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 1949 年的可穿戴式收音機
發明家Victor T. Hoeflich是美國新奇產品製造公司American Merri-Lei的創辦人,他1949年3月推出了天外來客般的“帽型收音機”。在新聞發佈會上,Hoeflich曾用青少年做模特對其加以展示。該產品在美國境內的各大百貨商店均有銷售,並以郵寄形式發貨,當時的售價為7.95美元。產品主體為一個頭盔,有8種顏色可供訂購:脣膏紅、淡黃、粉紅、玫瑰粉、橘紅、火紅、淡黃綠、棕褐。之後研發商又添加了7種顏色選擇。
雖然這種帽子在當時有一種未來派的外觀,但這實際是受技術限制所致。縱然晶體管在1947年就被髮明出來,但它仍舊頗具實驗性,沒有被廣泛使用,便攜式晶體管收音機直到1954年才出現。因為這種帽子上的收音機以電子管技術為依託,所以Hoeflich便使兩根電子管和一支環形天線成為了該產品的顯著特徵,而調頻旋鈕則安裝在兩根電子管中間。
無線電真空管技術在二戰時期得到提高,從而也使得小功率收音機得以出現。這也就意味着,帽子上的收音機能戴在頭部,用電池低電壓供電,電池則由用户放在自己口袋裏攜帶。
雖然“帽型收音機”在開始時反響甚好,但這種待遇卻並未持續,甚至其廣告也在上世紀50年代停止播出。它的失敗主要還是基於技術限制,這種帽子只有兩個電子管,而家用收音機則有五六個,後者運轉得更好。
另外,上世紀30年代末,更高級的FM調頻無線電格式在美國得以使用,但“帽型收音機”只能接受AM頻率信號。而且環形天線也是有方向性的,用户只要轉頭,信號就會丟失。更有甚者,這種帽子在廣告裏標榜自己的信號接收範圍遠達20英里,但因其缺少必要的電路元件,有時用户在調節時,會接收到距離更遠的電台,但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尖厲刺耳的干擾聲。
“帽型收音機”也並不是新創意。發明家H. Day在1922年就曾和一頂被改成收音機的禮帽合影過,而1930年8月號的美國雜誌《現代力學》也曾發表過類似的故事,一位德國工程師也曾創造過一頂硬草帽樣式的“帽型收音機”。
現在看來,這一穿戴式收音機也算是Mp3的鼻祖了,雖然受技術所限,但其理念並沒有多少變化。這大概也是Google Glass這類產品所必經的道路吧。
via mashable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siskin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