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與鈉》- 鹹鹹的密切關係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每日鹽分攝取量不多於五克,即約一茶匙鹽,相等於二千三百毫克鈉質。港人平均每天攝取約十克鹽,超出世衞建議一倍。
食鹽指一種稱為"氯化鈉"的化合物,常見的鹽分包含鈉、鈣、鉀、鎂、氯和硫等。當中鈉佔40%,氯則佔60%。換言之,每克食鹽含0.4克(即400毫克)鈉。
鈉對多項人體功能十分重要,有助維持體內細胞外液和酸鹼的平衡,亦是神經傳送和肌肉收縮方面的必需元素。
透過攝取足夠的鹽分,可以保持體內細胞的滲透壓,維持體液弱鹼性,確保細胞正常運作。鹽分與水分代謝、肌肉收縮和營養吸收有著密切的關係。
食鹽只是我們從膳食中攝取鈉的其中一個來源, 正確來說我們經常使用的調味漿汁都含有鈉, 例如"味精"、豉油、蠔油、湯精; 又或者加工預製食物如鹹魚、火腿、醃菜, 煙肉和香腸及魚製品、芝士及芝士製品等等。而鈉亦天然存在於奶類、魚、蔬菜和食水等食物中,但分量不多。
鈉的運作
我們的腎臟負責調節體內鈉的分量。當體內鈉水平偏低時,腎臟便會貯存鈉;當鈉水平偏高時,則會在尿液中排出多餘的鈉。
鹽分攝取過多
當腎臟不能如常地排出多餘的鈉,鈉和體液便會積存在體內,血液量的增加使高血壓的患病風險提高。有些人體質對鈉較為敏感,較易貯存鈉,亦容易增加患上高血壓的機會。當然, 鉀離子的高低,亦會因為藥物或腎功能不全而影響。 除了引致高血壓外,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及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近年的專家報告均指,鹽和鹽醃的食物可能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
長期過量攝取鈉質容易患上:
• 水腫
• 高血壓
• 鈣質流失,引致骨質疏鬆
• 心臟病
• 腎衰竭
鹽分攝取不足
若鹽分攝取不足,可能導致血液和消化液的量減少,影響血液循環和消化系統。血液量減少引起的血液循環不良會引發心跳過快、低血壓、頭痛、身體發冷、全身無力和手腳乏力;消化液不足則可能導致便祕、腹瀉、食慾不振和頻繁的嘔吐感。
至於一天所需攝取的鹽分,日本的厚生勞動建議,男性約為8公克、女性為7公克;施行人工透析的族群以不超過6公克為原則;腎臟病患者則以3~6克最為理想。但是一般人很難自行測量究竟一天攝入多少鹽分,很可能在完全避開鹽分的過程中造成體內鹽分失衡。
如何自行檢測身體缺鹽?
坊間流傳以下的測試方法, 各位可以參巧一下! (最好先資詢醫生!)
100毫升食鹽水,測出體內鹽分平衡
檢測的時機最好選擇起床或者早餐後。
準備100毫升的水,將一小匙約0.5公克的鹽加入水中,形成濃度約0.5%的食鹽水。
喝下去以後如果感到滿嘴鹹味,那表示體內已有足夠的鹽份;
如果順利地喝下,甚至嚐到一絲甜味,那表示身體正處於缺鹽的狀態。
測試後大家應該重整飲食的調味, 可以選擇以蔬果補充鹽分,例如60公克的菠菜中便含有414毫克的鈣,香蕉、奇異果和柿乾也是首選。另外,將含鹽營養的蔬菜煮成蔬菜湯,除了內含的天然鹽分可以省下調味料,湯汁也可以避免一次攝取過多鹽分。
鈉攝入量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建議,一名成年人每天需要 2000毫克鈉,即約相等於一平茶匙食鹽(~5克食鹽)所含的鈉分量。而兒童所需份量應更加少!
以健康飲食金字塔來說,鈉與脂肪和糖一樣,位於金字塔頂層,即應該"吃最少"。
一般常用調味品鈉含量的換算如下:
一公克食鹽=400毫克鈉
一茶匙食鹽=6公克食鹽=2400毫克的鈉=2又2/5湯匙醬油=6茶匙烏醋=6茶匙味精=7又1/5茶匙醬油=15茶匙番茄醬(1茶匙=5cc,1湯匙=15cc)
減鹽貼士
對於一些喜好濃味食物的人士,可於煮食時作一些簡單的小改變,幫助減少日常生活中鈉的攝取。首先,可選擇以其他天然的配料取代鹽,例如:蒜頭、胡椒、檸檬汁、醋、香草、香茅、薑、蔥、薄荷葉等作調味,亦可以自製一些健康的水果乾、無鹽的果仁取代薯片和其他鹹味小食。除此之外,亦可主動要求食肆烹調時減少用鹽、不加味精、「少汁」或把醬汁分開供應等等,藉此減少鈉的攝取量。
減少食用預先包裝的高鈉食品:
醃製、燻製及滷製的食品
醃製蔬菜(如榨菜、酸菜、泡菜等)、火腿、香腸、鹹蛋、滷味、鹹魚、臘味、罐頭湯、香腸、午餐肉、豆豉鯪魚;等。
加工食品
杯麵、雞絲麵、速食麵、梳打餅、蜜餞、調味肉鬆、薯片等。
調味醬
醬瓜、肉醬、豆腐乳、沙茶醬、豆瓣醬、番茄醬、味噌;
調味料如老抽,豉油、魚露、雞粉等。
外出用餐
食肆食物一般都是高鹽,出外用膳時要避免進食芡汁太多的餸菜和點心,和用汁撈飯和喝湯汁。
購買食物時留意營養標籤,選購低鈉食品,即每一百克食物含少於一百四十毫克鈉質。
做個精明消費者,亦為自己的健康加分!
留意食品包裝上標示著「不含」、「很低」、「低」或其他意義相近的字詞,但縱使標示這些形容詞並不代表沒有鈉!
在這兒說明一下使用這些聲稱的法定條件給大家參巧一下吧!
**《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 (第132W章)中有關鈉/鹽的聲稱和作出該等聲稱的相應條件 **
「“不含”鈉(或鹽)」聲稱(包括無、零、沒有等同義字詞)
法定條件: 每100克固體食物(或100毫升液體食物) 含不超過5毫克鈉。
「很低鈉(或鹽)」聲稱(包括非常低、極低、超低、特低、「勁低」、「激低」等同義字詞)
法定條件:每100克固體食物(或100毫升液體食物) 含不超過40毫克鈉。
「低鈉(或鹽)」聲稱(包括少、提供少量、含量低、略含等同義字詞)
法定條件:每100克固體食物(或100毫升液體食物) 含不超過120毫克鈉。
營養聲稱只作快速參考
《營養標籤多面睇——了解營養聲稱》小冊子建議,消費者購買食物時,不應只專注於涉及聲稱的營養素,應查看食品的營養標籤,以取得整體營養特性的詳細資料,從而選擇健康的食物。
希望今日的專題幫到你們啦~
撰文: LINGCHUI
資料參巧: 報章及食物安全中心風險評估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