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落人》─ 謝謝你,予夢者
《淪落人》是一齣溫情小品,很港很正很窩心。木棉花開,人間冷暖。屋邨一隅,主仆相遇。惟有把全身麻痹或是半身不遂的輪椅大叔,再往前推,上一步走,引為黃秋生本人遭遇,或是香港現狀——他們在選擇認命的同時,也還能選擇予人夢想,加油打氣。這大概是《淪落人》的最大意義。
黃秋生的荒誕遭遇,也是兩地關系的一言難盡。這個左右不靠的老牌演員(實際可能是老左派更多一些),與杜傻強等人被劃入到了無法陪古天樂演戲的陣營。莫名其妙忤逆了政治的遊戲規則,資本又冰冷無情。
這般遭遇,這等心境,再演一個輪椅上,被命運拋棄的男子,對黃秋生並不算挑戰。《淪落人》能在金像獎,再次為黃秋生拿下一個影帝,就因為他的角色與出沒在各種類型片的香港演員,對比太強烈。你想,周潤發演得再好,再瀟灑,再無雙。他也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黃金時代香港電影的銀幕形象,他是在演大明星周潤發。黃秋生在電影裏呢,不用台步也抬不了步,靠人推著、抬著走,有大量語言梗和俏皮話——基本上就是動動嘴皮子。無論你怎麽對他有看法,他在演的,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這就是香港電影,甚至是華語電影眼下最缺乏的一類角色。他被生活壓垮,被自己死去的大半截身體麻痹,然而,他還是活得掙紮著,像一個人。
香港的公屋是狹窄的侷促的,斑駁的黃牆和落灰的桌面上擺放著久久之前的合照,但早已物是人非,幾個穿插的鏡頭就把故事前節交代清楚,這種惜墨如金的拍攝手法筆者很喜歡,人總是往前看的,也沒必要回顧太多。
《淪落人》的關鍵推動力是攝影術,它以記錄時間的標本玻片形式出現。這種對位關系,正如《淪落人》之於當下境況的黃秋生,今時今日的香港。愛好攝影的菲律賓女傭,被不少人認為是一個跳脫生活的形象存在。她既幸運,電影也處理得太過理想。是否一名女傭,就不配擁有藝術夢想,猶其是在每天制造幾十億照片垃圾的當下,身陷於時間洪流的人類,不再相信還有輕易可以實現夢想這回事,更何況還登堂入室。
Evelyn的愛好,讓筆者想起了Vivian Maier(《Finding Vivian Maier》,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提名)。終其一生,她做了一輩子的保姆工作。她拍紐約和芝加哥的市民生活,記錄建築、街道、海灘、花束、垃圾和金字塔。她也拍自己,雖然她更善於隱藏自己,不願意讓別人知道,她是一名攝影師。
看Vivian Maier的作品,所有人都會震驚於你、我、他,真的看到過世界?攝影作為一門藝術,它的真諦就在於讓你重新看到世界,周圍再熟悉的風景,原來是這樣子的。Evelyn作品水平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昌榮認為她可以,並且幫她實現夢想。反過來,Evelyn也幫助昌榮,去回歸依然有親情紐帶的世界。
四季變換,窗外的木棉花貫穿整部電影,見證男女主人公從初識到離別,從陌生到熟悉,從語言不通到扶持尊重,沒有刻意的煽情,也沒有長篇大論的說教,就在和風揚起的窗紗裡透露著角色的逐漸改變。
《淪落人》是一個主仆之間,互相幫助對方看到世界的故事——原有的,或者是更大的。昌榮認為自己失去了原來的世界,不再有歡樂,身體不能動彈。Evelyn囿於原生家庭的阻絆,無法追求更大的世界,囚禁著夢想。對喜愛香港電影的影迷而言,《淪落人》就是一部引領眾人去看今天香港的作品,買個菜的討價還價,都被處理成調皮的人情味。巴士站、步行徑、小公園、街市,一半生活一半夢想的創作脈絡,或可以往前,一直追溯回方育平的《半邊人》。
不過,《淪落人》也有結尾模糊的問題。主人與菲傭的主仆關系,迅速達成理想,到最後三分之一又變得過於曖昧不清。尤其是黃秋生幻想自己站起來,大步跑過去救助Evelyn,《淪落人》的男女情愫,似乎又再明顯不過。正因為男女主角知道彼此不可能,觀眾也知道完全不具備現實條件,《淪落人》偏要在結尾部分,反覆制造你我相知的甜美畫面。畢竟說個實話,筆者還是喜歡黃秋生和李燦森那些無傷大雅的小陰暗。
同時天涯淪落人,但只要你還是一個人,你就能夠繼續追夢。謝謝你,予夢者。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黃秋生的荒誕遭遇,也是兩地關系的一言難盡。這個左右不靠的老牌演員(實際可能是老左派更多一些),與杜傻強等人被劃入到了無法陪古天樂演戲的陣營。莫名其妙忤逆了政治的遊戲規則,資本又冰冷無情。
這般遭遇,這等心境,再演一個輪椅上,被命運拋棄的男子,對黃秋生並不算挑戰。《淪落人》能在金像獎,再次為黃秋生拿下一個影帝,就因為他的角色與出沒在各種類型片的香港演員,對比太強烈。你想,周潤發演得再好,再瀟灑,再無雙。他也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黃金時代香港電影的銀幕形象,他是在演大明星周潤發。黃秋生在電影裏呢,不用台步也抬不了步,靠人推著、抬著走,有大量語言梗和俏皮話——基本上就是動動嘴皮子。無論你怎麽對他有看法,他在演的,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這就是香港電影,甚至是華語電影眼下最缺乏的一類角色。他被生活壓垮,被自己死去的大半截身體麻痹,然而,他還是活得掙紮著,像一個人。
香港的公屋是狹窄的侷促的,斑駁的黃牆和落灰的桌面上擺放著久久之前的合照,但早已物是人非,幾個穿插的鏡頭就把故事前節交代清楚,這種惜墨如金的拍攝手法筆者很喜歡,人總是往前看的,也沒必要回顧太多。
《淪落人》的關鍵推動力是攝影術,它以記錄時間的標本玻片形式出現。這種對位關系,正如《淪落人》之於當下境況的黃秋生,今時今日的香港。愛好攝影的菲律賓女傭,被不少人認為是一個跳脫生活的形象存在。她既幸運,電影也處理得太過理想。是否一名女傭,就不配擁有藝術夢想,猶其是在每天制造幾十億照片垃圾的當下,身陷於時間洪流的人類,不再相信還有輕易可以實現夢想這回事,更何況還登堂入室。
Evelyn的愛好,讓筆者想起了Vivian Maier(《Finding Vivian Maier》,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提名)。終其一生,她做了一輩子的保姆工作。她拍紐約和芝加哥的市民生活,記錄建築、街道、海灘、花束、垃圾和金字塔。她也拍自己,雖然她更善於隱藏自己,不願意讓別人知道,她是一名攝影師。
看Vivian Maier的作品,所有人都會震驚於你、我、他,真的看到過世界?攝影作為一門藝術,它的真諦就在於讓你重新看到世界,周圍再熟悉的風景,原來是這樣子的。Evelyn作品水平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昌榮認為她可以,並且幫她實現夢想。反過來,Evelyn也幫助昌榮,去回歸依然有親情紐帶的世界。
四季變換,窗外的木棉花貫穿整部電影,見證男女主人公從初識到離別,從陌生到熟悉,從語言不通到扶持尊重,沒有刻意的煽情,也沒有長篇大論的說教,就在和風揚起的窗紗裡透露著角色的逐漸改變。
《淪落人》是一個主仆之間,互相幫助對方看到世界的故事——原有的,或者是更大的。昌榮認為自己失去了原來的世界,不再有歡樂,身體不能動彈。Evelyn囿於原生家庭的阻絆,無法追求更大的世界,囚禁著夢想。對喜愛香港電影的影迷而言,《淪落人》就是一部引領眾人去看今天香港的作品,買個菜的討價還價,都被處理成調皮的人情味。巴士站、步行徑、小公園、街市,一半生活一半夢想的創作脈絡,或可以往前,一直追溯回方育平的《半邊人》。
不過,《淪落人》也有結尾模糊的問題。主人與菲傭的主仆關系,迅速達成理想,到最後三分之一又變得過於曖昧不清。尤其是黃秋生幻想自己站起來,大步跑過去救助Evelyn,《淪落人》的男女情愫,似乎又再明顯不過。正因為男女主角知道彼此不可能,觀眾也知道完全不具備現實條件,《淪落人》偏要在結尾部分,反覆制造你我相知的甜美畫面。畢竟說個實話,筆者還是喜歡黃秋生和李燦森那些無傷大雅的小陰暗。
同時天涯淪落人,但只要你還是一個人,你就能夠繼續追夢。謝謝你,予夢者。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延伸閲讀:
《寄生上流》— 血淋淋的現實悲喜劇
《Spider-Man: Far from Home》─ 虛假的英雄?
《掃毒2:天地對決》─ 黑白灰
人與人之間的四種沉默
《The Handmaid's Tale》─ 極權下的荒誕
《寄生上流》— 血淋淋的現實悲喜劇
《Spider-Man: Far from Home》─ 虛假的英雄?
《掃毒2:天地對決》─ 黑白灰
人與人之間的四種沉默
《The Handmaid's Tale》─ 極權下的荒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