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X | 自己報的7天耐力賽 跪着也要走完250公里
(原文來自:iranshao.com)
就算你不知道四大荒原系列賽(4 Deserts),也至少聽過戈壁長征賽(Gobi March)吧。
四大荒原系列賽(4 Deserts)被《時代》雜誌(TIME)評選為世界十佳耐力賽事。參賽者需要依靠自己的雙腳在7天內穿行250公里,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是你每天微信運動上顯示走了10000步,他們一天要至少50000步,榮登日排行榜榜首是妥妥的,關鍵他們還通常在極端天氣和地表條件下完成這項“遭虐”的賽事。
猜想,你的第一個疑問會是,他們是不眠不休的趕路嗎?
No,當然不是。賽事主辦方會搭建和管理營地,在營地不僅可以吃飯(當然吃的比較簡單)喝水和睡覺(當然也沒有席夢思這種條件),通常是住在可容納8-10人的帳篷裏,不過令人寬慰的是可以上網!真的是科技改變生活啊,因此呢選手們可以在完成了當日的賽程後,在營地發微博微信INS推特之類的。
7天的賽程會被分成6個賽段,隨着賽程的推進呢,營地每天也就隨之遷移。通常第5個賽段是最長的,在70+公里,因此最後一個賽段就只剩10公里左右的路程了,狂虐之後的輕鬆衝線,如同雨後天晴的彩虹,也可以讓參賽者在衝線的時候留下相對美好的形象,不至於是“喘成狗”的狼狽。然後,你大概會覺得,這麼想來也不是很虐了?
No,當然不是。看看他們跑的都是些什麼寸草不生的一毛之地。
火星之旅:阿塔卡瑪穿行 Atacama Crossing (Chile)
比賽時間:2016-10-02 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從來未見過一滴雨,這裏被稱為是已知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在這片貧瘠的沙漠之中,你看不一片草葉或仙人掌,更不要説蜥蜴或是小昆蟲了。惡劣的氣候和平均2500米的海拔,讓參賽者備受折磨。從祕魯南部邊境到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從一層波波的沿海大陸架到貧瘠到毫無生氣的潘帕斯草原,下降到安第斯山脈的河流峽谷與礦物質沉積的分層,比賽通常始於Arcoiris Valley海拔3000多米的至高點。在這超凡脱俗的地表之上穿行,猶如登上了火星,幸好不用上演一場《火星救援》。
跑盡荒蕪:撒哈拉跑賽 Sahara Race (Namibia)
比賽時間:2017-04-30
在阿拉伯語中撒哈拉就是大沙漠的意思,作為世界是最大的沙質荒漠,這裏也成為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參賽者們眼前見到的除了沙丘還是沙丘,綿延起伏無窮無盡的沙丘,最高可達122米高。因為政局動盪的原因,比賽地點從埃及遷至約旦,在今年落地納比米亞,有望在此長期舉辦。由於南迴歸線橫穿納米比亞,並且地處副熱帶高壓的中心區域,以及東非高原的阻擋,形成了這裏獨特的紅色沙漠。賽道自“地獄之門”骷髏海岸國家公園的沙漠地帶,到大西洋海岸,荒蕪之後穿過迷人可愛的海豹聚集地 ,幸運地話還能看到火烈鳥從鹽河上飛行而過。沙塵洗禮:戈壁長征賽 Gobi March (China)
比賽時間:2017-06-18
和撒哈拉雷同,塔格拉瑪幹是維吾爾語中的“山下面的大荒漠”,儘管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但世界排位僅在第十,可這裏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就是沙漠的移動趨勢源於風向,因此,沙塵暴也就成為了這裏最大的一個劫難,去年的比賽也也因為連續的沙塵暴襲擊原定6月6日在魔鬼城進行的最後10公里比賽被迫中止。從高原的高温到沙丘的寒冷,巨大的温差,是戈壁另一大考驗。
今年戈壁賽最動人的故事,當然要數英國選手Dion Lenoard和意外闖入賽道並跟他一路到終點的小狗Gobi了,由於帶回英國之前需要耗費4個月進行檢疫等工作,小狗Gobi暫留在了烏魯木齊,預計今年聖誕節會與Dion在英國團聚。
寒冷至極:最後的荒原 The Last Desert (Antarctica)
比賽時間:2016-11-18(兩年一次)
只有至少完成了以上3場比賽中的任意兩場,你才獲得了參加南極洲賽事的資格。這裏是世界上最荒蕪的地方,滿眼望去是無限雪白,參賽者不僅需要應對-20℃的氣温,還有是不是來湊熱鬧的暴風雪。由於天氣變幻莫測,每日的開賽時間不可預測,你得時刻做好準備。賽程安排在南極半島及其離島,比賽中使用極地遠征船,參賽者通過皮划艇從船轉移到岸上,至於從哪兒上岸得基於洋流和氣候條件。縱使這裏寒冷至極,也阻擋不了人們挑戰自我極限的熊熊熱情。未知魅力:Roving Race
2008年2月,一個名為Roving Race的比賽成為該系列賽的第五項比賽。規模較小,每年會去到一個新的國家,會凸顯當地的自然和文化特色。第一場Roving Race在越南舉行,參賽者穿過越南西北處的Sapa梯田。2009年去到納米比亞的Fish River Canyon魚河大峽谷。然後2010年澳大利亞,2011年尼泊爾,2012年約旦,2013年冰島,2014年馬達加斯加,2015年厄瓜多爾,2016年斯里蘭卡,2017年12月將去到巴塔哥尼亞。
至此,你也許會好奇,到底是誰創辦了“虐死人”的比賽?
是她,Mary Gadams,她曾經的工作裏滿是風險資本、全球戰略、合併收工,然而,顯然Mary不願意當一個本分的銀行家,工作期間就各地參加跑賽,曾3次參加波士頓馬拉松,參加過喜馬拉雅100英里階梯賽,香港樂施會毅行等諸多賽事。作為一名跑者,她希望自己可以作出一些鼓舞人心的事兒,於是2002年2月她在香港創立Racing The Planet(極地長征),開辦了4 Deserts系列賽, 每一場賽事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僅惹得媒體爭相報道,在過去的14年間舉辦的47場比賽,共吸引了來自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7300名參與者,他們帶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踏上了同一場極限遠征,她本人也參加過阿塔卡瑪穿行賽 。
這一些列極富挑戰性的比賽,考驗的是參賽者的心理和身理上的耐力極限,完成所有4站比賽後成為 4 Deserts Club的一員,截止到2015年5月,共有來自35個國家171名成為其中一員。 賽事舉辦地在近乎原始的地區,將當地的風土人情和迷人文化呈現在世界面前。賽事的成功舉行當然離不開當地和國際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協助,還有野外救援的專業醫療團隊和運營人員的多方支持。主辦方也非常注重支持賽事舉辦地的當地醫療和教育慈善,會為自然災害的受害者提供資助,同時也鼓勵參賽選手也積極投入到公益慈善之中。最後,如果你要問,為什麼要報一場7天250公里的耐力賽來折磨自己?
我想 4 Deserts官網上的一段話,是最好的回答:
資料來源:愛燃燒
就算你不知道四大荒原系列賽(4 Deserts),也至少聽過戈壁長征賽(Gobi March)吧。
四大荒原系列賽(4 Deserts)被《時代》雜誌(TIME)評選為世界十佳耐力賽事。參賽者需要依靠自己的雙腳在7天內穿行250公里,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是你每天微信運動上顯示走了10000步,他們一天要至少50000步,榮登日排行榜榜首是妥妥的,關鍵他們還通常在極端天氣和地表條件下完成這項“遭虐”的賽事。
猜想,你的第一個疑問會是,他們是不眠不休的趕路嗎?
No,當然不是。賽事主辦方會搭建和管理營地,在營地不僅可以吃飯(當然吃的比較簡單)喝水和睡覺(當然也沒有席夢思這種條件),通常是住在可容納8-10人的帳篷裏,不過令人寬慰的是可以上網!真的是科技改變生活啊,因此呢選手們可以在完成了當日的賽程後,在營地發微博微信INS推特之類的。
7天的賽程會被分成6個賽段,隨着賽程的推進呢,營地每天也就隨之遷移。通常第5個賽段是最長的,在70+公里,因此最後一個賽段就只剩10公里左右的路程了,狂虐之後的輕鬆衝線,如同雨後天晴的彩虹,也可以讓參賽者在衝線的時候留下相對美好的形象,不至於是“喘成狗”的狼狽。然後,你大概會覺得,這麼想來也不是很虐了?
No,當然不是。看看他們跑的都是些什麼寸草不生的一毛之地。
火星之旅:阿塔卡瑪穿行 Atacama Crossing (Chile)
比賽時間:2016-10-02 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從來未見過一滴雨,這裏被稱為是已知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在這片貧瘠的沙漠之中,你看不一片草葉或仙人掌,更不要説蜥蜴或是小昆蟲了。惡劣的氣候和平均2500米的海拔,讓參賽者備受折磨。從祕魯南部邊境到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從一層波波的沿海大陸架到貧瘠到毫無生氣的潘帕斯草原,下降到安第斯山脈的河流峽谷與礦物質沉積的分層,比賽通常始於Arcoiris Valley海拔3000多米的至高點。在這超凡脱俗的地表之上穿行,猶如登上了火星,幸好不用上演一場《火星救援》。
跑盡荒蕪:撒哈拉跑賽 Sahara Race (Namibia)
比賽時間:2017-04-30
在阿拉伯語中撒哈拉就是大沙漠的意思,作為世界是最大的沙質荒漠,這裏也成為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參賽者們眼前見到的除了沙丘還是沙丘,綿延起伏無窮無盡的沙丘,最高可達122米高。因為政局動盪的原因,比賽地點從埃及遷至約旦,在今年落地納比米亞,有望在此長期舉辦。由於南迴歸線橫穿納米比亞,並且地處副熱帶高壓的中心區域,以及東非高原的阻擋,形成了這裏獨特的紅色沙漠。賽道自“地獄之門”骷髏海岸國家公園的沙漠地帶,到大西洋海岸,荒蕪之後穿過迷人可愛的海豹聚集地 ,幸運地話還能看到火烈鳥從鹽河上飛行而過。沙塵洗禮:戈壁長征賽 Gobi March (China)
比賽時間:2017-06-18
和撒哈拉雷同,塔格拉瑪幹是維吾爾語中的“山下面的大荒漠”,儘管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但世界排位僅在第十,可這裏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就是沙漠的移動趨勢源於風向,因此,沙塵暴也就成為了這裏最大的一個劫難,去年的比賽也也因為連續的沙塵暴襲擊原定6月6日在魔鬼城進行的最後10公里比賽被迫中止。從高原的高温到沙丘的寒冷,巨大的温差,是戈壁另一大考驗。
今年戈壁賽最動人的故事,當然要數英國選手Dion Lenoard和意外闖入賽道並跟他一路到終點的小狗Gobi了,由於帶回英國之前需要耗費4個月進行檢疫等工作,小狗Gobi暫留在了烏魯木齊,預計今年聖誕節會與Dion在英國團聚。
寒冷至極:最後的荒原 The Last Desert (Antarctica)
比賽時間:2016-11-18(兩年一次)
只有至少完成了以上3場比賽中的任意兩場,你才獲得了參加南極洲賽事的資格。這裏是世界上最荒蕪的地方,滿眼望去是無限雪白,參賽者不僅需要應對-20℃的氣温,還有是不是來湊熱鬧的暴風雪。由於天氣變幻莫測,每日的開賽時間不可預測,你得時刻做好準備。賽程安排在南極半島及其離島,比賽中使用極地遠征船,參賽者通過皮划艇從船轉移到岸上,至於從哪兒上岸得基於洋流和氣候條件。縱使這裏寒冷至極,也阻擋不了人們挑戰自我極限的熊熊熱情。未知魅力:Roving Race
2008年2月,一個名為Roving Race的比賽成為該系列賽的第五項比賽。規模較小,每年會去到一個新的國家,會凸顯當地的自然和文化特色。第一場Roving Race在越南舉行,參賽者穿過越南西北處的Sapa梯田。2009年去到納米比亞的Fish River Canyon魚河大峽谷。然後2010年澳大利亞,2011年尼泊爾,2012年約旦,2013年冰島,2014年馬達加斯加,2015年厄瓜多爾,2016年斯里蘭卡,2017年12月將去到巴塔哥尼亞。
至此,你也許會好奇,到底是誰創辦了“虐死人”的比賽?
是她,Mary Gadams,她曾經的工作裏滿是風險資本、全球戰略、合併收工,然而,顯然Mary不願意當一個本分的銀行家,工作期間就各地參加跑賽,曾3次參加波士頓馬拉松,參加過喜馬拉雅100英里階梯賽,香港樂施會毅行等諸多賽事。作為一名跑者,她希望自己可以作出一些鼓舞人心的事兒,於是2002年2月她在香港創立Racing The Planet(極地長征),開辦了4 Deserts系列賽, 每一場賽事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僅惹得媒體爭相報道,在過去的14年間舉辦的47場比賽,共吸引了來自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7300名參與者,他們帶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踏上了同一場極限遠征,她本人也參加過阿塔卡瑪穿行賽 。
這一些列極富挑戰性的比賽,考驗的是參賽者的心理和身理上的耐力極限,完成所有4站比賽後成為 4 Deserts Club的一員,截止到2015年5月,共有來自35個國家171名成為其中一員。 賽事舉辦地在近乎原始的地區,將當地的風土人情和迷人文化呈現在世界面前。賽事的成功舉行當然離不開當地和國際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協助,還有野外救援的專業醫療團隊和運營人員的多方支持。主辦方也非常注重支持賽事舉辦地的當地醫療和教育慈善,會為自然災害的受害者提供資助,同時也鼓勵參賽選手也積極投入到公益慈善之中。最後,如果你要問,為什麼要報一場7天250公里的耐力賽來折磨自己?
我想 4 Deserts官網上的一段話,是最好的回答:
引用To dream anything you want to dream, that is the beauty of the human mind. To do anything you want to do, that is the strength of the human will. To trust yourself to test your limits, that is the courage to succeed.敢於夢想你所希冀的,閃爍着人類的智慧之光。付諸實踐將夢想成真,發揮除人類的信念之力。堅定信念去挑戰極限,勇往直前去迎接成功。
資料來源:愛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