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現在與未來:馬拉松發展簡史

馬拉松新時代:精英的舞台與市民的狂歡
在倫敦,因為一次意外而偶然定下的賽程,卻最終成為了馬拉松賽的官方長度,在16年之後的巴黎奧運會才得到真正的確立:公制42195米。在這16年間,馬拉松的賽程一直處於變化之中,其中最長的大概是1920年在安特衞普舉辦的奧運馬拉松了:42750米。
奧運馬拉松賽程距離(1896-1924)
倫敦奧運會之後,因為英國人對他們的運動員的表現感到失望(還在温莎進行了一次示威),他們決定每年舉辦一次理工馬拉松(Polytechnic Marathon,在1909-1996期間,每年都有舉辦),這場比賽以組委會俱樂部的名字(Polytechnic Harriers)命名,賽道和1908年奧運馬拉松的賽道一致。
這場比賽就像今天的倫敦馬拉松那樣,是一條刷新世界紀錄的高速賽道:
從1909年的首場比賽,亨利巴雷特(Henry Barrett)創造了2小時42分31秒的記錄。
到黃金十年,吉姆彼得斯(Jim Peters)在1951到1954年期間不斷刷新記錄:世界紀錄從2:20:43提高到2:18:41,然後再是2:17:40。
1963年,巴迪艾德倫(Buddy Edelen)跑出了2:14:28,成為了世界上首個跑進215的人,巴茲爾希特利(Basil Heatley)不甘示弱,在1964年跑進了214,成績為2:13:55,1965年日本選手重鬆森雄(Morio Shigematsu)將世界記錄提高到了2:12:00。
理工馬拉松創造的世界紀錄
可以説,理工馬拉松吹響了的精英號角。
除了奧運馬拉松和波士頓馬拉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世界各地就基本沒有什麼知名的比賽了。有一個不太有名的反例:斯洛伐克的科希策和平馬拉松(Košice Peace Marathon),創辦於1924年,至今還在舉辦,從賽事舉辦歷史看,歐洲數它最古老,世界排名列第二。
科希策馬拉松紀念碑
二戰後,馬拉松又走上了復興之路,1947年的日本福岡馬拉松(Fukuoka Marathon),1948年的荷蘭恩斯赫德馬拉松(Enschede Marathon)相繼舉辦。雅典古典馬拉松賽在1896年賽道的基礎上增加了2195米,於1955年重獲新生。
日本的馬拉松在二戰後興盛起來,一如戰後日本的迅速恢復一樣,而且,可以説60年代的福岡馬拉松是無可爭議的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賽事。作為一個精英比賽,它以日本頂級選手和少數海外特邀選手為特色,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即使是現在,僅從報名準來看,福岡馬拉松的報名標準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苛刻。
位於博多站的福岡馬拉松紀念碑,以及過去優勝者的腳印
在這個階段,其他的馬拉松賽事可能參賽選手數量更多,雖然也不會超過幾百個,但絕對沒有福岡的質量。在1962年寺沢徹(Toru Terasawa)就跑出了2:16:19,但在1967年的比賽中,澳大利亞的德里剋剋萊頓(Derek Clayton)將世界紀錄提高到了2:09:37。
在1969年,德里克據稱在安特衞普以2:08:33.6打破了自己的記錄,不過,這個成績的可信度不高。關於這條賽道的準確性的質疑從來沒有停止過,這和主辦單位採用的測量方法有關——以普通汽車裏程表讀數為標準,這是極不可靠的。
當馬拉松精英選手們開始以五分鐘一英里配速向前奔跑時,新一輪馬拉松的革命的種子悄然紮根。一個名叫弗雷德萊博(Fred Lebow)紐約人,他舉辦了一場成本很低的馬拉松:只要在中央公園的車道上(Park Drive)跑四個大圈。這場比賽吸引了超過100名選手,它和當時許多其他的比賽沒有什麼不同:選手們要在馬路上找到跑步的空間,賽事的預算很低,剛好能滿足報名的跑者。
參賽者的數量緩慢而穩定地增長,1973年,弗雷德獲得了與奧林匹克航空公司的贊助合同。,1975年的比賽參賽人數已經上升到500,因為1972慕尼黑奧運會上弗蘭克肖特的勝利提升了美國馬拉松的形象。而當時的波士頓馬拉松賽的參賽規模已經達到了1800人。贊助合同終止之後,弗雷德不得不依靠自己的資源了。
1976年是美國建國兩百週年紀念,弗雷德用他與市政廳的關係把馬拉松從中央公園搬到了紐約的五個區中。一個大城市馬拉松就這樣誕生了!
比賽從斯塔滕島那一端的韋拉札諾海峽大橋(Verrazano-Narrows Bridge)開始,貫穿多民族交融的布魯克林,半程之後進入皇后區,到第59街大橋是25公里。沿着曼哈頓區的第一大道,跑過5公里就來到布朗克斯,之後再穿過哈萊姆回到曼哈頓,剩下的5公里就沿着第五大道一直到中央公園。
弗蘭克肖特也參加了這場比賽,他的身旁是比爾羅傑斯(Bill Rodgers),這個曾贏得過1975年波士頓馬拉松冠軍的選手,也是紐約馬拉松史上第一個四連冠選手(76-79)。超過1500多名選手在弗蘭克之後完成了為普通市民羣眾舉辦的第一次馬拉松比賽。
一個新的時代就此,馬拉松焦點轉移到了大眾之上,世界上的其他城市也紛紛效仿弗雷德的做法:人們不禁發現,馬拉松就像花兒一樣在他們居住的城市中綻放開了。
1980年,柏林不僅舉辦了第一屆城市馬拉松,在另一天還辦了一場25公里的比賽。克里斯布拉舍(Chris Brasher)在體驗過1979年紐約馬拉松之後,決心在倫敦組織類似的比賽,並於1981年創辦了第一屆倫敦馬拉松:比賽的規模從第一年的7000人開始增長,之後不斷躍進,現在以16000完賽位列紐約之後排行第二。
突然之間,世界上的大城市如果沒有自己的城市馬拉松賽似乎就像少了些什麼,很多小的城市也緊跟潮流,擁有了自己的馬拉松。因為許多城市試圖利用馬拉松來促進當地旅遊行業的發展,包容性就成為了普遍的口號。在紐約馬拉松的前一天,男人和女人都受到了歡迎。
1967年的波士頓馬拉松產生了一樁醜聞:一位官員試圖把一個名叫Katherine Switzer的女選手趕出賽道。儘管沒能成功趕走,當時很少有馬拉松比賽那麼通情達理。在1960年以來,很少一部分的女性跑完了馬拉松,但是沒有一場國際錦標賽包含女子馬拉松項目。
不過,蓬勃發展的羣眾運動改變了這一切。1970年,紐約馬拉松首次承認女性參賽,波士頓則緊隨其後,於1972年承認,從此以往,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馬拉松舞台的中心。
Grete Waitz,2011年去世
到了80年代,女子馬拉松的水準不斷提高。挪威人格雷特瓦伊茲(Grete Waitz),1978年的她正處於短跑退役的邊緣,因為跑了一場紐約馬拉松,並創造了一個真的能讓人肅然起敬的女子記錄:2:32:30,他因此發現了運動生涯的新大陸。在1979年跑出了2:25:41,1980年有將記錄提高到2:27:33。
來自葡萄牙的Rosa Mota
1982年9月的歐洲錦標賽首次設立了女子馬拉松,羅莎莫塔(Rosa Mota)以2:36:04在經典的雅典馬拉松的賽道上奪冠。兩年後,羅莎奪得了洛杉磯奧運會首屆女子奧運馬拉松的的銅牌,成績僅次於瓊伯納伊特(Joan Benoit)的2:24:52和格雷特的2:26:18,第四名是格雷特的同胞,英格麗克里斯蒂安森(Ingrid Kristiansen),她在1985年的倫敦創紀錄2:21:06,這個記錄保持了13年。在80年代,她也同時創造了5000米,10000米,半馬的世界紀錄,可以説是當時女子長跑的代表人物。
德里剋剋萊頓那個有爭議的男子記錄也存活了很久,直到美國人阿爾貝託薩拉薩爾(Alberto Salazar)在1981年的紐約馬拉松中華打破了它,成績是2:08:13。不幸的是,1985年,因為賽道複核是少了150米,他的記錄就被取消了。同年,來自澳大利亞的羅布卡斯特里亞(Rob De Castella)在紐約馬拉松的六週之後,在福岡跑出了2:08:18。在1984年的芝加哥馬拉松賽上,威爾士人史蒂夫瓊斯(Steve Jones)又在羅布的記錄上提高了12秒。84年洛杉磯奧運馬拉松冠軍,來自葡萄牙的卡洛斯洛佩斯(Carlos Lopes),在六個月後的鹿特丹馬拉松上又將世界紀錄縮短到2:07:12。
Carlos Lopes
當前的馬拉松男子世界記錄為丹尼斯基梅託(Denis Kimetto)在2014年的柏林馬拉松創造的2:02:57,而女子記錄則是2:15:25,由葆拉拉德克利夫(Paula Radcliffe)在2003年倫敦馬拉松上跑出。拉德克利夫的記錄也許更有意義,因為它反映了日益增長的女子馬拉松的競爭力。格雷特瓦伊茲,英格麗克里斯蒂安森,羅莎莫塔,她們都是孤獨的先驅。葆拉拉德克利夫雖然確實非常優秀,但在她之前,高橋尚子(Naoko Takahashi)和凱瑟琳恩德雷巴(Catherine Ndereba)早已打破220的大關。
無論是男子還是女子,進入220門檻的還有不少肯尼亞人。到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黑旋風勁吹,雖然肯尼亞人已經動搖了埃塞俄比亞人在長跑中的絕對統治地位。這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馬拉松的全球化,不在受到“業餘”的限制,使得精英可以獲得高額獎勵。
馬拉松的未來:更長,還是更快?
馬拉松男子記錄的進展
馬拉松女子記錄的進展
2011年的柏林馬拉松之後,三位肯尼亞運動員接受了紐約時代的採訪:
“我不知道”,來自肯尼亞的威爾森基普桑(Wilson Kipsang),他在2011年跑出2:03:42的世界第二快的記錄時説道,“簡直是不可思議”。
威爾森基普桑又説,他覺得馬拉松的距離應該延長到30英里,這樣就會更有挑戰性。11年的世界記錄保持者帕特里克馬卡烏(Patrick Makau)也持相同的看法。
“人們已經習慣26.2的距離了,他們跑馬拉松的時候就像是在參加短跑。所以距離越長越好。”帕特里克馬卡烏説。
阿貝爾基魯伊(Abel Kirui),這個09年柏林世錦賽,11年大邱世錦賽的冠軍覺得,標準距離就很完美了,因為這樣就使得精英跑者和業餘跑着可以在同一場比賽中競技。
“如果你訓練得很充分,標準的距離不會跑死你。並且,標準的馬拉松能讓人們團結一致。” 阿貝爾基魯伊説。
2016年,紐約時代有報道了Sub2計劃,Sub2計劃的負責人楊尼斯比茲賴迪思(Yannis Pitsiladis)認為,10年之內,就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使得運動員能夠在一條特殊的賽道上跑進2小時。

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也許英國的國王會突然把馬拉松的距離調得更長一些呢?也許真的在10年之內,就有一位天才跑進了2小時呢?但是我們能切身體驗到馬拉松帶給我們生活的改變,因為不管怎樣,馬拉松都給予了每個參與者特別獎勵,有時很難界定它到底是什麼,但它確確實實是存在的。
  1. 參考:History of the Marathon,作者:Hugh Jones
  2. 參考:The Marathon’s Random Route to Its Length,作者:Jeré Longman


資料來源:愛燃燒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