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英國 Square Mile Sport 董事總經理 Nick Keller 專訪

一項小眾、高價跑步比賽的成功祕訣。

本已繽紛熱鬧的上海秋季跑步市場,10月15日又將增添一項新賽事:彭博一英里接力賽。

這是一種刻意控制規模的小眾比賽——賽道上最多隻有一百多名選手;它的距離大概是各類業餘長跑比賽中最短的——每個人只跑一英里(1609米);但比賽收費一點也不便宜——每支10人隊伍的報名費6995元,8月31日前報名的早鳥價也要5995元,人均將近700元和600元(含T恤、賽後派對、晚餐及3杯酒水飲料)。

但就是這麼一項規模小、距離短、價格高的賽事,不僅已經在倫敦成功地連續舉辦九屆,而且吸引的幾乎都是來自世界知名企業的“高大上”人羣;它還漂洋過海,登陸歐亞大陸這一頭的三大名城:新加坡,香港和上海。

彭博一英里接力賽的成功祕訣究竟是什麼?近日在上海文華東方酒店,筆者對賽事組織方Square Mile Sport公司董事總經理尼克凱勒(Nick Keller)進行了獨家專訪。

賽事的由來

45歲的凱勒從小就是個體育迷。“我上學時在各方面表現很糟糕,唯一讓我感到自在的地方,就是橄欖球場。我從六七歲開始玩橄欖球,多虧它我才沒有退學。所以説,體育一直是我的最愛。我也玩其他運動,例如網球、跑步、曲棍球等等。”他坦承。
25歲那年,凱勒正式進入體育行業——擔任橄欖球隊的經理。他效力的球隊雖然不是職業隊,但水平相當高,有些隊友後來被英格蘭隊招募。

15年前(2000年),熱愛體育行業、又不滿足於管理橄欖隊的凱勒白手創業,開辦了Benchmark體育公司,逐漸做起賽事生意。”它讓我可以有更多創造性、更多主意,可以開發出新東西。“他解釋説。

創業的本錢是他自己的積蓄:2000英鎊。”我們從未融到資金,所以我看上去才如此疲倦。“凱勒笑着説,”你知道,找贊助從來都很艱難。如果你的生意主要基於贊助,你永遠不會有安逸舒適的日子。“


Q:怎麼會想到創辦這種比賽?

A:我上高中時,學校有一種叫“10英里杯”的比賽,由每個班級派出10個人組隊接力,每人跑1英里。一英里接力賽的靈感正是來自於此。

Q:彭博公司從2007年倫敦第一屆就開始贊助?

A:對。我們想出這個主意之後,就去找彭博。我認為他們看到了這一賽事的潛力:可以讓不同行業的主要客户匯聚到一起,形成羣體價值觀,促進協同合作和團隊建設。

Q:為什麼不找體育用品製造商贊助?

A:我們當然需要它們,和它們也有過合作,但我感覺對他們來説,一英里接力賽在數量上可能不是很大。你贊助一場馬拉松,參賽者會有一兩萬。如果你想賣鞋子,我們不是合適的賽事。

對於更高端的裝備,這倒是一個合適的受眾羣體。但如果你想接觸數以百萬計的消費者,而不是特別針對金融從業者羣體,我們可能達不到你要的數量。

Q:賽事名稱”Square Mile Relay“中的Square Mile是不是指倫敦金融城(The City),因為這正是金融城的別稱?

A:沒錯。其實接力賽選手也有來自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倫敦金融新區)和其他各個地區的。

Q:為什麼主要針對金融業公司?

A:因為我們想讓比賽與眾不同。我們從一開始就有意在金融城辦賽——甚至在(從事金融服務業的)彭博加入之前。我們想把它辦成小型比賽,而不是大眾賽事。

實際上,比賽本身已經夠複雜了:每一棒的交接,每個隊員的上場順序,每個選手都想知道自己的成績,哪怕跑得再慢,因此每個人都要有計時芯片。你必須控制規模。

我們自問:你的目標人羣是什麼?於是我們就主要針對一個特定羣體:倫敦老城中的金融服務業人員。他們之間本來就存在某種競爭意識。彭博也組建一支隊參賽。

(一英里接力的魅力)

Q:一英里接力賽有何特點?

A:一英里是一個很棒的距離,它介乎慢跑和衝刺之間。跑過的人都知道,你必須把自己推向極限,這是那種讓你不由自主的比賽之一。賽前你可以説:我會控制好配速,但這永遠不可能發生。

每家參賽公司都會先舉行內部選拔賽,因為人人都想成為隊員。在倫敦站比賽中,同時在賽道上的選手只有150個,而不是一兩千,所以不會打擾他人,這大概就是當局允許我們辦賽的原因。

我們會請警察封路,但時間不長,只持續1小時20分鐘。最後一名會得到最熱烈的歡呼,這是我們的傳統:每個人都為最後一名喝彩,還有香檳酒迎接。

Q:最快紀錄是多少?

A:我記得最快紀錄是4分26秒或4分28秒,創造者曾在倫敦馬拉松領跑前10英里。團隊紀錄應該是50分鐘出頭,就看會不會有哪支隊伍突破50分鐘大關了。

不過你可以想象,距離要控制到剛好1英里難度不小,有時會多30米——取決於道路施工。我們的賽道永遠無法做到一成不變,因為倫敦一直在變,總是有道路施工,我們就得改道。在大城市,任何事都可能發生,所以我們必須靈活應變。但這一賽事最奇妙的一點是,賽道上永遠不會很擁擠。

Q:比賽獲勝者的獎勵是什麼?

A:會決出一英里最快的個人和團隊。獲勝團隊的獎品是一尊獎盃和一瓶香檳,還可以將一筆數額可觀的錢捐贈給他們選擇的慈善機構——倫敦是5000英鎊,中國是5萬元。第二、三名也有香檳並上台領獎。

Q:關於比賽對企業團隊建設的作用,這方面你有沒有證據?

A:你得親臨現場,才能感受到那種氣氛。它的感覺與其他任何賽事都不一樣。我認為馬拉松是一種很個人的體驗,而一英里接力讓你可以看到其他隊員的狀況,看他們在成績榜上的排名、他們所處的位置(賽道設有攝像機)。這些會產生很多熱議——跑步突然成為一種共享的體驗。而且你可以與同行溝通交流,用一種大概是前所未有的方式;賽後的派對也非常棒。

圍繞比賽的討論熱烈到令人難以置信,每個人都有很多話要説。這是我以前在體育比賽中從未體驗過的,一種真正的興奮感。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不管你是辦公室裏跑最快的還是最慢的,你都是團隊的一員。我認為這對人們意味重大。另外,人們無法預言哪支隊會得第一,哪支隊會最後,因為這是接力比賽。


Q:總共有多少人蔘加過這一比賽,有沒有名人蔘與?

A:到去年共有超過1.2萬人參加過。有,短跑明星邁克爾約翰遜去年在倫敦為比賽發槍,不過他沒有跑。

Q:沒出過人命吧?

A:沒有。我們在倫敦辦了七年,至今還沒人受傷過。

Q:有沒有人心臟病發作之類?

A:沒有。這很像英國記者喜歡提的問題:你們比賽的不好一面(downside)是什麼?它的最糟糕地方是什麼?(笑)
Q:為什麼賽事先擴張到亞洲,而不是另一大金融中心紐約——它也是彭博全球總部的所在地?

A:因為我們對亞洲發生的事很感興趣,讓新、港、滬三個城市走到一起的想法很令人激動。今年我們在新加坡是第三年,香港第二年,上海第一年。紐約明年也會舉辦,還有悉尼。(歐洲大陸呢?)法蘭克福也是潛在城市。對我們來説,關鍵是創辦好第一場比賽,讓它產生“粘着力”,然後一直辦下去。

Q:倫敦917,新加坡101,上海1015,香港115……比賽時間好像都在秋天?

A:這因城市而異。倫敦一直都是9月,迪拜因為天氣炎熱,安排在秋冬之交的11月。
跑步在英國

Q:賽事的營收和利潤能否透露下?

A:不能。它的商業模式是贊助和參賽費,開支取決於所在城市。我們的成敗通常由這一等式決定:贊助加參賽費,扣掉開支。在一個地方我們會越辦越習慣、越容易;當地人也會逐漸了解我們。

Q:那可不可以這麼説:你們從未賠錢過?

A:你永遠説不準。不過迄今我們幹得還不錯。

Q:你們公司有多少人?

A:我們在倫敦有24人,在南非4人,在美國3人。

Q:你如何預見賽事的未來?

A:我希望再過兩三年後,當咱們再次坐下來之時,世界各地至少有10個城市舉辦這一賽事,我們會有機會看看世界上哪家公司接力跑最快。這會很有意思,不是嗎?

Q:説説英國的體育賽事行業。

A:這個市場很大,而且極其活躍。倫敦是個富有活力的城市,2012年奧運會也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讓我們看到體育比賽對於我們文化和社區的重要性。因此這一行業不斷增長,需求根本停不下來,人們對共同參與和體驗的胃口永遠填不飽。

Q:跑步在英國流行麼?

A:非常流行,而且參與人數不斷增長。25歲到50歲左右的人羣,會將體育作為他們的在線體驗:拍照、發帖……馬拉松等很有挑戰性的比賽塑造了他們的在線或社交媒體角色,因此跑步成為一種分享式體驗,這成為推動跑步、騎行、鐵三等體育運動參與人數的一大驅動力。

不過,更年輕人羣的在線體驗主要圍繞夜生活:派對,以及他們看到的和在做的,未必是體育。因此,最大挑戰在於如何讓青少年也將體育當作他們的在線體驗。

Q:你自己跑步嗎?

A:我曾經跑過。我喜歡跑步,參加過倫敦馬拉松——具體哪一年忘了,不是2007就是2009年,反正是史上最熱的一年,那次我跑了3小時46分。我的目標是3小時30分,但天氣實在太熱了。我也是走慈善途徑——為本地醫院的癌症研究部門捐了一兩千英鎊。

(注:筆者特意上倫敦馬拉松官網核實凱勒的説法。經過一番搜索,終於找到他的成績:是2007年跑的,完賽時間3小時46分14秒。30公里前他顯然是瞄準330的目標——每公里配速不到5分鐘,但到30公里已經開始掉速。總名次:6215,性別排名:5319,35歲年齡組排名:1083)


Q:你一英里能跑多快?

A:我一英里接力的最好成績是5分24秒——大約3年前的事。現在我腰部受傷,不能跑了,只能遊游泳。不過我仍然熱愛體育,每週遊四次。目前我正在康復,希望能夠重新跑步、跑得更好。

(注:接力圖片來源為Hitc.com網站)


資料來源:愛燃燒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