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人工智能圖譜
2、生活中的人工智能
1)了不起的沃森和醫用機器人
2011年,Watson在《Jeopardy!》問答節目中完勝對手,隨後,這個超級計算機被應用到了醫療等領域。現在沃森不僅能研究蛋白質結構,還能尋找某些藥物的替代成分。除此之外,沃森還會自行學習大量文獻,通過“假設自動生成”來完成診斷。美國最大的醫療保險公司Wellpoint預測,沃森甚至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縮短辨別癌症的時間。
沃森如此出色,但這並不意味着把一切都交給沃森,人類只需要等待一個結果。就像IBM 在宣傳片中所説,“你不是在運行Watson,你是在和它一起工作。Watson 和你都會學得更快”。沃森的意義不在於全權處理各種問題,它的意義在於通過“半人半AI”的方式,幫助人類更好地學習。我們可以預見,參與到“半人半AI”中的Watson能幫助醫生、老師和科學家們提高專業水平和科研能力,成為推動不同行業的發展的強大助力。
事實上,沃森並不是第一個被用在醫療領域的機器人,已經有很多“前輩”的身影出現在醫院裏了。在運送和搞衞生的機器人之外,醫院裏面還有來自日本Riken和SumitomoRiko公司的“大白”機器人護士Robear,以及來自美國達芬奇公司的協助或者部分代替醫生做手術的機器人。早在2013年,InTouch和Bedford公司聯合開發的機器人獲得了美國FDA的批文,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標誌着機器人被正式認可有了給人看病的能力。這款機器人將被用於資源相對匱乏的鄉鎮醫院,來診斷使用者是否中風。它的出現對改善患者轉歸、減少醫護成本起到了很大作用。除此之外,荷蘭埃因霍温大學的RoboEarth項目同樣值得關注。該項目的四個機器人在模擬醫院的環境中相互協作來照顧病人,它們通過與雲端服務器的交互來進行信息共享和互相學習,也就是説,一個機器人學會的知識和技能,通過雲端分享,瞬間可以“教”會其他機器人,這個技術一旦成熟,一系列智能高效的護理機器人將被迅速複製出來。護理機器人在中國也許將有比較大的市場需求,隨着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和老齡化的進程加快,以後我們很可能面臨着病人老人無人照顧的問題,彼時,能代替很多人力的護理機器人就將大有作為了。
2014年末,IBM參與到“登月計劃”中,該項目通過沃森來整合臨牀醫生和研究人員的知識,採用IBM沃森技術來消除癌症,同時越來越多的成熟的機器人也將能夠走進醫院,提供給醫生和病人更好的幫助和更優質的護理。近日,IBM斥資10億美元成立沃森部門,並集中精力幫助外圍開發者以及其他公司為Watson開發應用。一向高冷的IBM開始變得開放,我們可以預見,沃森將給各行各業帶來不可思議的變化。
2)可預期的自動駕駛汽車
2014年智能汽車方面熱度非比尋常,互聯網公司或忙着和汽車公司聯姻,或迅速收購、入股地圖導航公司,或積極推出車聯網解決方案。各大公司爭先恐後搶灘智能汽車,我們產生了這樣的錯覺:看他們這樣熱情,智能汽車似乎呼之欲出了吧?
然而智能汽車的實現至少需要以下幾個條件:穩定可靠的車聯網平台,高精度的地圖,操作流暢的汽車“第四塊屏幕”,各部件性能、狀態數據的及時反饋,嘈雜環境中高精度的車載語音識別系統。當這些條件完全具備時,才能實現人工智能在汽車操控中的應用。而這種應用恐怕也是以人機交互來為主要表現形式的,也就是説,讓汽車能聽懂理解人的指令,並能給出正確的反饋。不過春節期間網絡上風傳的山東大漢對着“安吉星”怒吼,反應出來在使汽車實現人工智能的之前,首先還需跨越人機交互這個重要的檻兒。如何能實現人和汽車良好的交互,是研究智能汽車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據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峯透露,科大訊飛和寶馬等豪車品牌以及國內的汽車廠商,已經通過嚴格測試達成關於智能語音操控技術的合作並且今年會有產品上市,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汽車朝智能化算是邁進了一大步。
然而,在“讓汽車變得更智能”的眾多課題中,人機交互是比較基礎的一個。2015年,Google自動駕駛汽車延續着我們的期待,但是,説讓自動駕駛汽車真正上路,恐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3)智能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
可穿戴設備的概念在近兩年越炒越熱,但是雷聲大雨點小的GoogleGlass 已經停產,定位在消息通知中心的Moto+360也略顯小眾,中國市場湧現的各種可穿戴設備在一哄而上之後,難有幾款被記住名字。目前,市場上仍是缺少一款獲得巨大成功的產品,蘋果會不會打破這一僵局呢?對於蘋果,用户期待更多,希望它不僅能查看信息,還能夠實現更多的交互和功能。剛剛發佈的AppleWatch不負眾望,它搭載了很多新花樣,包括健康監測、無卡支付、塗鴉信息傳遞和腕部觸摸。然而AppleWatch是否能被廣大消費者認可,還有待市場的驗證。
2014、2015年CES上展出的智能家居着實讓人眼界和腦洞同時大開:智能烤爐,幫你減肥的冰箱,能顯示新聞的桌子……這些展品讓夢想照進現實,文章開篇描述的生活着實指日可待了。
那麼各大巨頭在推動這樣的生活成為現實的進程中,分別有着什麼舉動呢?財大氣粗的Google,一年內豪擲數十億美元完成了對於Nest Labs等家智能家居公司的一系列收購。緊接着推出開發者計劃,發佈API,走開源路線,打造智能家居平台。相比之下蘋果遜色很多,它也試圖打造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似乎欲以“蘋果”這個金字招牌吸引眾多家電公司眾流歸海,然而一個產品都沒發佈的蘋果似乎難以和心態更開放的Google抗衡。在國內智能家居領域,各路公司也一哄而上:海爾打造U+智慧生活開放平台,隨後Smartcare產品落地;小米高調聯手美的,在家居領域再深跨一步……然而,目前擺在眾企業面前的問題是:如何讓非剛需的智能家居真正的走入市場,被消費者認可?品牌先行也許會成為智能家居打破“極客專屬”這樣尷尬局面的一個方法。誰將會是智能家居這片藍海中,第一個強大的品牌塑造者呢?
3、人工智能的未來
隨着計算速度的越來越快,數據越來越豐富,新的算法不斷被開發,人工智能的未來讓人充滿了想象。
人工智能思想家NickBostrom描述了三種超人工智能可能的工作模式:能夠準確回答幾乎所有困難問題的先知模式,能夠執行任何高級指令的精靈模式和能執行開放式任務、擁有自由意志和自由活動能力的獨立意識模式。
Nick Bostrom在TED演講
第一種模式已經大部分實現,第二種模式正在通過深度學習不斷逼近。至於第三種,自從1920年科幻舞台劇《羅素的萬能工人》上演之後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擁有獨立意識機器人是否會毀滅人類”的爭論。老生常談的最近一場爭論是以蓋茨、霍金和穆斯克為代表的悲觀陣營認為人工智能有潛在的危險,甚至可能毀滅人類。這場爭論與之前的略顯不同,因為人們沒有料到三個科技界巨頭,本應是“瘋狂科學家”的人,竟然站在了悲觀者的立場上。
不過,反諷的是,連聲音都很難發出的霍金,正是靠着人工智能設備才能向世界表達出這一觀點。看來還是哲學家們説得對:機器越趨近於人,人類就會越驚慌失措。
“你希望機器人擁有人格嗎”——必須承認,這其實是一個嚴肅的問題。因為人類是極為聰慧的,而和智商配套的是人類與生俱來必須面對的那些悖論以及道德選擇,這些悖論和道德選擇讓人類的聰慧不至於毀滅地球。機器人很聰慧以後,是否也會配套地產生相應的悖論和道德意識呢?既然有了自我意識,那麼機器人還會遵守阿西莫夫著名的“三大法則”嗎?
沒有人知道答案。目前我們也只能從《2001太空漫遊》、《人工智能》和《超能查派》這些隸屬於三個不同人工智能時代的代表電影中獲得些啟發。
回到現實。從目前科技的發展水平來看,出現像《三體》中智子那樣的集各項特工素質為一身、可能毀滅人類的機器人,着實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既然連更危險的克隆技術都沒捅出什麼大簍子,那麼在機器人毀滅人類之前,我們還是讓人工智能先解決人類的一些燃眉之急吧!
我們現在就預見的美麗新世界是:在不久的將來,機器人能理解我們的語言、懂得我們的情感,能讓我們的生活質量提高;我們更期待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做一些危險工作,希望沃森能夠儘早幫助醫生找到治療癌症的有效方法。
在2015年,這些美麗的願景中,有的已經可以實現。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精選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