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語課》─ 平庸之惡
本應代表白俄羅斯參戰今年奧斯卡頒獎季,可惜因創作團隊不符合標準,被取消了資格;雖然錯過奧斯卡,但是在去年的柏林電影節上,這部作品口碑大爆。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都給與了高度的評價:「它沒能衝奧,是奧斯卡的遺憾。」
這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波斯語課》
1942年在法國,荒蕪人煙的森林中,一輛載滿人的大卡車行駛在森林小路上,男主角Gilles是個猶太人,在逃亡途中被德軍抓獲;在車上,在他身邊的一位大哥和他做了一筆買賣:大哥用一本珍貴的波斯語書換Gilles半塊麵包果腹。
在這個隨時會被餓死的年代,這看起注定是一筆虧本買賣;但沒想到,卻是這本波斯語書,改變了Gilles的命運。
卡車漸行漸遠,到了一個霧氣瀰漫的山上,全車人被德軍趕了下來,德軍一頓掃射,人群瞬間倒下,森林恢復了死一般的寂靜;男主Gilles提前倒地裝死,但還是被德軍發現。在即將被處決的關頭,他開始大喊自己是波斯人。還拿出了之前用半塊麵包換的《波斯語的奧秘》一書作證。
這個年頭,為了活命騙人的可太多了;裝英國人,裝美國人,都早已是見怪不怪;說來也巧,營地中有一個納粹軍官Koch想戰後去德黑蘭生活,所以他正在尋找會說波斯語的人。
死裡逃生後的Gilles被帶到了Koch面前,求生的渴望激發了潛能,稱自己叫Reza (波斯語書上的名字),編造稱自己父親是波斯人,母親是比利時人,自己會說波斯語,但是不會拼寫。 幸好,憑借他的一些常識:波斯的首都是德黑蘭,語言是波斯語,還有隨口編的幾句波斯語蒙混了過去,他知道那本書扉頁上寫的「bawbaw」,是爸爸的意思,只是因為在交換麵包的時候,多問了一句……
就這樣,Reza 獲得了暫時的信任,被分配到廚房干活,每天干完活後,來教這個Koch波斯語,一開始,每晚的教學單詞都是現場瞎編,用德語做注音,教的時候還算輕鬆,畢竟兩人都是一句波斯語沒聽過,但是難的是要拼命記住這些完全不存在的詞彙。
長官Koch興致勃勃的制定了學習計劃:每天學四個單詞,一周的話就是24個,看似不多,一年就是1152個,戰爭還要持續至少兩年,這意味著他要無中生有,硬生生編造出近2400個詞。
長官Koch的夢想是戰爭結束後去波斯首都的德黑蘭開一家餐廳,所以,最初學習的詞彙也都從廚房用具開始。好在Reza 被安排在廚房工作,看到什麼就記什麼;盆子是teller,叉子是gabel,麵包是radj…
就這樣反反復復,讓他得以苟且偷生的瞞了兩天,但很快,Koch就開始追加每天的學習任務,從一天4個到一天40個,不僅如此,Reza 還被要求登記所有的猶太囚犯的名字,登記完立刻教學。
也就是說,不但沒有了廚房的環境供他復習編造的單詞,現在連胡編亂造的時間都沒有了,絕境激發潛力,最後關頭之時,Reza 看到了自己手邊剛抄的猶太人姓名,一個大膽的想法閃現:不如用這些人的名字,組成一個個單詞,就這樣,一個個「波斯語」就在一問一答中被編出來了。
在Reza 教上尉Koch學「波斯語」的過程中,兩個人都曾短暫的脫離自己的身份角色。Reza 問上尉:「為什麼選擇入黨?」,上尉Koch回答說:「我也不知道,我走在路上,看到納粹黨員們站在街邊抽煙,穿著棕色的襯衫開心的交談著,就走過去加入了他們。」
Reza 為了報恩,替代集中營的一個猶太夥伴送死,上尉Koch發現後,衝過去救他回來,質問他:「你為什麼願意和這些無名之輩一起去送死」,Reza 反駁道,這些人不是無名之輩,只是你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他們並不比你差,至少他們不是殺人犯。
Koch口中的無名之輩,都是鮮活的生命,真實的存在,而最為諷刺的是,這些所謂的「無名之輩」,正是Koch日日夜夜背誦的「波斯語」,Koch口中每天背誦練習的每一個單詞,都是一條猶太人的生命,何其諷刺。
影片結尾,Koch趁亂放走了波斯人,他打算開始自己的計劃,去波斯開一家自己的餐廳,但他怎麼也無法相信,自己學了這麼久的波斯語,竟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謊言,回想起自己還曾贊美說這是多麼優美的語言;還曾用這優美的假波斯語寫詩……這一切都變得格外諷刺。
與此同時,重獲新生的Reza ,來到了盟軍的營地,當Reza 被問到是否還記得那些受害者的名字的時候,Reza 說:我記得;那人問你都記得誰?
Reza 說:我記得2840個已故猶太人的名字……
就這樣他一口氣說出了2840位猶太同胞的姓名……
電影中,有這樣的一個鏡頭,Reza在地上撿起來一個娃娃。
這是一個猶太女孩被處決時丟下的,旁邊的布條上寫著「Aviva」,而Reza 為這個新單詞賦予了假波斯語的含義:生命;這門全世界只有兩個人會講的「波斯語」,作為語言的符號功能已被徹底瓦解;但是,這個語言中承載的是集中營里2840位猶太人的生命,這門語言成為了他們存在過的唯一證明。
關於二戰的電影有很多,《Schindler's List》、《美麗人生(La vita è bella)》、《Jojo Rabbit》……每一部電影都用了不同的視角帶我們一次一次重返戰場,在浩劫中的救贖、在絕境中的樂觀、在這段歷史中的其他視角……在討論這部「波斯語課」時,很多人會想到猶太裔著名政治思想家Hannah Arendt提出的:平庸之惡。
就如電影中的軍官Koch,準確的說是負責後廚的軍官;當兵之前,他曾是一家餐廳的主廚,後來稀裡糊塗的參軍,他對權力、戰爭、或是抓捕猶太人毫無興趣,平日裡除了搞搞後勤就是看看書,最大的心願就是開一家餐廳。
所以,他不顧軍中條令,違反紀律也要保住Reza 這個「假波斯語老師」,戰爭結束時,當別人都忙著銷毀猶太人的證據時,他只想趕緊去波斯找哥哥,帶著錢和那本他學了許久的波斯語筆記,他的確未曾殺過一個猶太人,但他卻餵養了一群殺人犯;而所謂的平庸之惡,就是如此這般。
有一個很有名的概念是:「我沒有殺人,我只負責按鈕。」自古以來,在一些重大的政治災難或是歷史變動的時刻;很多人參與了一些事情,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只是負責了一小部分,不屬於罪惡體系中的一份子,怎麼能說「我有罪」?
我們如今作為後人來回顧歷史的時候,會說太殘忍,太可怕了;會理所當然的覺得每一個參與者都是惡的一份子;而身處那個大時代的政治災難之下,所謂的幫凶或者共謀,大部分人的本能往往是這不關我事;很多人是模模糊糊地感受到了一些什麼,但是卻希望自己不要弄清楚。
而如今回望歷史的我們,去簡單思考然後為這些人做善惡的道德判斷並不是最重要的;或許,對我們來說的,是不逃避,是在做每件事情的時候多思考幾步;哪怕什麼都改變不了,我們存有敬畏之心,存有愧疚之心;時刻警惕時刻保有一份道德感,這或許是我們能做的。
這是歷史帶給我們的思考;而最後的最後,銘記——則是我們能為歷史做的唯一的一件事。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這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波斯語課》
1942年在法國,荒蕪人煙的森林中,一輛載滿人的大卡車行駛在森林小路上,男主角Gilles是個猶太人,在逃亡途中被德軍抓獲;在車上,在他身邊的一位大哥和他做了一筆買賣:大哥用一本珍貴的波斯語書換Gilles半塊麵包果腹。
在這個隨時會被餓死的年代,這看起注定是一筆虧本買賣;但沒想到,卻是這本波斯語書,改變了Gilles的命運。
卡車漸行漸遠,到了一個霧氣瀰漫的山上,全車人被德軍趕了下來,德軍一頓掃射,人群瞬間倒下,森林恢復了死一般的寂靜;男主Gilles提前倒地裝死,但還是被德軍發現。在即將被處決的關頭,他開始大喊自己是波斯人。還拿出了之前用半塊麵包換的《波斯語的奧秘》一書作證。
這個年頭,為了活命騙人的可太多了;裝英國人,裝美國人,都早已是見怪不怪;說來也巧,營地中有一個納粹軍官Koch想戰後去德黑蘭生活,所以他正在尋找會說波斯語的人。
死裡逃生後的Gilles被帶到了Koch面前,求生的渴望激發了潛能,稱自己叫Reza (波斯語書上的名字),編造稱自己父親是波斯人,母親是比利時人,自己會說波斯語,但是不會拼寫。 幸好,憑借他的一些常識:波斯的首都是德黑蘭,語言是波斯語,還有隨口編的幾句波斯語蒙混了過去,他知道那本書扉頁上寫的「bawbaw」,是爸爸的意思,只是因為在交換麵包的時候,多問了一句……
就這樣,Reza 獲得了暫時的信任,被分配到廚房干活,每天干完活後,來教這個Koch波斯語,一開始,每晚的教學單詞都是現場瞎編,用德語做注音,教的時候還算輕鬆,畢竟兩人都是一句波斯語沒聽過,但是難的是要拼命記住這些完全不存在的詞彙。
長官Koch興致勃勃的制定了學習計劃:每天學四個單詞,一周的話就是24個,看似不多,一年就是1152個,戰爭還要持續至少兩年,這意味著他要無中生有,硬生生編造出近2400個詞。
長官Koch的夢想是戰爭結束後去波斯首都的德黑蘭開一家餐廳,所以,最初學習的詞彙也都從廚房用具開始。好在Reza 被安排在廚房工作,看到什麼就記什麼;盆子是teller,叉子是gabel,麵包是radj…
就這樣反反復復,讓他得以苟且偷生的瞞了兩天,但很快,Koch就開始追加每天的學習任務,從一天4個到一天40個,不僅如此,Reza 還被要求登記所有的猶太囚犯的名字,登記完立刻教學。
也就是說,不但沒有了廚房的環境供他復習編造的單詞,現在連胡編亂造的時間都沒有了,絕境激發潛力,最後關頭之時,Reza 看到了自己手邊剛抄的猶太人姓名,一個大膽的想法閃現:不如用這些人的名字,組成一個個單詞,就這樣,一個個「波斯語」就在一問一答中被編出來了。
在Reza 教上尉Koch學「波斯語」的過程中,兩個人都曾短暫的脫離自己的身份角色。Reza 問上尉:「為什麼選擇入黨?」,上尉Koch回答說:「我也不知道,我走在路上,看到納粹黨員們站在街邊抽煙,穿著棕色的襯衫開心的交談著,就走過去加入了他們。」
Reza 為了報恩,替代集中營的一個猶太夥伴送死,上尉Koch發現後,衝過去救他回來,質問他:「你為什麼願意和這些無名之輩一起去送死」,Reza 反駁道,這些人不是無名之輩,只是你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他們並不比你差,至少他們不是殺人犯。
Koch口中的無名之輩,都是鮮活的生命,真實的存在,而最為諷刺的是,這些所謂的「無名之輩」,正是Koch日日夜夜背誦的「波斯語」,Koch口中每天背誦練習的每一個單詞,都是一條猶太人的生命,何其諷刺。
影片結尾,Koch趁亂放走了波斯人,他打算開始自己的計劃,去波斯開一家自己的餐廳,但他怎麼也無法相信,自己學了這麼久的波斯語,竟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謊言,回想起自己還曾贊美說這是多麼優美的語言;還曾用這優美的假波斯語寫詩……這一切都變得格外諷刺。
與此同時,重獲新生的Reza ,來到了盟軍的營地,當Reza 被問到是否還記得那些受害者的名字的時候,Reza 說:我記得;那人問你都記得誰?
Reza 說:我記得2840個已故猶太人的名字……
就這樣他一口氣說出了2840位猶太同胞的姓名……
電影中,有這樣的一個鏡頭,Reza在地上撿起來一個娃娃。
這是一個猶太女孩被處決時丟下的,旁邊的布條上寫著「Aviva」,而Reza 為這個新單詞賦予了假波斯語的含義:生命;這門全世界只有兩個人會講的「波斯語」,作為語言的符號功能已被徹底瓦解;但是,這個語言中承載的是集中營里2840位猶太人的生命,這門語言成為了他們存在過的唯一證明。
關於二戰的電影有很多,《Schindler's List》、《美麗人生(La vita è bella)》、《Jojo Rabbit》……每一部電影都用了不同的視角帶我們一次一次重返戰場,在浩劫中的救贖、在絕境中的樂觀、在這段歷史中的其他視角……在討論這部「波斯語課」時,很多人會想到猶太裔著名政治思想家Hannah Arendt提出的:平庸之惡。
就如電影中的軍官Koch,準確的說是負責後廚的軍官;當兵之前,他曾是一家餐廳的主廚,後來稀裡糊塗的參軍,他對權力、戰爭、或是抓捕猶太人毫無興趣,平日裡除了搞搞後勤就是看看書,最大的心願就是開一家餐廳。
所以,他不顧軍中條令,違反紀律也要保住Reza 這個「假波斯語老師」,戰爭結束時,當別人都忙著銷毀猶太人的證據時,他只想趕緊去波斯找哥哥,帶著錢和那本他學了許久的波斯語筆記,他的確未曾殺過一個猶太人,但他卻餵養了一群殺人犯;而所謂的平庸之惡,就是如此這般。
有一個很有名的概念是:「我沒有殺人,我只負責按鈕。」自古以來,在一些重大的政治災難或是歷史變動的時刻;很多人參與了一些事情,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只是負責了一小部分,不屬於罪惡體系中的一份子,怎麼能說「我有罪」?
我們如今作為後人來回顧歷史的時候,會說太殘忍,太可怕了;會理所當然的覺得每一個參與者都是惡的一份子;而身處那個大時代的政治災難之下,所謂的幫凶或者共謀,大部分人的本能往往是這不關我事;很多人是模模糊糊地感受到了一些什麼,但是卻希望自己不要弄清楚。
而如今回望歷史的我們,去簡單思考然後為這些人做善惡的道德判斷並不是最重要的;或許,對我們來說的,是不逃避,是在做每件事情的時候多思考幾步;哪怕什麼都改變不了,我們存有敬畏之心,存有愧疚之心;時刻警惕時刻保有一份道德感,這或許是我們能做的。
這是歷史帶給我們的思考;而最後的最後,銘記——則是我們能為歷史做的唯一的一件事。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延伸閲讀:
《天橋上的魔術師》─ 一個時代裡眾生的回憶
《Wanda Vision》─ 其實人人都是她
《The Dig》─ 我們見證歷史,歷史見證我們
《Nomadland》─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Soul》─ 哲學思辨
《天橋上的魔術師》─ 一個時代裡眾生的回憶
《Wanda Vision》─ 其實人人都是她
《The Dig》─ 我們見證歷史,歷史見證我們
《Nomadland》─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Soul》─ 哲學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