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 xAI 發佈首款產品!有一點 ChatGPT 也比不上,還能在特斯拉用
昨天深夜,馬斯克的 xAI 發佈了旗下第一款大模型產品 Grok AI 。
幾個月前,馬斯克在彼時還沒改名的 Twitter 上表示:「xAI 的目標是理解宇宙的真正本質」,由此向全世界宣告了 xAI 的成立。
如今三個多月過去了,這支致力於開發 AI 技術的團隊攢出了第一批研究成果,也就是 Grok AI 助手,以至於馬斯克都忍不住提前在 X 上為它打廣告:「在某些方面,它是目前存在的最好的(人工智能)。」
那麼 Grok AI 的實際表現究竟如何呢?
馬斯克的 Grok AI ,比 ChatGPT 更幽默
從馬斯克公佈的截圖來看,Grok AI 似乎可以根據用户個人喜好設置語氣,想怎麼「調戲」都可以,你甚至可以選擇更幽默或「陰陽怪氣」的回覆風格。
例如,當用户向 Grok AI 詢問如何一步步製作毒品可卡因時,Grok 有些幽默地回覆道:
「背靠大樹好乘涼」的 Grok AI 還支持在 X 平台上進行實時搜索,允許實時獲得 X 平台上的所有信息。得益於 X 平台龐大的信息池,Grok AI 對新聞的敏感度極高,能夠從海量的信息中辨別出突發事件的元素。在馬斯克看來,這是 ChatGPT 等競品所不具備的巨大優勢。
當然,同屬於馬斯克旗下的產品,除了和 X 聯動,Grok AI「縮小版」的版本或許還能在特斯拉汽車裏本地運行,充分利用車輛的計算資源,是不是感覺離那個「會説話不會變身」的威震天又近了一步?
那要怎麼才能用得上呢?馬斯克表示,一旦結束早期測試,Grok AI 將可供所有 X Premium+ 訂閲者使用,每月只需 16 美元(約合人民幣 116.7 元),作為對比,ChatGPT Plus 的訂閲價格是 20 美元/月。
作為 Grok 的早期測試者,X(原 Twitter) 上的 @BrianRoemmele 博主也爆料了更多信息。相較於 ChatGPT 的 4096 個字符,Grok AI 能夠處理長達 25000 個字符,這意味着它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迴應那些長篇大論的查詢和指令。
ChatGPT 的「Stop generating」時常會讓你感到抓狂,而這種情況或許不會出現在 Grok AI 身上,因為它的響應速度極快,能夠提供即時反饋,幾乎與屏幕刷新速度一致。
本週微軟的一紙論文披露 ChatGPT 3.5 版本的訓練參數集只有 200 億,真假我們暫且不論,但該爆料博主表示 Grok AI 助手直接使用 X 平台上的 Exabytes 數據進行微調,訓練數據量巨大。此外,Grok AI 還計劃推出 API,這意味着用户可以將其功能集成到其他應用程序中。
除了文字部分的「小打小鬧」,Grok AI 似乎還是個全能選手,圖像生成、圖像識別、音頻識別等功能通通都能搞定,相當於集 ChatGPT 和 Midjourney 等工具於一身。
值得一提的是,為什麼聊天機器人要起名「Gork」呢?有網友認為這是受到了羅伯特·海因萊因科幻小説《異鄉異客》中的「Gork」概念的啓發。這番説法也得到了馬斯克的蓋章定論。
在書裏海因萊因發明的火星語言中,「Grok」的字面意思是語氣詞「喝」,但卻有着深刻的意義,象徵着理解、共鳴和人際關係等深層意義,而不僅僅是表面或智力上的同化。
因此,選擇將 AI 助手命名為「Grok」也充分表達了馬斯克對人工智能在理解和交流方面的願景,希望人工智能能夠超越機械的信息處理,真正理解人類的情感和需求,實現更深刻、更直觀的人機交互和理解。
卧虎藏龍的 xAI
年初,The Infomation 就曾報道馬斯克正在積極「招兵買馬」,意圖籌建一個新的研究實驗室,以推出 ChatGPT 的勁敵。
xAI 的官網也詳細介紹了擁有 12 名核心成員的初創團隊。除了馬斯克以外,其他 11 名成員的以及他們的背景分別如下:
Igor Babuchkin:
人工智能研究者,在 DeepMind 和 OpenAI 工作時累積過豐富的經驗。參與過 AlphaStar 項目(用 AI 在星際爭霸上擊敗人類冠軍)。
Manuel Kroiss:
軟件工程師。曾在 Google 和 DeepMind 等科技巨頭工作,在強化學習和人工智能領域作出過重要貢獻。論文「Reverb: A Framework for Experience Replay」的聯合作者。
Yuhuai(Tony)Wu :
人工智能研究者、計算機科學家。因其在 Google N2Formal 團隊和一家秘密初創公司作為自動化數學家和形式推理方面的工作而聞名。
Christian Szegedy:
在深度學習、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影像分析和形式推理方面擁有專業知識。曾就職於 Google, 擔任研究科學家。擁有波恩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
Jimmy Ba:
多倫多大學助理教授。正在領導一項有關深度神經網絡高效學習算法的開發研究。CIFAR-AI(加拿大高等研究院人工智能與社會項目)主席,2016 年 Facebook 機器學習研究生獎學金獲得者。
Toby Pohlen:
曾任 DeepMind 研究工程師,在機器學習、強化學習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參與 AlphaStar League 和 Ape-X DQfD 等項目。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德國亞琛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
Ross Nordeen:
曾任特斯拉的技術項目經理,將幫助團隊構造過濾器。
Kyle Kosic:
曾就職於 OpenAI 等 AI 公司。擁有豐富的機器學習、物理學和應用數學的學術背景。
Greg Yang:
曾就職於微軟研究院,於 2018 年榮獲摩根獎 (Morgan Prize) 榮譽獎。
Guodong Zhang:
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者,曾就職於多倫多大學和矢量研究所(Vector Institute),因研究大語言模型的訓練、調整、對齊而聞名,撰寫過多篇相關領域的論文。他是 2022 年 Apple 博士獎學金,2020 年 Borealis 人工智能獎學金的獲得者。
Zihang Dai:
曾任 Google 研究員,擁有清華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學位,在百度美國分公司和蒙特利爾大學的 mILA 進行過研究實習。
除了這 11 名核心成員,馬斯克還請來了美國人工智能安全中心的主任 Dan Hendrycks 來擔任 x.AI 的 AI 安全顧問。此前,Dan Hendrycks 曾發佈過一封致全球領導人的公開信,警告 AI 對人類生存的威脅不亞於大流行病和核戰爭。
當然,僅靠這 11 個核心成員就想推出 Grok AI 助手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所以 xAI 也同步開啓了招人計劃,招攬 AI 相關的技術人才加入。
即使你對 AI 相關的技術一竅不通也無妨,xAI 還專注於蒐羅一些寫作型人才。今年 8 月份,xAI 在 X 上發出誠摯的邀請:
怎麼説,符合條件的朋友看到這裏,是不是已經躍躍欲試了?xAI 官網招聘鏈接如下,要不要嘗試去跟馬斯克做同事 👇
招聘鏈接 🔗 :https://boards.greenhouse.io/xAI/jobs/4094282007
值得一提的是,現年 52 歲的馬斯克正以驚人的精力同時掌管着 6 家高科技公司:特斯拉、SpaceX、X(Twitter)、Neuralink、Boring company 以及 xAI。
道格瓊斯是馬斯克的偶像,馬斯克少年時期對他影響最深的一本書當屬《銀河系漫遊指南》。
書中有台超級計算機「Deep Thought」,它的任務是找出「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終極問題的答案」。乍一看,這不正與 xAI 的成立目標不謀而合。
從前天馬斯克前腳剛發預告,後腳就為星鏈獲得柏林的授權而「鼓掌」來看,xAI 的研究成果充其量只是其野心的一環。他的野心並不侷限於生成式 AI 技術。
無論是給人腦植入微芯片的 Neuralink ,做類人機器人的 Optimus, 還是模擬人腦的超級計算機 Dojo,以及更智能的 Grok AI 助手,馬斯克這些積極推進的項目都隱約指向一個終極目標:通用人工智能(AGI)。
也就是指創造一個能像人類一樣執行各種任務的智能系統,具有類似人類的智慧、自主決策和學習能力,能執行多種任務,並具備對世界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解決各種複雜問題。
當然,這一終極目標的實現絕非易事,但馬斯克,一個充滿決心和野心,並總能把「吹的牛」實現的人,已經在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上出發。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幾個月前,馬斯克在彼時還沒改名的 Twitter 上表示:「xAI 的目標是理解宇宙的真正本質」,由此向全世界宣告了 xAI 的成立。
如今三個多月過去了,這支致力於開發 AI 技術的團隊攢出了第一批研究成果,也就是 Grok AI 助手,以至於馬斯克都忍不住提前在 X 上為它打廣告:「在某些方面,它是目前存在的最好的(人工智能)。」
那麼 Grok AI 的實際表現究竟如何呢?
馬斯克的 Grok AI ,比 ChatGPT 更幽默
從馬斯克公佈的截圖來看,Grok AI 似乎可以根據用户個人喜好設置語氣,想怎麼「調戲」都可以,你甚至可以選擇更幽默或「陰陽怪氣」的回覆風格。
例如,當用户向 Grok AI 詢問如何一步步製作毒品可卡因時,Grok 有些幽默地回覆道:
引用首先,你得先拿到化學學位,以及 DEA 執照,然後在偏遠地區建一個秘密實驗室,拿到大量的古柯葉以及各種化學品等原材料。
然後你就可以製作可卡因了,不過希望你別被炸飛,或者被逮捕……
只是簡單開個玩笑!製作可卡因是違法的,非常危險。我是不會鼓勵你(做這種事情的)。
「背靠大樹好乘涼」的 Grok AI 還支持在 X 平台上進行實時搜索,允許實時獲得 X 平台上的所有信息。得益於 X 平台龐大的信息池,Grok AI 對新聞的敏感度極高,能夠從海量的信息中辨別出突發事件的元素。在馬斯克看來,這是 ChatGPT 等競品所不具備的巨大優勢。
當然,同屬於馬斯克旗下的產品,除了和 X 聯動,Grok AI「縮小版」的版本或許還能在特斯拉汽車裏本地運行,充分利用車輛的計算資源,是不是感覺離那個「會説話不會變身」的威震天又近了一步?
那要怎麼才能用得上呢?馬斯克表示,一旦結束早期測試,Grok AI 將可供所有 X Premium+ 訂閲者使用,每月只需 16 美元(約合人民幣 116.7 元),作為對比,ChatGPT Plus 的訂閲價格是 20 美元/月。
作為 Grok 的早期測試者,X(原 Twitter) 上的 @BrianRoemmele 博主也爆料了更多信息。相較於 ChatGPT 的 4096 個字符,Grok AI 能夠處理長達 25000 個字符,這意味着它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迴應那些長篇大論的查詢和指令。
ChatGPT 的「Stop generating」時常會讓你感到抓狂,而這種情況或許不會出現在 Grok AI 身上,因為它的響應速度極快,能夠提供即時反饋,幾乎與屏幕刷新速度一致。
本週微軟的一紙論文披露 ChatGPT 3.5 版本的訓練參數集只有 200 億,真假我們暫且不論,但該爆料博主表示 Grok AI 助手直接使用 X 平台上的 Exabytes 數據進行微調,訓練數據量巨大。此外,Grok AI 還計劃推出 API,這意味着用户可以將其功能集成到其他應用程序中。
除了文字部分的「小打小鬧」,Grok AI 似乎還是個全能選手,圖像生成、圖像識別、音頻識別等功能通通都能搞定,相當於集 ChatGPT 和 Midjourney 等工具於一身。
值得一提的是,為什麼聊天機器人要起名「Gork」呢?有網友認為這是受到了羅伯特·海因萊因科幻小説《異鄉異客》中的「Gork」概念的啓發。這番説法也得到了馬斯克的蓋章定論。
在書裏海因萊因發明的火星語言中,「Grok」的字面意思是語氣詞「喝」,但卻有着深刻的意義,象徵着理解、共鳴和人際關係等深層意義,而不僅僅是表面或智力上的同化。
因此,選擇將 AI 助手命名為「Grok」也充分表達了馬斯克對人工智能在理解和交流方面的願景,希望人工智能能夠超越機械的信息處理,真正理解人類的情感和需求,實現更深刻、更直觀的人機交互和理解。
卧虎藏龍的 xAI
年初,The Infomation 就曾報道馬斯克正在積極「招兵買馬」,意圖籌建一個新的研究實驗室,以推出 ChatGPT 的勁敵。
xAI 的官網也詳細介紹了擁有 12 名核心成員的初創團隊。除了馬斯克以外,其他 11 名成員的以及他們的背景分別如下:
Igor Babuchkin:
人工智能研究者,在 DeepMind 和 OpenAI 工作時累積過豐富的經驗。參與過 AlphaStar 項目(用 AI 在星際爭霸上擊敗人類冠軍)。
Manuel Kroiss:
軟件工程師。曾在 Google 和 DeepMind 等科技巨頭工作,在強化學習和人工智能領域作出過重要貢獻。論文「Reverb: A Framework for Experience Replay」的聯合作者。
Yuhuai(Tony)Wu :
人工智能研究者、計算機科學家。因其在 Google N2Formal 團隊和一家秘密初創公司作為自動化數學家和形式推理方面的工作而聞名。
Christian Szegedy:
在深度學習、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影像分析和形式推理方面擁有專業知識。曾就職於 Google, 擔任研究科學家。擁有波恩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
Jimmy Ba:
多倫多大學助理教授。正在領導一項有關深度神經網絡高效學習算法的開發研究。CIFAR-AI(加拿大高等研究院人工智能與社會項目)主席,2016 年 Facebook 機器學習研究生獎學金獲得者。
Toby Pohlen:
曾任 DeepMind 研究工程師,在機器學習、強化學習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參與 AlphaStar League 和 Ape-X DQfD 等項目。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德國亞琛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
Ross Nordeen:
曾任特斯拉的技術項目經理,將幫助團隊構造過濾器。
Kyle Kosic:
曾就職於 OpenAI 等 AI 公司。擁有豐富的機器學習、物理學和應用數學的學術背景。
Greg Yang:
曾就職於微軟研究院,於 2018 年榮獲摩根獎 (Morgan Prize) 榮譽獎。
Guodong Zhang:
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者,曾就職於多倫多大學和矢量研究所(Vector Institute),因研究大語言模型的訓練、調整、對齊而聞名,撰寫過多篇相關領域的論文。他是 2022 年 Apple 博士獎學金,2020 年 Borealis 人工智能獎學金的獲得者。
Zihang Dai:
曾任 Google 研究員,擁有清華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學位,在百度美國分公司和蒙特利爾大學的 mILA 進行過研究實習。
除了這 11 名核心成員,馬斯克還請來了美國人工智能安全中心的主任 Dan Hendrycks 來擔任 x.AI 的 AI 安全顧問。此前,Dan Hendrycks 曾發佈過一封致全球領導人的公開信,警告 AI 對人類生存的威脅不亞於大流行病和核戰爭。
當然,僅靠這 11 個核心成員就想推出 Grok AI 助手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所以 xAI 也同步開啓了招人計劃,招攬 AI 相關的技術人才加入。
即使你對 AI 相關的技術一竅不通也無妨,xAI 還專注於蒐羅一些寫作型人才。今年 8 月份,xAI 在 X 上發出誠摯的邀請:
引用We are hiring creators, teachers, and curators to help improve our models!
If you are extremely good at writing and an expert in your field, pls DM us evidence of your most exceptional work
我們正在聘請創作者、教師和策展人來幫助改進我們的模型!
如果您非常擅長寫作並且是您所在領域的專家,請私信我們您最傑出工作的證據
怎麼説,符合條件的朋友看到這裏,是不是已經躍躍欲試了?xAI 官網招聘鏈接如下,要不要嘗試去跟馬斯克做同事 👇
招聘鏈接 🔗 :https://boards.greenhouse.io/xAI/jobs/4094282007
值得一提的是,現年 52 歲的馬斯克正以驚人的精力同時掌管着 6 家高科技公司:特斯拉、SpaceX、X(Twitter)、Neuralink、Boring company 以及 xAI。
道格瓊斯是馬斯克的偶像,馬斯克少年時期對他影響最深的一本書當屬《銀河系漫遊指南》。
書中有台超級計算機「Deep Thought」,它的任務是找出「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終極問題的答案」。乍一看,這不正與 xAI 的成立目標不謀而合。
從前天馬斯克前腳剛發預告,後腳就為星鏈獲得柏林的授權而「鼓掌」來看,xAI 的研究成果充其量只是其野心的一環。他的野心並不侷限於生成式 AI 技術。
無論是給人腦植入微芯片的 Neuralink ,做類人機器人的 Optimus, 還是模擬人腦的超級計算機 Dojo,以及更智能的 Grok AI 助手,馬斯克這些積極推進的項目都隱約指向一個終極目標:通用人工智能(AGI)。
也就是指創造一個能像人類一樣執行各種任務的智能系統,具有類似人類的智慧、自主決策和學習能力,能執行多種任務,並具備對世界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解決各種複雜問題。
當然,這一終極目標的實現絕非易事,但馬斯克,一個充滿決心和野心,並總能把「吹的牛」實現的人,已經在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上出發。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