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寨


電影片尾響起岑寧兒的《風的形狀》,我才知道,原來這首歌與龍捲風,與城寨有關。看着4個好兄弟坐在舊樓的簷前,看着還有飛機升降的啟德機場,我也仿似看見,香港的武打電影,此刻起會重拾從前的輝煌,甚至是超越。因為我們有卓越的小說作者,也有頂級的新生代演員,無論場景與人物,故事與武打場面,都予人落花流水,無懈可擊之感。

早在電影上映的第一天,我就約了不如去看戲,這是她難得說要陪我看的港產武打片。進場後,看戲的很多是上了年紀的公公和婆婆。九龍城寨對我們這一代來說,只能在記錄片及教科書中尋找印記。反而對很多長者來說,說不定真正住在城寨的,也大有人在。電影流暢而熱血,特別欣賞林峰飾演的陳洛軍,脫胎換骨的演技,毫不錫身的武打及肉搏場面,令這個角色為他度身訂造,而他也演活了這個主角,眼神流露一種堅定及義憤,這是過去他的電視或電影作品中未曾看見過的,相信是日子有功的成果。

我也讚嘆搭建城寨這個場景,三教九流之地,從外面看,是呈現那種被世界唾棄的髒亂。然而走進城寨,卻看見一個舊香港,在一個困窘中生存得有尊嚴而有秩序。龍捲風一手打下這個天下,也將之管理得井井有條,夾雜小幽默及港式粗話,讓在場的每一位觀眾都看得會心微笑。
對比起如今中小學生交談聊天都在說普通話,城寨裡說起廣東話粗口的人,不知怎地予人一種親切而不捨的感覺。余兒的小說呈現出一個怎樣的畫面,未看過原著的我不敢妄下判斷,但能夠被賞識再將文字改篇作電影繼而呈現觀眾眼前,余兒的功力毋庸置疑,也能夠感受到他看見親自創作的洛軍、信一、四仔及十二少等人呈現在銀幕前的那份感動。而在電影裡,尚有一個從寫小說躍身幕前的角色,這人來頭不少,而且是電影中的螢火蟲,即使主角等人打得叫人拍案叫絕。

斬叉燒的阿七,在我們腦海裡留下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象。阿七是作家喬靖夫飾演的,我看畢他寫的三千多字心路歷程,才知道這角色為他而設,作為武俠小說作者的他,在文裡也透露了是圓夢。他寫到,「許多人都會有個死前必做事情的bucket list,而我的,當中一項就是希望能在武俠或功夫片裏演一次動作戲。」

能夠以一個作家化身武打演員再於香港的電影中擔任一角,這當然是夢幻的事,而他不但達成要求,甚至在揮武雙刀與洪金寶對打時也俐落瀟灑,絕對是訓練有素的武打高手,也為他贏得不少掌聲。

很多角色名字都包含了數字,除了阿七,奸角王九,兄弟幫除了洛軍外,信一、十二少及四仔,他們都有着數字。當然,數字作名,在舊時代是常見的,甚至很多女性會被冠以一個難聽的數字名稱,諸如陳七娣,王六妹等,這些都是印在身份證上的真實名字。城寨裡,就是與世界分隔的舊時代,若此刻仍未清拆,可以想像她會成為另一個古巴,讓時光停流,也把舊香港文化鎖住。

電影中,撇去了傳統的男女情節,一心一意講兄弟復仇,熱血對打,拳拳到肉。除洛軍外,我也很喜歡劉俊謙飾演的信一,微曲的頭髮除了讓他看起來無敵的帥氣外,更重要的是,我只看過《幻愛》及《二月廿九》中文質彬彬的他,竟然打起上來靈巧如蛇,出刀的時刻恰到好處,而且義氣滿滿,在情義之間流露的兄弟情,不生硬不造作,為兄弟義不容辭,這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容易做到的。

要寫下去恐要寫上三萬字,但文字無法呈現那份張力。電影值得每一個世代的香港人購票入場感受那份氛圍,不但是武打熱血,更重要的是讓人看見那份消失了的香港情懷及老地方,也許不美麗,也不華麗,但就如電影裡的知名叉燒飯及自家製魚皮餃那樣,總讓觀眾很想親自去吃一口,尤其我們看的場次是中午一時,完場後,飢腸轆轆的。

註:圖片取自互聯網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九龍城寨  劉俊謙  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