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託的風骨 —【港下音樂】:《Thank You Postman》
傳遞文字的方法,分秒交替;傳遞文字的內心,永存所向。文字始終未必能改變去向,但留下的筆跡無法逃循。一筆一劃的質感,字句的吶喊,可能會迷路,但不會石沉大海。風骨之美,正是其信念。
段落間的情愫,但願你能親手翻閱。當中,書信的人言,正是其「但願」。
【文謠之意】
《Thank You Postman》
唱 / 作:陳卓賢 詞:陳詠謙
編:Justin Yau / 陳卓賢
監:陳考威 / 陳卓賢
Ian 的聲音質感和唱法,的確比較適合一些比較樸素的創作。以木結他律動感重的彈奏,和另一支木結他在 intro 和 music break 的 riff 作定調,以 chord 和旋律音階彈奏作點綴和作結的鋼琴,還有稍稍提升張力的鼓,歌曲整體偏向 Country music ,無疑是 Ian 的創作中少數的類型,亦很適合他。特別提到的是第二段 verse 「錯過早餐店」後錄下的搖鈴響起和如風吹過的 riser,聽似細微的地方,正是令帶點鄉村感的歌曲添了幾分異國情調。音樂上樂器的質感和使用不會令人感覺 heavy ,也沒有加入很顯然的弦樂於其中(畢竟這正是廣東歌很常聽到的元素),我反倒是蠻欣賞的。
個人認為他的聲音唱一些中低音的旋律,效果更好,因此一直以來聽他的創作時,自己也是比較留意中低音的部分。聽過不少歌曲,在他的創作中個人重視的部分始終道路不太明確。不過,以高低八度,四個和弦中定調且彈奏不同變化下,旋律音階走向相對有固定走向,而 verse 到 chorus 的音階也是循序漸進,結構簡潔有力,歌曲的長度正好適合循環播放,也是 Ian 的創作質素更好的其中一個證明。
Vocal 上整體聽起來是舒服的,自己是比較喜歡 verse 的聲音 presentation ,是聽感更好的聲音;Chorus 的假音音域會否太高?稍為吧,「你要揭開信箱 接受甜蜜故事」的「故事」要唱得輕巧不突兀並非易事。不過,至少錄音聽起來感覺是可以的。而 music break 中的和音,也是畫龍點睛之處。
【得不到的快樂】
談過音樂過後,談談歌詞。騎單車去寄信,片刻目睹老翁在和煦日光,一遍綠地下唱歌,乘火車的晨曦,搜尋教堂的瞬間,一切以外在語境入字,所見所聞,不難令人為此聯想,筆下的環境不失幾分寫意,千里之外,曙光相異仍存於心的愛簡單直率。只是,我更想看到信封的內在,一筆一劃裏的內心。現今寫信有點像聽 CD :因科技進步,有更好的媒介取替。所謂實體的觸感,卻比虛構的更不真實。那份實體,還有什麼可以送給人?
或者,倒過來說,那份實體,還有什麼不可以送給人?
寫信迷人之處,不只是收信人收到什麼,更是收信人收不到什麼。若即若離的廝磨,含蓄卻直率的心意,百感交集的儀式感,其實也是寫信一部分。信的竅要,是不知道對方能否收到。能否接收,全憑「信」。因此,每天在門外等待郵差的忐忑,看看信箱有沒有回信的緊張感,其實也是寫信的一部分,也是其無價之處。實體的滿足感,仍無法取代。
也許 Ian 心中的寫信是這一回事(畢竟從他的言談中似乎寫信/寫卡是一種送聖誕卡的概念),也許陳詠謙也正有此意,但事實就是,寫信,寄信這件事在這份歌詞變成了其中一個分享,並且對方必然能接受到的渠道。「騎單車去寄出 你愛收的信」,「郵差會配合地投入 我隔空的愛意」,句與句之間也是以一種以書信形式和對方 WhatsApp 溝通的概念。可能這是現代人對寫信的看法,可能自己的內在始終是一個老派的人,不過歌詞看不到書信的內在感受,是覺得蠻可惜的,特別是寫這類題材的人很少,能唱出這封異地書之意的,同樣稀少。
【物輕如鴻毛】
文字的意向其實也看到一些端倪:Ian 創作的世界和故事,始終相對上比較單調。他的歌曲並非只有情情塔塔的故事,但如《Thank You Postman》的歌詞,創作令人感受到的內在不算深入(可能是因為我很重視內在吧)。這的確聽起來很抽象,而「內在」的內在為何,各人心中自有其重量和位置。縱然如此,不論單純還是狹窄,他想寄托的,可能從非輕於鴻毛。鴻毛隨風飄逸,春風揚起下顯得不自在,但輕巧,不代表能輕看。
誠然,Ian 的創作製作上日漸成熟下,絕對希望他的創作維度能擴張的地方和可能性。不過,有時候這份內心純粹的心意,並非壞事。至於他的創作中寄托之事會否多幾分餘暉之美,就看他的想法如何了。
All instrument by:Justin Yau
Backing vocal:Ian 陳卓賢
Vocal recorded by:陳考威 @ GC Productions
Vocal editing:陳考威, Lincoln Lam
Mixing Engineer:Heidi Wang
Mastering Engineer:Alex Pssroudakis
段落間的情愫,但願你能親手翻閱。當中,書信的人言,正是其「但願」。
【文謠之意】
《Thank You Postman》
唱 / 作:陳卓賢 詞:陳詠謙
編:Justin Yau / 陳卓賢
監:陳考威 / 陳卓賢
Ian 的聲音質感和唱法,的確比較適合一些比較樸素的創作。以木結他律動感重的彈奏,和另一支木結他在 intro 和 music break 的 riff 作定調,以 chord 和旋律音階彈奏作點綴和作結的鋼琴,還有稍稍提升張力的鼓,歌曲整體偏向 Country music ,無疑是 Ian 的創作中少數的類型,亦很適合他。特別提到的是第二段 verse 「錯過早餐店」後錄下的搖鈴響起和如風吹過的 riser,聽似細微的地方,正是令帶點鄉村感的歌曲添了幾分異國情調。音樂上樂器的質感和使用不會令人感覺 heavy ,也沒有加入很顯然的弦樂於其中(畢竟這正是廣東歌很常聽到的元素),我反倒是蠻欣賞的。
個人認為他的聲音唱一些中低音的旋律,效果更好,因此一直以來聽他的創作時,自己也是比較留意中低音的部分。聽過不少歌曲,在他的創作中個人重視的部分始終道路不太明確。不過,以高低八度,四個和弦中定調且彈奏不同變化下,旋律音階走向相對有固定走向,而 verse 到 chorus 的音階也是循序漸進,結構簡潔有力,歌曲的長度正好適合循環播放,也是 Ian 的創作質素更好的其中一個證明。
Vocal 上整體聽起來是舒服的,自己是比較喜歡 verse 的聲音 presentation ,是聽感更好的聲音;Chorus 的假音音域會否太高?稍為吧,「你要揭開信箱 接受甜蜜故事」的「故事」要唱得輕巧不突兀並非易事。不過,至少錄音聽起來感覺是可以的。而 music break 中的和音,也是畫龍點睛之處。
【得不到的快樂】
談過音樂過後,談談歌詞。騎單車去寄信,片刻目睹老翁在和煦日光,一遍綠地下唱歌,乘火車的晨曦,搜尋教堂的瞬間,一切以外在語境入字,所見所聞,不難令人為此聯想,筆下的環境不失幾分寫意,千里之外,曙光相異仍存於心的愛簡單直率。只是,我更想看到信封的內在,一筆一劃裏的內心。現今寫信有點像聽 CD :因科技進步,有更好的媒介取替。所謂實體的觸感,卻比虛構的更不真實。那份實體,還有什麼可以送給人?
或者,倒過來說,那份實體,還有什麼不可以送給人?
寫信迷人之處,不只是收信人收到什麼,更是收信人收不到什麼。若即若離的廝磨,含蓄卻直率的心意,百感交集的儀式感,其實也是寫信一部分。信的竅要,是不知道對方能否收到。能否接收,全憑「信」。因此,每天在門外等待郵差的忐忑,看看信箱有沒有回信的緊張感,其實也是寫信的一部分,也是其無價之處。實體的滿足感,仍無法取代。
也許 Ian 心中的寫信是這一回事(畢竟從他的言談中似乎寫信/寫卡是一種送聖誕卡的概念),也許陳詠謙也正有此意,但事實就是,寫信,寄信這件事在這份歌詞變成了其中一個分享,並且對方必然能接受到的渠道。「騎單車去寄出 你愛收的信」,「郵差會配合地投入 我隔空的愛意」,句與句之間也是以一種以書信形式和對方 WhatsApp 溝通的概念。可能這是現代人對寫信的看法,可能自己的內在始終是一個老派的人,不過歌詞看不到書信的內在感受,是覺得蠻可惜的,特別是寫這類題材的人很少,能唱出這封異地書之意的,同樣稀少。
【物輕如鴻毛】
文字的意向其實也看到一些端倪:Ian 創作的世界和故事,始終相對上比較單調。他的歌曲並非只有情情塔塔的故事,但如《Thank You Postman》的歌詞,創作令人感受到的內在不算深入(可能是因為我很重視內在吧)。這的確聽起來很抽象,而「內在」的內在為何,各人心中自有其重量和位置。縱然如此,不論單純還是狹窄,他想寄托的,可能從非輕於鴻毛。鴻毛隨風飄逸,春風揚起下顯得不自在,但輕巧,不代表能輕看。
誠然,Ian 的創作製作上日漸成熟下,絕對希望他的創作維度能擴張的地方和可能性。不過,有時候這份內心純粹的心意,並非壞事。至於他的創作中寄托之事會否多幾分餘暉之美,就看他的想法如何了。
All instrument by:Justin Yau
Backing vocal:Ian 陳卓賢
Vocal recorded by:陳考威 @ GC Productions
Vocal editing:陳考威, Lincoln Lam
Mixing Engineer:Heidi Wang
Mastering Engineer:Alex Pssroudak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