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熱血的一天
看到一篇文章說,香港人每一年都有一天對港產片突然熱血,那是剛過去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當那一天過去後,吃雞煲的吃雞煲,打機的打機,似乎港產片,最多人留意的,是那金像獎每項提名時播放的零星剪影。
我不是個電影狂迷,也沒有資格說香港電影是喜是悲,畢竟,我最近看的港產片只有兩套,分別是《寒戰2》和《危城》。我喜歡那種打鬥和槍戰場面,港產片突顯了一份較貼地的氛圍,對白親切,場景現實,就地取材,不像荷里活巨片那種明星與特技掛帥。當然,引人入勝的劇情是電影的核心。
每一年頒獎禮,我都會在電視機前看,即使沒有看畢全程,至少會記得誰是最佳男主角,哪部是最佳電影。這些年沒有改變的,頒獎嘉賓總有林敏聰,他總會有一些笑話,今年的是「你都唔係我對手,我對手喺呢度」,指着白只說他不是林的對手,林的一對手搭在講台上。這些都能夠鑲進記憶裡,下一年到了突然熱血的那天,看看他有沒有重覆說同一個笑話。
香港電影有着奇怪的市場,那套戲是本地人支持的,未必靠大明星座陣,小角色反而可以彈出來,但現實的票房,卻又不足以讓電影賣個滿堂紅。近年甚少本土電影票房突破千萬,如《一念無明》近六百萬元已算不俗,《樹大招風》則收逾九百萬元。賣到內地的,卻又有着種種制肘,若表達方針不是本地,部分香港人會杯葛(其實不買票入場看已是杯葛,很多人聲稱支持,卻沒有實質買票)。
社會的負能量很多,九十年代是喜劇的時代,周星馳的港式幽默讓整個年代都歡欣起來,許多人都在懷念過去。反之,現世代能夠引起話題的電影,十之八九是反映社會悲觀一面,例如去年頗具爭議的《十年》,今年的《一念無明》,很難找到一套純粹喜劇。
走進戲院卻不是欣賞讓人放鬆的戲,不知怎地成了今天香港電影的副產品。
引起社會共鳴的電影當然好,讓人反思這個社會的錯。正如網絡當紅的文章和故事也一樣,愈反映到社會愈多負能量的,就會愈多人觀看,最能夠引起討論,往往是那些讀了一輩子書,卻發覺買不到樓,泡不到妞,原來工作只是為了生存,沒有了生活的文字。
我不是個慷慨的人,也絕對沒有資格說三道四,但在我的想法,香港電影引以為傲的,是那種讓人捧腹大笑的喜劇,即使同一個笑話重播五十次還可以笑得出的,才是成功的喜劇。還有武打電影,《葉問》是成功的例子,但除了葉問外,我們還能不能夠重塑黃飛鴻,再現洪熙官,讓香港人對電影熱血的日子,不只是金像獎頒獎禮的那天。
說穿了,許多香港人寧願花錢吃一頓雞煲,也沒有多少人願意買票入場看一套港產片。
註:圖片取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