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的日與夜》─ 生活的滋味
比較《二十四城記》的詩意,許鞍華的《天水圍的日與夜》也是一首城市的視覺之詩——電影結尾香港人中秋賞月的黑白舊照片和吳鶯音《明月千里寄相思》的老歌將天水圍的詩意推向了頂點。
《天水圍的日與夜》照理說,也很可以表現香港天水圍的發展歷史。這個元朗著名的“悲情社區”聚居了大量的大陸新娘,單親家庭和孤寡老人,嚴重的社會問題讓它成為香港人眼裡的一塊瘡疤,更因為林夕的《天水圍城》和劉國昌的《圍城》將犯罪、自閉、家庭慘案曝於眾目。許鞍華故事中的主體,鮑起靜扮演的單身母親貴姐和陳麗雲扮演的孤寡老人梁姨(阿婆),都是天水圍的典型性人群,前者是超市女工,兒子沒什麼天分,常與小混混們一起;後者對孫子的一片深情被前女婿兩句話就擊得粉碎——這要照悲情劇的模式來,能有多少出人意外的慘劇、冷眼、控訴跟歇斯底里可發揮!
然而許鞍華將這樣的天水圍悲情人家處理得不卑不亢,瑣碎到幾乎無形,平淡到幾乎無味。唯一的暖色點綴,是每個段落之間定格鏡頭所配的短暫背景琴音,那是收斂到極致後閘門突然開放湧出來的暖流,倏然而來,飄乎而去,將情緒烘托到頂點,旋即又回復平靜。
《天水圍的日與夜》英文名字是“The Way We Are”——我們的生活。而電影就如同這個平淡的名字一樣,沒有任何多餘的修飾語感嘆詞,直白、從容、坦然,不談技巧,只有踏踏實實的敘事。電影是故事片,可這樣的內斂、平靜、冷靜,卻比紀錄片還要紀錄片,貴姐和阿婆彷彿就生活在我們的周圍,出門街口拐角,她們的側影就會從眼前經過。
比較賈樟柯的真情告白,許鞍華的感情端口在哪裡?
許鞍華在採訪中說,她最初並沒想拍攝天水圍這種溫情樸素的生活,她本想拍的是2007年天水圍一位母親殺死孩子後自殺的暴力事情。可在天水圍的半年採訪過程中,許鞍華逐漸發現,那裡的居民們並非過著大眾所想像的悲慘畸形生活;他們的確貧困,生活繁瑣,面臨著無窮無盡的煩惱,但也同時享受著點滴的生活樂趣,保持著鄰里間的溫情,維護著家庭間的親情。換句話說,當所有的電影都在尋找一個與眾不同的獨特切入點時,許鞍華想要表現的,卻是“相同”——天水圍與香港其他地段市民生活的統一性。
要表現“相同”,要讓共性作主角,“不同”就得成為敘事的背景。於是貴姐的兒子張家安在很多次可以“走向歧途”的過程中什麼出格的事兒都沒幹,乖得讓人著急,木得令人乍舌;貴姐為了家庭作出的巨大犧牲也沒成為劇情發揮的手段,甚至她跟兒子間的關係都比普通家庭看起來冷淡許多,她直呼兒子名姓,對他的升學和擇友都鮮有意見,這個單親媽媽什麼都不抱怨,不說也不想,神經線粗得不給人一點可以溫情濫情的藉口;就連最有故事的阿婆,前因後果的交代也都少到不能再少,熱情三兩句就被冷卻,同樣的,悲情三兩句就被化解。在天水圍這個本應天天有故事發生的平台,卻什麼都沒發生,生活照舊,生命如常。
既然要表現“如常”,那麼敘事過程與細節表述就絲毫不能煽情,越冷靜越收斂,共性才越明顯。但細節上的“無情”與距離感不代表導演對題材的無情,相反,許鞍華對故事主角的感情是相當明顯的,貴姐自不必說,她的母親、兄弟、兒子,還有阿婆對她的態度都是側面的肯定;就連片中最為冷漠的阿婆前女婿,也並非壞人,他不過更護著自己的新家,自己能把握的現實的生活罷了。許鞍華的敘事過程並沒什麼價值判斷,敘事就是純粹的敘事,偶爾的抒情瞬間也是針對情緒烘託的需要,並不是為了抬高某個具體的人物。她的感情依托並不是某個人物,或者說,其實是這些人物所組成的整體,是全部的天水圍,是生活自身。
筆者特別喜歡《天水圍的日與夜》中劇本對貴姐的安排:她獨自打工支撐家庭供兩弟弟上學,人家發達了,自己卻依然孤單的住在天水圍養育獨子;老母親生病,她總是說“反正他們都去(探病)了”,自己便硬是不去“湊熱鬧”。貴姐的淡,正是對生活的坦然,她不覺得自己是救世主,也不覺得自己被冷落被損害。她眼裡的世界,就是一粥一飯一湯,是紅燒冬菇,是炒蛋,是八月十五的柚子。生活的真滋味,不用解構,不用調劑,也不必明示,許鞍華給出一個視角,筆者自己嚐了一口,便已了然。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天水圍的日與夜》照理說,也很可以表現香港天水圍的發展歷史。這個元朗著名的“悲情社區”聚居了大量的大陸新娘,單親家庭和孤寡老人,嚴重的社會問題讓它成為香港人眼裡的一塊瘡疤,更因為林夕的《天水圍城》和劉國昌的《圍城》將犯罪、自閉、家庭慘案曝於眾目。許鞍華故事中的主體,鮑起靜扮演的單身母親貴姐和陳麗雲扮演的孤寡老人梁姨(阿婆),都是天水圍的典型性人群,前者是超市女工,兒子沒什麼天分,常與小混混們一起;後者對孫子的一片深情被前女婿兩句話就擊得粉碎——這要照悲情劇的模式來,能有多少出人意外的慘劇、冷眼、控訴跟歇斯底里可發揮!
然而許鞍華將這樣的天水圍悲情人家處理得不卑不亢,瑣碎到幾乎無形,平淡到幾乎無味。唯一的暖色點綴,是每個段落之間定格鏡頭所配的短暫背景琴音,那是收斂到極致後閘門突然開放湧出來的暖流,倏然而來,飄乎而去,將情緒烘托到頂點,旋即又回復平靜。
《天水圍的日與夜》英文名字是“The Way We Are”——我們的生活。而電影就如同這個平淡的名字一樣,沒有任何多餘的修飾語感嘆詞,直白、從容、坦然,不談技巧,只有踏踏實實的敘事。電影是故事片,可這樣的內斂、平靜、冷靜,卻比紀錄片還要紀錄片,貴姐和阿婆彷彿就生活在我們的周圍,出門街口拐角,她們的側影就會從眼前經過。
比較賈樟柯的真情告白,許鞍華的感情端口在哪裡?
許鞍華在採訪中說,她最初並沒想拍攝天水圍這種溫情樸素的生活,她本想拍的是2007年天水圍一位母親殺死孩子後自殺的暴力事情。可在天水圍的半年採訪過程中,許鞍華逐漸發現,那裡的居民們並非過著大眾所想像的悲慘畸形生活;他們的確貧困,生活繁瑣,面臨著無窮無盡的煩惱,但也同時享受著點滴的生活樂趣,保持著鄰里間的溫情,維護著家庭間的親情。換句話說,當所有的電影都在尋找一個與眾不同的獨特切入點時,許鞍華想要表現的,卻是“相同”——天水圍與香港其他地段市民生活的統一性。
要表現“相同”,要讓共性作主角,“不同”就得成為敘事的背景。於是貴姐的兒子張家安在很多次可以“走向歧途”的過程中什麼出格的事兒都沒幹,乖得讓人著急,木得令人乍舌;貴姐為了家庭作出的巨大犧牲也沒成為劇情發揮的手段,甚至她跟兒子間的關係都比普通家庭看起來冷淡許多,她直呼兒子名姓,對他的升學和擇友都鮮有意見,這個單親媽媽什麼都不抱怨,不說也不想,神經線粗得不給人一點可以溫情濫情的藉口;就連最有故事的阿婆,前因後果的交代也都少到不能再少,熱情三兩句就被冷卻,同樣的,悲情三兩句就被化解。在天水圍這個本應天天有故事發生的平台,卻什麼都沒發生,生活照舊,生命如常。
既然要表現“如常”,那麼敘事過程與細節表述就絲毫不能煽情,越冷靜越收斂,共性才越明顯。但細節上的“無情”與距離感不代表導演對題材的無情,相反,許鞍華對故事主角的感情是相當明顯的,貴姐自不必說,她的母親、兄弟、兒子,還有阿婆對她的態度都是側面的肯定;就連片中最為冷漠的阿婆前女婿,也並非壞人,他不過更護著自己的新家,自己能把握的現實的生活罷了。許鞍華的敘事過程並沒什麼價值判斷,敘事就是純粹的敘事,偶爾的抒情瞬間也是針對情緒烘託的需要,並不是為了抬高某個具體的人物。她的感情依托並不是某個人物,或者說,其實是這些人物所組成的整體,是全部的天水圍,是生活自身。
筆者特別喜歡《天水圍的日與夜》中劇本對貴姐的安排:她獨自打工支撐家庭供兩弟弟上學,人家發達了,自己卻依然孤單的住在天水圍養育獨子;老母親生病,她總是說“反正他們都去(探病)了”,自己便硬是不去“湊熱鬧”。貴姐的淡,正是對生活的坦然,她不覺得自己是救世主,也不覺得自己被冷落被損害。她眼裡的世界,就是一粥一飯一湯,是紅燒冬菇,是炒蛋,是八月十五的柚子。生活的真滋味,不用解構,不用調劑,也不必明示,許鞍華給出一個視角,筆者自己嚐了一口,便已了然。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