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的 2014:黎明前的躁動

【編者按】本文作者系天舍(上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產品總監陳晟。本文系雷鋒網 智能硬件2014 年終總結之虛擬現實市場篇。歡迎關注他的公眾微信號vrgames。

虛擬現實,這個很多人才聽説的新詞,其實已經存在了幾十年。它現在已經被用於軍事訓練,康復治療,教育培訓等領域。不過因為它應用的基本都是專業領域,所以不為大眾所熟知。

90年代,當時的一批遊戲公司曾懷着對未來的憧憬,嘗試在遊戲玩家中推行虛擬現實設備,但因為硬件設備本身的侷限和高昂的價格,被很快放棄了。

這一晃20多年過去了。2012年,一位輟學在自己家車庫開發虛擬現實眼鏡的美國少年,又重新通過眾籌的形式,把遊戲玩家們對虛擬現實的憧憬點燃。Oculus Rift,一個承載了遊戲玩家終極夢想的產品就此誕生。

如果單單就這麼發展下去,虛擬現實應該不會有太多影響力,畢竟Oculus Rift直到去年,還只能稱得上是一個遊戲外設和看片神器。但世事弄人,可能OculusVR的創始人Palmer Luckey自己也不會想到,就在2014一年內,時代的洪流把他創立的公司和那個即古老又新奇的概念"虛擬現實",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推向了風口浪尖。

這股洪流就是社交網絡和移動互聯網。

社交

Facebook今年3月對OculusVR的20億美元收購,讓虛擬現實市場原本平靜的水面激起一陣巨浪。巨頭的那麼大手筆投入,已經把虛擬現實帶入了投資界的主流視野。再加上Facebook的社交屬性,讓人們不得不對Facebook的用意細細揣測。特別是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在收購後的公開信內寫到:

引用這是一個新的交流平台。因為極度真實的體驗感,你可以跟身邊的人分享無盡的空間和真情實感。

想象下,以後大家不僅可以分享某一時刻的精彩,還可以分享一段完整的情感和體驗。

這可能是Facebook和OculusVR共同的一個長遠規劃,短期實現的可能性很低。但不管怎麼説,虛擬現實和社交的聯繫已經綁定,一個大浪,把虛擬現實推成了將來會有十億級用户量,千億產值的未來平台。

移動Facebook對OculusVR的收購,很快引來了Google的“反擊”。Google用一貫的耍寶和極客風範,在6月份Google I/O開發者大會上,給與會者免費發放了Google Cardboard。Google Cardboard是一個手工DIY的虛擬現實手機架。好像在説,小扎啊小扎,你花20億美元買來的就是:硬紙板+兩個透鏡+一塊磁鐵。


虛擬現實原本看上去已經很低的技術含量,被再度拉低。不管OculusVR再怎麼強調虛擬現實好的體驗需要,特製的低延遲高刷新率屏幕,和高端的PC硬件做圖像處理,虛擬現實這個概念已經被維度打擊了。在大眾認知中,虛擬現實就可以用一個很便宜的手機架,再加上自己已有的日常用手機來實現。

兩大平台巨頭對虛擬現實的滲入,已經把虛擬現實這個概念神化。接下來硬件巨頭三星的適時入場,更是讓大家覺得虛擬現實快速產品化指日可待。

9月,傳聞已久的GearVR正式發佈。GearVR也是一個虛擬現實手機架,是手機硬件巨頭三星和OculusVR的合作產物。利用了Note 4手機高端的屏幕和機能,再加入特製的傳感器和OculusVR強大的軟件算法優化,GearVR努力在給虛擬現實在移動端的硬件產品體驗設立一個高標準。

第二個大浪打來,虛擬現實已經變成了一個可以借力移動互聯網和手機硬件,快速進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平台。

想想也覺得“虛擬現實”這個概念挺神的,不但本身已經具有可穿戴設備的光環,還追加了社交和移動兩大概念。也難怪主力產品Oculus Rift還沒有面市,就已經引來一片目光。同樣的境遇,不得不讓我又想到Google Glass

“這就是未來”,曾幾何時,Google Glass也是集SoLoMo於一生,感覺無所不能。但硬件的不成熟,內容的缺乏,缺乏殺手級應用,開發者們YY的使用場景不被消費者接受,等等,直到現在還沒有成為主流。

“時機未到”,這就是概念和現實的差距。同樣朔迷離的前景,也可能會在虛擬現實概念上重演。

當然,人們往往高估了2年內的變化,但會低估5到10年後的變化。誰知道呢,“黑客帝國”説不定哪天就實現了。

跟今年增加的兩大概念“社交”和“移動”的熱度形成反差的,是OculusVR一開始主打的遊戲和影視概念。

遊戲

由於Oculus Rift零售版的售賣時間一再推遲,最新的消息已經是要2015年下半年。原本2014年幾款説要支持Oculus Rift的遊戲大作,也被推遲了。就算推出的遊戲作品,也只是把Oculus Rift作為一個需要手動破解一下才能支持的隱藏功能。

不但遊戲出的慢了,各類搭配虛擬現實頭盔來一起使用的遊戲外設們也全部延期到2015年。

亮點是3月份,在遊戲開發者大會GDC上索尼公佈的Morpheus計劃。這個是索尼的虛擬現實頭盔硬件,專精遊戲市場,只會支持索尼自己的PlayStation系列遊戲機平台。

還有OculusVR在9月份第一屆Oculus Connect虛擬現實開發者大會上公佈的,Crescent Bay新一代內部樣機,以及相適應的Showdown遊戲Demo。增加到4平米左右的位置檢測空間,75-90Hz的屏幕刷新率,終於看不到晶格的高分辨率屏幕,內置的3D立體耳機,和輕到沒什麼佩戴感覺的重量,再加上游戲引擎開發商Epic特別製作和優化的遊戲Demo,讓人對虛擬現實在遊戲上的應用又是一震。

影視

Oculus Rift推出時,除了虛擬現實遊戲,還被加上了環視影視的標籤。360度全方位的拍攝和觀影,很多人覺得會是3D和IMAX後,又一個影視革命。

不過現在環視影片的數量,跟虛擬現實遊戲比還很少很少。因為相比遊戲界已有現成的開發工具來開發虛擬現實遊戲不同,在用創新的方法來拍攝和編輯新類型的環視影片之前,還要先研發影視拍攝硬件。這其中的典型是一家叫Jaunt的公司,已經在今年3月和8月得到了兩輪將近3000萬美元的融資

在影視方面最令人振奮的是幾大科幻和魔幻大片用Oculus Rift體驗做的宣傳案例:《冰與火之歌》,《環太平洋》和《星際穿越》。雖然這些體驗很短不能成為單獨的作品,而且嚴格意義上來説不是用影視拍攝的方法制作的,更像是遊戲用遊戲引擎製作的,但效果就是讓很多影視愛好者瞭解到了環視概念,通過自己熟悉的劇情也體會到了虛擬現實的身臨其境的感受。

環視影片要成為一大主流,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探索。

雖然遊戲和影視在虛擬現實上的炒作沒有以前那麼多了,但這反而説明,經歷了前兩年高熱度的虛擬現實遊戲和環視影視概念,現在正在走向成熟,開發者們都在潛心研發,等待時機。

OculusVR在9月份開發者大會上同時公佈了自己的平台計劃Oculus Home,其中所有內容都是遊戲和影視相關,將來會對內容開發者開放。有OculusVR來親自搭建平台,再加上Facebook和三星在用户量上的積累,相信等Oculus Rift明年推出時,會有很多成熟的遊戲和影視內容跟進。

如果説社交和移動是概念,內容是還在襁褓中的嬰兒,那硬件就是今年虛擬現實行業最活躍的存在。

虛擬現實行業的硬件產品分兩個種類:連接PC作為外設的虛擬現實眼鏡,和用來裝載手機來使用的虛擬現實手機架。

硬件 - 虛擬現實眼鏡OculusVR的硬件本身今年的推進是有點讓人失望的。今年7月發貨的Oculus Rift第二代開發者版本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注度,從出貨量上看,跟第一代開發版比較並沒有增加很多,當然這也是因為OculusVR公司堅持只把DK2賣給開發者而不是普通消費者。

DK2雖然做到了位置追蹤這個還沒有其它虛擬現實頭盔硬件廠商做到的功能,但檢測範圍還太小。而且DK2的屏幕分辨率也遠遠還沒有達到產品化的水平。當然,新一代內部樣機Crescent Bay已經説明,OculusVR在技術上已經基本彌補了這兩點的不足,明年的零售版大家可以好好期待。

除了OculusVR,還有很多廠商也在做虛擬現實眼鏡產品。其中我國類似產品是最多的。今年12月份就有多款眼鏡對外公佈,預計明年上半年就會有多款眼鏡正式出貨,這點倒是趕在OculusVR前面了。

當然,除了在發售時間上趕超,希望國內廠商能在技術上也達到Oculus Rift的水平。

硬件 - 虛擬現實手機架虛擬現實手機架本身技術含量不高,做這類硬件的廠商多以打造平台和渠道為主。這也就是為什麼雖然已經發售的產品很多,但得到最大關注量的是,6月Google發佈的Google Cardboard,9月三星公佈的GearVR,和同在9月公佈的國內某款產品。利用原有平台本身的用户量來推動虛擬現實手機架,現在看來是虛擬現實手機架推廣的最快捷的方式。

可以預見,明年還會推出眾多的虛擬現實手機架。希望各家在迅速搶佔市場的同時 ,能把虛擬現實手機App的體驗做好。畢竟虛擬現實的廣泛普及就靠手機架們了,早期用户的評價很關鍵,如果被差評,遭殃的是整個行業。

很多人説明年會是虛擬現實元年。那現在的虛擬現實市場,就像黎明前的黑暗。誰都不知道前方是多大的藍海,哪裏潛伏着最大的魚羣。但因為傳聞這裏魚很多海很大,所以已經在海灣裏聚集了一大批磨刀霍霍的漁船和漁民們。船隊有大有小,各自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做着準備,用自己的經驗標註着還不存在的航線。

躁動充斥着海灣,大家都以為先到的有魚吃,所以加緊準備。有些性急的,漁網還沒準備妥當,就開出去試着捕撈了。不但撈不到多少,還驚跑了魚羣。

不過黎明即將到來,有沒有魚有多少魚,大家在黎明到來時一起灑下第一波大網就會有個大致數目。

不管怎麼説,歷史的車輪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該來的總會來的。虛擬現實產品零售化的第二次嘗試,就在明年。這次成不成,能不能大成,還是要看消費者們的反應了。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吳德新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虛擬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