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sell Westbrook讓快艇能思考複製「火箭死亡5小陣容」?
自「Kawhi Leonard-Paul George時代」以來,快艇一直跟「被逆轉」脫不了關係,在泡泡圈賽季對決金塊時,搞砸了系列賽3-1的領先;本季,常規賽對戰國王時,雖然在第4節一度領先14分,但仍然在加時賽以176:175輸掉比賽。在剛剛對戰灰熊的比賽中,快艇差一點再次上演一場讓人失望的劇情。
在主場迎戰缺少4名主力的灰熊,包括入選All-NBA年度陣容的控球後衛Ja Morant,雖然快艇在上半場獲得雙位數的領先,但他們竟然在第3節被灰熊一舉攻下51分。在第4節剩下9分鐘時,球隊仍然落後14分。
危急存亡之秋,快艇劍走偏鋒,將中鋒Mason Plumlee換下場,在餘下的比賽中再也沒有換上任何一名長人。最後,快艇成功在最後9分鐘比灰熊多拿20分,以135-129逆轉贏得比賽。
球迷可能會這樣想:擺上「5小陣容」一定是為了讓投射不佳的Russell Westbrook,獲得更好的進攻空間。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如果快艇沒有打出勢如破竹的進攻,他們不可能贏得這場比賽。換上都有投射能力的球員,讓灰熊不能肆意放空Westbrook包夾Kawhi,因為快艇透過「短擋拆」,Westbrook便可以分球給有空檔的另外3名射手。然而,這場比賽快艇的得分大多都是Kawhi和PG透過頂著防守者的跳投出手換來的,跟換上小球陣容的關係並不大。
而且,進攻從來不是快艇最近所面對的問題,事實上,Westbrook在場時,快艇每百回合能攻下118.4分,只僅次於進攻排名聯盟第一的國王(118.6)。防守才是球隊的致命弱點。2023年以來,快艇的防守只排名聯盟第24。
NBA的教科書告訴我們,「小球陣容」讓球隊犧牲防守換取進攻,嘗試以強大的進攻火力擊垮對手。這在很多時候都是對的。但2020年Westbrook曾經效力的火箭,就向外界示範如何在沒有中鋒鎮守禁區的情況下,打出合格的防守。
雖然「5小陣容」讓火箭在籃板方面付出代價,他們在交易掉中鋒Clint Capela後,在比賽中只能搶下44.8%的總籃板,排名全聯盟第30,但其實火箭的整體防守表現還算不錯。當時火箭的防守排名全聯盟第9,並且在以下方面打出優秀的表現:
靠著壓迫,火箭讓對手產生聯盟第2多的失誤;
火箭成功干擾對手的次數排名全聯盟第3; 透過換防,火箭有效限制對手投射三分,引誘對手更多出手低效率的背框單打;
火箭積極的包夾對手,特別在低位,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自信透過輪轉,迅速回位防守。
犧牲掉籃板和護框能力,但是換來優秀的外線防守和創造對手失誤的能力,打更多的轉換快攻。小球陣容讓Westbrook的切入威力最大化,同時保持良好的防守。整體而言,當時火箭的策略是成功的。
不論與否刻意模仿,快艇在對戰灰熊的比賽中打出跟「小球火箭」相似的效果。比賽第4節剩餘8:59至1:27之間,快艇的防守讓灰熊只拿下2分。那段期間。灰熊積極的從禁區發動進攻,把握錯位的優勢,但快艇立即發動包夾。Jaren Jackson Jr.和Xavier Tillman先後嘗試把握「以大打小」的優勢,但快艇都以包夾或迅速輪轉讓他們產生失誤或投失。
另外,灰熊本場比賽一共出手34次三分球,命中率高達52.9%,但在這7分半鐘內,他們只出手4次三分,而且全部投失,主要原因是受限於快艇的積極壓迫,特別是Westbrook。因為快艇派上5名速度飛快的球員,他們能迅速補位和協防,讓第一線防守球員能安心撲防,Westbrook運用速度多次干擾灰熊的外線出手或送上抄截。這防守策略有其風險,如果出現溝通失誤或輪轉不夠迅速,對手便獲得容易的機會。但是在本場比賽,這策略行之有效。
快艇「小球陣容」球員的高度、速度和強度都充足,讓他們成功執行這侵略性強的防守策略。但是,快艇會長期運用這策略嗎?不太可能,因為Ivica Zubac是一名優秀的護框手,而且Westbrook切入時塞球給中鋒的能力也是相當出色。此外,這策略非常消耗側翼球員的體能,因為他們防守時需要硬扛著中鋒。因此,這或許能成為快艇在季後賽時出其不意的戰術吧。
了解更多:
https://www.cbssports.com/nba/news/how-russell-westbrook-inadvertently-allowed-the-clippers-to-rediscover-their-defense-by-going-small/
讀者可讚好本專欄的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0184475179&mibextid=LQQJ4d
或追蹤Instagram帳戶以獲得最新的資訊:
https://instagram.com/intro_to_basketball_1001?igshid=Zjc2ZTc4Nzk=
在主場迎戰缺少4名主力的灰熊,包括入選All-NBA年度陣容的控球後衛Ja Morant,雖然快艇在上半場獲得雙位數的領先,但他們竟然在第3節被灰熊一舉攻下51分。在第4節剩下9分鐘時,球隊仍然落後14分。
危急存亡之秋,快艇劍走偏鋒,將中鋒Mason Plumlee換下場,在餘下的比賽中再也沒有換上任何一名長人。最後,快艇成功在最後9分鐘比灰熊多拿20分,以135-129逆轉贏得比賽。
球迷可能會這樣想:擺上「5小陣容」一定是為了讓投射不佳的Russell Westbrook,獲得更好的進攻空間。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如果快艇沒有打出勢如破竹的進攻,他們不可能贏得這場比賽。換上都有投射能力的球員,讓灰熊不能肆意放空Westbrook包夾Kawhi,因為快艇透過「短擋拆」,Westbrook便可以分球給有空檔的另外3名射手。然而,這場比賽快艇的得分大多都是Kawhi和PG透過頂著防守者的跳投出手換來的,跟換上小球陣容的關係並不大。
而且,進攻從來不是快艇最近所面對的問題,事實上,Westbrook在場時,快艇每百回合能攻下118.4分,只僅次於進攻排名聯盟第一的國王(118.6)。防守才是球隊的致命弱點。2023年以來,快艇的防守只排名聯盟第24。
NBA的教科書告訴我們,「小球陣容」讓球隊犧牲防守換取進攻,嘗試以強大的進攻火力擊垮對手。這在很多時候都是對的。但2020年Westbrook曾經效力的火箭,就向外界示範如何在沒有中鋒鎮守禁區的情況下,打出合格的防守。
雖然「5小陣容」讓火箭在籃板方面付出代價,他們在交易掉中鋒Clint Capela後,在比賽中只能搶下44.8%的總籃板,排名全聯盟第30,但其實火箭的整體防守表現還算不錯。當時火箭的防守排名全聯盟第9,並且在以下方面打出優秀的表現:
靠著壓迫,火箭讓對手產生聯盟第2多的失誤;
火箭成功干擾對手的次數排名全聯盟第3; 透過換防,火箭有效限制對手投射三分,引誘對手更多出手低效率的背框單打;
火箭積極的包夾對手,特別在低位,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自信透過輪轉,迅速回位防守。
犧牲掉籃板和護框能力,但是換來優秀的外線防守和創造對手失誤的能力,打更多的轉換快攻。小球陣容讓Westbrook的切入威力最大化,同時保持良好的防守。整體而言,當時火箭的策略是成功的。
不論與否刻意模仿,快艇在對戰灰熊的比賽中打出跟「小球火箭」相似的效果。比賽第4節剩餘8:59至1:27之間,快艇的防守讓灰熊只拿下2分。那段期間。灰熊積極的從禁區發動進攻,把握錯位的優勢,但快艇立即發動包夾。Jaren Jackson Jr.和Xavier Tillman先後嘗試把握「以大打小」的優勢,但快艇都以包夾或迅速輪轉讓他們產生失誤或投失。
另外,灰熊本場比賽一共出手34次三分球,命中率高達52.9%,但在這7分半鐘內,他們只出手4次三分,而且全部投失,主要原因是受限於快艇的積極壓迫,特別是Westbrook。因為快艇派上5名速度飛快的球員,他們能迅速補位和協防,讓第一線防守球員能安心撲防,Westbrook運用速度多次干擾灰熊的外線出手或送上抄截。這防守策略有其風險,如果出現溝通失誤或輪轉不夠迅速,對手便獲得容易的機會。但是在本場比賽,這策略行之有效。
快艇「小球陣容」球員的高度、速度和強度都充足,讓他們成功執行這侵略性強的防守策略。但是,快艇會長期運用這策略嗎?不太可能,因為Ivica Zubac是一名優秀的護框手,而且Westbrook切入時塞球給中鋒的能力也是相當出色。此外,這策略非常消耗側翼球員的體能,因為他們防守時需要硬扛著中鋒。因此,這或許能成為快艇在季後賽時出其不意的戰術吧。
了解更多:
https://www.cbssports.com/nba/news/how-russell-westbrook-inadvertently-allowed-the-clippers-to-rediscover-their-defense-by-going-small/
讀者可讚好本專欄的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0184475179&mibextid=LQQJ4d
或追蹤Instagram帳戶以獲得最新的資訊:
https://instagram.com/intro_to_basketball_1001?igshid=Zjc2ZTc4N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