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stellar》 ─ 誰創造了星際穿越?(上)
事實上在2014年欣賞完電影之後,就希望寫一篇關於這部電影的文章,結果花了五年才寫成。期間前前後後看了六、七遍,直到前兩晚電視重播再欣賞一次之後,筆者認為這篇文章可以分享了。由於破了萬字,所以分上、下兩篇。
基斯杜化 諾蘭,——這個以中文音譯的英文名,指向許多重名的人。其中當今世界最出名的,是《Interstellar》的導演與聯名編劇。
英文名置個人名在前,家姓氏在後,與中國人命名習慣不同。但中英二者並世界諸語諸文化大致相同處在於:個名指向個人存在,姓氏指向宗族延續。因此全球觀眾大都不難理解:片中家人之間多自然直呼個名,或以反映血緣關系視角的親屬身份代詞指稱;外人提及或直呼墨菲 庫珀(Murph Cooper)時,則多稱“墨菲”,既指向非宗族視角下的個體,又避免交流時出現重名指稱混淆;而指向“庫伯家的頂梁柱”飛行員庫珀,或功成名就“庫珀家的”墨菲時,人們就都稱“庫珀”,甚至導致片末出現重名混淆尷尬,也不失自然幽默。不過,片中角色鮮有出現的,是全名。因為只有在特別鄭重的語境下,才會直稱某人全名,比如秘密會議室墻上懸掛的宇航先驅照片和名牌。
強調這一點,關乎觀眾對與“名”有關的事實細節理解。比如,庫珀先生對布蘭德女士的稱呼,從一開始的“Dr. Brand”、“Brand”,至影片中後期某一刻隨口叫出“Amelia”,所謂直呼其名——說明這一男一女的“距離”是與“功成名就”無關的一種“由遠及近”;但庫珀在其後生命垂危之際發出求助信號,卻本能呼叫“Brand”,指向宗族,展示了個人與宗族之間的從屬關系。同理,無論曼恩博士一開始直呼“Amelia”顯得多麽不自然、套近乎,最後涉及生死存亡的冷酷對話,就還是指向宗族,稱“Brand”。又如,片末人類暫時幸福生活所在的庫珀空間站,是以宗族姓氏命名。這種命名方式指向的是整個宗族的全體存續榮耀,而弱化個人功勳。在此基礎上,庫珀空間站的紀念碑更將榮耀延伸至了“所有勇敢的男人和女人”,雖畫面字幕未及,但按理也必如墓碑般鄭重鐫刻有墨菲 庫珀的全名,以示命名來源。
從幕前到幕後,雖然影片演職人員名單也將一部電影的榮耀延伸至所有參與的男人和女人,但自始至終最大寫的名字,畢竟只有一個。
基斯杜化 Christopher,在英文中也可昵稱作基斯(Chris),二者詞源皆指向基督(Christ)。“基斯杜化”本義是“基督差來者”或“基督信使”。諾蘭 Nolan,則是一個英語化的愛爾蘭蓋爾文Irish Gaelic,本義 “駕車武者”或“駕戰車的鬥士”。
《星際穿越》(《星際效應》)也是漢譯名,其原文Interstellar,字面意思是“星際”,與“穿越”無關。“穿越”是眼下尚未褪熱門的中文詞,指向超時空旅行。因此,這種漢譯名大大局限了英文原本的廣大所指。在片中,庫珀等人討論並分析先驅探險者們的行蹤時,每個追蹤屏幕上顯示的,正是其人所在的星球,一人一星。一個人的星球,這不免令人想到《The Little Prince》(《小王子》)的浪漫,指向身體和內心的絕對孤獨。片中庫珀操著一口德州口音,演員本人Matthew McConaughey亦生於德克薩斯州——又稱“孤星之州”。而在孤獨與孤獨之間,恰恰就是片名原文所指:《星際》。至於到底“穿越”與否,是原文留白。
筆者希望以上一些對“名”的粗淺分析,能從根本上有助於讀者認識其各各所指的本體。因為這些“名”將在後文反覆出現,就如同諾蘭在片中先花了不少筆墨闡述“墨菲”這個名字的設定。然而在片中,墨菲這個角色聽了設定後卻表現出某種似懂非懂:到底是相信人們普遍認同及簡化的“凡可能出錯的必會出錯”,還是接受父親樂觀的解讀——“凡可能發生的必會發生”?無論如何,當美國空軍高速載人工具計劃的研究員,於一九四九年以工程師墨菲(Edward Aloysius Murphy, Jr.)命名這項定理時,其惋嘆的大量無法避免的“錯誤”的“實行者”和“責任人”,是參與計劃的人。本文亦難免出錯,望讀者海涵。
這部電影充斥廣義基督教的符號,如拉撒路、永恒、試探、試煉、祈禱、信仰、預表、應許、印記,不勝枚舉,但卻幾乎沒有指向基督教榮耀的上帝。這首先造成了這部電影本身的一個重大諷刺:成本一億六千萬美金,首周票房已超兩億六千萬美金,如此不敬虔指向信仰上帝的巨額資金流,反映在當今美國荷李活的每一張鈔票、每一個硬幣上,卻都依法印著這樣一句話——“我們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繼而穿越到中國,這個《荷李活報道》(The Hollywood Reporter)和《中國日報》(China Daily)等媒體點名嘆服其票房貢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裏,由於無神論的官方權威,陌生的“信仰”成為邊緣化的符號,遊離於既有信息傳播框架之外,觀眾就更不覺得影片撲面而來的那種諷刺所承載的荒謬感是一種錯位了,可謂錯上加錯。——在中國,掙人民幣,就必須堅持藝術“為人民服務”,這顯然才是彰顯絕對真理的合法邏輯,似乎負負得正、錯錯為對了?
人,是諾蘭電影藝術的源點。其處女短片《Doodlebug》就是一部無限指向作為個體的“人”的電影。這樣一種文藝作品,絲毫不為人民服務,因為“人民”——而非“人們”——是個政治概念。
政治,從諾蘭處女長片《Following》開始,呈現出一個重要維度。至《蝙蝠俠》系列,階級、革命、恐怖主義等政治寓言似乎更加顯而易見,但諾蘭卻在接受《滾石》采訪時,否定《Batman:The Dark Knight Rises》的政治性,堅稱:“只是講個故事而已。”
宗教,尤其締造明確“西方”文化的基督教,則更是諾蘭極力避免的維度。雖在《蝙蝠俠》系列和《The Prestige》中觸及原始部落和魔術所牽扯的神秘主義,但淺嘗即止。離專門討論宗教,甚至特定的某宗、某教,還相去甚遠。諾蘭此番筆下角色仍以英語為母語,卻小心翼翼地在任何震怒、驚嘆,甚至肉眼看見宇宙罕見奇觀時,也避提早已口語化的常見感嘆語——Oh my God。而諾蘭本人對宗教信仰,尤其基督教的回避,也無時不刻在其生活中體現。在就《Batman:The Dark Knight Rises》首映科羅拉多槍擊案發表聲明時,諾蘭最後說到“我們的心與他們及其家人同在”,不太符合英語習慣。在普遍受基督教影響的美國文化中,人們習慣性說“我們的心及祈禱與某人同在”(our thoughts and prayers be with someone),而不會刻意拆開這個比較固定的搭配。諾蘭刻意隱藏的“祈禱”,在《Interstellar》中終於顯形,但卻是以一種玩笑的方式:Donald揶揄盯著地上“異象”的庫珀和墨菲是在“祈禱”,並要求兩人“祈禱完了把這(異象)打掃幹凈”。
庫珀直到片尾才做出回應,告訴TARS:“這裏從未如此幹凈。”可影片又有明確表現庫珀在太空裏雙手交握靜坐光中沈默的美好鏡頭,這一幕不指向祈禱,指向什麽?庫珀的兒女以及老布蘭德,在地球上不斷向沒有回音甚至不知生死的人傾訴,唯相信去者還會歸來,這不是祈禱,又是什麽?諾蘭在許多維度都呈現出這樣一種欲言又止,需要觀眾費心及費力才能體會。觀眾如果想要更深切體驗片中宇航員們在太空裏只能聽見祈禱聲卻似乎無能為力的感覺,就可以看看Ulrich Seidl的《Jesus, Du weisst》。
科學,是這部科幻片的重要訴求與賣點。片中提到的異象,一開始指鬼魂,繼而指向重力,然後指向愛,最後指向墨菲口中的“你”。在從幕後到幕前全方位的科學包裝下,諾蘭傳遞的是人文主義的信號:“你”可以利用“重力”表達“愛”並得救贖。這就好比一個科普作家和一個心靈雞湯寫手共同創作的童話,乍看儼然是鬼話;細看呢,曖昧雜糅。諾蘭的信念,似某種時尚的科學萬能人文主義,仿佛科學技術的進步最終必定可以令人類實現終極自救。《USA Today》認為此片虎頭蛇尾,稱:“這部電影,內容涉及了經歷戲劇性錯誤轉折的一個世界,及其後續複雜的紛亂。最終意欲作為高潮所呈現的人文主義結局,似乎太過於簡潔有序。”
符號,承載著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導演”一詞作為一個符號,其詞根“導”(direct)的本意就是“導向”,源自拉丁語“我引導、我統治”(regō)。一個“名”,作為一個signifier,指向一個“實”;但這一層所指並非其終結。Roland Barthes在索緒爾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基礎上,推導出了二級能所指關系,即將一切符號闡釋和意識形態的形成,都指向社會自構以維護話語合理性的隱秘系統傳承。即將所有“人話”指向“神話”——並非古典意義上的神話傳說文本,而是一種精神文化框架。正如儒釋道從本源上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基督教則從本源上影響著美國,甚至大寫的西方精神文化。
假如說諾蘭掙著信仰上帝的錢,卻不信仰或榮耀上帝,並不稀奇,只是美國廣泛的信仰危機;那麽披著科學和人文的外衣,玩著宗教的噱頭,卻不提信息來源出處,就幾乎有些太不誠信了。幸好,歐美觀眾對基督教那一套隱喻已再熟悉不過;可惜,亞洲觀眾則可能因此喪失許多精彩。希望本文的每一個字,都有益於對信仰不敏感的觀眾,獲得與原片本土母語觀眾更接近的觀影體驗。
諾蘭這部影片帶來的最大益處,是人們熱烈的討論,即信息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心際”穿越。影片引發各學科專家、學者、愛好者討論。甚至“翻譯”這樣一個向來默默奉獻的領域也獲得許多關註,只因為貫穿全片提綱挈領的一首無題詩,順理成章成為熱門話題議論焦點之一。高曉松、張大春等名人,在網上分享各自漢語甚至古文的個人譯文,令話題再升溫。英文原文可在poets.org讀到。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雖然智慧的人臨終時懂得黑暗有理,
因為他們的話沒有進發出閃電,他們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善良的人,當最後一浪過去,高呼他們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會多麽光輝地在綠色的海灣裏舞蹈,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狂暴的人抓住並歌唱過翺翔的太陽,
懂得,但為時太晚,他們使太陽在途中悲傷,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嚴肅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視覺看出
失明的跟睛可以像流星一樣閃耀歡欣,
怒斥,恕斥光明的消逝。
您啊,我的父親,在那悲哀的高處,
現在用您的熱淚詛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Dylan Thomas從小受基督、天主、猶太教等文化廣泛熏陶,創作許多以此為主題的詩作,持明確的基督教傳統生死觀,死後葬於威爾士家鄉一教堂墓地,墳前立著一尊比墓碑還高的十字架。因此,拒絕直面十字架的諾蘭,對托馬斯的引用是比較牽強及流於字面的。這首詩中反覆出現的兩句話,是近乎直白的基督教信仰,即相信“向死而生”、“暗中有光”、“化咒為福”等一系列反合邏輯。而解釋這一系列反合邏輯,就必然引發神學議題,從而將解讀者引向諾蘭避之而不及或曰刻意留白的維度,即那因為“人”給機器“人”設置的不誠實所隱瞞的真實,不管是百分之五還是百分之十。——全備的真、實,要求全備的信、息,這是諾蘭借片中角色之口也承認的人類科學“暫且”無法辦到的事。
在影片中,十二個人,十二個人類最頂尖的宇航員、科學家,踏上拯救人類的旅程,怒斥光明的消逝。其中公認最聰明、最優秀、最勇敢的一個人,居然就叫“人博士”。此人叫“人”。這是個德文姓氏,Mann,與英文“人”(Man)僅一字母之差,讀音一樣,意思也一樣,所以對英文母語觀眾而言,是個顯而易見的象征。這個最優秀的人,背叛了人類——這對美國觀眾而言,又是個不言而喻的象征:這個“人”,即中文字幕音譯為“曼恩”的人,不免指向《聖經》中那個出賣主耶穌基督的十二門徒之一——猶大。
但諾蘭畢竟不是在拍《星際聖經》或《聖經穿越》,所以對號入座的分析不宜多做。比如,“人”這個角色,其實不僅僅捆綁著猶大的記憶,還因其在片中所實犯的謀殺案,而背負該隱(Cain)的記憶,並所有人的“殺人回憶”及其原罪——“人”殺了人、殺了機器人,又謀殺主角未遂,還試圖進一步謀殺全人類,想要做開天辟地的宇宙第一人。又好比片中深入淺出的雙關金句:“‘人’之前都是在撒謊。”(Mann was lying.)——“人”簡直又要成了無可救藥的撒旦。
那麽主耶穌基督這個指向救贖主的關鍵符號又由誰體現呢?是老布蘭德或小布蘭德?還是庫珀或小庫珀?誰能拯救人類?按照如此功能主義的思路,樂於玩拼圖遊戲的人甚至可以解讀出“宇航服”象征著“十字架”,多說無益。因此可以確定的是,諾蘭有意使用著大量基督教的符號,但並沒有抱持基督信仰,所以其整體呈現不完全符合廣義的基督教思想——以這不多的背景知識為基礎,就大概搭建起了穿越到諾蘭心中的發射台。
影片有大量星空的鏡頭,又不止一次出現以“所在星”代表“某個人”的畫面信息,不斷強調著“一人一星”的孤獨。夜的暗,正是靠著星光指明道路;駕駛各種交通工具的宇航員們,每一次前途未卜的旅程,都指向一顆星;就連影片開頭駕駛汽車追逐無人機的庫珀,以期“為社會做點貢獻”,不也是為了獲得無人機上的太陽能電池嗎,豈非最終指向地球能量的源頭——太陽?而光明宏觀照進宇宙廣大的黑暗,在影片中又被微觀表現為英雄鑽進黑洞等奧德修斯式的行為。片中黑洞名叫卡岡都亞,Gargantua,名字源自《巨人傳》中所描寫的一個食欲巨大的國王,即呼應了作者拉伯雷的人文主義視角。也就是說,諾蘭對“光明照進黑暗”的理解也許達到了“真理與愛觸及內心”的高度,但通過電影語言表現出來,事實只達到“英雄的地球人鑽進宇宙巨人食道(然後被‘排出)”的隱喻深度。
《Interstellar》 ─ 誰創造了星際穿越?(下)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基斯杜化 諾蘭,——這個以中文音譯的英文名,指向許多重名的人。其中當今世界最出名的,是《Interstellar》的導演與聯名編劇。
英文名置個人名在前,家姓氏在後,與中國人命名習慣不同。但中英二者並世界諸語諸文化大致相同處在於:個名指向個人存在,姓氏指向宗族延續。因此全球觀眾大都不難理解:片中家人之間多自然直呼個名,或以反映血緣關系視角的親屬身份代詞指稱;外人提及或直呼墨菲 庫珀(Murph Cooper)時,則多稱“墨菲”,既指向非宗族視角下的個體,又避免交流時出現重名指稱混淆;而指向“庫伯家的頂梁柱”飛行員庫珀,或功成名就“庫珀家的”墨菲時,人們就都稱“庫珀”,甚至導致片末出現重名混淆尷尬,也不失自然幽默。不過,片中角色鮮有出現的,是全名。因為只有在特別鄭重的語境下,才會直稱某人全名,比如秘密會議室墻上懸掛的宇航先驅照片和名牌。
強調這一點,關乎觀眾對與“名”有關的事實細節理解。比如,庫珀先生對布蘭德女士的稱呼,從一開始的“Dr. Brand”、“Brand”,至影片中後期某一刻隨口叫出“Amelia”,所謂直呼其名——說明這一男一女的“距離”是與“功成名就”無關的一種“由遠及近”;但庫珀在其後生命垂危之際發出求助信號,卻本能呼叫“Brand”,指向宗族,展示了個人與宗族之間的從屬關系。同理,無論曼恩博士一開始直呼“Amelia”顯得多麽不自然、套近乎,最後涉及生死存亡的冷酷對話,就還是指向宗族,稱“Brand”。又如,片末人類暫時幸福生活所在的庫珀空間站,是以宗族姓氏命名。這種命名方式指向的是整個宗族的全體存續榮耀,而弱化個人功勳。在此基礎上,庫珀空間站的紀念碑更將榮耀延伸至了“所有勇敢的男人和女人”,雖畫面字幕未及,但按理也必如墓碑般鄭重鐫刻有墨菲 庫珀的全名,以示命名來源。
從幕前到幕後,雖然影片演職人員名單也將一部電影的榮耀延伸至所有參與的男人和女人,但自始至終最大寫的名字,畢竟只有一個。
基斯杜化 Christopher,在英文中也可昵稱作基斯(Chris),二者詞源皆指向基督(Christ)。“基斯杜化”本義是“基督差來者”或“基督信使”。諾蘭 Nolan,則是一個英語化的愛爾蘭蓋爾文Irish Gaelic,本義 “駕車武者”或“駕戰車的鬥士”。
《星際穿越》(《星際效應》)也是漢譯名,其原文Interstellar,字面意思是“星際”,與“穿越”無關。“穿越”是眼下尚未褪熱門的中文詞,指向超時空旅行。因此,這種漢譯名大大局限了英文原本的廣大所指。在片中,庫珀等人討論並分析先驅探險者們的行蹤時,每個追蹤屏幕上顯示的,正是其人所在的星球,一人一星。一個人的星球,這不免令人想到《The Little Prince》(《小王子》)的浪漫,指向身體和內心的絕對孤獨。片中庫珀操著一口德州口音,演員本人Matthew McConaughey亦生於德克薩斯州——又稱“孤星之州”。而在孤獨與孤獨之間,恰恰就是片名原文所指:《星際》。至於到底“穿越”與否,是原文留白。
筆者希望以上一些對“名”的粗淺分析,能從根本上有助於讀者認識其各各所指的本體。因為這些“名”將在後文反覆出現,就如同諾蘭在片中先花了不少筆墨闡述“墨菲”這個名字的設定。然而在片中,墨菲這個角色聽了設定後卻表現出某種似懂非懂:到底是相信人們普遍認同及簡化的“凡可能出錯的必會出錯”,還是接受父親樂觀的解讀——“凡可能發生的必會發生”?無論如何,當美國空軍高速載人工具計劃的研究員,於一九四九年以工程師墨菲(Edward Aloysius Murphy, Jr.)命名這項定理時,其惋嘆的大量無法避免的“錯誤”的“實行者”和“責任人”,是參與計劃的人。本文亦難免出錯,望讀者海涵。
這部電影充斥廣義基督教的符號,如拉撒路、永恒、試探、試煉、祈禱、信仰、預表、應許、印記,不勝枚舉,但卻幾乎沒有指向基督教榮耀的上帝。這首先造成了這部電影本身的一個重大諷刺:成本一億六千萬美金,首周票房已超兩億六千萬美金,如此不敬虔指向信仰上帝的巨額資金流,反映在當今美國荷李活的每一張鈔票、每一個硬幣上,卻都依法印著這樣一句話——“我們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繼而穿越到中國,這個《荷李活報道》(The Hollywood Reporter)和《中國日報》(China Daily)等媒體點名嘆服其票房貢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裏,由於無神論的官方權威,陌生的“信仰”成為邊緣化的符號,遊離於既有信息傳播框架之外,觀眾就更不覺得影片撲面而來的那種諷刺所承載的荒謬感是一種錯位了,可謂錯上加錯。——在中國,掙人民幣,就必須堅持藝術“為人民服務”,這顯然才是彰顯絕對真理的合法邏輯,似乎負負得正、錯錯為對了?
人,是諾蘭電影藝術的源點。其處女短片《Doodlebug》就是一部無限指向作為個體的“人”的電影。這樣一種文藝作品,絲毫不為人民服務,因為“人民”——而非“人們”——是個政治概念。
政治,從諾蘭處女長片《Following》開始,呈現出一個重要維度。至《蝙蝠俠》系列,階級、革命、恐怖主義等政治寓言似乎更加顯而易見,但諾蘭卻在接受《滾石》采訪時,否定《Batman:The Dark Knight Rises》的政治性,堅稱:“只是講個故事而已。”
宗教,尤其締造明確“西方”文化的基督教,則更是諾蘭極力避免的維度。雖在《蝙蝠俠》系列和《The Prestige》中觸及原始部落和魔術所牽扯的神秘主義,但淺嘗即止。離專門討論宗教,甚至特定的某宗、某教,還相去甚遠。諾蘭此番筆下角色仍以英語為母語,卻小心翼翼地在任何震怒、驚嘆,甚至肉眼看見宇宙罕見奇觀時,也避提早已口語化的常見感嘆語——Oh my God。而諾蘭本人對宗教信仰,尤其基督教的回避,也無時不刻在其生活中體現。在就《Batman:The Dark Knight Rises》首映科羅拉多槍擊案發表聲明時,諾蘭最後說到“我們的心與他們及其家人同在”,不太符合英語習慣。在普遍受基督教影響的美國文化中,人們習慣性說“我們的心及祈禱與某人同在”(our thoughts and prayers be with someone),而不會刻意拆開這個比較固定的搭配。諾蘭刻意隱藏的“祈禱”,在《Interstellar》中終於顯形,但卻是以一種玩笑的方式:Donald揶揄盯著地上“異象”的庫珀和墨菲是在“祈禱”,並要求兩人“祈禱完了把這(異象)打掃幹凈”。
庫珀直到片尾才做出回應,告訴TARS:“這裏從未如此幹凈。”可影片又有明確表現庫珀在太空裏雙手交握靜坐光中沈默的美好鏡頭,這一幕不指向祈禱,指向什麽?庫珀的兒女以及老布蘭德,在地球上不斷向沒有回音甚至不知生死的人傾訴,唯相信去者還會歸來,這不是祈禱,又是什麽?諾蘭在許多維度都呈現出這樣一種欲言又止,需要觀眾費心及費力才能體會。觀眾如果想要更深切體驗片中宇航員們在太空裏只能聽見祈禱聲卻似乎無能為力的感覺,就可以看看Ulrich Seidl的《Jesus, Du weisst》。
科學,是這部科幻片的重要訴求與賣點。片中提到的異象,一開始指鬼魂,繼而指向重力,然後指向愛,最後指向墨菲口中的“你”。在從幕後到幕前全方位的科學包裝下,諾蘭傳遞的是人文主義的信號:“你”可以利用“重力”表達“愛”並得救贖。這就好比一個科普作家和一個心靈雞湯寫手共同創作的童話,乍看儼然是鬼話;細看呢,曖昧雜糅。諾蘭的信念,似某種時尚的科學萬能人文主義,仿佛科學技術的進步最終必定可以令人類實現終極自救。《USA Today》認為此片虎頭蛇尾,稱:“這部電影,內容涉及了經歷戲劇性錯誤轉折的一個世界,及其後續複雜的紛亂。最終意欲作為高潮所呈現的人文主義結局,似乎太過於簡潔有序。”
符號,承載著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導演”一詞作為一個符號,其詞根“導”(direct)的本意就是“導向”,源自拉丁語“我引導、我統治”(regō)。一個“名”,作為一個signifier,指向一個“實”;但這一層所指並非其終結。Roland Barthes在索緒爾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基礎上,推導出了二級能所指關系,即將一切符號闡釋和意識形態的形成,都指向社會自構以維護話語合理性的隱秘系統傳承。即將所有“人話”指向“神話”——並非古典意義上的神話傳說文本,而是一種精神文化框架。正如儒釋道從本源上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基督教則從本源上影響著美國,甚至大寫的西方精神文化。
假如說諾蘭掙著信仰上帝的錢,卻不信仰或榮耀上帝,並不稀奇,只是美國廣泛的信仰危機;那麽披著科學和人文的外衣,玩著宗教的噱頭,卻不提信息來源出處,就幾乎有些太不誠信了。幸好,歐美觀眾對基督教那一套隱喻已再熟悉不過;可惜,亞洲觀眾則可能因此喪失許多精彩。希望本文的每一個字,都有益於對信仰不敏感的觀眾,獲得與原片本土母語觀眾更接近的觀影體驗。
諾蘭這部影片帶來的最大益處,是人們熱烈的討論,即信息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心際”穿越。影片引發各學科專家、學者、愛好者討論。甚至“翻譯”這樣一個向來默默奉獻的領域也獲得許多關註,只因為貫穿全片提綱挈領的一首無題詩,順理成章成為熱門話題議論焦點之一。高曉松、張大春等名人,在網上分享各自漢語甚至古文的個人譯文,令話題再升溫。英文原文可在poets.org讀到。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雖然智慧的人臨終時懂得黑暗有理,
因為他們的話沒有進發出閃電,他們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善良的人,當最後一浪過去,高呼他們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會多麽光輝地在綠色的海灣裏舞蹈,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狂暴的人抓住並歌唱過翺翔的太陽,
懂得,但為時太晚,他們使太陽在途中悲傷,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嚴肅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視覺看出
失明的跟睛可以像流星一樣閃耀歡欣,
怒斥,恕斥光明的消逝。
您啊,我的父親,在那悲哀的高處,
現在用您的熱淚詛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Dylan Thomas從小受基督、天主、猶太教等文化廣泛熏陶,創作許多以此為主題的詩作,持明確的基督教傳統生死觀,死後葬於威爾士家鄉一教堂墓地,墳前立著一尊比墓碑還高的十字架。因此,拒絕直面十字架的諾蘭,對托馬斯的引用是比較牽強及流於字面的。這首詩中反覆出現的兩句話,是近乎直白的基督教信仰,即相信“向死而生”、“暗中有光”、“化咒為福”等一系列反合邏輯。而解釋這一系列反合邏輯,就必然引發神學議題,從而將解讀者引向諾蘭避之而不及或曰刻意留白的維度,即那因為“人”給機器“人”設置的不誠實所隱瞞的真實,不管是百分之五還是百分之十。——全備的真、實,要求全備的信、息,這是諾蘭借片中角色之口也承認的人類科學“暫且”無法辦到的事。
在影片中,十二個人,十二個人類最頂尖的宇航員、科學家,踏上拯救人類的旅程,怒斥光明的消逝。其中公認最聰明、最優秀、最勇敢的一個人,居然就叫“人博士”。此人叫“人”。這是個德文姓氏,Mann,與英文“人”(Man)僅一字母之差,讀音一樣,意思也一樣,所以對英文母語觀眾而言,是個顯而易見的象征。這個最優秀的人,背叛了人類——這對美國觀眾而言,又是個不言而喻的象征:這個“人”,即中文字幕音譯為“曼恩”的人,不免指向《聖經》中那個出賣主耶穌基督的十二門徒之一——猶大。
但諾蘭畢竟不是在拍《星際聖經》或《聖經穿越》,所以對號入座的分析不宜多做。比如,“人”這個角色,其實不僅僅捆綁著猶大的記憶,還因其在片中所實犯的謀殺案,而背負該隱(Cain)的記憶,並所有人的“殺人回憶”及其原罪——“人”殺了人、殺了機器人,又謀殺主角未遂,還試圖進一步謀殺全人類,想要做開天辟地的宇宙第一人。又好比片中深入淺出的雙關金句:“‘人’之前都是在撒謊。”(Mann was lying.)——“人”簡直又要成了無可救藥的撒旦。
那麽主耶穌基督這個指向救贖主的關鍵符號又由誰體現呢?是老布蘭德或小布蘭德?還是庫珀或小庫珀?誰能拯救人類?按照如此功能主義的思路,樂於玩拼圖遊戲的人甚至可以解讀出“宇航服”象征著“十字架”,多說無益。因此可以確定的是,諾蘭有意使用著大量基督教的符號,但並沒有抱持基督信仰,所以其整體呈現不完全符合廣義的基督教思想——以這不多的背景知識為基礎,就大概搭建起了穿越到諾蘭心中的發射台。
影片有大量星空的鏡頭,又不止一次出現以“所在星”代表“某個人”的畫面信息,不斷強調著“一人一星”的孤獨。夜的暗,正是靠著星光指明道路;駕駛各種交通工具的宇航員們,每一次前途未卜的旅程,都指向一顆星;就連影片開頭駕駛汽車追逐無人機的庫珀,以期“為社會做點貢獻”,不也是為了獲得無人機上的太陽能電池嗎,豈非最終指向地球能量的源頭——太陽?而光明宏觀照進宇宙廣大的黑暗,在影片中又被微觀表現為英雄鑽進黑洞等奧德修斯式的行為。片中黑洞名叫卡岡都亞,Gargantua,名字源自《巨人傳》中所描寫的一個食欲巨大的國王,即呼應了作者拉伯雷的人文主義視角。也就是說,諾蘭對“光明照進黑暗”的理解也許達到了“真理與愛觸及內心”的高度,但通過電影語言表現出來,事實只達到“英雄的地球人鑽進宇宙巨人食道(然後被‘排出)”的隱喻深度。
《Interstellar》 ─ 誰創造了星際穿越?(下)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延伸閲讀:
《Dark Waters》─ 被污染了的是水源還是人心?
《海上鋼琴師》─ 關於1900
《The Lighthouse》─ 抗拒一切解釋的電影
《Uncut Gems》─ 最原始的欲念
《Knives Out》─ 人心如黑洞
《Dark Waters》─ 被污染了的是水源還是人心?
《海上鋼琴師》─ 關於1900
《The Lighthouse》─ 抗拒一切解釋的電影
《Uncut Gems》─ 最原始的欲念
《Knives Out》─ 人心如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