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kaWater 蓄水塔:能從空氣中生水的竹塔
相對於其他景點而言,WarkaWater蓄水塔在埃塞俄比亞應該算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建築,它有30英尺高,13英尺寬。有趣的是,當地還有一棵有同樣名字的大樹,不過這棵WarkaWater樹卻高達75英尺。雖然WarkaWater還不到那棵大樹的一半高度,但是也足夠令人驚歎了。
這座細長的塔內襯着有柵格結構的竹子,外部則是由橙色聚酯網填滿,雖然它看上去極具藝術氣質,但其實並不是一個藝術建築。事實上,WarkaWater蓄水塔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並以此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可持續水源。
該塔由Arturo Vittori和他在Architecture and Vision公司的團隊共同開發的,主要功能就是收集雨、霧、露中的水分。我們知道,收集空氣中的水並不是一個新創意,很多缺水地區的人早已經開始嘗試這種做法,比如通風井。通常傳統的蓄水建築都是用堆積很高的聳石結構,通風井會收集空氣的水分,然後用漏斗匯聚到水池中。WarkaWater的功能大致差不多,它用網絲收集水分,然後直接放到衞生的蓄水容器,人們可以通過水龍頭來取水。
今年四月,雷鋒網就報道過這個塔,當時Vittori發佈了一款全尺寸的WarkaWater塔原型。該公司現在有了一個更新的產品版本,並且在Kickstarter上發起了眾籌活動,希望能夠於今年末在埃塞俄比亞測試應用。
基於在意大利實驗室內所做的測試,該公司表示,WarkaWater每天可收集13至26.4加侖的水。這筆大多數人每天消耗的要少,但對於一個有6000萬嚴重缺水人口的國家來説,蓄水塔的作用還是很重要的。
新版WarkaWater做了一些重要更新:
- 塔表面是竹製,而非燈心草制
- 塔頂有反光片,這樣可以防止鳥類飛過,滲入排泄物
- 塔結構也比之前變得更大了(初始版本產品寬度只有7英尺)
- 塔外的防水聚酯網絲(也就是所看到的橙色區域)表面區域也擴大的一倍,這樣就能收集更多霧氣中的水分。
MIT已經研發了一個類似的霧水收集技術,他們的靈感來自於納米布甲蟲。收集雨水的過程非常簡單,但是收集露水則會稍微複雜。只有當塔表面的温度低於周邊空氣温度時,才會形成露水,通常露水形成的時間都是在傍晚和日出之間。Vittori正在研究漏斗部分的材料,漏斗會放在網絲和蓄水池之間,他希望可以使用一些能夠快速散熱的材料,這樣就能產生更多露水了。
WarkaWater蓄水塔的成本大約需要1000美元,無需電力支持。塔體由五個模塊組成,他不用一個小時時間就能組裝起來,而且很容易包裝攜帶。WarkaWater的目標是希望能夠成為一個全天候的制水機器。
WarkaWater超現代的外觀會讓人感覺很酷,它還能夠聯繫村莊之間的社會關係,因為當人們去取水的時候,可以聚集在蓄水塔周圍聊天、交流,就像是過去人們在茂密的Warka樹下納涼一樣。
VIA wired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Tino