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無痛奇男》:熱血的夢想,現實的人生
跳痛先生(台)| 無痛奇男(港) | मर्द को दर्द नहीं होता | The Man Feels No Pain
《跳痛先生》被譽為今年的印度勵志神片,它跳脫了以往觀眾對印度片的印象,擁有歌舞元素並以深入的劇情表現印度社會現象等特徵,反而會讓觀眾一反過去覺得印度電影相當歡樂、結構紮實的等特色,《跳痛先生》用了一個不一樣的故事來表現一個不一樣的印度電影,少了真實性,但多了豐富的想像空間,如果保留著對印度電影的印象,一開始看這部片的時候真的會有點適應不良。
這部電影的主角是個天生沒有痛覺的少年,再進一步想就會發覺這個問題其實相當嚴重,隨著劇情的發展,醫生對於這個生下來就擁有「先天性痛覺不敏感症」的孩子並不看好,認為他最多只能活到四歲。醫生的判斷並非毫無根據,痛覺是保護生物的重要機制,是身體對於自身危機的一種警示,但電影其實對於這些危機並沒有非常深入的描繪,而且主角許多舉動都可能造成嚴重的損害甚至喪命,只不過最終的結果都是比較好的,這部份多少缺乏點對於這樣設定的說服力,而且男主角不只活過了四歲,還順利的長大成人。以缺乏痛覺做為一個引子,事實上這部電影是在強調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困境,與不同的教育下成就不同的人。亞洲國家由於人口眾多、競爭激烈,對於孩童的教育更加重視,印度社會也是一樣,這部份在過往的印度電影中可見一斑,孩子受家庭教育影響甚深,甚至在男女孩的教育上也有相當的差別。整部電影的前半段有多數的篇幅在講述男主角從小到大的成長過往,由於一樁憾事讓男主角的母親在他出生沒多久就因為意外過世,讓家中只剩外公(電影字幕打爺爺,但以身份來說應該是外公)、父親及男主角三人相依為命,男主角的父親對於岳父的教養方式不以為然,並認為是導致自己老婆喪命的原因,因此拒絕岳父對於男主角的教養。此時不禁讓人思考對於一個沒有痛覺的孩子該如何養育?是該一味的保護還是教導他在這個世上生存的方式?我個人是比較認同外公的教養方式,而不該把主角當成金絲雀豢養在籠子裡。
男主角因為有這樣的病,所以在學校成為同學霸凌的目標,但有個小女孩對男主角很照顧,也會挺身保護他,阻止其他同學欺負他,這個小女孩就成了男主角最好的朋友,但事實上小女孩的生活也有許多現實問題。孩提時代的兩人,互動是自然而純真的,面對不公義的事往往用上許多童真式的幻想來解決,在大人眼中看上去是幼稚而可笑的,但卻反應出人面對困境時的真實想法,然而對與錯往往並沒有那麼顯而易見的分際,就顯示出人生的現實與殘酷。
雖然加了許多與之前印度電影不同的元素,但《跳痛先生》還是不難看出印度電影的影子,運用了大量的自白,多首輕快、唯美的音樂穿叉其中,但少了歌舞唱跳,多了李小龍電影的影子、甚至過往港式功夫武打的片段與畫面。這類武打元素在印度電影中並不常見,這次致敬李小龍這位知名度相當高的已故功夫大師是相當聰明的做法,不會給觀眾太過強烈模仿、甚至是抄襲的影子,成功的從復古中走出一條新式的印度功夫電影元素,在這方面的運用可謂相當成功。
但《跳痛先生》這部電影卻在劇情上有難以忽略的缺陷,電影的主旨強調個人的成長過程,幾位戲份較多的角色都擁有相當的厚度,也就是說每個角色都有自身的成長故事,與當中面臨的磨難。男主角的特殊病史與家庭教養觀念的差異;女主角的成長過程中對於女性的壓抑與束縛,形成一種勇於為他人發聲而無法捍衛自身權益的奇怪現象;空手道王的家庭問題,雖然自身殘而不廢的勵志故事令人敬佩,但對家人的虧欠讓他放逐自我;最後是男主角的外公,一直都以積極進取的觀念教導後輩子孫,培養他們在人生中的勇氣與自信,面對衝突時也有著許多充滿長者智慧的舉動,而這些就令他們在相遇的過程中,透過不同的背景、性格、理念相互激盪,在最後一刻一起面對最大的困境。雖然這之中的故事有許多令人動容的地方,每個故事的主人翁都有成為主角的潛力,但彼此成長過程的連結性不強,加上想要表達的概念也有很大的反差,以致於多數時間的故事形成了各自表述的局面,其他角色在該的故事中流於一個配角的存在,想要表達的概念在最後有點虎頭蛇尾的嫌疑,讓整個故事變成一種隔靴搔癢的感覺,而無法給人太強的反饋,這在印度電影中並不是一種常見的現象。綜合上述,《跳痛先生》確實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印度電影,其中不同角度的特殊慢鏡頭武打其實看得相當過癮,還有點意猶味盡的感覺,加上飾演男主角的阿希馬努達西尼(Abhimanyu Dasani)擁有一種文武融合的迷人氣質,加上印度人深遂的五官,讓男女主角吸睛程度大大提升,但劇情編排上的美中不足,比較難以給予觀眾太多的想法,在眾多優秀的印度電影光環下,只怕《跳痛先生》會慢慢變成一個被遺忘的作品,除非後續印度還會繼續拍攝武打相關題材的電影,這部鼻祖之作可能會才會漸漸出現在觀眾的腦海之中。
《跳痛先生》被譽為今年的印度勵志神片,它跳脫了以往觀眾對印度片的印象,擁有歌舞元素並以深入的劇情表現印度社會現象等特徵,反而會讓觀眾一反過去覺得印度電影相當歡樂、結構紮實的等特色,《跳痛先生》用了一個不一樣的故事來表現一個不一樣的印度電影,少了真實性,但多了豐富的想像空間,如果保留著對印度電影的印象,一開始看這部片的時候真的會有點適應不良。
這部電影的主角是個天生沒有痛覺的少年,再進一步想就會發覺這個問題其實相當嚴重,隨著劇情的發展,醫生對於這個生下來就擁有「先天性痛覺不敏感症」的孩子並不看好,認為他最多只能活到四歲。醫生的判斷並非毫無根據,痛覺是保護生物的重要機制,是身體對於自身危機的一種警示,但電影其實對於這些危機並沒有非常深入的描繪,而且主角許多舉動都可能造成嚴重的損害甚至喪命,只不過最終的結果都是比較好的,這部份多少缺乏點對於這樣設定的說服力,而且男主角不只活過了四歲,還順利的長大成人。以缺乏痛覺做為一個引子,事實上這部電影是在強調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困境,與不同的教育下成就不同的人。亞洲國家由於人口眾多、競爭激烈,對於孩童的教育更加重視,印度社會也是一樣,這部份在過往的印度電影中可見一斑,孩子受家庭教育影響甚深,甚至在男女孩的教育上也有相當的差別。整部電影的前半段有多數的篇幅在講述男主角從小到大的成長過往,由於一樁憾事讓男主角的母親在他出生沒多久就因為意外過世,讓家中只剩外公(電影字幕打爺爺,但以身份來說應該是外公)、父親及男主角三人相依為命,男主角的父親對於岳父的教養方式不以為然,並認為是導致自己老婆喪命的原因,因此拒絕岳父對於男主角的教養。此時不禁讓人思考對於一個沒有痛覺的孩子該如何養育?是該一味的保護還是教導他在這個世上生存的方式?我個人是比較認同外公的教養方式,而不該把主角當成金絲雀豢養在籠子裡。
男主角因為有這樣的病,所以在學校成為同學霸凌的目標,但有個小女孩對男主角很照顧,也會挺身保護他,阻止其他同學欺負他,這個小女孩就成了男主角最好的朋友,但事實上小女孩的生活也有許多現實問題。孩提時代的兩人,互動是自然而純真的,面對不公義的事往往用上許多童真式的幻想來解決,在大人眼中看上去是幼稚而可笑的,但卻反應出人面對困境時的真實想法,然而對與錯往往並沒有那麼顯而易見的分際,就顯示出人生的現實與殘酷。
雖然加了許多與之前印度電影不同的元素,但《跳痛先生》還是不難看出印度電影的影子,運用了大量的自白,多首輕快、唯美的音樂穿叉其中,但少了歌舞唱跳,多了李小龍電影的影子、甚至過往港式功夫武打的片段與畫面。這類武打元素在印度電影中並不常見,這次致敬李小龍這位知名度相當高的已故功夫大師是相當聰明的做法,不會給觀眾太過強烈模仿、甚至是抄襲的影子,成功的從復古中走出一條新式的印度功夫電影元素,在這方面的運用可謂相當成功。
但《跳痛先生》這部電影卻在劇情上有難以忽略的缺陷,電影的主旨強調個人的成長過程,幾位戲份較多的角色都擁有相當的厚度,也就是說每個角色都有自身的成長故事,與當中面臨的磨難。男主角的特殊病史與家庭教養觀念的差異;女主角的成長過程中對於女性的壓抑與束縛,形成一種勇於為他人發聲而無法捍衛自身權益的奇怪現象;空手道王的家庭問題,雖然自身殘而不廢的勵志故事令人敬佩,但對家人的虧欠讓他放逐自我;最後是男主角的外公,一直都以積極進取的觀念教導後輩子孫,培養他們在人生中的勇氣與自信,面對衝突時也有著許多充滿長者智慧的舉動,而這些就令他們在相遇的過程中,透過不同的背景、性格、理念相互激盪,在最後一刻一起面對最大的困境。雖然這之中的故事有許多令人動容的地方,每個故事的主人翁都有成為主角的潛力,但彼此成長過程的連結性不強,加上想要表達的概念也有很大的反差,以致於多數時間的故事形成了各自表述的局面,其他角色在該的故事中流於一個配角的存在,想要表達的概念在最後有點虎頭蛇尾的嫌疑,讓整個故事變成一種隔靴搔癢的感覺,而無法給人太強的反饋,這在印度電影中並不是一種常見的現象。綜合上述,《跳痛先生》確實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印度電影,其中不同角度的特殊慢鏡頭武打其實看得相當過癮,還有點意猶味盡的感覺,加上飾演男主角的阿希馬努達西尼(Abhimanyu Dasani)擁有一種文武融合的迷人氣質,加上印度人深遂的五官,讓男女主角吸睛程度大大提升,但劇情編排上的美中不足,比較難以給予觀眾太多的想法,在眾多優秀的印度電影光環下,只怕《跳痛先生》會慢慢變成一個被遺忘的作品,除非後續印度還會繼續拍攝武打相關題材的電影,這部鼻祖之作可能會才會漸漸出現在觀眾的腦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