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的未來由人類掌控
今日(11月24日),百家舉辦第六次線下活動,邀請了奇點大學的三位講師在太廟開公開課,課程包括《人工智慧重塑生活》、《網路計算衝擊未來》、《生物技術創新爆炸》。而我最感興趣的是人工智慧部分,並認真聽完了上半場,摘取印象最深的幾個部分,分享和點評一下。
1、指數革命:顛覆或被顛覆?
在上午的課程中,奇點大學人工智慧專案負責人,美國國防部及NASA顧問 Neil Jacobstein教授,首先提到了指數思維。 Neil Jacobstein教授強調,想要獲得指數級增長,必須面臨一個顛覆或被顛覆的過程,關鍵是在顛覆的過程中,你所處的位置。你是一個顛覆者,還是被顛覆的那個人。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是約伯斯。大家都知道,約伯斯首先用iPod顛覆了美國的音樂唱片工業,繼而又用iPhone顛覆了全球的手機制造產業,甚至用MAC、iPad也顛覆了整個電腦產業。
不過,像約伯斯這樣的曠世奇才,百年一遇,很難有一個人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顛覆三四個產業,並因此改變世界。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能夠顛覆一個產業已經相當了不起。
2、技術的發展會遭受「欺騙性」失敗
然後,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一個技術成熟度曲線。(如下圖)。這個曲線應該是經濟學的常識。
正如這條曲線反映的那樣,一個新技術在開始推廣階段會因為人們對新技術的無限期待而高歌猛進的一段時間,但是很可能在隨後人們發現新技術的實現困難重重,陷入了失望的情緒當中,繼而放棄了對新技術的探索,而事實是在經受了一次重大的挫折之後,新技術很快迎來了一個良性增長的曲線。
但是,我之所以還要提到這個常識,是因為透過這個曲線,我們能夠解讀的更多,特別是將其放在當前的創業環境當中。事實上,這跟很多人的創業過程也類似,目前國內的移動互聯網創業浪潮從未停歇,身邊的朋友們都到了而立之年,經常得知身邊的不少朋友去創業。創業是一個風險很大的決定,雖然創業成功無限風光,但大部分的創業者可能正是死在黎明前夕。很多時候,失敗會是假像,很可能會欺騙我們,當我們再往前面踏出一步,很可能就迎來了勝利的曙光。所以很多時候,一個人成功主要靠堅持。
3、技術的發展,會讓人變懶嗎?
這個思考來自于一個現場觀眾的提問。現場觀眾提問Neil Jacobstein教授,人們會不會因為科技的發展,很多事情可以由機器代勞而變得懶惰。儘管這個問題,技術性不強,但是Neil Jacobstein教授依然給出了他的回答,他認為: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技術的成熟,以及財富的累積確實會有使人懶惰的可能。但是,人應該有自律性,為了生活品質和身體健康,人們也會去運動或參加體育鍛煉。
事實上,在我看來,這個問題或許根本無須討論,對照現在的人們生活方式來看,在越來越多的人獲得財富之後,人們對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可能是更高了。我們也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騎行族,夜跑族出現,越來越多的都市白領加入馬拉松長跑運動。這說明,在人類被機器徹底解放之後,人類為了保持自己的身體機能健康,甚至會更加熱愛運動。
4、人工智慧的未來由人類掌控
這是之前很多媒體對於人工智慧獲得成熟發展爭論的終極命題,那就是人工智慧最終會不會傷害獲摧毀人類?對此,Neil Jacobstein教授給出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我們會想辦法阻止人工智慧去幹壞事。
我覺得Neil Jacobstein教授還有個潛臺詞,就是人工智慧究竟會不會幹壞事,主要取決於人類本身,因為人工智慧本是由人類製造,如果發生人工智慧傷害人類的事件,那一定是人類出現了問題,也就是出現了壞人,但縱觀人類文明,還是好人比較多,因此少數人作惡的情況下,大部分善良的人類能夠去阻止事件的進一步發生。
事實上,雖然這是一堂介紹前沿科技的課程,但是我們能夠從上面我寫的這四點看到,其實更多的涉及到了對人文的思考,因此科技並不是冷冰冰的,更多的需要人文的關懷以及對自然的理解。而按照Neil Jacobstein教授的說法,未來最需要的就是跨學科的人才和團隊,這樣才能洞察各種機會,從而創造出跨時代的產品,而這也就是所謂的指數思維。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李東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