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聖母峰》:尋找人生的極限


    聖母峰 | Everest

    「為什麼要去爬聖母峰?因為它就在那。」

    身邊不乏一些喜愛登山的朋友,但是登山到底有什麼魅力,讓眾多登山客趨之若鶩,前仆後繼,縱使知道困難重重也再所不惜。不是「登山控」的我有點沒辦法真正明白箇中含意,但是藉由《聖母峰》這部片倒也可以初窺門徑,了解登山二三事,並且一併享受登頂所帶來感動與滿足。

    《聖母峰》這部電影的故事藍本是真實發生於1996年的聖母峰山難事件, 當時有八名登山客不幸罹難,是除了2014及2015年的地震雪崩事件之外,罹難人數最多的一次山難。本片是以「戲劇型紀錄片」的方式呈現,故電影中是盡可能的將此事件的原貌表現出來,但是並未如以往一些災難電影,刻意加強娛樂性而放入其他的劇情在內,所以本片看來完全不是一般的商業爽片,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去攀登聖母峰的我們, 對於世界第一高峰還是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聖母峰之死

    當時攀登聖母峰的其中一個「冒險顧問」登山隊中有一位隨行採訪的記者喬恩.克拉克(Jon Krakauer),在此次山難中倖免於難,而後作了一本【聖母峰之死】來描述當時這場最大規模的山難,只是內容偏頗也被不少當時同樣事件的參與者著書反駁。因此,1996年這場聖母峰山難事件中其實存在著不少爭議,而電影的詮釋則是盡可能避開這些爭議的部份,將事件詳實描述,至少在這部分電影處理的相當到位且成功,片尾還紀錄山難生還者的後續生活,雖然如此,登山隊於登頂過後遇上大風雪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看完電影的人應該都有一種這場山難其實是「人禍大於天災」的感覺。


    從《聖母峰》了解登山二三事

    登山其實是一件很專業的事,只是我沒想到有那麼專業。除了「天價」的攀登費用(以電影內容與當時的價值換算,一個人的費用約180~200萬元台幣)之外,幾乎整整一個月的訓練期來做為攀登海拔高達8848公尺聖母峰頂的準備。在如此高海拔的山峰,那樣的環境幾乎不是一般人可能想像得到的,在空氣稀薄的狀況之下,人身體的機能難以維持,還可能出現足以致命的高山症狀及山上的低溫,都一再再的威脅人在那個環境中的生存。

    登頂帶給人的狂喜,連我這個登山門外漢都看得感動,尤其是在號稱世界頂端的聖母峰,要說電影中小小的煽情大概就是這裡了,因為這是專屬於「聖母峰」的殊榮,是其他所有勵志、災難電影都不可能有的感動。到底為什麼去爬聖母峰?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由,為了挑戰自己?為了鼓舞他人?片中也試圖帶到這部份,儘管每個人的理由都不盡相同,但是同樣的是他們一起來到這裡有著相同的目標 - 登頂。


    感動到此刻暫時結束,登頂並不是只要攀上頂峰就好,還要能回來。根據統計,攀登聖母峰的罹難者有七成都是登頂後返回的路上出事,登頂固然可喜,所有人也明白那是一條多艱苦難行的路,當攀上高峰的那一刻,喜悅之心反而讓人一路走來咬緊牙關的意志鬆懈,在意志鬆懈的情況下體力急速下降,形成最危險的死亡交叉點。登山時的「兩點鐘原則」有多重要, 專業的登山領隊又怎麼會不懂?高山空氣稀薄,對於仰賴空氣生存的人類有多重要, 氧氣瓶的準備不足是天災使然還是人為疏失,不用明說。等到登頂那一天才發現通往頂峰必徑之路的繩索並未架設完全,以致於白白浪費兩個小時的時間。是人們太輕忽那個環境對我們造成的影響,還是自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克服一切,很明顯,最後人吃了苦頭。

    電影觀後感

    《聖母峰》這部電影的拍攝其實相當具有野心,雖然不是全程於聖母峰上拍攝,但是透過電影先進的特效技術,還是讓觀眾有身歷其境的感覺,去電影院看的是3D版,後面都有點感覺自己快被吹走了,可能也是這輩子最接近聖母峰的時刻。

    關於《聖母峰》的劇情與天馬行空的商業片相距甚遠,而是以真人真事的山難事件為本,又由於受限事件爭議多,所以在改編上面看得出來格外的小心翼翼,但太過平舖直述的手法反倒讓劇情變得冗長而沒有驚喜,人物描述也過於散亂導致入戲有點困難,看到後面,誰倒在哪?誰掉下去?其實有點模糊。演員本來是本片的一大亮點,只可惜劇情編排的關係,反倒都沒有太多的發揮餘地,以致於整部片除了「登頂」的情節之外,其他部分多流於平淡, 甚為可惜。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