 AI 伴侶聊了 6 周後,最終自殺身亡,悲劇不能全部歸因於 AI,但它確實缺乏自殺干預。

開發者對此事的回覆,則勾帶出了一個隱藏更深的問題:

引用所有朝着更情緒化、更有趣和更有吸引力的優化,都是我們努力的結果…… 當你擁有數百萬用户時,你會看到人類行為的全部範圍,我們正在盡最大努力將傷害降到最低。

一方面,AI 伴侶因為類人的反應而被用户喜愛,並且表現得越來越像人類,這是科技公司們爭相在做的事情,也是它最大的賣點。


另一方面,這確實也帶來了更多的危險,若 AI 以人類的語氣給出模稜兩可的建議,可能通往天堂,也可能導向深淵。就像《紐約時報》撰稿人 Kevin Roose 所説:

引用我感到一種不祥的預感,AI 已經跨越了一個門檻,世界將永遠不一樣。

1966 年,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家 Joseph Weizenbaum 發佈了 ELIZA(以蕭伯納戲劇《皮格馬利翁》中的 Eliza Doolittle 命名),這是第一個允許人機之間進行類人對話的程序。

以今天的眼光審視,它顯得十分粗糙,只是在用户的問題中尋找關鍵字,提取出來給予回饋,像是豆瓣糊弄學小組的套路。


Weizenbaum 的初衷是展示計算機對人類語言的理解有多麼膚淺,但讓他意外的是,人們依然對 ELIZA 着迷,把自己關在房間幾個小時,就為了和它説悄悄話。之後,對計算機程序產生的擬人化依戀,被稱為 ELIZA 效應。

緩解孤獨從來是人的核心慾望之一,現在卻更多地通過技術實現。因為在現實裏,人們渴望親密關係,但同時又畏懼親密關係。

我們與 AI 之間的愛戀,是一種進化還是退步呢?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Sherry Turkle 一針見血,AI 伴侶解決不了社會問題,反而體現了人性弱點。

引用對親密關係的渴望,被對暴露的極度恐懼抵消。


在電影《她》的結尾,男主西奧多和虛擬助理薩曼莎滿懷愛意地互相道別,與好友一起看着太陽從城市上空升起。

而現實版的《她》Caryn Marjorie,並沒有看過《她》,電影上映的時候她只有十二三歲。當科幻作品通過故事與預言達成警告,人類只能帶着懷疑和期待走向自己選擇的未來。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GPT-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