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依舊很 MINI,但 smart 一點也不 smart 了
MINI 和 smart 曾經有一時瑜亮的感覺,二者的品牌定位,車型大小以及背後的寶馬和奔馳集團,都充滿了針對意味。
但進入到了電動時代,smart 不僅改變了股權結構,變成了吉利和奔馳共同持股的合資公司,並且也不生產兩座小車,直接全員觸電只做電動 SUV 之後,就以及和 MINI 分道揚鑣了。
尤其是上個月剛剛電動 MINI Cooper E 系列上市,在電動化之餘依舊保留了 MINI 設計的神韻和駕駛樂趣,MINI 依舊很 MINI,英倫味兒還是很正。
▲ 人們印象中的 smart
但 smart 確實再也不是人們印象中的那個 smart 了。
▲ smart Forfour
「小」一度被認為是 smart 和 MINI 最大以及最像的特徵,哪怕是 smart 曾經的五門四座車型 Forfour 也是小得有點誇張:初代車長 3 米 7,軸距 2.5 米;二代更是車長不到 3 米 5,軸距不到 2.5 米。
當然歐洲人因為道路環境和基礎建設的原因,不得不偏愛小車,但中國市場卻是對小車有着天然的牴觸,除非你便宜得像五菱。
所以新 smart 品牌和過去説再見,並且目前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國市場之後,我們就看到了新舊 smart 之間的巨大差別:有那麼一點傳承,但更多還是變化。
傳承大概有 3 點,一是車標沒變,畢竟品牌價值還是有的,祖上闊過。
▲ 最後一代 samrt EQ 家族
二是造型,雖然説現在的 smart 精靈#1 和精靈#3 和我們認知中的兩門 smart 小車差異挺大,但實際上和 smart EQ Forfour 這款車還是有明顯相似的,我們甚至可以認為 smart 精靈#1 就是 smart EQ Forfour 的繼任車型。
三是電動化,現在的 smart 全員上電,看其實變了祖宗之法,但其實 smart 電動化非常早,在 2007 年的時候就推出了 smart EQ Fortwo 純電車,如今看來其性能有點慘不忍睹:30kW(41 馬力)動力,110 公里滿電續航,8 小時才能充滿電池,以及最高時速僅有 120 公里。
變化自然是吉利的加入,以及 SEA 浩瀚平台成為 smart 的靈魂,而其外表,按照官方説法,依舊由奔馳方面設計,奔馳主外,吉利主內的模式,鑄就了全新的 smart。
另外的變化也在於其定位。
▲ smart 精靈#5 概念車
最能標誌這種轉變的是還沒有上市的 smart 精靈#5 概念車。
smart 在「小」之外,另一個關鍵詞是「城市」,曾經的它確實適合在歷史悠久的歐洲老城逼仄的道路上穿梭停留,雖然如今的 smart 精靈#1 和精靈#3 變大了一些,但至少看得出它依舊很城市,具有強烈的時尚氣質和明確的通勤定位。
但 smart 精靈#5 完全是為户外而生的中型大五座 SUV,是完全地反原 smart 教旨主義的產品,不僅大,而且野。雙電機智能四驅、AT 全地形輪胎、全地形駕駛模式(Off-road,沙地,雪地,泥地,岩石),這意味着 smart 正往城市邊緣開,走向野外。
今年 4 月北京車展的時候,smart 就官宣了這款 smart 精靈#5 概念車,然後隨着時間推移,它概念車的後綴也被去掉,宣發也越來越密集,這意味着它離消費者越來越近了。
然後這兩天 smart 宣佈,smart 精靈#5 將於 8 月 28 日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全球首秀,全新 smart 精靈#5 也將成為全球首款搭載字節跳動自研豆包 AI 大模型的量產車,smart OS 也會迎來 2.0 版本。
另外,為了更突出 smart 精靈#5「野」的氣質,smart 還表示將會推出為它量身定製的「户外奇旅探險包」,整合了多種車載户外裝備。
X 型塗裝車頂平台採用模塊化設計,具有靈活性和未來升級空間,雙層可拆卸結構則預留空間,容納更多户外裝備並滿足多種使用場景。另外,車頂平台側面還預留了四個便捷的標準安裝口,為運動相機或其它擴展配件提供了更多可能。
和整車設計相呼應,便捷進出側踏板採用了半啞光金屬,並使用錯落有致的膠囊圓防滑墊加以點綴,具備防滑耐磨等特性,在視覺上讓這款車更顯硬派。
安裝在車身左側的 D 柱的小書包除了收納功能之外,主要是凸顯一點時尚感。
車身右側的 D 柱這裏則可以安裝通向車頂的自由側爬梯,採用了摺疊設計。
底盤安全裝甲則為車輛提供更周全保護。
除此之外,不管是概念車階段的宣傳物料,還是量產版的示意圖,都突出了户外露營觀影娛樂的場景,這些種種都呼應了標題:野起來的 smart,和之前的 smart 完全不一樣了。
在國內市場,現今 smart 有兩款車型在售:小型 SUV 精靈#1,基本上月售一兩千輛;緊湊型 SUV 精靈#3,月售幾百兩,這樣的銷量顯然沒法撐起一個獨立的品牌。
事實也證明,精品小 SUV 在國內就是賣不好,大五座才是王道。
而坦克品牌的崛起,以及方程豹的跟進,以及福特烈馬國產等諸多現象疊加,也意味着,硬派越野是一個潛力巨大的細分領域。
從這些因素出發,smart 精靈#5 其實瞄準的還是國內市場,雖然重返歐洲已經被 smart 提上日程,但目前來看,國內才是這個品牌的主陣地,為了適應這個殘酷的市場,smart 必須要和過去揮別,變大,變野,變硬派。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但進入到了電動時代,smart 不僅改變了股權結構,變成了吉利和奔馳共同持股的合資公司,並且也不生產兩座小車,直接全員觸電只做電動 SUV 之後,就以及和 MINI 分道揚鑣了。
尤其是上個月剛剛電動 MINI Cooper E 系列上市,在電動化之餘依舊保留了 MINI 設計的神韻和駕駛樂趣,MINI 依舊很 MINI,英倫味兒還是很正。
▲ 人們印象中的 smart
但 smart 確實再也不是人們印象中的那個 smart 了。
▲ smart Forfour
「小」一度被認為是 smart 和 MINI 最大以及最像的特徵,哪怕是 smart 曾經的五門四座車型 Forfour 也是小得有點誇張:初代車長 3 米 7,軸距 2.5 米;二代更是車長不到 3 米 5,軸距不到 2.5 米。
當然歐洲人因為道路環境和基礎建設的原因,不得不偏愛小車,但中國市場卻是對小車有着天然的牴觸,除非你便宜得像五菱。
所以新 smart 品牌和過去説再見,並且目前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國市場之後,我們就看到了新舊 smart 之間的巨大差別:有那麼一點傳承,但更多還是變化。
傳承大概有 3 點,一是車標沒變,畢竟品牌價值還是有的,祖上闊過。
▲ 最後一代 samrt EQ 家族
二是造型,雖然説現在的 smart 精靈#1 和精靈#3 和我們認知中的兩門 smart 小車差異挺大,但實際上和 smart EQ Forfour 這款車還是有明顯相似的,我們甚至可以認為 smart 精靈#1 就是 smart EQ Forfour 的繼任車型。
三是電動化,現在的 smart 全員上電,看其實變了祖宗之法,但其實 smart 電動化非常早,在 2007 年的時候就推出了 smart EQ Fortwo 純電車,如今看來其性能有點慘不忍睹:30kW(41 馬力)動力,110 公里滿電續航,8 小時才能充滿電池,以及最高時速僅有 120 公里。
變化自然是吉利的加入,以及 SEA 浩瀚平台成為 smart 的靈魂,而其外表,按照官方説法,依舊由奔馳方面設計,奔馳主外,吉利主內的模式,鑄就了全新的 smart。
另外的變化也在於其定位。
▲ smart 精靈#5 概念車
最能標誌這種轉變的是還沒有上市的 smart 精靈#5 概念車。
smart 在「小」之外,另一個關鍵詞是「城市」,曾經的它確實適合在歷史悠久的歐洲老城逼仄的道路上穿梭停留,雖然如今的 smart 精靈#1 和精靈#3 變大了一些,但至少看得出它依舊很城市,具有強烈的時尚氣質和明確的通勤定位。
但 smart 精靈#5 完全是為户外而生的中型大五座 SUV,是完全地反原 smart 教旨主義的產品,不僅大,而且野。雙電機智能四驅、AT 全地形輪胎、全地形駕駛模式(Off-road,沙地,雪地,泥地,岩石),這意味着 smart 正往城市邊緣開,走向野外。
今年 4 月北京車展的時候,smart 就官宣了這款 smart 精靈#5 概念車,然後隨着時間推移,它概念車的後綴也被去掉,宣發也越來越密集,這意味着它離消費者越來越近了。
然後這兩天 smart 宣佈,smart 精靈#5 將於 8 月 28 日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全球首秀,全新 smart 精靈#5 也將成為全球首款搭載字節跳動自研豆包 AI 大模型的量產車,smart OS 也會迎來 2.0 版本。
另外,為了更突出 smart 精靈#5「野」的氣質,smart 還表示將會推出為它量身定製的「户外奇旅探險包」,整合了多種車載户外裝備。
X 型塗裝車頂平台採用模塊化設計,具有靈活性和未來升級空間,雙層可拆卸結構則預留空間,容納更多户外裝備並滿足多種使用場景。另外,車頂平台側面還預留了四個便捷的標準安裝口,為運動相機或其它擴展配件提供了更多可能。
和整車設計相呼應,便捷進出側踏板採用了半啞光金屬,並使用錯落有致的膠囊圓防滑墊加以點綴,具備防滑耐磨等特性,在視覺上讓這款車更顯硬派。
安裝在車身左側的 D 柱的小書包除了收納功能之外,主要是凸顯一點時尚感。
車身右側的 D 柱這裏則可以安裝通向車頂的自由側爬梯,採用了摺疊設計。
底盤安全裝甲則為車輛提供更周全保護。
除此之外,不管是概念車階段的宣傳物料,還是量產版的示意圖,都突出了户外露營觀影娛樂的場景,這些種種都呼應了標題:野起來的 smart,和之前的 smart 完全不一樣了。
在國內市場,現今 smart 有兩款車型在售:小型 SUV 精靈#1,基本上月售一兩千輛;緊湊型 SUV 精靈#3,月售幾百兩,這樣的銷量顯然沒法撐起一個獨立的品牌。
事實也證明,精品小 SUV 在國內就是賣不好,大五座才是王道。
而坦克品牌的崛起,以及方程豹的跟進,以及福特烈馬國產等諸多現象疊加,也意味着,硬派越野是一個潛力巨大的細分領域。
從這些因素出發,smart 精靈#5 其實瞄準的還是國內市場,雖然重返歐洲已經被 smart 提上日程,但目前來看,國內才是這個品牌的主陣地,為了適應這個殘酷的市場,smart 必須要和過去揮別,變大,變野,變硬派。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