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 iMac M4 後,我發現了蘋果的小心思和喬布斯的影子
2001 年,《老友記》第七季正在美國播出,斬獲了約 2000 萬平均收視人數,位列當年全美電視節目收視率的前五名。
這部從上世紀走來的經典美劇,雖然熱度有些下降,但漫長的播出生命線帶來了一些額外的彩蛋——劇中的產品伴隨時代更迭而變遷。無論是 Nokia 手機、PlayStation 還是 Windows 系統,都有着濃烈的時代屬性,尋找這些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標誌物」,一度是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而這一季,有個新傢伙登場。
獨特的半透明外殼、以濃厚的紅色為主色調、屏幕邊緣包裹着透明的塑料材質,以及透過外殼可以隱約看到內部的構造,放在精心設計的片場中也能第一時間抓住人的眼球。
iMac G3,這是喬布斯迴歸蘋果後發佈的首批重要作品之一。
在發佈會上,喬布斯對這台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設備定位極其清晰:
那是千禧年前後,互聯網還是個新鮮玩意,電腦則沒那麼友好,設計呆板無趣、界面晦澀複雜,沒有吸引力的同時學習成本也相當地高。
蘋果想讓 iMac 成為人們探索這個未知世界的門户,所以它技術理念先進、它使用直觀易懂、它設計優雅好看,蘋果甚至專門推出了一條宣傳片,就為了表明 iMac 簡單又有趣,連小孩子都能輕鬆使用。
最終目的很簡單——要讓每個看到它的人都躍躍欲試。
▲ iMac G3 活躍在各大影視作品中
不負眾望,以這個角度切入市場的 iMac G3 大獲成功,被視為蘋果復興的標誌。
二十六年後,iMac M4 發佈。
門面擔當,性能不弱
第一眼看過去,iMac M4 最顯眼的就是同樣多的配色,甚至連官網的宣傳標題都將彩色元素置入其中。
iMac M4 的整體配色遵循了 iMac M3 的方案:搭配相同顏色的不同飽和度,形成 iMac 的色彩美學。
高飽和度的顏色覆蓋了 iMac 的整個背部面板,使其在任何角度下都能呈現出濃郁的視覺衝擊力,清淡的同色系 logo 與背面的濃烈形成對比,以便在任何環境中,人們都可以一眼看見這個協調又亮眼的傢伙。
清淡的顏色還填補了剩下的細節:正面底部面板與支架都選擇用較低飽和度的同色系顏色示人,營造出柔和的視覺效果,讓用户在使用屏幕時不易分散注意力,這倒是與蘋果一貫的注意力理論相匹配。
清淡的顏色與 iMac M3 一樣,保留在更換了 USB-C 接口的妙控鍵盤與妙控鼠標上,雖然鍵鼠與 iMac 不是一個整體,但依然能在複雜的環境中輕鬆辨認它們的配套身份。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代的電源線也擁有了與 iMac 本體匹配的清淡顏色,而不是標配白色了。
與配色相符合的就是它的產品定位——看到這樣顏色鮮豔討喜,設計簡約的 iMac,你只會想做些愉快輕鬆的事情,而不會想把它帶到枯燥又煩悶的專業環境中。
就像全球著名設計諮詢公司 IDEO 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蒂姆·布朗説的:
在這一代 iMac 上,最大的變化是它的大腦——M4 芯片登場。
愛範兒拿到手的是一台頂配 iMac,搭載滿血 M4 芯片,32GB 內存與 2T 固態硬盤,我們先按照慣例,對它進行了一次跑分。
在 GeekBench 6 中,iMac M4 獲得了單核 3699 分、多核 14833 分的成績,作為對比,上一代 iMac M3 的單核成績為 3138 分,多核 11912 分,獲得了約百分之二十的性能提升。
今年的 WWDC,蘋果宣佈了 Apple Intelligence 的登場,AI 正式成為蘋果產品必須具備的功能,AI 性能成為躲不開的話題。
同樣是 GeekBench,iMac M4 在 AI 測試中通過 CPU 獲得了單精度 4687 分、量化分數 6268 的成績,作為對比,iMac M3 的得分為 4103 和 5615。
單精度分數代表 iMac M4 在高精度、細緻計算任務(如複雜圖像識別)中的能力,而量化分數則展示了它在快速、省電任務(如實時語音助手)中的效率。
不過,我們始終認為紙面參數僅供參考,只有當這些參數化作這台 iMac 的實際體驗時,才賦予其真正的意義。
作為一位文字工作者,與一名攝影師,正好模擬日常大部分的使用場景,試試這台設計與性能並駕齊驅的 iMac M4。
寫作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特別是在自己不夠熟悉的領域,常常需要依賴瀏覽器查詢資料,讓我能「博古通今」。
由於資料散落在互聯網的各個角落,我常常需要同時打開許多網頁進行翻閲。然而,許多網頁包含複雜的腳本、動畫或後台任務,一旦開啓,CPU、GPU 和 RAM 需要並行處理各種任務,成為電腦性能的隱形殺手。
此時,iMac 能支持我同時瀏覽多少個網頁,很關鍵。
測試中,我打開了 50 個網頁,覆蓋視頻、小遊戲、新聞、帶動效的官網等類別,在網頁全都加載完成後,我快速切換每個網頁,並使用其中的動效和小遊戲,iMac M4 依舊絲滑,沒有任何卡頓出現。
雖然大家更為熟知的是透明大背頭 iMac G3 與枱燈電腦 iMac G4,但 iMac G5 才是至關重要的一代。
2004 年,一根支架撐起的「白色相框」,為未來的 iMac 設計奠定了基礎。
20 年後,同樣是一根支架撐起了 iMac M4,以及正面分辨率 4480 x 2520 的 24 英寸 4.5K 視網膜顯示屏。
不過,一台顯示屏可不夠。
在我日常使用中,稿件、網頁、圖片處理與微信等交流工具常常同時存在,來回切換十分分散注意力,多台顯示屏成為了剛需。
經過測試,這台搭載滿血 M4 芯片的 iMac 支持同時連接兩台分辨率為 6K(60Hz)的外接顯示器,並且同時運行 Safari 瀏覽器、飛書、微信、剪映等日常生活工作需要的應用時沒有出現明顯卡頓。
一台 iMac 再加兩台外置顯示屏,每個任務終於都可以優雅地排列在屏幕上,不用從一堆軟件的堆疊中找自己需要的界面了。
互聯網的發展史,其實也是數碼照片的傳播史,圖片隨着網絡一起,成為人們最基礎的信息媒介之一。
攝影是我的愛好,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在此之前,我從不會使用公司的 MacBook Air 做圖片工作——因為太卡。
這不可避免地佔用了我不少的休息時間。
▲ MacBook Air M1
在 M4 的加持下,新 iMac 能否承擔一定的圖片處理任務,這至關重要。
為了測試 iMac M4 的圖片處理功能,我準備了 7 張由富士中畫幅相機 GFX 100S 拍攝的圖片,通過 iMac 背部的四個雷靂 4 接口傳輸到 Photoshop 中,使用 Photomerge 功能進行全景接片。
這七張照片每張 1 億像素,接片後去掉重疊部分,再進行矯正,像素量達到了 4.7 億,工程文件大小為 10.7GB。
在合成之後,我打算對這張全景照片進行調色,試試它處理靜態圖片的極限在哪裏。
要知道,在如此龐大的像素壓力下,實時處理圖片是個極具挑戰性的任務,性能不夠的電腦往往不能實時預覽調色效果,要等操作結束一兩秒後才能看到調整效果。
別小看這一兩秒,這一點卡頓就足以讓用户拿起手機,轉移本來專注的注意力。
在 iMac M4 上,我對這張全景接片先後進行了曝光調整、曲線調整、HSL 調整,並使用了三個蒙版工具,對照片做精細化調整。
在二十分鐘的後期過程中,無論是對圖片進行接片、畸變矯正,還是後續的曝光、顏色等基本參數進行調整,或是用蒙版精細處理局部細節,iMac 都沒有掉鏈子。
看來,靜態影像還難不倒它。
在靜態影像測試時,我想到一個梗:
這句玩笑話,我聽到不止一次了。
雖然有誇張的意思,但隨着流媒體平台與短視頻平台的興起,視頻成為信息流通的重要工具,無論是消遣娛樂,還是學習工作,都離不開這種動態媒介。
剪輯視頻的能力,的確愈發重要。
普通的剪輯肯定不在話下,但生活中難免遇到偶爾超標的需求,比如調色,iMac M4 能勝任嗎?
在這次測試中,我將單條 4K 60 幀,Apple ProRess 422 Proxy 規格的 Log 視頻放進達芬奇,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包括:Lut 還原、白平衡調整、曝光調整、添加膠片光暈、添加膠片顆粒、降噪與鋭化等一系列操作。
這對於 iMac 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在前面的還原與調色效果中,我可以在預覽界面實時查看渲染過的視頻,當加入膠片光暈與顆粒效果後,預覽幀率下降到每秒 15 幀左右,此時還能勉強對畫面進行實時的動態預覽。
等降噪效果登場,iMac 才徹底吃力起來——預覽界面的幀率下降到每秒 3 幀左右,幾乎不可用於動態預覽,只能在設置好降噪參數後先關閉節點,等輸出前再打開。
這條測試視頻總時長為 20 秒,共 1200 幀,輸出為 4K 60 幀 H.264 視頻所用時間為:
從實時預覽的幀率與輸出速度來看,此時,iMac 幾乎已經觸及了自己的性能邊界。
我通常只用達芬奇做粗剪與調色,等到輸出以後再放到 Final Cut Pro X 中做剪輯(更偷懶的話就用剪映),這很容易讓輸出的片段四處散亂,得益於 iMac M4 上雙雙突破 3000MB/s 的讀寫速度,我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裏完成這些零碎片段的整理工作。
從這一系列測試來看,iMac 在 M4 的加持下,完全可以輕鬆處理繁瑣的基礎任務,偶爾的「出格」需求也不在話下,雖然差點沒扛住比較基礎的降噪處理,但表現足以讓我滿意。
畢竟,對於一台更偏向於日常工作娛樂使用的電腦,快慢只是時間問題,跨過「能做」這個門檻,才是最重要的。
褪去束縛,迴歸本質
我們以十年為一期,縱觀 iMac 的發展,背後其實隱藏着很有意思的變化。
1998 年,第一台 iMac G3 誕生。
憑藉設計的優越與使用的簡單,讓 iMac 成為大眾喜歡用、樂於用的電腦,由此成為了蘋果的常青樹之一。
十年過去,隨着用户需求逐漸開始細分,專業軟件如雨後春筍進入個人電腦。
2009 年,iMac 27 英寸與 21.5 英寸推出。
兩種尺寸的屏幕、更強的 intel core i5 和 core i7 處理器、更多的 RAM,都是為用户日益多樣化的使用需求準備的配置。
愛範兒的辦公室裏就還有一台搭載 intel 處理器的 iMac,它沒有先進的 M 系列芯片,也沒有多彩的顏色設計,但得益於當時蘋果提供了足夠多的定製選擇,讓它依舊很強大——在同時期的 MacBook Pro 已經相當吃力的今天,這台老 iMac 依舊可以快速響應我的需求。
▲ 搭載 intel 芯片的 iMac
又一個週期過去,隨着科技進一步進展,人們對電腦的專業需求已不再淺嘗即止,不同的用户,使用需求也愈發細分。
隔行如隔山,不同的行業之間的需求可能大相徑庭,由於 iMac 本身一體機的特性,蘋果官方提供的配置已經不足以滿足所有用户五花八門的個性化需求了。
這才有了現在的 Mac 現狀——Mac mini 憑藉高度拓展性快速崛起,而 iMac 定位逐漸向基礎使用收攏。
專業需求的轉移,讓 iMac 的「高配」之路戛然而止,但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各司其職,才能為用户提供更精準的選擇。
褪去了「束縛」的 iMac,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誕生時的定位——憑藉設計與性能的平衡,讓人們樂於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
就像 2021 年,顏色再次迴歸 iMac 時,庫克説的那樣:
這與 iMac 誕生時,喬布斯的願景一脈相承。
又何嘗不是一種歷久彌新呢?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這部從上世紀走來的經典美劇,雖然熱度有些下降,但漫長的播出生命線帶來了一些額外的彩蛋——劇中的產品伴隨時代更迭而變遷。無論是 Nokia 手機、PlayStation 還是 Windows 系統,都有着濃烈的時代屬性,尋找這些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標誌物」,一度是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而這一季,有個新傢伙登場。
獨特的半透明外殼、以濃厚的紅色為主色調、屏幕邊緣包裹着透明的塑料材質,以及透過外殼可以隱約看到內部的構造,放在精心設計的片場中也能第一時間抓住人的眼球。
iMac G3,這是喬布斯迴歸蘋果後發佈的首批重要作品之一。
在發佈會上,喬布斯對這台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設備定位極其清晰:
引用iMac 讓電腦使用變得更簡單。
那是千禧年前後,互聯網還是個新鮮玩意,電腦則沒那麼友好,設計呆板無趣、界面晦澀複雜,沒有吸引力的同時學習成本也相當地高。
蘋果想讓 iMac 成為人們探索這個未知世界的門户,所以它技術理念先進、它使用直觀易懂、它設計優雅好看,蘋果甚至專門推出了一條宣傳片,就為了表明 iMac 簡單又有趣,連小孩子都能輕鬆使用。
最終目的很簡單——要讓每個看到它的人都躍躍欲試。
▲ iMac G3 活躍在各大影視作品中
不負眾望,以這個角度切入市場的 iMac G3 大獲成功,被視為蘋果復興的標誌。
二十六年後,iMac M4 發佈。
門面擔當,性能不弱
第一眼看過去,iMac M4 最顯眼的就是同樣多的配色,甚至連官網的宣傳標題都將彩色元素置入其中。
iMac M4 的整體配色遵循了 iMac M3 的方案:搭配相同顏色的不同飽和度,形成 iMac 的色彩美學。
高飽和度的顏色覆蓋了 iMac 的整個背部面板,使其在任何角度下都能呈現出濃郁的視覺衝擊力,清淡的同色系 logo 與背面的濃烈形成對比,以便在任何環境中,人們都可以一眼看見這個協調又亮眼的傢伙。
清淡的顏色還填補了剩下的細節:正面底部面板與支架都選擇用較低飽和度的同色系顏色示人,營造出柔和的視覺效果,讓用户在使用屏幕時不易分散注意力,這倒是與蘋果一貫的注意力理論相匹配。
清淡的顏色與 iMac M3 一樣,保留在更換了 USB-C 接口的妙控鍵盤與妙控鼠標上,雖然鍵鼠與 iMac 不是一個整體,但依然能在複雜的環境中輕鬆辨認它們的配套身份。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代的電源線也擁有了與 iMac 本體匹配的清淡顏色,而不是標配白色了。
與配色相符合的就是它的產品定位——看到這樣顏色鮮豔討喜,設計簡約的 iMac,你只會想做些愉快輕鬆的事情,而不會想把它帶到枯燥又煩悶的專業環境中。
就像全球著名設計諮詢公司 IDEO 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蒂姆·布朗説的:
引用性能決定了你的產品能做什麼,而設計決定了用户如何去做。
在這一代 iMac 上,最大的變化是它的大腦——M4 芯片登場。
愛範兒拿到手的是一台頂配 iMac,搭載滿血 M4 芯片,32GB 內存與 2T 固態硬盤,我們先按照慣例,對它進行了一次跑分。
在 GeekBench 6 中,iMac M4 獲得了單核 3699 分、多核 14833 分的成績,作為對比,上一代 iMac M3 的單核成績為 3138 分,多核 11912 分,獲得了約百分之二十的性能提升。
今年的 WWDC,蘋果宣佈了 Apple Intelligence 的登場,AI 正式成為蘋果產品必須具備的功能,AI 性能成為躲不開的話題。
同樣是 GeekBench,iMac M4 在 AI 測試中通過 CPU 獲得了單精度 4687 分、量化分數 6268 的成績,作為對比,iMac M3 的得分為 4103 和 5615。
單精度分數代表 iMac M4 在高精度、細緻計算任務(如複雜圖像識別)中的能力,而量化分數則展示了它在快速、省電任務(如實時語音助手)中的效率。
不過,我們始終認為紙面參數僅供參考,只有當這些參數化作這台 iMac 的實際體驗時,才賦予其真正的意義。
作為一位文字工作者,與一名攝影師,正好模擬日常大部分的使用場景,試試這台設計與性能並駕齊驅的 iMac M4。
寫作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特別是在自己不夠熟悉的領域,常常需要依賴瀏覽器查詢資料,讓我能「博古通今」。
由於資料散落在互聯網的各個角落,我常常需要同時打開許多網頁進行翻閲。然而,許多網頁包含複雜的腳本、動畫或後台任務,一旦開啓,CPU、GPU 和 RAM 需要並行處理各種任務,成為電腦性能的隱形殺手。
此時,iMac 能支持我同時瀏覽多少個網頁,很關鍵。
測試中,我打開了 50 個網頁,覆蓋視頻、小遊戲、新聞、帶動效的官網等類別,在網頁全都加載完成後,我快速切換每個網頁,並使用其中的動效和小遊戲,iMac M4 依舊絲滑,沒有任何卡頓出現。
雖然大家更為熟知的是透明大背頭 iMac G3 與枱燈電腦 iMac G4,但 iMac G5 才是至關重要的一代。
2004 年,一根支架撐起的「白色相框」,為未來的 iMac 設計奠定了基礎。
20 年後,同樣是一根支架撐起了 iMac M4,以及正面分辨率 4480 x 2520 的 24 英寸 4.5K 視網膜顯示屏。
不過,一台顯示屏可不夠。
在我日常使用中,稿件、網頁、圖片處理與微信等交流工具常常同時存在,來回切換十分分散注意力,多台顯示屏成為了剛需。
經過測試,這台搭載滿血 M4 芯片的 iMac 支持同時連接兩台分辨率為 6K(60Hz)的外接顯示器,並且同時運行 Safari 瀏覽器、飛書、微信、剪映等日常生活工作需要的應用時沒有出現明顯卡頓。
一台 iMac 再加兩台外置顯示屏,每個任務終於都可以優雅地排列在屏幕上,不用從一堆軟件的堆疊中找自己需要的界面了。
互聯網的發展史,其實也是數碼照片的傳播史,圖片隨着網絡一起,成為人們最基礎的信息媒介之一。
攝影是我的愛好,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在此之前,我從不會使用公司的 MacBook Air 做圖片工作——因為太卡。
這不可避免地佔用了我不少的休息時間。
▲ MacBook Air M1
在 M4 的加持下,新 iMac 能否承擔一定的圖片處理任務,這至關重要。
為了測試 iMac M4 的圖片處理功能,我準備了 7 張由富士中畫幅相機 GFX 100S 拍攝的圖片,通過 iMac 背部的四個雷靂 4 接口傳輸到 Photoshop 中,使用 Photomerge 功能進行全景接片。
這七張照片每張 1 億像素,接片後去掉重疊部分,再進行矯正,像素量達到了 4.7 億,工程文件大小為 10.7GB。
在合成之後,我打算對這張全景照片進行調色,試試它處理靜態圖片的極限在哪裏。
要知道,在如此龐大的像素壓力下,實時處理圖片是個極具挑戰性的任務,性能不夠的電腦往往不能實時預覽調色效果,要等操作結束一兩秒後才能看到調整效果。
別小看這一兩秒,這一點卡頓就足以讓用户拿起手機,轉移本來專注的注意力。
在 iMac M4 上,我對這張全景接片先後進行了曝光調整、曲線調整、HSL 調整,並使用了三個蒙版工具,對照片做精細化調整。
在二十分鐘的後期過程中,無論是對圖片進行接片、畸變矯正,還是後續的曝光、顏色等基本參數進行調整,或是用蒙版精細處理局部細節,iMac 都沒有掉鏈子。
看來,靜態影像還難不倒它。
在靜態影像測試時,我想到一個梗:
引用剪輯已經成為一個人必備的基礎技能。
這句玩笑話,我聽到不止一次了。
雖然有誇張的意思,但隨着流媒體平台與短視頻平台的興起,視頻成為信息流通的重要工具,無論是消遣娛樂,還是學習工作,都離不開這種動態媒介。
剪輯視頻的能力,的確愈發重要。
普通的剪輯肯定不在話下,但生活中難免遇到偶爾超標的需求,比如調色,iMac M4 能勝任嗎?
在這次測試中,我將單條 4K 60 幀,Apple ProRess 422 Proxy 規格的 Log 視頻放進達芬奇,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包括:Lut 還原、白平衡調整、曝光調整、添加膠片光暈、添加膠片顆粒、降噪與鋭化等一系列操作。
這對於 iMac 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在前面的還原與調色效果中,我可以在預覽界面實時查看渲染過的視頻,當加入膠片光暈與顆粒效果後,預覽幀率下降到每秒 15 幀左右,此時還能勉強對畫面進行實時的動態預覽。
等降噪效果登場,iMac 才徹底吃力起來——預覽界面的幀率下降到每秒 3 幀左右,幾乎不可用於動態預覽,只能在設置好降噪參數後先關閉節點,等輸出前再打開。
這條測試視頻總時長為 20 秒,共 1200 幀,輸出為 4K 60 幀 H.264 視頻所用時間為:
- 帶降噪與鋭化效果:11 分 59 秒
- 不帶降噪與鋭化效果:1 分 42 秒
從實時預覽的幀率與輸出速度來看,此時,iMac 幾乎已經觸及了自己的性能邊界。
我通常只用達芬奇做粗剪與調色,等到輸出以後再放到 Final Cut Pro X 中做剪輯(更偷懶的話就用剪映),這很容易讓輸出的片段四處散亂,得益於 iMac M4 上雙雙突破 3000MB/s 的讀寫速度,我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裏完成這些零碎片段的整理工作。
從這一系列測試來看,iMac 在 M4 的加持下,完全可以輕鬆處理繁瑣的基礎任務,偶爾的「出格」需求也不在話下,雖然差點沒扛住比較基礎的降噪處理,但表現足以讓我滿意。
畢竟,對於一台更偏向於日常工作娛樂使用的電腦,快慢只是時間問題,跨過「能做」這個門檻,才是最重要的。
褪去束縛,迴歸本質
我們以十年為一期,縱觀 iMac 的發展,背後其實隱藏着很有意思的變化。
1998 年,第一台 iMac G3 誕生。
憑藉設計的優越與使用的簡單,讓 iMac 成為大眾喜歡用、樂於用的電腦,由此成為了蘋果的常青樹之一。
十年過去,隨着用户需求逐漸開始細分,專業軟件如雨後春筍進入個人電腦。
2009 年,iMac 27 英寸與 21.5 英寸推出。
兩種尺寸的屏幕、更強的 intel core i5 和 core i7 處理器、更多的 RAM,都是為用户日益多樣化的使用需求準備的配置。
愛範兒的辦公室裏就還有一台搭載 intel 處理器的 iMac,它沒有先進的 M 系列芯片,也沒有多彩的顏色設計,但得益於當時蘋果提供了足夠多的定製選擇,讓它依舊很強大——在同時期的 MacBook Pro 已經相當吃力的今天,這台老 iMac 依舊可以快速響應我的需求。
▲ 搭載 intel 芯片的 iMac
又一個週期過去,隨着科技進一步進展,人們對電腦的專業需求已不再淺嘗即止,不同的用户,使用需求也愈發細分。
隔行如隔山,不同的行業之間的需求可能大相徑庭,由於 iMac 本身一體機的特性,蘋果官方提供的配置已經不足以滿足所有用户五花八門的個性化需求了。
這才有了現在的 Mac 現狀——Mac mini 憑藉高度拓展性快速崛起,而 iMac 定位逐漸向基礎使用收攏。
專業需求的轉移,讓 iMac 的「高配」之路戛然而止,但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各司其職,才能為用户提供更精準的選擇。
褪去了「束縛」的 iMac,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誕生時的定位——憑藉設計與性能的平衡,讓人們樂於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
就像 2021 年,顏色再次迴歸 iMac 時,庫克説的那樣:
引用iMac 是讓人們感到快樂、充滿靈感的設備。
這與 iMac 誕生時,喬布斯的願景一脈相承。
又何嘗不是一種歷久彌新呢?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