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不過
新衫 還未曾過目便放下,那夜車廂的音樂偶然選中這首歌。我對這歌的記憶很深,當年中一放學搭紅Van回家時,小巴司機就很盡情地用車內的音響播放着這首歌,而且他深愛得不停重覆播着,就只有這首歌。當我跟車內的人分享我對這歌的故事,說是黎明2001年發表的新歌時,有人說「我三歲」,有人說未聽過,更有一個小女生令我啼笑皆非。
《眼神騙不過》是黎明的代表作,相信看見這篇文章的朋友,大概都會聽過。2001年是個經歷多變的一年,那一年最震撼世界的,是9月11日發生的911事件。那年我尚算幼稚,雖然如今不見得成熟,但對於黎明的歌,我還是懂得欣賞的。
那夜車廂裡載着3個人,A是和我最接近的,B則是與我同一生肖的,而C是個未算正式工作的女生。我分享完感慨經歷後,以為眾人都很認同我的滄海桑田,正等待他們向我查問更多關於那些年的往事時,B首先說他當年只有三歲,說自己BB仔沒有記憶,不知道也未曾聽過這歌。A就說有聽過,但印象不深刻。而原本一直沉默的C,很天真的反問:「2001年係我出世嗰年?唔知首歌出時我出世未。」
對,我的確載着一個2001年出生的女生。我對她的天真只能以傻笑包裝,還向她說黎明除了是日出前的那段天快要亮的時刻外,黎明是香港紅了超過30年的巨星,也算是如今仍然受香港人喜愛的天王。而她像電腦般「Load」不停,反應遲緩,幸好她沒有反問黎明的英文名是不是阿Dawn。
的而且確,黎明也喜歡與自己同名的自然現象扯上關係,2004年曾發表專輯《Leon Dawn Leon》,字面解釋就是三個黎明,或者黎明在黎明時遇到黎明。我當然沒有再解釋下去,皆因我想起子華神的一句話,有時候我們與年輕人之間的不是代溝,而是洪溝。
我們相差還不到20年,然後很多前塵舊事,對他們來說都是一些很有趣的玩意。A總算替我解圍,向C詢問曾否聽過CD,或是否使用過CD播放機,如Discman。C很驚訝有人會將一部可以放進一塊面積巨大的CD的機器帶出街,然後我們比方說,其實Discman只像一部iPad那樣,甚至體積更小,是當年至潮的人才擁有,售價要數百元(要儲幾個月零用錢)。
B也說聽過CD,是小時候爸媽會播的玩意,如今則不會了。而C就仍然執迷於為何帶一部放CD的機器出街,而她的記憶及概念裡也沒有這玩意,不理解實屬正常。A分享了當年同學會燒碟,也就是把不同CD的歌放進電腦,再燒碌一隻屬於自己的唱片,諸如既有黎明又有王菲。
提到王菲,音響播出王菲的《棋子》。我問B和C喜不喜歡聽這歌,他們都沒有意見,而A的手機裡其實有郭富城,他和我一樣,都會聽不屬於我們年代的歌(我們的年代應該是謝霆鋒及陳奕迅之類)。我向他們說,自己一個人駕車時,聽着舊時代的歌,跟着歌詞去唱,會是個很好很放鬆的個人時光。
不知怎地,我感慨及很投入樂韻的氛圍之時,仿似感覺到數隻烏鴉正在中排的上空左右左右地飛過。我還未說自己在與朋友飛車的年代,會將燒錄好的CD如展覽般放在擋風玻璃上,司機在駕駛,乘客會幫忙選歌,而我們最喜歡的歌,卻是林子祥的《分分鐘需要你》。那時候整車都是男生,卻又不怕肉麻地齊聲大唱「願我會揸火箭 帶你到天空去」,讓整個車廂都充滿骨痺的愛。
CD的話題並不吸引(其實如今仍有CD),時代進步,科技也猛進。CD年代可以說是瞬間即逝,皆因在我的高中時代,出現了一種劃時代的發明,叫MP3機,那時有一個很華麗而恰如其分的中文名字,「隨身聽」,顧名思義,如影隨形,隨時可聽。這兒的聽,是將音樂變成MP3,然後獨立的放進這部有內置記憶卡的小播放器裡,插上耳筒,就能夠隨身聽。然後C聽後一頭霧水,問「咁喺咪iPod?」
也不能說她錯,但比起iPod,隨身聽的概念應該更廣,甚至應該將iPod包含其中。後來崛起具播放音樂功能的手提電話,如Sony Ericsson Live with Walkman,又再將時代劃出一條新溝。這些一層又一層的溝,構建了我們和C之間的距離,也突顯了我們在時代的轉輪上,除了眼神之外,很多事物都騙不過差距逾10年以上的新人類。
我很努力也無法令C和B站在我的邊界看黎明,其實日出之前的時光的確很美,那時刻也是永恆,大概直至太陽爆炸才會失去。
圖片說明:恐龍與紙跟也是時代的對立,他們之間相隔千萬年,卻在同一個時空以不同形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